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题西林壁》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题西林壁说课教师:
《题西林壁》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题西林壁》。
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题西林壁》这篇课文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题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诗,也是一首题壁诗,是宋代大文豪苏轼题写在庐山西林寺墙上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通过细致观察庐山,总结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多角度看待事物,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这一深刻的道理。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本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媒体、图片等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我设立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题、横看、缘”等词的意思;翻译全诗;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作者从自然景物中总结出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诗中所蕴含的观察问题要客观全面的道理,学会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诗句,走进诗句的意境。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体会与领悟全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五、说教法和学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配合朗读法、讨论法、谈话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与合作中真正理解这首诗的含义。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的有效方法。
对此我会采用温故知新导入,给学生朗读《登鹳雀楼》这首诗。
这首诗告诉我们“想要看得远,就要站的高”这一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也是一首哲理诗,看看能够从中读出哪些哲理。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由学生学习过的哲理诗引出今天学习的古诗,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迁移。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给学生十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这首诗,并让学生自主解决以下2个问题:
1.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
2.了解题目的意思
读毕,检查学生们的掌握情况,首先指名学生回答这首诗题目的意思。
接着采用分男女生比赛读、指名学生读和小组读等多种形式来检查学生们的朗读情况。
然后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注意纠正读的不准确的字音,划分朗读节奏。
最后全班齐读古诗,读出节奏美。
【设计意图】:初读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以诵读为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反复诵读是学习古典诗词的基础手段,也是最为关键有效的学习途径。
通过反复诵读,可以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的情感脉络,品味诗歌意境。
环节三: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学生先利用注释自主学习,翻译诗意,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具体理解每一句诗的含义。
(一)、学生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翻译前两句诗句
2.向学生展示庐山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增强直观性
3.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方位变化,引导学生总结出“观察角度不同,导致所看到的景色不同”这一结论,得出看待问题要多角度这一道理。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打开想象的大门,以直观形式让学生感受庐山的不同角度的变化美。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事物的观察结果会随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变化,由此引导学生要多角度看待问题。
(二)、学生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翻译
2.出示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由此引出成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结合本诗和这个成语,分小组讨论你们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认识事物必须跳出局部,从全局出发解决问题这一道理。
”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哲理。
环节四:品读课文,领悟升华。
让学生再次品读这首诗,体会诗中的哲理。
环节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
挑几名同学来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环节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并且会默写,记叙一件你从中发现哲理的小事。
环节七:板书设计。
哲理:看问题多角度
解决问题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