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鱼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以中肾为排泄器官,排泄物为氨和尿素。 生活在不同水环境中的鱼有不同的排泄机制:
2020/12/8
61
2020/12/8
62
硬骨鱼类:
淡水硬骨鱼 海水硬骨鱼
体内含盐量
7% 7%
水环境含盐量
< 2% >20%
肾小体
肾小体发达 肾小体退化,鳃上有泌盐细胞
软骨鱼类: 血液中有高浓度的尿素(20-25%),体液浓度高于水的盐浓度,肾小体发达。
3
3、软骨鱼类 Chondrichthyes 虎 鲨 吞 鲸
2020/12/8
4
4、硬骨鱼类 Osteichthyes 2020/12/8
尖 吻 棘 鲀
5
鱼是成功的水生动物类群,生活在水中,其结构特征必须与水环境相适应。
水环境特点:
1、 水中含大量无机盐和其他物质。 2、 水的密度和比重大于空气。水密度为空气的800倍,摄氏4度时水的比重为1。 3、 水的热容量大。水温变化小。 4、 水中有溶解氧:3-9mL/L。摄氏0度时淡水含氧10.23mL/L随温度升高含氧量减少。 5、 水深每增加10m压力增加一个大气压。
腹鳍骨
腰带:软鱼“一”坐耻棒,硬鱼“U”形无名骨 鳍骨:软骨鱼与胸鳍骨同,硬骨鱼退化。
34
上颌:初生颌---腭方软骨,次生颌---前颌骨,颌骨,腭骨,方骨。 下颌:初生颌---麦氏软骨,次生颌---齿骨,隅骨,关节骨。
2020/12/8
35
2020/12/8
36
2020/12/8
37
鱼的舌颌骨上端固着于脑颅,下端与下颌相连。这种脑颅与咽颅借舌颌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方式,叫 舌联型。
鳃弓5对(3~7对)支持鳃,最后1对不长鳃。
躯干椎:有肋骨相联。椎体双凹型,有残余脊索。 尾椎:无肋骨相联。二者结构相似。
奇鳍骨:辐鳍骨(硬骨鱼称鳍担骨),软鳍条组成。
偶鳍骨
胸鳍骨
肩带:软鱼“U”形,分乌喙部(下)和肩胛部(上)硬鱼肩 胛骨、乌喙骨、锁骨构成
鳍骨:软鱼基鳍、辐鳍软骨,硬骨鱼退化
2020/12/8
2020/12/8
13
2020/12/8
14
1-7 皮肤有丰富的粘液腺,大多数种类有鳞片
鱼类皮肤粘液腺的功能:能分泌大量粘液,使体表润滑,以减少水的磨擦。 形成一层隔离膜, 使皮肤减少对水分的渗透,以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 。
2020/12/8
15
2 鱼类躯体结构概述
2-1 外形 1)体形 鱼类的形态多样,生活在不同水域中的鱼类其体形就有不同的适应性,可分成4类:
假雌雄同体 外生殖器、第二性征为一种性别,生殖腺为另一种性别,如剑尾鱼雌性个体发育晚期出 现雄性交配器。 双性现象 鱼体内同时存在两种生殖腺,如狭鳕生殖腺上半部为卵巢,下半部为精巢或一侧为卵巢另 一侧为精巢。双性现象在鲱、鲽、黄鲷等鱼类也存在。
2020/12/8
65
33
• 鱼骨 骼系
统
中轴 骨骼
附肢 骨骼
头骨 脊柱
脑颅:软骨鱼一整块,无缝称软颅,硬骨鱼由130多块骨组成,位鼻、蝶、耳、 枕区及脑颅背、腹、侧面
咽颅 7对
颌弓1对:上颌:腭方软骨,下颌:麦氏软骨1对。硬骨鱼前上颌骨、 上颌骨,下颌齿骨1对。
舌弓1对:舌颌骨1对(接脑颅),角舌骨1对,舌骨1块共5块骨组成。
①原尾型:尾椎末端平直,将尾鳍分成对称的上、下两叶。刚孵化的幼鱼为原尾型。 ②歪尾型:尾椎末端上翘,伸入尾鳍上叶,将尾鳍分成不对称的二部分,为软骨鱼类的尾型。 ③正尾型:尾椎末端仅达尾鳍基部,末端稍上翘,但尾鳍外形仍对称。为硬骨鱼类的尾型。
2020/12/8
19
3)鱼鳍: 鳍:奇鳍和偶鳍,鳍膜内有鳍条支持。
侧线上鳞数 是分类侧的线重下要鳞依数据 鲫鱼:28-30
5 8
5~6 5~7
2020/12/8
32
2内部构造
2-1 骨骼 鱼类有发达的内骨骼,按其性质和发生来分,可分为:
软骨:椭圆形软骨细胞构成,往往有钙质沉淀。
硬骨
软骨性硬骨:软骨经骨化而形成硬骨 膜性硬骨:由结缔组织和真皮直接形成
2020/12/8
2020/12/8
63
2-6-2输尿管和膀胱
一些鱼类在输尿管后端有薄壁囊状器官叫膀胱,具有贮存尿液的作用。膀胱可分为二类:输尿管 膀胱 输尿管后端膨大而成。如大部分淡水鱼。泄殖腔膀胱 泄殖腔壁突起而成。如内鼻孔亚纲。
2020/12/8
64
2-7生殖
大多数雌雄异体。 性逆转 黄鳝雌雄同体,有性逆转现象,即性腺从胚胎期一直到性成熟都是卵巢,只产生卵子, 经第一次繁殖后,卵巢内部发生了改变,而逐渐转变成精巢呈现出雄性特征。
2020/12/8
9
2020/12/8
10
1-4 终生以鳃呼吸
2020/12/8
11
1-5 循环系统为单循环
心脏
鳃
器官组官——侧线器官
侧线是由许多单独侧线器官组成的一条管状结构。侧线器官在鳞片上以小孔向外开口,基部与感觉神经相 连,能感受水的低频振动,以此来判断水流方向、水波动态及周围环境的变化。
2020/12/8
25
2020/12/8
26
5)鳞片 (1)、鳞的类型
鱼鳞
盾鳞:软骨鱼,釉质+齿质形成,由基板和棘突组成。
骨鳞
硬鳞:硬骨鱼原始鳞片,来自真皮,斜方形,见于鲟鱼和雀鳝等。 圆鳞:真皮鳞,圆形,游离端圆滑。如鲤科鱼。 栉鳞:真皮鳞,圆形,游离端锯齿状,如鲈科鱼。
2020/12/8
27
鱼的定义:具真皮鳞、偶鳍、以鳃呼吸、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变温脊椎动物叫鱼。
鱼类根据骨骼的性质分 硬骨鱼
软骨鱼
2020/12/8
1
在古生代志留纪到泥盆纪,四大类群: 1、棘鱼类 Acanthodii ——最原始的硬骨鱼类
栅鱼
2020/12/8
2
2、盾皮鱼类 Placodermi
恐 鱼
2020/12/8
2020/12/8
6
1鱼纲的主要特征
1-1有上、下颌 出现上下颌是动物在取食方面由被动变主动的一次形态革命,扩大了利用食物资源的范围。
2020/12/8
7
1-2 成对的附肢(胸、腹鳍)和发达的尾部
2020/12/8
8
1-3 以脊柱代替脊索
作为支持躯体中轴的脊索被一系列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所代替,从而加强了支持身体、保护脊 髓的机能。
澳洲肺鱼
2020/12/8
59
2-5鱼类循环特点
单循环,血液从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球(动脉圆锥)→入鳃动 脉→鳃微血管网气体交换。
心脏小,重量不到体重的1%。
血量少,血液循环速度慢。
以上特点都是鱼类对代谢水平较低的水生生活的适应。
2020/12/8
60
2-6鱼类排泄特点 2-6-1肾脏
鱼类的肾脏紧贴鱼腹腔背壁,为一对实质性块状器官,呈暗红色。
2020/12/8
微异齿鳚
23
⑥鳍式 D-背鳍;A-臀鳍;P-胸鳍;V-腹鳍。罗马数字表示鳍棘数;阿拉伯数字表示软鳍条数 目。“-”表示范围和连接。
如鲤鱼的鳍式:
D.Ⅲ-Ⅳ-17-22;A. Ⅲ-5-6; P. Ⅰ-15-16;V.Ⅱ-8-9. 是鱼类分类的依据之一。
2020/12/8
24
4)皮肤及其衍生物
(2)鳞的结构和年轮
2020/12/8
28
2020/12/8
29
(3)侧线鳞和鳞式
侧线鳞:位于体侧,鳞片上有小孔与皮肤下侧线管相通,相同种侧线鳞数相同。有些鱼类的侧线可多达3 条(舌鳎),5条(六线鱼),有些退化(中华细鲫等)。
2020/12/8
30
六线鱼
2020/12/8
31
鳞式:侧线鳞数 如鲤鱼:34-38
3.胃 消化管最膨大处,与食道相连处叫贲门,与肠连接处叫幽门。
4.肠 鱼类肠分化不明显. 螺旋瓣:软骨鱼和少数硬骨鱼的小肠壁向肠腔内突起形成螺旋形褶膜叫螺旋瓣。
2020/12/8
51
5.肛门与泄殖腔 消化管末端以肛门开口体表。肛门开口在生殖管孔及排泄管孔之前。 泄殖腔:内部有肛门、生殖管、排泄管三个开口。 泄殖窦:内部有生殖管及排泄管二个开口。
百斑星鲨
2020/12/8
56
呼吸运动过程:
2020/12/8
57
鳔 绝大部分硬骨鱼类消化管背方,有一大而中空的囊状器官,囊内充满气体,这个结构叫鳔。
有些鱼的鳔,有一鳔管和食道相通,如鲤科鱼,这样的鱼叫开鳔类。 多数鱼类没有鳔管,叫闭鳔类,如鲈鱼。
2020/12/8
58
鳔的功能 (1)调节身体比重,保持中性浮力状态,有助于鱼体停留在一定水层。 (2)呼吸作用,如肺鱼。 (3)听觉作用,鲤形目鱼类的鳔经韦伯氏器与内耳相连,当外界压力变化时经鳔、韦伯氏器传入内耳。
偶鳍:胸鳍、腹鳍 奇鳍:背鳍、尾鳍、臀鳍
2020/12/8
20
带鱼
2020/12/8
21
①鳍的结构 软骨鱼
硬骨鱼
皮肤膜 角质鳍条(表皮)
②鳍条的组成: 鳍膜 骨质鳍条(真皮)
棘:坚硬,不分节 鳍条:分节、分支或不分支
2020/12/8
22
③鳍的功能 维持身体平衡、运动游泳、改变运动方向等。 ④鳍的位置 常有变化,腹鳍腹位、腹鳍胸位(胸鳍前)、腹鳍喉位(两鳃盖之间,如鳚类等)。
2020/12/8
43
2-2-1 头部肌肉 头部肌肉主要
是鳃节肌和眼 肌。
2-2肌肉系统
2020/12/8
44
2-2-2躯干部肌肉 躯体两侧的轴肌,是全身最发达的肌肉。两侧的轴肌的水平骨隔分为轴上肌和轴下肌两部分.
2020/12/8
45
2-2-3附肢肌肉 鳍肌均由体节肌分化而来。某些鱼类的肌肉特化为发电器官,可产生70~80V(600V)的 电压,有防卫、猎食等功能。
1、皮肤 由表皮和真皮组成,有色素细胞、毒腺、发光器、鳞片等多种衍生物。
皮肤
粘液腺能分泌大量粘液,在体表形成粘液层,其作用 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2))、、润防滑治作水表用分皮,渗:减透腺少,层摩维(擦持单力渗细。透胞压腺。)、生发层(产生新细胞) (3)、保护皮真肤皮,:免外受膜细层菌、侵疏害松。层、致密层 (4)、逃避敌害。 真皮下有皮下层,含色素细胞(形成体色)、脂肪细 胞和营养皮肤的毛细血管等。
2020/12/8
46
2020/12/8
电鳐 47
电鳗
2020/12/8
48
消化系统
2-3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腔-咽-食道-胃-肠-肛门(泄殖腔孔) 消化腺:肝脏、胰脏
2020/12/8
49
2-3-1消化道 1.口咽腔
鱼类的口腔与咽腔无明显的界限,故称口咽腔。
(1)多数鱼具齿,齿的结构与盾鳞相似,但无基板,齿表面为珐琅质。齿形与食性有关。
鲤形目第五对鳃弓特化为咽喉齿,其形状、数目、排类方式为分类依据。
(2)舌 鱼类的舌较原始,由基舌骨的突出部分外覆粘膜构成。
(3)鳃耙 鳃弓内侧面附生的两排稍坚硬的突出物,为滤食器官亦可保护鳃丝。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鳃耙
发达,细长稠密。肉食性鱼类的鳃耙粗短。
2020/12/8
50
2.食管 通常短、宽、直。
以鳃呼吸,咽部有5个鳃裂。鳃由鳃弓(着生鳃丝和鳃耙的骨架)、鳃耙(为滤食器官)和鳃丝(二列,组 成鳃片,上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为气体交换的场所)组成。
鳃耙
鳃弓 鳃丝
2020/12/8
54
2020/12/8
55
硬骨鱼:鳃裂开口在鳃腔内,鳃间隔退化消失,鳃腔外覆有鳃盖骨,以一总的鳃孔向外开口。
软骨鱼:鳃裂直接开口体壁,二 鳃裂间有鳃间隔相连。
2020/12/8
舌颌骨 角舌骨 基舌骨
38
奇鳍骨与髓棘相关节,远端鳍骨与皮肤鳍条相连接。
2020/12/8
39
2020/12/8
40
鱼类的附肢骨骼
2020/12/8
鲨鱼的肩带和腰带
(肩带与头骨和脊柱不相联) 41
2020/12/8
鲤鱼的肩带和腰带 (与头骨相联)
42
骨骼系统特点:
1脊柱代替脊索成为身体中轴。 2脊椎骨分化为躯干椎和尾椎。 3椎体双凹型,凹内有残留脊索。 4头骨形成脑颅和咽颅两部分,连接方式为舌接式。骨块较多,愈合少。 5成对附肢骨出现,支持鳍运动。但未与中轴骨相连。 6软骨鱼类骨骼为软骨,硬骨鱼类骨骼为硬骨,但骨化程度不同。
板鳃类、肺鱼类有泄殖腔。辐鳍鱼类有泄殖窦。
2020/12/8
52
2-3-2消化腺
1. 肝脏 肝脏的大小与形态因种类而异。肝细胞分泌胆汁送到胆囊贮存,经胆管送到肠,使脂肪
乳化以利于脂肪酶分解之。
2.胰脏 鲤科鱼类肝脏呈弥散状分散在肠细膜上,与胰细胞混杂故称肝胰脏 。
2020/12/8
53
2-4鱼类呼吸特点
2020/12/8
16
2020/12/8
17
2-2 外部结构 1) 不论何种体形,其躯体都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头部:身体最前端至最后一对鳃裂(软骨鱼)或鳃盖后缘(硬骨鱼)。
躯干部:鳃盖后缘至肛门或臀鳍前端。
尾部:肛门以后部分。
2020/12/8
18
2)尾部可根据尾椎和尾鳍的形状分为三种类型:原尾型、歪尾型、正尾型。
2020/12/8
61
2020/12/8
62
硬骨鱼类:
淡水硬骨鱼 海水硬骨鱼
体内含盐量
7% 7%
水环境含盐量
< 2% >20%
肾小体
肾小体发达 肾小体退化,鳃上有泌盐细胞
软骨鱼类: 血液中有高浓度的尿素(20-25%),体液浓度高于水的盐浓度,肾小体发达。
3
3、软骨鱼类 Chondrichthyes 虎 鲨 吞 鲸
2020/12/8
4
4、硬骨鱼类 Osteichthyes 2020/12/8
尖 吻 棘 鲀
5
鱼是成功的水生动物类群,生活在水中,其结构特征必须与水环境相适应。
水环境特点:
1、 水中含大量无机盐和其他物质。 2、 水的密度和比重大于空气。水密度为空气的800倍,摄氏4度时水的比重为1。 3、 水的热容量大。水温变化小。 4、 水中有溶解氧:3-9mL/L。摄氏0度时淡水含氧10.23mL/L随温度升高含氧量减少。 5、 水深每增加10m压力增加一个大气压。
腹鳍骨
腰带:软鱼“一”坐耻棒,硬鱼“U”形无名骨 鳍骨:软骨鱼与胸鳍骨同,硬骨鱼退化。
34
上颌:初生颌---腭方软骨,次生颌---前颌骨,颌骨,腭骨,方骨。 下颌:初生颌---麦氏软骨,次生颌---齿骨,隅骨,关节骨。
2020/12/8
35
2020/12/8
36
2020/12/8
37
鱼的舌颌骨上端固着于脑颅,下端与下颌相连。这种脑颅与咽颅借舌颌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方式,叫 舌联型。
鳃弓5对(3~7对)支持鳃,最后1对不长鳃。
躯干椎:有肋骨相联。椎体双凹型,有残余脊索。 尾椎:无肋骨相联。二者结构相似。
奇鳍骨:辐鳍骨(硬骨鱼称鳍担骨),软鳍条组成。
偶鳍骨
胸鳍骨
肩带:软鱼“U”形,分乌喙部(下)和肩胛部(上)硬鱼肩 胛骨、乌喙骨、锁骨构成
鳍骨:软鱼基鳍、辐鳍软骨,硬骨鱼退化
2020/12/8
2020/12/8
13
2020/12/8
14
1-7 皮肤有丰富的粘液腺,大多数种类有鳞片
鱼类皮肤粘液腺的功能:能分泌大量粘液,使体表润滑,以减少水的磨擦。 形成一层隔离膜, 使皮肤减少对水分的渗透,以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 。
2020/12/8
15
2 鱼类躯体结构概述
2-1 外形 1)体形 鱼类的形态多样,生活在不同水域中的鱼类其体形就有不同的适应性,可分成4类:
假雌雄同体 外生殖器、第二性征为一种性别,生殖腺为另一种性别,如剑尾鱼雌性个体发育晚期出 现雄性交配器。 双性现象 鱼体内同时存在两种生殖腺,如狭鳕生殖腺上半部为卵巢,下半部为精巢或一侧为卵巢另 一侧为精巢。双性现象在鲱、鲽、黄鲷等鱼类也存在。
2020/12/8
65
33
• 鱼骨 骼系
统
中轴 骨骼
附肢 骨骼
头骨 脊柱
脑颅:软骨鱼一整块,无缝称软颅,硬骨鱼由130多块骨组成,位鼻、蝶、耳、 枕区及脑颅背、腹、侧面
咽颅 7对
颌弓1对:上颌:腭方软骨,下颌:麦氏软骨1对。硬骨鱼前上颌骨、 上颌骨,下颌齿骨1对。
舌弓1对:舌颌骨1对(接脑颅),角舌骨1对,舌骨1块共5块骨组成。
①原尾型:尾椎末端平直,将尾鳍分成对称的上、下两叶。刚孵化的幼鱼为原尾型。 ②歪尾型:尾椎末端上翘,伸入尾鳍上叶,将尾鳍分成不对称的二部分,为软骨鱼类的尾型。 ③正尾型:尾椎末端仅达尾鳍基部,末端稍上翘,但尾鳍外形仍对称。为硬骨鱼类的尾型。
2020/12/8
19
3)鱼鳍: 鳍:奇鳍和偶鳍,鳍膜内有鳍条支持。
侧线上鳞数 是分类侧的线重下要鳞依数据 鲫鱼:28-30
5 8
5~6 5~7
2020/12/8
32
2内部构造
2-1 骨骼 鱼类有发达的内骨骼,按其性质和发生来分,可分为:
软骨:椭圆形软骨细胞构成,往往有钙质沉淀。
硬骨
软骨性硬骨:软骨经骨化而形成硬骨 膜性硬骨:由结缔组织和真皮直接形成
2020/12/8
2020/12/8
63
2-6-2输尿管和膀胱
一些鱼类在输尿管后端有薄壁囊状器官叫膀胱,具有贮存尿液的作用。膀胱可分为二类:输尿管 膀胱 输尿管后端膨大而成。如大部分淡水鱼。泄殖腔膀胱 泄殖腔壁突起而成。如内鼻孔亚纲。
2020/12/8
64
2-7生殖
大多数雌雄异体。 性逆转 黄鳝雌雄同体,有性逆转现象,即性腺从胚胎期一直到性成熟都是卵巢,只产生卵子, 经第一次繁殖后,卵巢内部发生了改变,而逐渐转变成精巢呈现出雄性特征。
2020/12/8
9
2020/12/8
10
1-4 终生以鳃呼吸
2020/12/8
11
1-5 循环系统为单循环
心脏
鳃
器官组官——侧线器官
侧线是由许多单独侧线器官组成的一条管状结构。侧线器官在鳞片上以小孔向外开口,基部与感觉神经相 连,能感受水的低频振动,以此来判断水流方向、水波动态及周围环境的变化。
2020/12/8
25
2020/12/8
26
5)鳞片 (1)、鳞的类型
鱼鳞
盾鳞:软骨鱼,釉质+齿质形成,由基板和棘突组成。
骨鳞
硬鳞:硬骨鱼原始鳞片,来自真皮,斜方形,见于鲟鱼和雀鳝等。 圆鳞:真皮鳞,圆形,游离端圆滑。如鲤科鱼。 栉鳞:真皮鳞,圆形,游离端锯齿状,如鲈科鱼。
2020/12/8
27
鱼的定义:具真皮鳞、偶鳍、以鳃呼吸、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变温脊椎动物叫鱼。
鱼类根据骨骼的性质分 硬骨鱼
软骨鱼
2020/12/8
1
在古生代志留纪到泥盆纪,四大类群: 1、棘鱼类 Acanthodii ——最原始的硬骨鱼类
栅鱼
2020/12/8
2
2、盾皮鱼类 Placodermi
恐 鱼
2020/12/8
2020/12/8
6
1鱼纲的主要特征
1-1有上、下颌 出现上下颌是动物在取食方面由被动变主动的一次形态革命,扩大了利用食物资源的范围。
2020/12/8
7
1-2 成对的附肢(胸、腹鳍)和发达的尾部
2020/12/8
8
1-3 以脊柱代替脊索
作为支持躯体中轴的脊索被一系列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所代替,从而加强了支持身体、保护脊 髓的机能。
澳洲肺鱼
2020/12/8
59
2-5鱼类循环特点
单循环,血液从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球(动脉圆锥)→入鳃动 脉→鳃微血管网气体交换。
心脏小,重量不到体重的1%。
血量少,血液循环速度慢。
以上特点都是鱼类对代谢水平较低的水生生活的适应。
2020/12/8
60
2-6鱼类排泄特点 2-6-1肾脏
鱼类的肾脏紧贴鱼腹腔背壁,为一对实质性块状器官,呈暗红色。
2020/12/8
微异齿鳚
23
⑥鳍式 D-背鳍;A-臀鳍;P-胸鳍;V-腹鳍。罗马数字表示鳍棘数;阿拉伯数字表示软鳍条数 目。“-”表示范围和连接。
如鲤鱼的鳍式:
D.Ⅲ-Ⅳ-17-22;A. Ⅲ-5-6; P. Ⅰ-15-16;V.Ⅱ-8-9. 是鱼类分类的依据之一。
2020/12/8
24
4)皮肤及其衍生物
(2)鳞的结构和年轮
2020/12/8
28
2020/12/8
29
(3)侧线鳞和鳞式
侧线鳞:位于体侧,鳞片上有小孔与皮肤下侧线管相通,相同种侧线鳞数相同。有些鱼类的侧线可多达3 条(舌鳎),5条(六线鱼),有些退化(中华细鲫等)。
2020/12/8
30
六线鱼
2020/12/8
31
鳞式:侧线鳞数 如鲤鱼:34-38
3.胃 消化管最膨大处,与食道相连处叫贲门,与肠连接处叫幽门。
4.肠 鱼类肠分化不明显. 螺旋瓣:软骨鱼和少数硬骨鱼的小肠壁向肠腔内突起形成螺旋形褶膜叫螺旋瓣。
2020/12/8
51
5.肛门与泄殖腔 消化管末端以肛门开口体表。肛门开口在生殖管孔及排泄管孔之前。 泄殖腔:内部有肛门、生殖管、排泄管三个开口。 泄殖窦:内部有生殖管及排泄管二个开口。
百斑星鲨
2020/12/8
56
呼吸运动过程:
2020/12/8
57
鳔 绝大部分硬骨鱼类消化管背方,有一大而中空的囊状器官,囊内充满气体,这个结构叫鳔。
有些鱼的鳔,有一鳔管和食道相通,如鲤科鱼,这样的鱼叫开鳔类。 多数鱼类没有鳔管,叫闭鳔类,如鲈鱼。
2020/12/8
58
鳔的功能 (1)调节身体比重,保持中性浮力状态,有助于鱼体停留在一定水层。 (2)呼吸作用,如肺鱼。 (3)听觉作用,鲤形目鱼类的鳔经韦伯氏器与内耳相连,当外界压力变化时经鳔、韦伯氏器传入内耳。
偶鳍:胸鳍、腹鳍 奇鳍:背鳍、尾鳍、臀鳍
2020/12/8
20
带鱼
2020/12/8
21
①鳍的结构 软骨鱼
硬骨鱼
皮肤膜 角质鳍条(表皮)
②鳍条的组成: 鳍膜 骨质鳍条(真皮)
棘:坚硬,不分节 鳍条:分节、分支或不分支
2020/12/8
22
③鳍的功能 维持身体平衡、运动游泳、改变运动方向等。 ④鳍的位置 常有变化,腹鳍腹位、腹鳍胸位(胸鳍前)、腹鳍喉位(两鳃盖之间,如鳚类等)。
2020/12/8
43
2-2-1 头部肌肉 头部肌肉主要
是鳃节肌和眼 肌。
2-2肌肉系统
2020/12/8
44
2-2-2躯干部肌肉 躯体两侧的轴肌,是全身最发达的肌肉。两侧的轴肌的水平骨隔分为轴上肌和轴下肌两部分.
2020/12/8
45
2-2-3附肢肌肉 鳍肌均由体节肌分化而来。某些鱼类的肌肉特化为发电器官,可产生70~80V(600V)的 电压,有防卫、猎食等功能。
1、皮肤 由表皮和真皮组成,有色素细胞、毒腺、发光器、鳞片等多种衍生物。
皮肤
粘液腺能分泌大量粘液,在体表形成粘液层,其作用 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2))、、润防滑治作水表用分皮,渗:减透腺少,层摩维(擦持单力渗细。透胞压腺。)、生发层(产生新细胞) (3)、保护皮真肤皮,:免外受膜细层菌、侵疏害松。层、致密层 (4)、逃避敌害。 真皮下有皮下层,含色素细胞(形成体色)、脂肪细 胞和营养皮肤的毛细血管等。
2020/12/8
46
2020/12/8
电鳐 47
电鳗
2020/12/8
48
消化系统
2-3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腔-咽-食道-胃-肠-肛门(泄殖腔孔) 消化腺:肝脏、胰脏
2020/12/8
49
2-3-1消化道 1.口咽腔
鱼类的口腔与咽腔无明显的界限,故称口咽腔。
(1)多数鱼具齿,齿的结构与盾鳞相似,但无基板,齿表面为珐琅质。齿形与食性有关。
鲤形目第五对鳃弓特化为咽喉齿,其形状、数目、排类方式为分类依据。
(2)舌 鱼类的舌较原始,由基舌骨的突出部分外覆粘膜构成。
(3)鳃耙 鳃弓内侧面附生的两排稍坚硬的突出物,为滤食器官亦可保护鳃丝。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鳃耙
发达,细长稠密。肉食性鱼类的鳃耙粗短。
2020/12/8
50
2.食管 通常短、宽、直。
以鳃呼吸,咽部有5个鳃裂。鳃由鳃弓(着生鳃丝和鳃耙的骨架)、鳃耙(为滤食器官)和鳃丝(二列,组 成鳃片,上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为气体交换的场所)组成。
鳃耙
鳃弓 鳃丝
2020/12/8
54
2020/12/8
55
硬骨鱼:鳃裂开口在鳃腔内,鳃间隔退化消失,鳃腔外覆有鳃盖骨,以一总的鳃孔向外开口。
软骨鱼:鳃裂直接开口体壁,二 鳃裂间有鳃间隔相连。
2020/12/8
舌颌骨 角舌骨 基舌骨
38
奇鳍骨与髓棘相关节,远端鳍骨与皮肤鳍条相连接。
2020/12/8
39
2020/12/8
40
鱼类的附肢骨骼
2020/12/8
鲨鱼的肩带和腰带
(肩带与头骨和脊柱不相联) 41
2020/12/8
鲤鱼的肩带和腰带 (与头骨相联)
42
骨骼系统特点:
1脊柱代替脊索成为身体中轴。 2脊椎骨分化为躯干椎和尾椎。 3椎体双凹型,凹内有残留脊索。 4头骨形成脑颅和咽颅两部分,连接方式为舌接式。骨块较多,愈合少。 5成对附肢骨出现,支持鳍运动。但未与中轴骨相连。 6软骨鱼类骨骼为软骨,硬骨鱼类骨骼为硬骨,但骨化程度不同。
板鳃类、肺鱼类有泄殖腔。辐鳍鱼类有泄殖窦。
2020/12/8
52
2-3-2消化腺
1. 肝脏 肝脏的大小与形态因种类而异。肝细胞分泌胆汁送到胆囊贮存,经胆管送到肠,使脂肪
乳化以利于脂肪酶分解之。
2.胰脏 鲤科鱼类肝脏呈弥散状分散在肠细膜上,与胰细胞混杂故称肝胰脏 。
2020/12/8
53
2-4鱼类呼吸特点
2020/12/8
16
2020/12/8
17
2-2 外部结构 1) 不论何种体形,其躯体都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头部:身体最前端至最后一对鳃裂(软骨鱼)或鳃盖后缘(硬骨鱼)。
躯干部:鳃盖后缘至肛门或臀鳍前端。
尾部:肛门以后部分。
2020/12/8
18
2)尾部可根据尾椎和尾鳍的形状分为三种类型:原尾型、歪尾型、正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