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会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三中2011-2012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1.“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2.曾在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展出的“美人鱼”雕像,是根据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形象创作的。
许多孩子都是读者安徒生童话长大的,但因为成长背景、生活习俗等差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美人鱼”形象。
材料表明
A.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B.人们心中的“美人鱼”形象以“美人鱼”雕像为基础
C.人们对“美人鱼”认识的差异性,源于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D.安徒生心中的“美人鱼”是其主观思维的产物,缺乏客观基础
3.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统一于物质
B.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
C.世界是永恒变化的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4.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世界是物质的②物质是运动的
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④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6.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
这表明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称作反物质。
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预言反物质的存在。
199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银河系上方约3500光年处有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质的反物质源。
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
回答7—8题。
7.从哲学上看,反物质的存在表明
A.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
B.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
C.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
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8.人们对反物质的发现过程表明
A.意识能够决定物质
B.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意识不必以客观物质为基础
D.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总是正确的
9.某家具销售商宣称,其所售产品是由总部在欧洲的一家跨国公司生产的国际知名品牌。
但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该产品的国际品牌身世纯属杜撰。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工商管理部门立案调查,各地市场纷纷停售,不少消费者要求退货。
该销售商发布虚假信息导致的后果表明
A.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事物
B.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C.错误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D.错误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阻碍作用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它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12.著名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
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
”这段话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指导作用
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 D.人的主观意识具有能动性
13.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
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
这说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办事情能否成功取决于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
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14. 恩格斯说:“每—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
这说明
A.哲学作为—种思辨活动,与社会生活无涉
B.哲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基础上
C.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D.哲学理论要创新就必须抛开已有的思想材料
15.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从95号的镅(Am)开始,后序的20多种元素均是人造元素,这一科学事实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意识也可以反过来决定物质
B.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已不再重要了
C.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受到了冲击
D.意识的力量带来了物质的成果
16 .现实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理论问题,所以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应当是
①自觉把思想认识从教条主义的观念中解放出来
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不动摇
③根据实践的发展.在坚持中发展
④—切行为和认识都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为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这表明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事物是运动的
18.“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19.“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
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
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20.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
21.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中写到,“有昆仑山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然而,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依靠智慧和勇气,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创造了“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
青藏铁路的建成表明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 B.人类活动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 D.人类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2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
这一情况说明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
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
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
23.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人们一直想知道孔子究竟长得什么样子,但孔子的真实形象却无从准确考证,于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了一些不尽相同的孔子像。
2006年9月,中国孔子基金会正式推出“孔子标准像”,这引起了各界很大的反响和争议。
面对公布的“孔子标准像”,有人说像,有人说不像。
这表明
①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②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③“孔子标准像”的像与不像并无客观根据
④“孔子标准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31分)
24.(7分)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
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比上年增加395亿元,2009年起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全部免除,中央财政拨款95亿元专门用于帮助高等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困难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也将落实。
针对当前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这符合唯物论的什么观点及方法论要求?
25. (14分)材料1: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
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2:2009---2010年的旱情,给中国西南地区带来巨大灾难:山塘水库干涸,部分地区断水,严重影响国计民生。
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万众一心,誓要取得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
结合材料1、材料2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污染物排放严重,几年前,该市发生了湖泊藻类疯长导致居民供水危机事件。
事件发生后,市委积极组织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调研,在全市开展科学发展的思想解放大讨论,逐步认识到,按照现有环境和资源状况,如果继续原有发展方式,本市的经济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最终受损的是该市人民的长远利益。
结合当地实际,该市市委围绕“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的新思路,确定了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五个一体化”战略和人才、科技、生态、民生、文化“五个互动”的转型路径,改变了干部实绩考评方法,以减排、节能、节地、科技创新、富民“五类指标”取代了原先GDP指标在发展中的核心导向地位。
目前,该市环境状况已有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度”居全省前列。
运用所学哲学常识,说明该市市委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10分)
高二政治答案
24.这符合唯物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办事的根本要求。
25. ①从材料l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规律有关。
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人类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
②材料2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拯救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最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
26.(10分)①该市市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当地实际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做到了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4分)。
②该市市委正确认识资源、环境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五个一体化”和“五个互动”等,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做到了正确认识规律;正确利用规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利用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有利条件(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