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好人与坏人教案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好人与坏人教案反思
1.引言
在幼儿教育中,很多老师会用“好人与坏人”的教学案例来帮助幼儿们区分善恶,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幼儿园好人与坏人教案进行反思,主要从教案的缺陷和改进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教案缺陷
2.1.模糊的概念界定
对于幼儿而言,“好人”和“坏人”这样的抽象概念并不容易理解,更不容易判断。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会将这些概念与角色扮演相结合,让幼儿来体验。

例如,老师会要求幼儿分别扮演“好人”和“坏人”,然后进行角色扮演,从而达到教
学目的。

然而,这种方法并不是完美的。

首先,幼儿对概念的理解程度是有限的,他们
只能理解简单的道德概念,而对于复杂的道德问题则难以理解和判断。

其次,幼儿的角色扮演往往只是表面上的装扮,并不会对内心的行为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2.教学方式单一
除了角色扮演以外,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只是简单地告诉幼儿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然后让他们进行简单的辨认。

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不够生动有趣,而且容易让幼儿失去兴趣,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

2.3.缺乏差异化教育
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只是简单地将“好人”和“坏人”做出二分法的划分,而忽略了
幼儿个体差异的存在。

在现实中,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道德价值观也会存在差异。

因此,简单的将“好人”和“坏人”进行划分,对于一些个体差异比较大
的幼儿来说,可能会造成困扰,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3.改进措施
3.1.以活动为主导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将活动作为主导,尽可能地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一些道德故事的阅读活动,通过阅读故事让幼儿理解道德,从而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游戏活动,例如设计一些团队协作的游戏,让幼儿
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出一个团队合作的精神。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身体力行中体验到善恶之间的区别,进而在行动中体现出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3.2.个性化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

幼儿是一个群体,但也有着自己的个
性差异。

对于一些个体差异比较大的幼儿,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例如,对于那些容易分辨善恶的幼儿,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向他们传达道德知识,培养他们的深刻理解;对于那些难以区分善恶的幼儿,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更为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在其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4.结论
幼儿园应该是一个培养孩子品德和道德的地方,而好人与坏人教学案可以起到
一定的作用,但只是为参考。

目前的教育环境为幼儿们的成长方向提供了广阔的选择,我们应该注重多元化的教育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故事、活动等,培养幼儿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最终将其转化为人生中的重要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