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_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选择题(共18个小题)
1、【2016年安徽省】
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棉纱织布 C.火药应用 D.瓷器烧制2、【2016年广东省】
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不属于
...化学变化的是()
A.酿制甜酒 B.煤炭燃烧 C.瓷器破碎 D.钢铁生锈3、【2016年河北省】
图3所示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4、【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
孝感市有许多优秀的制作工艺,下列工艺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应城石膏的雕刻B.孝昌臭豆腐的制作
C.孝感米酒的酿造D.安陆水泥的烧制
5、【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的燃烧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A、粮食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棉纱织布,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C、火药应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瓷器烧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B。
2【答案】C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发生的是缓慢氧化,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B中煤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物质,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C中是瓷器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钢铁生锈生成了铁锈,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
故选C。
3【答案】D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是采用过滤的方法,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B中是由于稀有气体通电后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C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D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
故选D。
4【答案】A
【解析】A.应城石膏的雕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孝昌臭豆腐的制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孝感米酒的酿造,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安陆水泥的烧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5【答案】D
【解析】A、蜡烛的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6、【2016年山东省泰安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7、【2016年上海市】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熔沸点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导热性8、【2016年四川省德阳市】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的气化、焦化、液化和石油的蒸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B.透视检测肠胃疾病时可口服钡餐(BaSO4),钡餐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C.用煤炭作燃料时先脱硫,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降低酸雨的发生率
D.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等属“低碳”方式
9、【2016年四川省广安市】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活性炭净水﹣化学性质 B.盐酸遇石蕊试液变红﹣物理性质C.冰川融化﹣物理变化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化学变化
10、【2016年广西省玉林市、防城港市】
端午粽飘香,下列制作粽子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清洗糯米 B.把肉切成小块
C.用粽叶包粽子 D.烧火煮粽子
11、【2016年河南省】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电线 B.金刚石用于切割大理石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2、【2016年湖北省鄂州市】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
...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作干燥剂
B.氧气具有助燃性——作燃料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净水剂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作灭火剂
13.【2016年贵州省黔东南州】
灿若星辰的中国典籍,有许多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记载。
于谦的《石灰吟》就是一个范例。
诗中属于描述物理变化的一句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身碎骨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14.【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15.【2016年宁夏省】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干冰易升华,可用于人工降雨
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
C.氢氧化钠显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16.【2016年福建省三明市】
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百炼成钢 B.火树银花 C.铁杵磨针 D.火上浇油
17.【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
下列利用空气某成分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B .氮气可以制造化肥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18.【2016年四川省遂宁市】
遂宁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而且特产也非常丰富。
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 .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
C .制作蓬溪姜糕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 .配制沱牌曲酒时发酵粮食
二、非选择题(共2个小题)
19.【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请用线段连接有对应关系的两列间的点(每个点只能连接1次)。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
20、【2016年黑龙江省伊春市】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可以用来制作轻便的球拍和鱼竿及赛车,在航空航天、核能等尖端技术领域中也用到了它。
请你说出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哪些性质。
(答三点)
燃料
熟石灰具有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 酒精具有可燃性 电缆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干燥剂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保护气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参考答案与解析
6【答案】C
【解析】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7【答案】C
【解析】A、熔沸点属于物理性质,错误;B、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C.、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正确;D、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故选C。
8【答案】A
【解析】A选项说法是错误的叙述,因为石油的蒸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硫酸钡是难溶性物质,不会在人体内转化为可溶有毒物质;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D 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减少纸张的使用,就减少聊砍伐树木,留下生存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较少二氧化碳的增加;故选A。
9【答案】C
【解析】A、活性炭净水,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盐酸遇石蕊试液变红,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C、冰川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A.清洗糯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把肉切成小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
用粽叶包粽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烧火煮粽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A.铜用于制作电线,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B.金刚石用于切割大理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质,属于物理性质;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
12【答案】B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作干燥剂,是正确的对应关系;B.氧气具有助燃性——作燃料,是错误的对应该关系,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净水剂,是正确的对应关系;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作灭火剂,是正确的对应关系;故选B。
13【答案】A
【解析】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物质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A、千锤万凿出深山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裂化焚烧若等闲是指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了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C、粉身碎骨浑不怕是指将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要留清白在人间是指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碳酸钙,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14【答案】C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利用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B、铁钉生锈是与空气中的水分、氧气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黄铜在纯铜上刻画会留下划痕,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正确,D、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故选C。
15【答案】C
【解析】A、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正确;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故选项说法正确;C、氢氧化钠显碱性,但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错误;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6【答案】C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百炼成钢,发生的反应为:C +O2点燃CO2,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火树银花是物质的燃烧,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铁杵磨针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D 、火上浇油是物质的燃烧,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C 。
17【答案】C
【解析】A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 、氮气可以制造化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 、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
18【答案】D
【解析】A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 错。
B 、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 错。
C 、制作蓬溪姜糕时将成品切块包装,只是将其切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 错。
D 、配制沱牌曲酒时发酵粮食,有酒精等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 正确。
故选D 。
19、【答案】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
【解析】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电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熟石灰具有碱性,能和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0、【答案】密度小、耐腐蚀、熔点高、弹性好、强度大、硬度大
【解析】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用来制作轻便的球拍和鱼竿说明密度小,耐腐蚀,熔点高;用于赛车,在航空航天、核能等尖端技术领域中也用到了它说明强度大,硬度大。
燃料 熟石灰具有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 酒精具有可燃性
电缆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干燥剂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保护气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