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上的大气
一、选择题
图1为北半球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若①、②、③、④处的气压分别为P 1、P 2、P 3、P 4 。
则
A. P 1 < P 2、
B. P 3 > P 4
C. P 2 = P 4
D. P 2 < P 3 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B. M 处温度较N 处高
C.气流a 自东向西运动
D.d 处盛行上升气流
在水库及其四周,由于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
回答3~4题。
3.若在该水库旁建一度假村,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风力减小
B.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
C.气温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
D.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增加
图3为漳州某中学争辩性学习小组所做的一个对比试验,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布满CO 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
再把两只烧瓶放在强光下长时间照射后,观看其温度变化的差异。
据此完成5~7题。
5.该对比试验主要揭示了
A.CO 2对大气污染
B.温室大棚的原理
C.CO 2的温室效应
D.臭氧层破坏原理
6.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吸取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增加大气温度 B.能分解氧分子与氮分子为原子,使大气增温 C.能吸取并放射长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D.能直接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7.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缘由是
①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②火山喷发 ③过度进展核电 ④过度砍伐森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图4),回答8~10题。
8.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递减的是箭头 A.① B.② C.③ D.④
9.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 温低,主要是由于 A.大气吸取①辐射少 B.大气吸取②辐射少 C.地面吸取③辐射少
D.地面吸取④辐射少
10. 2021年8月,南京郊区农夫给蔬菜大棚掩盖黑色 尼龙网,其目的是
A. 减弱①,削减作物水分蒸腾
B. 阻挡②,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 增加③,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 减弱④,提高夜间的温度
2013年12月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迎来了大范围雾霾天气,江苏、上海等地更是患病重度霾,空气质量较差,能见度偏低。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5),回答11~12题。
11.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 雾霾天气发生时,白天会导致
A. ①增加
B. ②增加
C. ③减弱
D. ④增加
图6表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读图回答13~14题。
13.11月4日白天云层的主要作用是
A.吸取作用
B.散射作用
C.反射作用
D.保温作用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1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
B.11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
C.11月6日最简洁消灭霜冻
D.三天中气温最低消灭在半夜时分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消灭,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据此回答15~16题 15.图7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集中的情形是
图1
M
N
(西) (东)
1000
海拔(米)
④
②
③
①
c
b
d
a
地面
等压面
等压面
图2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A.①
B.②
C.③
D.④ 16.最有利于雾霾快速消散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冷锋
C.准静止锋
D.反气旋
图8示意某一等高面。
M 、N 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 、PN ,M 、N 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 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回答17~19题。
17.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 >PN ,则O 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18.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 <PN ,则O 点风向为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19.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图9为“2010年12月10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20~21题。
20.下列城市中,关于风向描述正确的是 A.南京为东北风 B.西安为东南风 C.天津为西北风 D.首尔为西南风 21.下列关于描述正确的是
A.首尔晴热干燥
B.锦州低温阴雨
C.南京高温多雨
D.西安风力较天津强
图10为某区域2012年10月下旬某时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22~23题。
22.下列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A. 乌兰巴托 B. 东京 C. 福州 D. 北京 23.图中北京的风向是
A. 东南
B. 东北
C. 偏西
D. 偏北 图11示意南半球某区域2021年1月5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
读图完成24~25题。
24.风力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5.④地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北风
C.偏南风
D.偏东风
图12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
读图 回答26~27题。
26.若图中裸地四周的等压线为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 时,则此时为 A.午后2时左右 B.午夜前后 C.日出前后 D.正午前后 27.此图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由水库流向林地
B.由水库流向裸地
C.由裸地流向水库再流向林地
D.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图13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28~29题。
28.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
29.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读图“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图14),完成30~31题。
30. 图中字母E 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31.图15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 处风带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16是天气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32~33题。
图8
图11 图9
图10
图12 图13
图14 ①②③④图15
32.若甲位于南半球,其水平气流为图17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33.乙天气系统猛烈进展导致了
A.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B.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C.亚欧大陆冬季的寒潮
D.台风或飓风的形成
天气是在肯定的天气系统影响下形成的,并且是时刻变化的。
图18中箭头所示为风向。
据此完成34~35题。
34.图中箭头所示为风向。
该天气系统所在位置及名称为
A.南半球,气旋
B.北半球,气旋
C.北半球,反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35.假如该天气系统位于漳州东部,则漳州最可能吹
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 东南风
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36~37题
城市①②③
平均气温(℃)1月 5 11 21 7月29 27 26
平均降水量(mm)1月47 75 1 7月150 5 610
36.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A.上海莫斯科孟买
B.上海罗马孟买
C.北京罗马雅加达
D.北京莫斯科雅加达
37.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
D.赤道地区
读图19,回答38~40题。
38.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则此图所示情形
A.白天的海风
B.夜晚的海风
C.白天的陆风
D.夜晚的陆风
39.若图为地球表面热力环流示意图,则一般状况下
A.甲处气温比丁地低
B.甲处的气温较乙地低
C.甲处气温比丙地低
D.甲处多雨
40.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侧视图,甲、乙为近
地面,丙、丁为高空,则a处为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西风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信风带
二、综合题
41.某学校地理爱好小组开展了如下试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两箱中都放入相同量的土。
甲玻璃箱开口无盖,乙玻璃箱有玻璃密封盖子(如图20)。
中午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3小时后,同时测甲乙玻璃箱里的气温。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结果:玻璃箱(填“甲”或“乙”)内的温度高。
这个试验模拟的是原理。
(2)试验显示:对流层大气直接的主要热源是地面,地面通过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大气,而大气又通过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该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实践是建设。
(3)这一试验还反映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作用是导致
,这些“人类活动”主要是指和。
42.读图21思考,完成地理规律探究。
(1)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增加,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________,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________。
(2)夜间多云时,由于云层大量吸取,并使作用增加,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________。
(3)由此可得结论:晴天比阴天昼夜温差_______。
(4)运用以上原理也可推知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相比太阳辐射更丰富的是;昼夜温差更大的是。
(5)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能起到保温作用,其工作原理就是有效增加了上图中(填序号)这部分辐射。
43.读“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22)回答下列问题
图17
图18
图19
太阳光
甲
太阳光
乙
图20
①
②
③
④
图21
a b c
②
①③
d
甲
乙
丙
(1)如图所示,太阳直射点在半球,此时位于北美大陆西海岸的旧金山(37°N,122°W)受
的把握,天气。
(2)图中(甲、乙、丙)表示低纬环流圈;字母表示副极地低气压带,③表示。
(3)图中气压带风带属于热力作用形成的有、(填字母或数字),其形成的气压带风带名称分别是、。
44.下两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23)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4),读图回答问题。
(1)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推断此图是(南、北)半球,推断依据
是;此图表示此半球季节,你的推断依据
是。
(2)“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甲、丁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
是、。
(3)“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④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是,此气候的特点是
,该气候形成的缘由
是。
45.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5),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该图所示的气压状况消灭在亚欧大陆东部和西太平洋地区,A在亚欧大陆上,B在太平洋上,则A气压中心名称是, B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2)图中C地风向为风,风的性质特点是。
此时南亚地区盛行风。
(3)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受季风影响明显,请说明季风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好处。
46.图26是我国某地区相邻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
(2)白天,B气温比A ,这是由于。
晚上,B气温比A ,这是由于。
白天与晚上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3)深秋晴朗夜晚,我国北方简洁消灭霜冻,缘由是。
(4)对流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于;从低纬向高纬,对流层的厚度会渐渐;将太阳辐射、地面辐
图23
图25
图26
射、大气辐射依据波长由长到短进行排序。
47.下表为某市11月份一周天气变化统计,图27为锋面气旋示意图。
阅读图表,完成下列要求。
(1)据表描述该地一周的天气变化特征。
(2)11月21——23日期间,该市应处于图示天气系统的 (填字母)部位,请说明推断理由。
(3)依据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11月20日太原市昼夜温差小的缘由。
4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争辩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
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争辩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二:某海岸四周的等压面示意图(如图28所示)。
(1)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2)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状况时,应消灭于图29中的____________(时段)。
(3)“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甲、乙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当比50年前(“变大”或“变小”)。
(4)图30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
①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②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F1表示水平
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
其次章地球上的大气
一、选择题
1——5 BADBC 6——10 CBBBA 11——15 BDCBA 16——20 BACDC
21——25 BCCAA 26——30 CBDBB 31——35 BDDBC 36——40 BAABD
二、综合题
41.(1)乙温室效应(大气保温作用)(2)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塑料大棚(或大棚农业、玻璃温室)(3)全球变暖。
燃烧矿物燃料;砍伐森林(或毁林)。
42.(1)反射减弱低(2)地面辐射大气保温高
(3)大(4)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5)③
43.(1)北副热带高压酷热干燥(2)甲 c 极地东风带
(3)a d 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压带
44.(1)北由南向北纬度递增夏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
(2)④②
(3)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或酷热干燥),冬季温存多雨(或暖和潮湿)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把握,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图27
图28
图30
45.(1)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
(2)西北风寒冷干燥东北季风
(3)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进展。
(言之有理均给分)
46.(1)A
(2)低云层较厚,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高大气逆辐射作用强白天
(3)无云或少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
(4)地面降低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47.(1)天气由多云、雨雪转晴(经受了一次雨雪过程);气温先下降后回升(或气温日较差变大)。
(2)A;理由:(依据一周天气变化)本周应为冷锋过境,21~23日期间消灭雨雪天气,说明位于冷锋锋后的位置。
(3)该日多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夜晚多云,吸取地面辐射多,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
48.
(1)画图如下左图(箭头方向须全对才能得分)
(2)8时到16时(3)变小
(4)①A②画图如下右图(留意F1应于等压线垂直,F2与风向垂直,F3与风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