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范文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范文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
1.你平时有什么爱好或本领?请把你的爱好或本领给大家介绍介绍。
题目自拟。
要求语句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字数要300字以上。
【答案】【参考例文】
我的爱好
我爱好画画,两三岁时就爱在墙上或地上画燕子、小狗等小动物。
从5岁起,我开始系统的学习画画至今。
我画画时会先认真观察再动手画。
有一次,我画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画完后看着挺别扭,经过仔细观察后,发觉两手长短着,经过修改后再看就顺眼多了。
我每次画画时总有一些奇特的想法,有一次,我画了一幅《我在太空当警察执勤》的画,画中各种各样的车辆驶过彩虹桥,我正站在一朵云上,手里拿着指挥牌,威武的指挥交通。
这幅画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我不仅富有想象力,而且画出的画具有现实感。
记得在8岁时,我县举办小学校园画画比赛,我画了一幅《院子里的运动会》画中是一场激烈的篮球赛,一个运球运动员运着球飞快的冲过来,一个对方球员迎上去防堵他,他的队友向他挥手示意,让他传球过来。
其余队员和裁判的表情都画得栩栩如生,观众的热情场面也画得很火爆。
最终这幅画凭实力夺得了一等奖。
现在我已经上五年级了学习任务很重,时间很紧,但我每天都不忘画一幅画,因为我爱好画画,画画已经成为我生活不可缺的一部分!
2.根据要求作文。
清晨,母亲在厨房里忙碌地做着早餐。
那一幕,母亲浓浓的爱意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
接力赛场上,同学们奋力传递着接力棒。
那一幕,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
生活中,一定还有那样的一幕幕,包含着爱、理解、拼搏、信念……深深地触动着你的心。
请以“那一幕触动我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将题目写在作文纸第一行中间位置。
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例文:
那一幕触动我心
太阳用它的爱,触动了花儿的心,让花儿快乐的成长,绽放艳丽的色彩;蓝天用她的爱,触动了鸟儿的心灵,让鸟儿怀着梦想长大,在空中展翅翱翔;海洋用她的爱,触动了鱼儿的心灵,让鱼儿怀着希望生活。
,在大海中翱翔。
是什么触动了我的心灵呢?我一时难以找到答案。
转过身,扶在窗前,看着马路边上停靠的公交车,我心里似乎有了答案……
那是一个春天,我要上补习班,风很大,爸爸妈妈又正好没时间开车送我,我只好坐公交车去,上车后我随便找了一个座位坐下,嘴里满是对父母的抱怨:“这么糟糕的天气,爸爸妈妈竟然不送我,真是太没天理了。
”我刚说完,看向窗外时,只听见一个阿姨在我后面小声嘟囔:“现在的小孩儿,真是太“憔悴”了,都被父母溺爱过了头。
”谁呀?我又
不认识她,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我朝她瞥了一眼。
那个阿姨竟然声音有些大了起来说:“怎么了?难道我说的不对吗?”顿时公交车里有无数道灼热的目光投向我?我顿时羞红了脸,慌忙低下头去。
心里满是对那个阿姨的恨。
我到站了,连忙站起来。
没想到那个阿姨也站了起来,她也是从这站下车。
门打开了,我回头白了她一眼,便冲出了车门,就在下车的那一瞬间,一辆蓝色的跑车一阵风似的向我疾驰而来。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汽车吓傻了,呆呆地站在那里,脑袋里一片空白,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突然,从我身后伸出一只手,抓住我的胳膊,向后拉。
我只看到了一阵蓝色的风,我回头一看,竟然是那个阿姨!她一直抓着我的胳膊把我送向了马路对面,笑着离开了:“现在的小孩儿被惯的一点反应能力都没有了。
”
望着阿姨远去的背影,我才感觉到胳膊火辣辣的疼。
我现在才开始醒悟,我实在是被宠的无法无天,把父母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面对别人的“提醒”,竟然不感激,还埋怨别人,真是不应该。
这一幕,大概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这一幕,第一次触动了我的心灵。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首先审题。
审读导语,列举了母亲做早餐、同学传接力棒两个场景,提示同学选材方向,要是积极的素材,而“一定还有那样的一幕幕,包含着爱、理解、拼搏、信念……深深地触动着你的心”则对写作的主题,“触动我心”的内容作了提示。
审读题目,“那一幕”是限制词语,指一个画面,在写作时要能够充分的细致的描绘出某一个画面。
“触动我心”是题眼,“触动”是打动的意思,指让“我”的心能够感动、感激、感慨、感谢等等,“我”限制了人称,是第一人称。
体裁是记叙文。
其次,思路。
明确“那一幕”的具体所指,明确为什么“那一幕”能够触动我心。
第一个在文章开头就交代清楚,并且要展现“那一幕”的特点,是温馨的、激烈的、令人震惊的等,抓住细节,细致描绘。
第二个则是文章的重点,在记叙的过程中得以展现,能够触动心灵的是平凡生活中的不凡的事情,可以从情感角度出发,选取展现父爱、母爱、长辈关爱的典型事件、典型细节,表现对我心灵的触动,可能之前是没有意识到,或者是持有相反观点。
可以从社会现象角度出发,选取生活中看到的积极地事件来展现人的品格、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可以从自然出发,选取自然界的景物,由景生情,由景悟理,触动心灵。
可以从历史、文学史角度出发,由历史事件产生一种思考,从而触动心灵。
最后,主题。
文章的主题是写自己心灵的变化,由不解到理解,由麻木到感动,由误解到感动等。
3.作文:
题目:一直珍藏在我心中的美
(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直接出现自己的班级和姓名;(3)表达方式以描写、记叙为主
【答案】一直珍藏在我心中的美
珍藏在我心中的,有刻骨铭心的经历,有后悔不已的眼泪,有大获丰收的喜悦,更有无法忘怀的美……
——题记
这是一个夏末秋初的傍晚,空气经过了太阳一天的曝晒,虽然日已西斜,但仍是那么热。
我站在公交站台上,已经等了许久,再加上不时随风袭来的热浪,让我的心情变得烦躁起来。
又过一会儿,我终于看到公交车缓缓地驶来。
赶忙投币上车,因为座位已满,我只好手扶把手站立在车门旁。
这时我看见一个孕妇,手中提着一大包东西,缓慢地挪动着身子,看上去十分吃力,她满头大汗地挤上了车。
此时公交车上响起了温馨的语音提示:各位乘客,请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小孩的乘客让个座……语音还没播报结束,一位叔叔起身让出了座位,一切都似乎很和谐。
但还没等他说半个字,旁边的一个少年飞快地抢占了座位,立刻低下头,自顾自地玩手机。
他的行为让车上的人很是不满,都向他投去了鄙夷的目光,少年嘴中只蹦出一个字:“切!”
车子在众人的“热议”声中继续前行,孕妇紧靠着车门站着,少年仍在玩他的手机……
随着一声汽笛,车子疲倦地在下一个站点停了下来,我该下车了。
这时,车厢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慢慢起身,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说:“姑娘,来,坐到我的位子上吧。
”那孕妇推辞:“老大爷,不用,我能行。
”老大爷说:“我到站了。
”说着,随着人流下了车。
下车后,大爷并没有走下站台,我不解地问:“大爷,您怎么还不走?”老大爷说:“我在等车呢。
”我恍然大悟,老大爷为了让孕妇坐上座位,自己提前一站下了车。
我走在回去的路上,心里默默地想着:我们有时也会让座,但是谁会用这种方式给人让座呢?把座位让给真正需要坐的人,也许就是老大爷下车的唯一原因吧。
当我回头再看老大爷的身影时,在夕阳的余辉中,竟是如此高大。
在拐弯处,我再一次扭头,他仍然在站那儿等车。
那最后的一抹剪影却永远珍藏在我的心里,成为了我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
【解析】
【详解】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先来审题:抓关键词语。
“心中的”:记忆深刻的,震撼于心灵的;“美”:美丽、美好、美满、美妙……;“一直”:强调时间的久远;“珍藏”:强调对我的影响。
再来构思:心中的“美”是什么?(记叙)“美”具体形象地体现在哪里?(描写、记叙)为什么说其是“美”的?(议论)对“美”的感悟(抒情、议论)。
写作的重点:“美”具体形象地体现在哪里?(描写、记叙)为什么说其是“美”的?(议论)根据写作提示的第三点要求:表达方式以描写、记叙为主,本文适合写记叙文。
写作类型有三种:集中写一件事情,结尾通过议论抒情表达对“美”的认识感悟;文章写几件事情,每件事后都简短的抒情议论,表达对不同“美”的认识感悟;文章写几件事情,集中写完后,再统一抒情议论。
选材立意一定要新颖别致,才能打动阅卷老师。
4.作文。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会让我们认识到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是从寻常小事中,也能感悟出一个道理。
请以“我懂得了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在题目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词语,如真诚、感恩、珍惜、宽容……)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
(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字数不少于500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案】我懂得了感恩
在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淡忘,但有一件事是我终生难忘,一想起它,心里就有一股暖流轻轻地流过……
那天,教室外面寒风怒号,而且下着倾盆大雨。
我在教室里,看着同学们一个个的离开教室,我心想:妈妈什么时候来啊?一会儿,外面出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妈妈来了!我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
我们来到了一号楼楼下,我看见了地面的水,马上愣住了——水居然快来到膝盖上了!
妈妈对我说:“来,我来背你,这水脏,来吧。
“不了,我不想麻烦你。
”我说,“我自己可以走”妈妈忽然严肃起来,说:“不行,我是你妈妈,你必须听我的。
”听了这句话后,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觉得温暖了许多……
走到一半时,雨突然变大了。
黄豆般大小的雨点,从半空中倾泻而下。
我怕妈妈着凉,所以想拿一件衣服给她。
不料,妈妈把我放下来,迅速的把自己的外衣,帮我穿上,说:“快穿上,小心着凉!”我硬把衣服退给妈妈:“不用了,你穿上吧。
”妈妈变得严肃了,说:“不行,我是你的妈妈,你必须听我的!”我只好穿上了,我感觉到,这件衣服比别的衣服更加温暖舒适……
回到家了,这时妈妈已经筋疲力尽了,我鼻子一酸,眼泪就刷刷地流了下来。
我心想:妈妈为我做这么多事,我应该懂得去感恩她。
于是,我就马上把妈妈扶到沙发坐着,给她端上一杯热茶。
雨过天晴,聚在鲜绿的叶片上的小露珠晶莹透亮,像晴朗的夜空中璀璨的繁星,顽皮地眨着眼睛。
我的心情舒畅多了。
我懂得了感恩。
因为被别人感恩是一种幸福,感恩别人也是一种幸福,你会觉得自己好像完成了一件一直以来都想完成的事,感到舒服、开心。
【解析】
【详解】
作文标题“我懂得了____”。
这篇文章可以从多角度立意,比如我懂得了金钱的价值与意义;我懂得了父母对我的爱或者父母之间的爱;我懂得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我懂得了友谊的真谛;我懂得了老师的辛苦;我懂得了生存的艰难与意义;我懂得了什么叫患难之交;我懂得了“雷锋精神”的真谛;我懂得了“英雄”的含义;我懂得了“美”的真谛;我懂得了“健康”的丰富含义等。
总之,文章中一定要表现出作者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而那些在生活中曾经让我们刻骨铭心的记忆、让我们永生难忘的教训、让我们终身受益的教诲、让我们回味无穷的温馨场面等,应该是我们选材的首选。
写作本文最好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即“以小见大”,写出真实的、新鲜的、与众不同的见闻与感受,切忌面面俱到,空泛而不切实际。
行文中需借助精彩的细节描写和鲜活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抒写发自内心的独特感悟与体验。
【点睛】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综观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占有相当的比例。
这是因为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的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限制,既可使评卷更准确,也可避免考生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照片,记录着我们的生活点滴,暗藏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如今,拍下一张照片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
但纷繁的照片中总有一张是让你难以忘怀的。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记叙文。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总会想起那张照片
每一张照片,无论淡雅还是发黄,都已经被岁月赋予了特别的味道。
但是,那张照片总会在某一个回眸的时刻濡湿了我柔软的心。
照片中的男人一直微笑地看着远方,眼睛似乎湿润了,黝黑的皮肤,强健的体魄,岁月的痕迹早已侵占了他的脸,留下深浅不一的皱纹。
照片中的男人是我的父亲,这张照片是当年我离家求学时父亲塞给我的。
15年前,我总盼望能展翅高飞,飞出这个困顿了十多年的地方。
本来应该说“故乡”更贴切,因为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然而身在故乡这么多年我并没有很浓厚的乡情。
只觉得那只是一个地方,一个熟悉的地方,一个有点厌倦的地方。
它和贫穷无关,和落后无关,其实只和自己对父亲的隔膜有关。
父亲不善言语,作为人民教师的他总是忙忙碌碌的。
小时候我总是眼巴巴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被他们的父亲抱起,高高举起。
孩子那清脆悦耳的笑声成了我梦中的一个小小悸动。
为什么父亲就不抱我呢,我心里充满冷冷的疑问,甚至泛起丝丝的恨意。
或许,这就是我想逃离的原因。
于是,我踏上了省外求学的道路。
每次我出远门,我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懦弱的性格是由于父亲导致的,为了显现自己因长大而成熟的表面,我坚决不让父亲送我。
在离家的路上我走得很快,我还是忍不住偷偷回过头看看父亲有没有来。
走在那熟悉的马路,看着那些面似熟悉其实陌生的人,孤独在我心里疯狂的滋长,顿时一股失落之感蔓延了全身,就在自己胡思乱想之际,我突然发现父亲已经站在我的身旁。
我应该明白,父亲必定要把我送到车站,看着我远去才会离开。
那年的寒假我一回到家,十分惊讶地发现父亲衰老了很多,两鬓多了许多白花,尤其是让酷爱篮球的父亲一直引以为傲的挺直的背佝偻了下去。
父亲见了我,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父亲的身体不好,而且每况愈下,手脚无力,发抖,行动十分不便,但是父亲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畏惧,更不会说一声苦。
临行前,父亲在客厅踌躇,勉强挤出一句话:“孩子,路上小心!”我知道父亲因身体不便不能陪我去车站,内心愧疚、无奈和惆怅!我不敢回头看父亲,应诺了一声,就离开了家。
不知过了多久,再回过头,就在这时我的眼光和父亲的眼光接触了,父亲支撑着身体,向我点了点头,微笑着。
霎时间,我心中的心酸冲垮了眼泪的关卡。
父亲的爱是无言的,却无处不在!纵使是丹青高手,也难以勾勒出父亲您那坚挺的脊梁;即使是文学泰斗,也难以刻画尽父亲您那不屈的精神;即使是海纳百川,也难以包罗尽父亲您对儿女的关爱!
父亲已经远离了我们,那张照片也成了我最珍贵的记忆。
我总是看到父亲从相片里走出来,忙碌在三尺讲台上,悠长而慈爱的目光挥洒在我的身上……
【详解】
本题是命题作文。
“总会想起那张照片”这道作文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平常的生活细节,唤醒岁月尘封的记忆。
“总”这个表示频率高。
“照片”可以是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等。
“总会想起”表明这张照片难以忘记,照片背后隐含深层的故事,或许令人喜悦、感动,或许令人痛苦、惭愧,或许令人思索、回味……考生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写出在成长历程的自我感悟。
在选择材料时,考生要选取与生活有密切联系、与情感有深切关联的“照片”。
选好材料进行写作时,我们可以对照片作细致的描写;可以用我们的心灵触摸老物件,与它们展开丰富的情感对话;可以通过照片讲述家风传承、时代变迁等故事…不管采用怎样的写作思路,以老照片为线索贯串全文当是组织材料的上佳选择。
当然,最根本的是要对照片怀着真诚、珍惜的情感,写出生活的真滋味,人世的真性情,事物的真理趣。
6.作文
少年时光无限美好,有追求有梦想,但也有叛逆、迷惘、冲动、鲁莽……回首往事,你是否为曾经的不懂世事感到后悔、自责、愧疚……
请以“我不该这样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成记叙文;③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我不该这样叛逆
初黑的夜空,没有一点星辰。
凉风透过窗吹来,吹进我的心脾,勾起我对那天的回忆。
那是一个晚上,我和小伙伴约好了一起去广场跑步,在一切都准备好了的时候,眼尖的妈妈喊住了我:“你要去哪?”我吓得支支吾吾答道:“我……我要出去跑步。
”妈妈一本正经的说:“白天也没见你这么积极啊,天这么黑,跑什么步啊!”我一脸不在意地说:“才几点,还早着呢。
”谁知道我这一语激怒了妈妈,她的声音提高了两倍:“天这么黑了,不能出去,快给我回房间……”妈妈还没有说我我便打断了她:“你一天天就知道管我,我已经长大了,不需要你管。
”说完,我就冲进自己的房间,用力摔紧房门。
我既气愤又委屈地坐到书桌前,怨恨妈妈的不解人意,心里想着我怎么会有这种妈妈呢,当她的女儿好累,多想大哭一场。
但不知怎的,往事却不由自主地一幕幕浮现于眼前。
初中三个春夏秋冬,接我离校返校的她也从没有缺席。
每一次失败都伴随这妈妈的鼓励,每一次成功,也总可以看见妈妈欢喜的泪滴。
无意间抬头,看到书桌上一张小时候与妈妈的合影,照片中的我们俩笑得无比灿烂。
此时,房门外,传来妈妈为我洗校服的声音。
而我的一次叛逆,带给她的却是无尽的伤害与叹息。
想到这我的眼前瞬间模糊,心中的怨念瞬间烟消云散。
我擦干了眼泪,放下了沉默,打开房门一步一步来到妈妈面前,小声地对她说:“妈妈,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惹你生气。
”妈妈一句话也没有说,猛然间只看见她头上的几丝白发和额上的几道皱纹。
晚上皎洁的月亮透出柔和的光亮,照映到我的心田。
又一阵凉风吹来,我才发现在这里深思了好久。
每当我回想起这件事,我总对自己说:我不该这样叛逆。
【详解】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
首先要认真审题。
标题中的“不该”提示写作的重点应该放在“不该怎么样”上。
究竟“怎么样”,横线上究竟补充什么内容,结合提示语我们可以发现,此处应填写曾让自己感到后悔、自责、愧疚的事,例如:叛逆、迷惘、冲动、鲁莽、任性、悲观、绝望、自私、自卑、懒惰等。
其次再精心选材。
写作此文,考生会有很多生活体验,因此要从中选择最典型的生活素材,写出自我最真切的情感体验。
最后精巧构思,组织材料进行写作。
在写作时要有细节描写,写出自己的复杂的内心活动,再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凸显作文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