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的功效与作用,麻杏甘石汤的组成及医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杏石甘汤的功效与作用,麻杏甘石汤的组成及医案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浅议】
此宣肺清热之方也,临床用于喘息咳嗽,痰黄白黏稠,脉数之症。

本证病机不论外感风寒,入里化热,抑或先有伏火,复感风寒,总以热邪壅肺、肺气闭郁、宣降通调失职为特点。

故临床表现有发热,不恶寒或微恶寒,面红颧赤,自汗出,头痛鼻塞,咳嗽气喘,甚者鼻翼煽动,鼻涕黄绿如脓,痰浊黄白黏稠,咯唾不爽,扁桃体肿痛,小便短赤、不利,大便干燥,心烦口渴,思饮喜冷,咽干唇燥,舌边尖红赤,苔黄或白黄相杂,脉象浮数或滑数。

麻杏甘石汤由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而成,变辛温为辛凉,清内攘外,为表证兼内热证之首选方。

临症观察,其效优于桑菊饮、银翘散。

汗出而喘,属内热所逼,为本方主症之一。

古有有汗禁麻黄之说,何以本证用之,余以为有汗禁麻黄,系指麻黄汤而言,本方用麻黄不用桂枝,故无忌也。

其实汗出与否、体温高与不高皆无关重要,而内热证则至为关键。

方中麻黄不在发汗,而在宣肺清热,是以有汗无汗皆可用也。

外寒内热谓之寒包火,属常见之证,发热、咳嗽、哮喘、咽痛皆可见之。

究其源,多属伏火在先,伤寒于后。

伏火之成,膏粱厚味,煎炸辛辣,晚餐自倍者也。

口苦、口臭、善饥思冷、心烦不寐、手足心热、舌尖红赤,火之症也。

若能先去其火,可防患于未然。

张石顽云:“古人治寒包热邪,予于八九月未冬之时,用滚痰丸下其热痰,后至冬无热可包则不发矣此上工之道也。

汗出而喘无内热证者,当属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证。

如是,麻黄在所必忌。

麻黄一药,止咳平喘,寒热皆宜,权在配伍耳。

寒饮喘者,伍以干姜、细辛、五味子,热痰喘者,则配与石膏、地龙、大黄。

唯虚喘者不宜,亡阳喘息尤为所忌。

其证必呼长吸短,气若欲断,面青唇紫,汗出淋漓,四肢厥逆,脉微欲绝。

本证肺热郁闭,其治重在宣清,麻黄开达肺气,用量宜轻,石膏清泄肺热,其量需重,内热泄、肺气宣喘咳自息。

张锡纯先生于内热
重者,石膏量为麻黄十倍,治白喉、烂喉痧则二十倍。


宗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为水之上源之理,对二便失调,水肿有肺热气壅症者,用本方多能获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