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患者使用自控镇痛泵的宣教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注意事项及宣教工作
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应用于临床疼痛治疗的新技术,并发挥出独特而优越的作用。
由于PCA泵是患者自己控制的止痛泵,它与传统肌肉注射麻醉性镇痛药相比,PCA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血药浓度维持恒定,可根据个体对止痛药的不同需求而投放用药等优点。
但是,术后镇痛也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为确保镇痛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使用PCA泵患者应注意的问题,谈几点体会。
l、术前做好使用PCA泵的宣教工作
1.1做好术前访视工作术前访视患者时,要随身携带一个PCA泵样品,可详细介绍PCA泵的功能和注意事项,教会患者使用PCA泵的操作要领。
并让患者知道,镇痛键应由本人操作,当感到疼痛时按压镇痛键追加镇痛药用量,不要等到剧烈疼痛时再按压给药。
尤其要说明使用镇痛药不会妨碍创口愈合,消除患者因术后疼痛或不良反应而带来的恐惧情绪和顾虑,有利于PCA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1.2应向患者讲明术后镇痛的重要性术后疼痛可以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使机体代谢明显增加,并影响活动与休息,严重时可以造成失眠、烦燥或一些不良情绪,不利于患者术
后机体的恢复。
而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呼吸、循环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1.3应向患者介绍PCA泵的安全性有些患者担心按压镇痛键会造成过多剂量的镇痛药进入体内导致不良的后果,医护人员应向患者介绍PCA泵设有保险装置:①术后由麻醉医师将PCA泵与留置的静脉输液管或硬膜外导管相连接,并设定PCA参数后即可实施镇痛;②在锁定时间内患者按压镇痛键不管多少次,只有第1次是有效的;③当单位时间内进入人体的镇痛药剂量达到设定值时,再按压镇痛键都是无效的;④当各种原因导致PCA泵不能正常工作时,机器自行停止并报警。
上述保险装置可使患者既能在需要时追加镇痛用药,又能防止用药过量。
2、术后PCA管理
2.1疼痛观察患者术毕送回病房后,要定时观察镇痛效果,并将镇痛情况做好记录。
镇痛效果评定分级可按:优,术后伤口无疼痛,睡眠好,患者很满意;良,平静时无疼痛,改变体位、咳嗽排痰或深呼吸时有轻微疼痛,睡眠较好;差,平静时仍感到伤口较疼痛,睡眠欠佳,患者不满意;无效,术后伤口持续疼痛,按压PCA无效,影响睡眠,需要肌肉和静脉注射麻醉性镇痛药,才能解除患者痛苦。
2.2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监测呼吸、循环系统是对使用
PCA泵患者护理的重点。
因为PCA泵使用的镇痛药为吗啡或芬太尼,这类药物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尤其对老年人、低血容量或体质较差者,将会增高呼吸抑制的发生率。
另外,药物过量还可引起恶心呕吐,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应给予充分吸氧,严密监测HR、BP和SpO2变化,并做好记录.
2.3妥善固定留置导管,预防脱落患者返回病房后,要认真检查导管是否固定妥当,让患者或陪护人员知道PCA 导管留在四肢或背部,当翻身活动时容易发生导管脱出或扭曲,影响药物的输入,应注意保护导管。
另外,不要牵拉PCA 泵的导管,防止将导管从体内拔出或脱落。
2.4预防穿刺部位感染术后一般镇痛时间为48h,由于患者不能长时间耐受某种体位,需要翻身和下床活动,有时可造成穿刺部位敷料脱落而引起局部感染。
因此,要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有无红肿及分泌物渗出,若发生穿刺部位感染,应加强抗感染药物治疗或局部消毒处理。
3、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3.1呼吸抑制在PCA治疗中常用吗啡和芬太尼做为术后镇痛药物,由于吗啡、芬太尼为阿片类受体的完全激动剂,可直接抑制脑干的呼吸中枢,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产生中枢性呼吸抑制,引起患者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甚至呼吸抑制。
虽然呼吸抑制发生率极低,但该副作用较
为严重,其临床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R<10次/min),呼吸运动不规则,甚至出现呼吸暂停。
一旦发现上述表现,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可静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0.4mg,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供氧,加强监护,停用PCA治疗。
3.2恶心、呕吐术后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很多,而阿片类药物对延髓呕吐中枢化学感应区的兴奋作用,可能是引起呕吐的主要原因。
另外可能与插鼻胃管刺激、血容量不足或体位变动引起低血压有关。
由于术后呕吐可增加腹内压,易引起手术部位出血,加剧疼痛的发生。
对恶心呕吐的患者,应让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误吸。
3.3尿潴留主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痉挛所致,为防止尿潴留的发生,一般术后患者多留置导尿管,在拔除尿管前应先将导尿管夹闭,待膀胱充满有尿意时,给患者拔出导尿管试排尿,如果不能自行排尿,可采用按摩膀胱,垫敷下腹等方法诱导排尿,如失败可再次留置导尿管。
3.4腹胀由于阿片类药物有抑制肠蠕动的副作用,尤其是腹部手术的患者常会出现腹胀、排气时间延长或便秘等症状,因此,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排气、排便或肠鸣音的情况。
对术后3d未排气者,可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多下床活动、增加翻身次数或热敷腹部等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同时应进行持续胃肠减压,减轻腹胀的症状。
3.5皮肤瘙痒瘙痒是吗啡诱发皮下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非特异性的组织胺释放而引起,主要表现为荨麻疹和痒疹,通常局限于头颈部,也可发生于躯体。
可给予抗组织胺药物治疗,瘙痒症状会明显好转.
3.6静脉炎术前建立静脉通路多选用下肢,术后常将PCA导管与下肢静脉输液管相连接,做PCA治疗。
由于下肢静脉回流缓慢或受患者的体位影响,易引起静脉炎的发生。
应给予局部95%酒精或5%硫酸镁热湿敷,同时加强留置期间的护理,用碘酒、酒精每日消毒针眼周围皮肤,贴透明无菌贴膜予以保护,或拔除留置针,重新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