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安全教育教案小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小学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国庆假期期间的安全常识,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重点:
1. 国庆假期期间的安全常识。
2. 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如何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增强法律意识。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安全知识宣传册、案例分析材料。
2. 学生准备:收集国庆假期安全知识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庆节是哪一天吗?国庆节有什么意义?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纪念日,每年10月1日举行庆祝活动。
二、讲解国庆假期安全常识
1. 交通安全
a. 教师讲解:国庆期间,出行人数增多,交通安全尤为重要。
同学们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
b. 学生互动:讨论如何确保交通安全。
2. 防火安全
a. 教师讲解:国庆期间,家庭聚会增多,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不玩火,不私拉乱接电线,发现火灾及时报警。
b. 学生互动:讨论如何预防火灾事故。
3. 防溺水安全
a. 教师讲解:国庆期间,气温适宜,游泳成为热门活动。
同学们要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不私自下水游泳,游泳时要有成人陪同。
b. 学生互动:讨论如何预防溺水事故。
4. 饮食安全
a. 教师讲解:国庆期间,饮食要适量,注意食品安全。
不吃过期、变质、不卫生的食物,不暴饮暴食。
b. 学生互动:讨论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5. 活动安全
a. 教师讲解:国庆期间,参加各类活动要遵守活动规则,注意安全。
b. 学生互动:讨论如何确保活动安全。
三、案例分析
1. 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2. 学生讨论: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四、总结
1. 教师总结:国庆假期期间,我们要时刻注意安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2. 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国庆假期安全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国庆假期安全常识,你们还记得哪些内容?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1. 教师讲解: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包括遇到危险时如何应对、如何寻求帮助等。
2. 学生互动:讨论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遵守社会公德,增强法律意识
1. 教师讲解: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爱护公共设施,增强法律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 学生互动:讨论如何遵守社会公德,增强法律意识。
四、总结
1. 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国庆假期安全常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了法律意识。
希望大家在国庆假期期间,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2. 学生分享:自己总结的国庆假期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
1. 教师要注重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
2.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增强法律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