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7章 第1节 世界地理概况落实精练
201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第17章 第1节 世界地理概况

◆ 高考总复习·地理 ◆
以练促记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 此回答(1)~(2)题。 (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 因素是( )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2)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 响因素是( )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1)B (2)D
B C
黄种人
黑种人
◆ 高考总复习·地理 ◆
(3)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 源地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亚洲西部 ________
欧洲、美洲、大洋洲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 东部 亚洲的 ______
◆ 高考总复习·地理 ◆
2.世界的国家。 (1)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
(4)C国目前广泛利用的新能源是__________,原因是该国
地处亚欧板块与______________板块张裂处。 (5)冰城“乌姆卡”建设面临自然环境方面的困难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
C.面积为25×106 km2的大陆平均高度约为500 m
D.南极大陆的高度是包括了冰层厚度的高度
◆ 高考总复习·地理 ◆
解析:(1)七大洲由大到小顺序是亚洲、非洲、北美洲、
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故①是澳大利亚大陆,②是 南美洲大陆, ③是北美洲,④是非洲大陆。(2)南极大陆面积 小,但海拔最高的大陆(包括了冰层厚度的高度),并不呈正相 关;六大板块和六块大陆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面积为25×106 km2的大陆平均高度约为800 m。 答案:(1)A (2)D
高考地理 第十七章 第1课时 世界地理概况课件

白令海峡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 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第五页,共41页。
2.海底地形类型与分布
大陆架 大陆坡
海沟 洋盆 海岭
水深不超过 200 米。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大陆架向外海倾斜的陡坡 板块的消亡边界 大洋底部,有锰结核分布 板块的生长边界
第六页,共41页。
第四十一页,共41页。
3.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
源地
基督教
亚洲 西部
伊斯
阿拉伯
兰教
半岛
佛教
古印度
主要分布地区 欧洲、美洲、大洋洲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第十三页,共41页。
核心突破
解疑难 提知能
要点一 七大洲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
影响
3年4考
见附表
第十四页,共41页。
【典例导析】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 定。下图为“厄立特里亚位置及地形示意图”。读图, 回答(1)~(2)题:
第十七页,共41页。
要点二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1.世界气温的分布
见附表
第十八页,共41页。
2.世界降水的分布
见附表
第十九页,共41页。
温馨提示 降水空间分布记忆方法:
第二十页,共41页。
【典例导析】(2013 年天津文综节选,13(1)(2)题)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十一页,共41页。
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第一页,共41页。
考纲解读
明方向 确目标
考纲展示
1.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地形类型与分布。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征与分布。 3.世界主要河流、湖泊及其水文特征。 4.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及其 分布、生产、贸易等情况。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十七章世界地理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教学案 新人教版

一、陆地和海洋 1.大洲和大洋(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洲、____洲、________洲、南美洲、____洲、____洲和________洲。
(2(3 特别提示:岛屿、大陆和大洲的区别和联系 (1)陆地是指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
(2)大陆和岛屿是人为划分的,面积较小的陆地为岛屿,面积较大的陆地为大陆,大洲则是对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的总称。
(3)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2.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陆地地形(2)海底地形A 是______,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B 是______,是大陆架向外海倾斜的陡坡;C 是____,位于大洋底部;D 是________,是新海底的诞生处;E 是____。
特别提示:陆地地形特征一般包括地势状况、地形类型、特殊地貌、主要地形区、地形类型的排列格局等方面。
二、世界气温与降水 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①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前后。
②年变化⎩⎪⎨⎪⎧最热月:北半球陆地为 月,海洋为8月最冷月:北半球陆地为1月,海洋为 月(2)气温的分布①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相反山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②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____、洋流等。
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如全年多雨区、全年少雨区降水季节差异很大:如 区、冬季多雨区(2)降水的分布①分布规律⎩⎪⎨⎪⎧赤道地区降水多, 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 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②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稠密区:亚洲____和____、____、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____地区。
(1)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①国土面积较大的主要国家依次是______、加拿大、____、美国、____、澳大利亚和印度。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17.1世界地理概况

说考点
拓展延伸串知识
SHUO KAO DIAN知/识/整/合
七大洲的区域定位、地形特征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一
方法点拨
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解题时采用某一种区域定位方法 迅速准确地确定图示区域的位置有些难度,这就要求学生同时运 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区域定位。
对于定位难度较大的地图,大致可采用以下的方法: 根据经纬度确定在地球上的大致位置→再从轮廓形状特点来 进行确认→然后利用地理事象(地形、河流、地名、注记、文字材 料等)加以辅助验证。
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稠密区:亚洲_东__部__和南__部__、__欧__洲__、北美洲东部等中 低纬度近海的_平__原__地区。
2.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1)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 ①国土面积较大的主要国家依次是_俄__罗__斯__、加拿大、 _中__国__、美国、_巴__西__、澳大利亚和印度。 ②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中__国__,其次是_印__度__。
温馨提示
陆地地形特征一般从地势状况、地形类型、特殊地貌、主要 地形区、地形类型的排列格局等方面总结。
二、世界气温与降水 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 ①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午__后__2_时__左右,最低气 温出现在_日__出__前后。
②年变化最 最热 冷月 月: :北 北半 半球 球陆 陆地 地为 为71月 月, ,海 海洋 洋为 为82月 月
偏上,以综合题为主。
说基础
课前预习读教材
SHUO JI CHU 基/础/梳/理
一、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1.大洲和大洋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亚__洲、非__洲、_北__美_洲、南 美洲、_南__极__洲、欧__洲和_大__洋__洲。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课件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考情分析
命题规律及趋势分析
从近几年高考看,有关本章的题目主要以时政热点为背景,考查世界的海陆分 布、居民和国家、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以区域图、经纬网图、景观图等为切 入点,综合考查某一大洲或国家的位置、范围、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并和其他章 节知识有机结合进行命题;采用两个重点国家或区域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两个国家 地理特征的相同点或相似点。预测今后高考将会有以下趋势:
黑色人种
__非洲__、大洋洲等地
3. 民居与环境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_自_ 然环境__、生活习俗、 历史文化 、宗教信仰不同,建筑风
格不同。
五、 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分布
世界贸易
合作方式
输出__资金__、__技术__、
欧__洲 __、_北_ 美洲__、 大洋洲
亚洲、_非_ 洲 __、__
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陆地的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c
2.七大洲的主要地形特征
大洲
欧洲
非洲
南极洲 南北美
洲 大洋洲
亚洲
主要地形特征 地形以_平_ 原__为主,海拔最低的大洲 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_高_ 原大陆__”
冰雪覆盖,海拔最高的大洲 三大地形区:西部__山地 __,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__山地__
3. 阅读地图、勾画地图。要善于读图,利用地图去表现地理事物的特征,充分 利用地图建立空间概念,不能孤立地死记硬背每个地理事物的具体分布。
4. 对比区域、列表比较。世界各国虽然各具特色,但在自然条件、经济特点等 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先列出两国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等有关表格,再根据 地图、教材内容填表,相互比较,加强理解。
(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17.1世界地理概况名师课件

南北高中间
平原为 大西
低、平原东
主,山 洋的 地分布 影响, 于北部 温带 和南部;海洋 平均海 性气
河众航便流多运利,西 折 等 气 显贯 的 , 候著通 海 使 海,并和 岸 欧 洋曲 线 洲 性由
拔最低 候显
西向东大陆
的大洲 著
性不断增强
地形以 高原为 主, “高原
有热 带大 陆之
尼罗 河、 刚果
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
一
世界地理
章
第一节
世界地理概况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1.世界海陆分布、主 命题规律:常结合
要陆地地形和海底地 统计图或区域图,
形。
考查世界人口分
2.世界气温与降水 布,资源的分布,
的分布,世界主要气 气候特征、河流特
候类型及分布。 征等。
3.世界主要人种及 高考预测:以区域
分布。
图为载体,结合热
(2)大洋分界线: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是经过南美 洲南端合恩角的67°W经线;印度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是通 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E;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分界线是 通过塔斯马尼亚岛的147°E、马六甲海峡;大西洋与北冰洋 的分界线是丹麦海峡—冰岛—法罗群岛—设得兰群岛一线。
(2014·四川卷)右图中 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 (1)由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信息可知, 该图所示区域为欧洲西部和北非西部的大西洋海域,M为加 那利寒流,箭头指向西南,N为北大西洋暖流,箭头指向东 北。(2)M渔场受西风和副热带高压的交替控制;N渔场终年 受西风控制。两渔场受西风控制时,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 大;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 浪小。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安徽专用)梯级巩固+课后落实:第十七单元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

(2013·烟台四校联考)下图是世界海洋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最容易出现地震海啸的海区是()A.X B.YC.M D.N2.最可能没有大陆架的海区是()A.X B.YC.M D.N解析:第1题,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
环太平洋地震带浅源大地震最多,深海海沟的分布也最广泛,故地震海啸多发生在这一海域。
第2题,M海区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区域,南极洲板块向美洲板块俯冲,形成了深邃的海沟,高大陡峭的安第斯山脉直落深邃的(秘鲁—智利)海沟,大陆架和大陆坡都较狭窄。
答案:1.C 2.C读图,回答3~4题。
3.如果甲地全年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则该地不.可能位于()A.亚洲B.南美洲C.欧洲D.北美洲4.如果该陆地为亚欧大陆,则乙地所在区域()A.春季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B.夏季多梅雨,影响农业生产C.秋季晴朗干燥,适合棉花采摘D.冬季多风沙,土壤盐分向地表积聚解析:第3题,全年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的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区,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则甲地应在北半球,不可能位于南美洲。
第4题,若该陆地为亚欧大陆,且乙地的纬度为40°N,则该地位于华北平原,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多干旱;梅雨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9月锋面雨带南撤,天气晴朗干燥,有利于棉花的采摘;冬季是一年中土壤盐分最为稳定的时期。
答案:3.B 4.C(2013·颍河中学第二学期期中)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
读图,回答5~6题。
5.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B.欧洲比亚洲多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D.平原比山区多6.关于图中①~④人口密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人口增长率高,迁入人口比重大B.②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表现明显C.③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D.④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承接区解析:第5题,世界人口分布平原地区多于山区,低纬度多于高纬度,亚洲多于欧洲,东半球多于西半球(西半球主要是美洲)。
高考地理总复习资源包:第十七章+++世界地理(课件+学案+课时训练+阶段检测,7份)第十七章

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十七章世界地理第1课时世界地理概况课时训练融知识提能力测控导航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2013马鞍山质检)下图为欧洲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河道示意图,图中虚、实线分别表示夏、冬季节的水面宽度。
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该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冬季有凌汛现象B.冬季输沙量较夏季大C.夏季径流量较冬季大D.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2.关于图中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乙处B.甲、乙、丙、丁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丙处C.图示区域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D.图示区域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解析:1.B 2.A 第1题,根据该河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它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雨水是其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故其冬季水面宽、夏季水面窄。
冬季时,该地降水量丰富,河流的流量大,故冬季时河流的输沙量也大于夏季。
第2题,该河位于地中海气候区,该气候下发育的典型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
在四个地点中,乙、丙都位于河流的凹岸,侵蚀作用明显,且乙同时又位于河流的右岸,在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水向右岸偏,故乙处的侵蚀作用最显著。
(2013西工大附中适应性训练)下图为某大陆多年平均1月、7月海平面气压(百帕)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3.导致该大陆a月、b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③地形起伏④洋流分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a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华北平原的冬小麦正值返青B.天山冰川储量为全年较小值C.加拿大南部万叶飘丹D.欧洲北部多降雪天气解析:3.A 4.D 第3题,气压状况不同主要是由于近地面不同区域受热不同所致,而温度变化主要与太阳回归运动及海陆热力性质有关。
不同月份气压差异与地形和洋流关系不大。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总体上北美大陆a 月气压高于b月,所以a月为1月,北半球为冬季,此时欧洲北部多降雪天气。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7章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

缓的山地
返回导航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东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湿 润气流深入内陆,山地 东侧降水较多,气候狭 长分布;西侧为背风 坡,降水少
南
平均海拔最高
平均海拔高,冰雪面对
极
的大洲;冰川
阳光反射强烈,是酷寒
洲
广布
原因之一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知识扩展] 地形对气候影响的分析思路 (1)地势高低对气候的影响 ①地形起伏对山地气候的影响:山地上随海拔的增加,气温降低, 降水增加,但是超过某一高度降水就不断减少,从而形成山地的垂直气 候分布。 ②地形起伏对山脉两侧气候的影响:高耸的山脉往往成为低层空气 流动运行的障碍,高大的山脉往往成为气候的分界线。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考向 区域自然特征
明考向
(2020·1月浙江地理)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据图完成(1)~
(2)题。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1)雅鲁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
①板块张裂 ②板块挤压 ③风力侵蚀 ④流水侵蚀
返回导航
②大洲分界线
大洲 北美洲与南美洲
非洲与亚洲 亚洲与北美洲
亚洲与欧洲
分界线 __巴__拿__马____运河 __苏__伊__士____运河、红海 __白__令____海峡 __乌__拉__尔____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
其海峡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日
约14时
变
化
(地方时)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2.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1)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
①国土面积较大的主要国家依次是俄罗斯 ________、加拿大、
中国 、美国、________ 巴西 _______ 、澳大利亚和印度。
中国 ,其次______ 印度 ②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 。
(2)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分布 世界贸易
发达 国家
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 同,简析其原因。 【信息提取】 由图中材料,可获得以下有效信息:
①甲、乙、丙三地的地理位置及自然带类型。
②甲、乙、丙三地各月均温及降水量状况。
【精讲精析】
丙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与甲地、乙
地同属热带雨林气候,比同纬度地区温度偏高,降水偏多。 温度高是受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降水偏多因为该地处于东 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暖流的增湿加大了降水量。 【答案】 该地处于迎风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
亚洲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面积广大,海陆热力 地形复杂,起伏很大; 性质差异显著,季风 中间高四周低;高原、 环流典型;青藏高原 山地面积广大 隆起使大陆性气候增 强
非洲
纬度的对称分布与起 伏和缓的地形,使非 “高原大陆”,以高 洲气候南北对称分布; 原、盆地为主,地势 东非高原地势较高, 起伏较小 虽在赤道附近,却为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高中间低、平原 东西贯通和曲折的海 海拔最低,以平原、 岸线等,使欧洲气候 山地为主,冰川地形 海洋性特征显著,并 广布 由西向东大陆性逐渐 增强
是通过改变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状况而影响气候的,是外
因。地形是下垫面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单一的地形会使气 候的地带性比较明显,而复杂的地形增加了气候的多样性, 表现出非地带性分异。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7单元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 作业

课时规范练44世界地理概况课时规范练第91页下图为非洲某月盛行风向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月份最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2.此时节()A.①地羚羊成群B.②地树叶枯黄C.③地阴雨绵绵D.④地酷暑难当答案1.C 2.A解析第1题,图示月份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盛行西南风,说明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南季风。
北半球是夏季,最可能是7月 ,C项对。
第2题,此时节北半球是夏季,①地是热带草原气候,正值雨季,羚羊成群,A项对。
②地是热带雨林气候,树叶常绿,B项错。
③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晴朗干燥,C项错。
④地是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影响,温和湿润,D项错。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
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
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
”据此完成3~5题。
3.文字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欧洲西部B.非洲南部C.中国西北D.马来群岛4.“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可能是()A.位于赤道无风带B.雨、烟受重力作用C.地转偏向力为零D.受人为因素干扰5.推测“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沙漠,终年炎热干燥B.地处热带,全年气候炎热C.地处雨林,土壤比较贫瘠D.地处低纬,没有四季变化答案3.D 4.A 5.B解析第3题,由题干材料“没有季节之流转”可知,该地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且分布有植被、山地。
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所以不会出现“烟缕垂直地升起”,故A项错;非洲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有明显的四季更替,故B项错;中国西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植被稀少,故C项错;马来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四季更替,植被覆盖率高,所以D项正确。
第4题,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地处低纬度。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第一节 世界地理概况

常年湿润 冬季多雨
考点 一
考点 二
技巧点拨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附近降水少。南北回 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2)海陆位置: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因素: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 少,形成“地形雨”。 (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 用。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 西洋暖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
部平原区、东部山地区 便利的水运网
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呈
狭长分布,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考点 一
考点 二
南 美 洲
河流众多,亚马孙 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高原地
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东 河是世界流量最 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势较低,平原向东开口,利于大西洋水汽深入;巴塔哥尼亚高原
二、世界气温与降水
1.世界气温的变化规律 (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太阳辐射 从 低纬 向 高纬 递减
海陆热力性 质的差异 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比海洋 高 、冬季陆地比海洋 低
地形
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
洋流
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 高 ,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 低
考点 考点
一
二
3.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定位
如海陆轮廓的形状(如下图中的主要海陆
位置)、地形起伏特点(如南北美洲的地形起
伏)、河流弯曲状态(长江的干支流形状)、湖
泊的形状(五大湖)等,然后通过联想定位。
【高考领航】2014高考地理总复习 17-1 世界地理概况课件 新人教版

【思维导图】
[导图提示] 1.冰川侵蚀 2.温带海洋性 【参考答案】 (1)D (2)A 【方法突破】 (1)经纬线定位法 经纬网成为区域地理试题中重要的背景要素。应该在脑中用重 要的经纬线编织一个“数字化”的立体地球。如选择赤道、南北回 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 等 经纬线,识记这些经纬线穿越的主要大洲、国家、地形区、河流、 气候区等。然后进行组合叠加,形成“脑图”。再如可先掌握世界 主要大洲、大洋的经纬度分布图,然后再具体了解七大洲经纬度范 围及位置特征。
mm 以上)
降水少(200 两极附近
mm 以下)
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下沉气流
南北 大陆 降水多(500 回归 东岸 mm 以上)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线附 大陆 降水少(500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
近 西岸 mm 以下) 或受信风带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中纬度内 陆
中纬度大 陆东岸 中纬度大 陆西岸
(2)相对定位法 在区域地理学习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记住所有地理事物的经 纬度。比较可行的办法是:识记一些主要的经纬线和主要的地理事 物,然后以它们为参照系,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 如利用重要的海洋航线,空间记忆重要海峡、海域、半岛与岛屿, 以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至符拉迪沃斯托克为例,可以串联众多的海 域、海峡、半岛、岛屿。如下图所示:
北
区:西部高
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使
美
山区、中部
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降水自东南
洲
平原区、东
向西北逐渐减少
部山地区
西部是安 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使
南
第斯山脉, 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高原地势较
201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7章 第1节 世界地理概况落实精练

第十七章世界地理第一节世界地理概况一、选择题1.(2012·盐城模拟卷)读“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 )A.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B.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C.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D.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2)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A.②B.③C.④ D.⑤2.读世界某地区图,回答(1)~(2)题。
(1)图示海峡( )A.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B.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C.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D.是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2)下列关于图中A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凌汛现象B.流量大而稳定C.夏季水量大,水位高D.冬季水量大,水位高3.读地球表面海陆起伏曲线图,完成问题。
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 )A.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 B.两个大陆板块交界处C.两个大洋板块交界处 D.板块的内部4.图a、图b分别是“某两个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数字是( )A.① B.② C.③ D.④(2)流经山脉③西侧的洋流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B.北太平洋暖流C.秘鲁寒流D.本格拉寒流5.(2012·泰安模拟卷)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77°06′E,80°25′S)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
下图是“我国三座南极考站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在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A.纬度高,气温低B.全天候,观测广C.极夜期长,空气稀薄 D.人烟稀少,观测广(2)结合上述图文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昆仑站在长城站的西南方向B.昆仑站在中山站的南方C.科考队员在昆仑站落成典礼上看到了美丽极光D.三个科考站所在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6.(2012·蚌埠模拟)图中数码①②代表两个沿海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世界地理
第一节世界地理概况
一、选择题
1.(2012·盐城模拟卷)读“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 )
A.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B.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
C.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
D.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
(2)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
A.②B.③
C.④ D.⑤
2.读世界某地区图,回答(1)~(2)题。
(1)图示海峡( )
A.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
B.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
C.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
D.是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2)下列关于图中A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凌汛现象
B.流量大而稳定
C.夏季水量大,水位高
D.冬季水量大,水位高
3.读地球表面海陆起伏曲线图,完成问题。
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 )
A.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 B.两个大陆板块交界处
C.两个大洋板块交界处 D.板块的内部
4.图a、图b分别是“某两个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数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流经山脉③西侧的洋流是( )
A.加利福尼亚寒流B.北太平洋暖流
C.秘鲁寒流D.本格拉寒流
5.(2012·泰安模拟卷)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77°06′E,80°25′S)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
下图是“我国三座南极考站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在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
A.纬度高,气温低B.全天候,观测广
C.极夜期长,空气稀薄 D.人烟稀少,观测广
(2)结合上述图文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昆仑站在长城站的西南方向
B.昆仑站在中山站的南方
C.科考队员在昆仑站落成典礼上看到了美丽极光
D.三个科考站所在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
6.(2012·蚌埠模拟)图中数码①②代表两个沿海城市。
读图,回答(1)~(2)题。
(1)①②两城市纬度数相当,但气候类型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差异
B.大气环流不同
C.地面状况不同
D.沿岸洋流不同
(2)①城市与②城市气候相比( )
A.高温同期,多雨也同期
B.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C.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D.高温不同期,多雨也不同期
二、综合题
1.(2012·长春调研)读下面两幅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个地形区气候特征差异并说明原因。
(2)分析说明乙地种植业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3)分析甲、乙两个地形区地势演化趋势及原因。
2.(2012·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093 m)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
(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地在_______________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 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
(2)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
(3)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5)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
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1)由于大洋洲面积最小,亚洲面积最大,欧洲海拔最低,从而得出结论。
(2)结合所学知识知北亚被极圈穿过,东南亚被赤道穿过。
答案:(1)C (2)C
2.解析:(1)根据所处的经度和纬度,以及陆地轮廓特点,可推知图示海峡为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地中海和大西洋。
(2)图中A河流地处地中海气候区。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因此河流冬季水量大,水位高。
答案:(1)A (2)D
3.解析:世界最高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而该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而最深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由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形成,且由于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
答案:A
4.解析:该题组借助地形剖面图考查相关的地理知识,由40°N和19°S以及剖面图特征可判定a图为北美洲,b图为南美洲,则①代表落基山脉,③为安第斯山脉,其西侧洋流为秘鲁寒流。
答案:(1)A (2)C
5.解析:(1)进行天文观测要求空气洁净度高,并在夜晚进行。
(2)三个科考站的纬度不同,自转线速度不同;极光要在夜晚才能看到;昆仑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向。
答案:(1)C (2)B
6.解析:(1)①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②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气压带造成的;冬季温和多雨,主要是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的。
(2)搞清楚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即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为冬季,同时要明确①②两地各自的气候特点。
答案:(1)B (2)C
二、综合题
1.解析:(1)由图中信息可判断出甲位于巴西高原上,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乙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2)乙地位于藏南谷地,具有地势比较低、热量较丰富、临河水源丰富等特点,因此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3)甲地形区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主要受外力作用影响,地势将变低;乙地形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为消亡边界,地势将继续升高。
答案:(1)甲:(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乙:(高原山地气候)全年气温低,降水少(多晴天,光照强)。
原因:地势高。
(2)乙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流谷地中。
高原上谷地地势相对低平,热量条件好,可以满足作物生长对热量的需求;谷地平坦,利于耕作;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深厚肥沃。
(3)甲:地势将变低,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不断被侵蚀削低。
乙:地势将变高,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水平挤压褶皱隆起而升高。
2.解析:(1)昆仑站空气透明度高的原因回答时应从天气、大气稀薄(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和人类影响三个方面回答,能24小时观测的主要原因是位于北极圈以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2)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某点地理坐标应该是全球定位系统具备的功能。
(3)科考船在航行的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困难回答需要考虑当地位于极地东风带(狂风巨
浪)、纬度高温度低、漂浮的冰山等问题。
(4)图中P大陆是澳大利亚,其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既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又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5)澳大利亚热带草原带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分析其区位条件可以从自然条件草场、气候条件,社会经济如农业技术、交通和地广人稀等方面考虑,尽量回答全面。
答案:(1)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海拔高,空气稀薄;污染小极夜
(2)全球定位系统(或GPS)
(3)狂风巨浪,洋流,冰山;低温
(4)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5)大牧场放牧业草场广阔,气候适宜,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地广人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