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下 12 《诗经二首——关雎》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雎》教案
《诗经.周南》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2、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

3、学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背诵古诗。

4、理解作品中真挚美好的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了解《诗经》常识,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诗经》相关知识
(一)、导入
我们学过书霍姆林斯基的一篇文章——《致女儿的信》,在文中,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

所以,歌咏爱情,就成了历代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学生交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经典名句,穿越遥远的时空,为我们诠释了一段段或凄美、或悲壮、或缠绵、或洒脱的爱情故事。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走进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

――板书课题。

过渡:未读《诗经》,先闻其名,关于《诗经》你了解多少?下面由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

(二)、简介《诗经》―――----主要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分享,教师小结《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

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诗经》地位:中国现实主义的源头。

《离骚》地位:中国浪漫主义的源头。

过渡:《诗经》在我国的诗歌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让我们踏着历史的长河,去感受这三千年的经典文化,展现我泱泱中华的文化自信。

三、诗歌鉴赏六步曲。

(一)、吟读,整体感知:(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1.学生听录音的配乐朗读,正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朗读指导:第一节读出赞叹思慕之情,语气舒缓平定;第二节读出渴慕哀伤,语气舒缓;第三节读出相思,降调;第四、五节读出兴奋和轻快的语气,升调。

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

教师明确:诗歌重在颂读,朗读中节奏、重音、停顿、速度和作者的情感的把握很重要。

4、学生齐读全诗,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5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自由谈看法)
明确:这首诗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这五节诗还可以分别用一个字概括男子追求过程:遇——求——思——友——乐
过渡:我们已经从整体上感悟了诗的情感,下面我们再通过译文进一步体会主人公的绵绵情思。

(二)、译读,体会情思。

(小组自主、合作、探究)
1、生自由朗读全诗。

2、讨论、思考:诗歌描述的主人公形象是怎么样的?
明确:主人公形象:情真意切,敢于真实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感情,执著,向往美好的爱情生活。

过渡:绵绵情思,感人肺腑,字里行间,款款深情。

(三)、品读,领悟深情。

(小组自主、合作、探究)
1、诗中的男子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
2、本诗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3、诗中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明确1:喜悦―――沮丧(低沉)------愉悦
明确2、即物起兴、重章叠句
明确3:男子――德才兼备、执著、勇敢、积极乐观、追求美好生活
女子――美丽、贤淑、勤劳、善良
过渡:好一副感人的画面,下面让我们合上书本,闭上眼睛,试着背诵这首诗歌,尽情回味这堪称精典的杰作。

(四)、背读,回味无穷。

―――(小组背、男女背、全班齐背)
过渡:同学们声情并茂的诵读,深深感染了我,读诗不仅要读出感情,更要读出诗中主人公的品德修养。

(五)、说读,扩展思维。

―――(小组自主、合作、探究)
叶嘉莹先生说过:“从描写爱情的诗词中,能见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

”再读《关睢》,谈谈我们能向诗歌中的“君子”和“淑女”学到什么?
明确:男子――多才多艺、执著、勇敢、向往美好生活
女子――-美丽、善良、勤劳、贤淑
过渡:美诗可美读,美诗也可以歌唱,因为诗歌本身就是可以和乐歌唱,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今人谱曲的《关雎》。

(想)那么让我们合着音乐,一起深情吟唱这首传诵千古、精典古朴的爱情歌谣吧。

(六)、唱读,韵味悠长。

小结:《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课后让我们进一步聆听华夏先民吟唱,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彰显我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

四、作业
(一)、A、背诵《关雎》
(二)、B、写一个美丽的瞬间情景或摘抄一首你喜欢的爱情诗。

五、板书。

关雎
主人公情感的起伏:
喜悦愉悦
低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