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及文题详尽评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浙江省高考作文评析
2022高考浙江卷
作文题目
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入实施“鲲鹏行动”“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质量
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新时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

如95后姑娘徐枫仙、在空军航空大学刻苦训练,满分通过考核,成为我国陆军首位
放单飞的女飞行员;90后青年工人杨杰,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浙江工匠”,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35岁以下成员
占比近九成,勇闯国内智能超算领域“无人区”,斩获超算应用领域的国际最高
奖项——戈登贝尔奖…
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请写一篇文章。

文题评析:
试题材料有两段。

第一段,从人才成长环境的角度,晓喻人才成长离不开政府支持。

其中“鲲
鹏行动”,考生也许不甚了了,但基于《庄子·逍遥游》的鲲鹏形象,对“鲲鹏行动”的指向,也能知其大概。

需要指出的是,命题者在揭示人才环境的字里行间,
流淌着中国文化的思辨,即人才成长与政府支持,是双向。

无政府战略,人才
难以成长;人才不反馈社会、报效国家,政府不会支持。

任何一方的缺失,都
将不可能有这样的一种良性互动。

材料第二段,聚焦到新时代浙江青年的成才故事。

三个故事的选择,颇具匠心。

兼顾性别、学历、行业,兼顾个体、团队,兼顾成才的不同衡量准则,其
典型性与导向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这等用例,足以成为考生考场作文
之楷模。

了结了材料的言语分析,我们再来作有关立意的逻辑分析。

“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命题者把材料落到了两个特定的点上。

一是“你”。

“你”是谁?正在考场的考生,新时代的浙江青年。

高考作文命题,
或明或暗,都有对写作者的角色赋予。

这种角色,或者是真实的,或者是虚拟的。

但无论真实或虚拟,赋予的角色都立足于考生的特定的年龄、特定的认知、
特定的经验、特定的可能。

因为,于成才言,不同的群体,其认知是不同。


有“你”,才能顾及考生这一特定的群体。

二是“未来发展”。

“你”的未来,本有众多可能,工作的选择,职业的理想,婚姻的憧憬,子女的生育,老人的赡养,等等,不一而足。

而“未来发展”的限定,则指向职业,指向工作。

惟此,方扣回题目中的材料。

那么,上述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着怎样的启示呢?
把握时代机遇,行行出人才,成才以报国。

在此前提之下,如下问题,可以讨论:
成才而报效国家,是否因岗位不同而有异?成才而报效国家,是否因学历高
下而有别?成才而报效国家,是否需静待时月而慢慢守望?
还可以讨论衡量人才的标准。

如,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创新人才?考不上
大学,或考上的是高职院校,能成才吗?
还可以继续讨论,日后成名成家了,却背弃培养“你”的时代,是人才吗?如
何看待今天社会上日进斗金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乍看2022年的浙江题,与2018年的“浙江精神与浙江故事”,甚为相似。

相似的背后,却有许多不然。

2018年,“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
样的体验和思考”,虽然也有“你”的赋予,到材料的限定,注定考生只能是宏大
的时代思考。

而今年的“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虽然也有时代主旋律的呐喊,但考生仍可以表达自己关于未来发展的声音与意见。

就此而言,
今年的浙江省高考作文题,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学业水平考试
与高考命题建议”所倡导的,“应真实反映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与
现有水平,准确判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以呈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多样化表现”,是高度吻合的。

似曾相识燕归来。

今年是浙江卷的终结之年,这样的终结方式,曾相识,但要加“似”。

相识,是因为它承袭了过去若干年,浙江卷一直追求的,都是,立足于学生,关注学生成长与成人。

必须加“似”,是因为,它以宏大的时代叙事,引发考生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