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中淀粉含量的测定_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组织中淀粉含量的测定_
Ⅰ蒽酮硫酸法
一、原理
淀粉是由葡萄糖残基构成的多糖,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使其水解成葡萄糖,然后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使单糖脱水生成糠醛类化合物,利用蒽酮试剂与糠醛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即可进行比色测定。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一)实验材料
任何植物材料。

(二)试剂
o浓硫酸(比重1.84)。

o9.2mol/lhclo4。

o蒽酮试剂,同实验24。

(三)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容量瓶。

100ml4个、50ml2个,漏斗,小试管若干支,电炉,刻度吸管0.5ml1支、2.0ml3支、5ml4支,分光光度计,记号笔。

三、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制作同实验24恩酮法。

2.样品提取称取50~100mg粉碎过100目筛的烘干样品,置
于15ml刻度试管中,加入6~7ml80%乙醇,在80℃水浴中提取30min,取出离心(3000rpm)5min,收集上清液。

重复提取两次(各10min)同样离心,收集三次上清液合并于烧杯,置于85℃恒温水浴,使乙醇蒸发至2~3ml,转移至50ml容量瓶,以蒸馏水定容,供可溶性糖的测定。

向沉淀中加蒸馏水3ml,搅拌均匀,放入沸水浴中糊化15min。

冷却后,加入2ml冷的9.2mol/l高氯酸,不时搅拌,提取15min 后加蒸馏水至10ml,混匀,离心10min,上清液倾入50ml容量瓶。

再向沉淀中加入2ml4.6mol/l高氯酸,搅拌提取15min后加水至10ml,混匀后离心10min,收集上清于容量瓶。

然后用水洗沉淀1~2次,离心,合并离心液于50ml容量瓶用蒸馏水定容供测淀粉用。

3.测定取待测样品提取液 1.0ml于试管中,再加蒽酮试剂
5ml,快速摇匀,然后在沸水浴中煮10min,取出冷却,在620nm 波长下,用空白调零测定光密度,从标准曲线查出糖含量(μg)。

四、结果计算
式中。

c——从标准曲线查得葡萄糖量,μg。

vt——样品提取液总体积,ml。

v1——显色时取样品液量,ml。

w——样品重,g。

0.9——由葡萄糖换算为淀粉的系数。

Ⅱ碘-淀粉比色法
一、原理
关于淀粉含量较少的植株样品,也可使用碘–淀粉比色法。

淀粉在加热情况下能溶于硝酸钙溶液中,当碘化钾与硝酸钙共存时,碘能以碘–淀粉蓝色化合物沉淀全部淀粉。

将此沉淀溶于碱液,并在酸性条件下与碘作用形
成蓝色溶液进行比色。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一)实验材料
任何植物材料。

(二)试剂
1.80%硝酸钙溶液。

2.0.5%碘液。

称5.00g结晶碘与10.00g碘化钾,放入研钵混合干研,然后加10ml蒸馏水研至全部碘溶解,将溶液全部转入1000ml容量瓶定容后,贮于磨口试剂瓶。

3.5%含碘硝酸钙溶液。

取10ml80%的硝酸钙溶液,加入160ml水再加入3ml0.5%的碘液混匀,现用现配。

4.标准淀粉溶液。

称取纯淀粉50mg于研钵中,加3ml80%硝酸钙溶液,研细并转移到100ml的三角瓶中,用15ml80%的硝酸钙溶液冲洗研钵,无损地收集于三角瓶中。

将三角瓶置于沸水浴中煮沸5min,冷却后全部转入50ml容量瓶中并定容。

此液
为1mg/ml的淀粉标准液。

5.0.1mol/lnaoh。

6.0.1mol/lhcl。

(三)仪器设备
分析天平,研钵,容量瓶,量筒,三角瓶,水浴,小漏斗,电炉,离心机,离心管,试剂瓶。

三、实验步骤
1.称取1~3g叶片,剪碎放入研钵,加5ml80%的硝酸钙溶液,研磨成糊状移入100ml的三角瓶中,用10ml80%的硝酸钙冲洗研钵,无损地收集于三角瓶中,瓶口盖上小漏斗,在沸水浴上煮沸3~5min(叶片含淀粉少的3min,含淀粉多的5min),使样品中淀粉转变为胶体溶液。

2.给三角瓶中加20ml蒸馏水,混合液转入离心管中离心(2000~3000rpm)2~3min,将离心后的淀粉胶体浑浊液移入100ml容量瓶(淀粉含量少时,可移入50ml容量瓶),三角瓶及离心沉淀物用5~10ml热蒸馏水冲洗并同样离心,离心液并入容量瓶中(共洗2~3次)定容,即为淀粉提取液。

3.取5~10ml淀粉待测液,加入到盛有2ml0.5%碘液的离心管中,混匀静置15min后离心(3000rpm)5min,弃上清液。

沉淀用5%的含碘硝酸钙溶液冲洗两次,向冲洗后的沉淀中加入10ml0.1mol/l的naoh混匀,将离心管浸入沸水内5min,使沉淀
溶解。

将溶液转入50ml容量瓶中,加入0.3ml0.5%碘液,用30ml 左右的水冲洗并入容量瓶,加入2ml1mol/l的盐酸,用水定容并显色,在590nm波长处测定光密度。

4.绘制标准曲线取标准淀粉溶液(1mg/ml)0、0.5、1.0、2.0、3.0、4.0、
5.0ml于6个离心管中,用80%硝酸钙溶液将各管的体积补足至5ml,再向各管加入2ml0.5%碘液,混匀静置15min后离心,其他操作同样品测定步骤,显色后在590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

此系列溶液的淀粉含量分别为0、0.5、1.0、2.0、3.0、4.0、5.0mg,然后以光密度为横坐标,以淀粉含量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四、结果计算
式中。

c——从标准曲线查得葡萄糖量,mg。

vt——样品提取液总体积,ml。

v1——显色时取样品液量,ml。

w——样品重(g)。

变性淀粉在调味酱中的应用
调味品在九十年代开始了规模化生产,特别是在近几年,调味品也向品牌化进展,生产工艺由原先的手工制作变成机械化生产,这也就需要生产原料能习惯工业化生产需求。

作为调味酱中的增稠稳固剂也在不断的变化,先后出现了原淀粉、简单变性淀粉、天然胶(植物胶、动物胶、微生物胶)、复
配增稠剂、复合变性淀粉。

不一致的调味酱,它们的特性要求与加工工艺不一致,所选用的增稠添加剂也不相同。

本文要紧谈谈如何选择合适的增稠稳固剂。

1、几种增稠剂在苹果沙拉酱中作用
苹果沙拉酱生产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煮制,同时苹果酱需要在酸性条件下储存。

这就需要所选用的增稠稳固剂具有耐高温与耐煮制,同时在酸性条件下稳固。

几种增稠剂(添加量为5%)在苹果酱中(室温条件下放置30天后检测)的使用结果见表1 由表1可明白。

卡拉胶、复合变性淀粉在苹果酱中作用明显;玉米淀粉保水稳固性较差,容易老化结块;复合增稠剂比玉米淀粉稍好。

卡拉胶具有天然的稳固大分子结构,耐酸性、保水性粘度都很好,是良好的食品增稠剂,但由于卡拉胶价格高,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淀粉由于其价格较低、增稠稳固性好,已越来越被生产厂家看重。

原淀粉价格低,但其理化特性不稳固,不适宜苹果酱的生产;原淀粉抗老化性弱,容易析水结快,假如储藏条件不好,产品性能不稳固,会分层析水。

但是变性淀粉具有稠度高、稳固性好、成型性好等特点,可使制品在高温、煮制与搅拌后仍能恢复原状,保持柔滑的体态不变稀;同时可给予制品较好的组织结构,使果酱口感爽滑,有较强的实体感。

变性淀粉的透明度、成膜性都较
高。

加入后提高产品的透明度,同时给予产品光滑、色泽鲜艳的外观。

同时变性淀粉耐酸性强,可加强制品在酸性环境下稳固性、延长储藏期。

2、几种增稠剂在番茄酱中作用
对番茄酱,稠度与色泽的稳固性非常重要。

同时由于番茄酱营养丰富,低分子糖类物质含量高,极易败坏,通常会加入防腐剂,现在越来越提倡使用天然防腐剂,使用最广的为大蒜素,使用大蒜素时有一个较大的缺点,味道太浓。

因此希望有一种能掩盖与延缓风味物质释放的添加剂。

本实验通过添加不一致的增稠掩盖剂,添加量为5%。

明胶、木薯淀粉、海藻酸钠、江西东永的dy-dpp-2变性淀粉。

结果见表2(室温条件下放置30天后检测)
由表2能够明白。

明胶与dy-dpp-1的在色泽、稳固性、稠度与口感综合效果明显;木薯原淀粉性质不很稳固,加热后易老化,造成产品失水变稀,不利于消费者使用时后处理;明胶的效果最明显,综合性质好,但由于其价格较高,不能被广大消费者采纳;海藻酸钠酸性条件下不是很稳固,容易分解失效。

变性淀粉有很强的吸水保水性、较高的透明度、成膜性好、稳固性强等特点。

复合变性淀粉有很多的亲水基团(本身的羟基与外来的极性基团),有很好的保水性,强保水性能够很好的提
高酱类制品中的水分含量,同时降低其它原料的含量,比如蔗糖、饴糖等量大对人体不利的低糖。

淀粉糊化后有很好的透明度与表面光泽,能够很好地与其他物质结合,形成透明有弹性的均匀分散体系,从而使添加的色素与风味物质稳固。

由于变性淀粉引入了其它外来极性基团,增强了亲水性与空间稳固性,能够很好地与制品中的某些成分络合,形成稳固的物质,能改善产品的风味与色泽。

同时产品有较好的耐酸、耐热性,能够稳固产品的ph与色泽(有色物质对ph敏感)。

耐热性能够加强产品的加工性。

综上所述,变性淀粉,特别使复合变性淀粉对提高酱类制品的理化性质有明显的功效,而且克服了使用天然胶造成产品成本高等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