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学必修第二册1-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件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2.由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性状表现及其比例推测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类型 (用字母 D、d 表示)
方法一:分离比法 (1)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遗传因子组成为_D_d__、__D_d_;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遗传因子组成为_D__d_、__d_d_; (3)若后代性状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遗传因子组成为___d_d_、___d_d___; (4)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遗传因子组成为__D_D__、__D_D__或___D_D__、__D_d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D_D__、__d_d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
基础小练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课时作业(一)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下列有关孟德尔的豌豆 7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粉未成熟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 B.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 7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时,发现 F2 的分离比 都是类似的 C.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主要假设是 F1 产生配子时,两个不同的遗传因 子彼此分离 D.因为假说能圆满解释 F1 自交产生 3∶1 分离比的现象,因此假说成立
后代性状
一 红花 A×白花 B
全为红花
二 红花 C×红花 D 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 3∶1
A.红花为显性性状
皮个体,所以这对双眼皮夫妇都是杂合子。由分离规律可知,这对夫妇每生
一个子女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并且不同胎次互不影响。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Hale Waihona Puke 5.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
因子的控制(用 R、r 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
杂交组合
解析:“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属于发现问题,是事实不是假说。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2.高茎豌豆间的杂交,F1 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 F1 中全部 高茎与 F1 矮茎进行杂交,则后代的性状表现比为( B )
A.5∶3 B.2∶1 C.6∶1 D.5∶1 解析: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即发生性状分离, 则亲代高茎豌豆均为杂合子(Dd),F1 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 DD∶Dd∶dd =1∶2∶1,后代高茎豌豆中 DD 占 1/3,Dd 占 2/3。若后代全部高茎与 F1 矮茎进行杂交,则有 1/3DD×dd→1/3Dd(高茎),2/3Dd×dd→1/3Dd(高茎)、 1/3dd(矮茎),即高茎∶矮茎=(1/3+1/3)∶1/3=2∶1。
①乘法原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于各
自概率的积。如:已知不同配子的概率,求后代某种遗传因子组成的概率。
②加法原理:两个或两个以上互斥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
的和。如已知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或性状表现),求后代某两种(或两种以
上)遗传因子组成(或性状表现)同时出现的概率等。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7)双亲为显性,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子,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 √ ) (8)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 ) (9)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 √ )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2.联系科技与生活自主探究教材 国家推行“二胎”政策以后,某夫妇积极响应,他们原来有一个男孩, 想再要一个女孩,他们一定能如愿吗?说出你的理由? 提示:不一定。按基因分离定律,每一胎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 1/2,并且 生一胎和生另一胎是独立的,互不影响。
梳理教材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隐性纯合子 dd
Dd D和d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 延伸思考] (1)为什么测交可以用来测定待测个体所能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提示:测交是指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的杂交,而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 隐性配子,所以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就取决于待测亲本所能产 生的显隐性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2)如何根据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确定待测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 提示:若测交后代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待测亲本为显性纯合子;若 测交后代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则待测亲本为隐性纯合子;若测交后代表现 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1∶1,则待测亲本为杂合子。
即时练习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3.分离定律发现过程分析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 (1)范围 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 ②由成对的遗传因子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适用条件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①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解析:要验证假设成立,还需通过测交实验。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2.纯合的黄色(YY)豌豆与绿色(yy)豌豆杂交得 F1,F1 自交,选取 F1 所结的黄色种子全部种下,植物长成后,自然状态下受粉,则这些植株所 结的种子中,黄色与绿色的比例是( C )
A.1∶1 B.3∶1 C.5∶1 D.6∶1 解析:由题意可知,F1 所结种子的遗传因子组成、性状表现及比例为 YY(黄色)∶Yy(黄色)∶yy(绿色)=1∶2∶1,黄色种子中 YY 占 1/3,Yy 占 2/3,其中 1/3YY 自交后代均为 YY(黄色),2/3Yy 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 后代为 2/3(1/4YY、1/2Yy、1/4yy),则其所结种子中黄色与绿色的比例是 (1/3+2/3×3/4)∶(2/3×1/4)=5∶1。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3.若一对杂合黑毛动物一胎的前三只子代都是黑色,则第 4 只子代的 颜色是( B )
A.一定是白色 B.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C.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D.白色和黑色的可能性一样大 解析:根据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F1 自交后代出现 3∶1 的分离比,所以这对黑毛动物子代中为白色的可能性是 1/4,为黑色的可能 性是 3/4,因此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②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③子二代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存活率相同。
④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
⑤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即时练习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1.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
确的是( A )
A.“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属于假说的内容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 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2.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豌豆是自花受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B.在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F1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 因子分离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若 F1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 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表现类型,且比例接近 1∶1 D.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解析: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在做杂交实验时要去雄 并进行人工授粉。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分离定律中计算概率的方法 (1)用经典公式计算 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组合数)×100%。 (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 目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概率相乘,最后相关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
(3)概率计算中的两个原理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研习2 分离定律、假说——演绎法
梳理教材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1.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__同__一__性__状____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 合;在形成配子时,成__对__的__遗__传__因__子__发生分离,分离后的__遗__传__因__子____分 别进入__不__同__的__配__子__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假说—演绎法 在____观__察__和__分__析____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__推__理__和__想__象___提出解 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__演__绎__推__理____,推出预测的结果,再通过 ___实__验__检__验_____演绎推理的结论。
1.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 1∶1 比例的是( D ) ①F1 产生配子的分离比 ②F2 性状分离比 ③F1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④ 亲本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⑤F2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 解析:F1 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F2 的性状分离比为 3∶1,F1 测交 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1。
课堂小结
测交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3∶1
1∶2∶1
1∶1
本节排查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1.自主判断教材重难点 (1)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因此,难以进行人工杂交。( × ) (2)人工去雄时,要去除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进行套袋。( √ ) (3)豌豆的不同品种之间具有多对相对性状。( √ ) (4)性状分离是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 ) (5)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 √ ) (6)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 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Dd,且 F1 产生 雌、雄配子的比例为 1∶1。( × )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方法二:遗传因子填充法 先根据亲代性状表现写出能确定的遗传因子,如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 组成可用 D_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只有 dd 一种,根据子 代中一对遗传因子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遗传因子。 方法三:隐性纯合突破法 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 性个体是纯合子(dd),因此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中必然都至少有一个隐性遗传 因子 d,然后再根据亲代的性状表现进一步判断。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课时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研习一 研习二 课时作业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 课程标准要求] 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 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研习1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方法二:用配子的概率算出 如已知两亲本均为杂合子 Dd,求后代 Dd 个体和 dd 个体所占的比例 分别是多少?可先分别计算出雌、雄亲本所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种类及比 例(雌配子:1/2D∶1/2d;雄配子:1/2D∶1/2d),再进行如下计算: 后代为 DD 的概率=D 雌配子概率×D 雄配子概率=1/2×1/2 =1/4; 后代为 dd 的概率=d 雌配子概率×d 雄配子概率=1/2×1/2 =1/4; 后代为 Dd 的概率=D 雌配子概率×d 雄配子概率+d 雌配子概率×D 雄 配子概率=1/2×1/2+1/2×1/2=1/2。
拓展提升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1.已知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求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的解题方法 方法一:直接用分离比推出 如已知两亲本均为杂合子 Dd,则为杂合子自交,后代 DD∶Dd∶dd=1∶ 2∶1,显性个体(D_)∶隐性个体(dd)=3∶1。即子代中 DD 占 1/4,Dd 占 1/2, dd 占 1/4,显性个体占 3/4,隐性个体占 1/4。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4.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三个 是单眼皮,一个是双眼皮,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是( C )
A.3∶1 符合分离规律 B.遗传因子不能组合,产生了误差 C.这对夫妇都含有单眼皮的遗传因子,在每胎生育中都有出现单眼皮 的可能性 D.单眼皮与双眼皮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由于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这对双眼皮夫妇所生子女中有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