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广电传媒产业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广播电视紫金论坛在宁召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dustry Focus︳行业聚焦
7月5日〜6日,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江
苏省广播电影电视协会、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江苏省
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广电传媒产
业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广播电视紫金论坛在南京举行。
经过多年积
累,本论坛已成为国内广播电视和传媒产业最具有影响力和知名
度的论坛之一,来自总局广科院、规划院、设计院等直属单位的
领导专家,以及全国近20家广电机构和相关传媒、互联网企业
的专家代表6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围绕传媒、产业、技术发
展热点深入研讨,共同探索广电传媒发展的融合创新之路。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张海涛莅临出席,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张丕民、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缪志红、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卜宇、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汉德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广联合会副会长张丕民指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战略举措,是关系广电生死存亡的战略工程。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一定要强化深度融合的高度自觉,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在思想认识上再深化,在资源配置上再优化,在工作推进上再抓紧,在方法举措上再创新,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深度融合。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以新思想、新技术推动广播电视媒体革新图存是大势所趋,也是业内共识。
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吹响“集结号”;2016年7月,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路线图”。
这些年,广播电视领域进行了怎样的融合创新探索?对于现下和未来又有着怎样的思考?这些困惑都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得到一一解答。
本届论坛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刘韵洁;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广科院总工程师盛志凡等行业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刘鹏等学界大咖;快手、懒人听书等新兴互联网企业代表;华为、腾讯、阿里云、科大讯飞等技术公司代表,分别在主旨论坛、媒体融合论坛、广播电视论坛、网络发展论坛中展开智慧碰撞。
27场主题演讲汇集最前沿的焦点话题和最权威的独家观点,为受众提供了多层次思考启示,为行业未来多样化可能提供了指引。
丁文华:中国超高清HDR、3D Audio应用的考虑开幕式后的主旨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发表题为《中国超高清HDR、3D AUDIO应用的考虑》的演讲,从HDR、3D AUDIO的标准体系、国际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相应标准的制定角度,针对直播和后期制作两种典型产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介绍了他对我国现阶段发展超高清HDR、3D AUDIO应用的思考。
当前,全球广播者都在关注超高清技术的发展,并且集
第七届广电传媒产业论坛
暨第五届中国广播电视紫金论坛在宁召开
中广联合会副会长张丕民
行业聚焦 ︳ Industry Focus
中在体育、综艺、纪录片等节目类型重点发力,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2018年世界杯都进行了深入的应用。
将要举行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已经明确将实现4K 和部分8K 的转播,其转播方式主要是SDR ,部分将采用HDR ;
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明确将提供全面的4K /HDR 信号以及部分8K 转播信号。
丁院士表示,中国已经开始迈入4K /UHD 和HD 并存的时代,为了适应超高清技术的快速发展,广电应及早进行频道规划,可针对体育、娱乐、专题纪录片、电影、电视剧优先考虑开通4K 频道。
考虑到制作成本和制作周期问题,内容制作可以考虑选择HDR 或SDR 、3D Audio 或环绕声,同时配套相关政策鼓励包括社会力量在内的资源,制作4K /UHD HDR 和3D Audio 节目,同时还应重视4K /UHD 节目和内容多渠道传输和分发。
关于HDR 的节目制作,丁院士从直播场景和后期制作场景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在直播场景中,从奥运会、世界杯等赛事转播方案来看,现阶段各方一致认同采用HLG 、1000nit 、BT .2020进行端到端传输,现场制作输出4K HDR +HD SDR 。
如采用PQ 或更高亮度的HLG 制作,需考虑元数据(静态+动态)的提取和传输。
在后期制作场景中,面向ENG +NLE 场景,支持PQ 、HLG 、S -Log3等多种曲线制作,现阶段主要面向1000nit 、BT .2020制作,今后将向2000nit 发展。
丁院士介绍了我国HDR 和3D Audio 终端产业适配的情况。
芯片方面,已基本具备支持中国HDR 标准的芯片,今年下半年计划推出支持中国3D Audio 标准的芯片,支持China DRM Enhance Profile 的高安全芯片已经具备。
在机顶盒方面,HDR 、3D Audio 的引入将会带动新一轮面向50P /60P 、HDR 、3D Audio 的设备升级,有线电视、IPTV 、直播星运营商和OTT 机顶盒提供商需抓紧制定设备更新的规划和准备。
在电视终端方面,电视厂家应按照中国HDR 的需求和标准推出新一代4K 电视机,电视机厂家和屏幕生产厂家要共同解决高亮度屏的支持问题。
丁院士介绍,央视现在搭建了一套世界杯实验系统,目
前已打通全部技术环节,具备了完善的4K HDR +3D Audio 实验环境,用于集成和验证中国HDR 和3D Audio 标准的应用方法。
刘韵洁: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院长刘韵洁发表题为《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与前景》的主旨演讲,从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针对互联网现阶段发展面临的挑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未来网络的核心要义以及未来网络的愿景。
刘院士指出,互联网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互联网,即未来网络,将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主要体现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在广电领域将体现为4K /8K /VR /AR 提供技术基础。
刘院士认为目前互联网技术面临多重挑战。
一是网络流量激增、可持续发展能力面临挑战,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全球IP 流量高速增长,给网络基础设施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视频服务商(如OTT )为此需要支付巨大的成本。
二是新业务需求不断涌现,体现在广电行业是4K /8K 提出高速率、大码流的需求,AR /VR 直播提出高速率、低延迟的需求。
三是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趋势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新需求,全球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国家级战略,推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给互联网的安全可靠性、实时性、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带来了挑战。
刘院士在演讲中阐述了未来网络的核心要义是在现有网络架构技术上建设智能的网络高速公路,其最终愿景是建设智能、柔性、可定制的网络,实现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围绕未来网络在广电领域的应用,刘院士认为未来网络应用于广电的核心思路是基于SDN /NFV 构建以DC 为中心的新型网络,应以云(数据中心)为中心,结合SDN 技术,构建云管融合的新型网络架构,解决云网络、云接入、云连接三大场景。
面对未来网络技术变革的浪潮,广电领域应深入挖掘4K /8K 、AR /VR 以及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需求,把握未来
网络、新型的网络操作系统这些新的巨大机遇,实现相对于
电信行业的弯道超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