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俯拍的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中俯拍的案例
俯拍镜头在电影艺术中是一种经实践证明的非常好用的拍摄技巧。
这种拍摄手法适用于各种镜头,画面可近可远。
虽然说俯拍可以传达各种不同的含义,但大多时候导演和摄影师会通过俯拍来表达一种无力感、弱势和被动。
《月升王国》俯拍镜头
以下是一些电影中的最佳范例,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如何像大师一样拍摄俯拍镜头。
01 标准俯拍镜头
标准俯拍镜头是指把人物框定在腰部以上(同时镜头朝下),使画面处于俯视角度,然后以与仰拍完全相反的方向进行拍摄。
俯拍和仰拍一样,都是通过特定的视觉语言来给观众一些情绪暗示。
很多时候,俯拍会与仰拍一起并列使用,这种独特的反转拍摄,能够加强角色的个性表现并增强观众的观影感受。
希区柯克《伸冤记》
以上图(希区柯克《伸冤记》)为例,拍摄镜头在人物正上方。
通过这样的俯拍,希区柯克跟观众传达了一种紧张感和对角色痛苦心情感同身受的代入感。
很多常规的电影拍摄多会采用中景拍摄,而俯拍则多会采用更加宽广的拍摄角度。
《肖申克的救赎》
弗兰克·达布邦特的《肖申克的救赎》就是一个经典的广角俯拍镜头。
导演
达拉邦特和摄影师罗杰·狄金思通过镜头传达了一种解脱与自由的情感。
剧组利用摇臂把摄影机高高架起,通过移动推拍,表现了主角安迪周围的环境。
希区柯克可以说是最擅长用俯拍镜头的导演,他几乎在他的每部电影中都会运用到这种拍摄手法,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惊魂记》中,阿博加斯特去见他母亲那一幕。
《惊魂记》
在这一幕中,希区柯克实际上使用到了两种俯拍技巧。
一开始当阿博加斯特上楼时,镜头在角色上方。
希区柯克运用了高位俯拍和远景渐近的拍摄方式,给画面增加了紧张感。
这不但能让观众感受到主角阿博加斯特逐渐走近的效果,同时也能在镜头中展示更多的环境摆设。
02 广角俯拍
希区柯克运用的第二种俯拍技巧即是下图这种,一个标准的广角俯拍。
这种画面(摄影机刚好在人物的头顶)充分展示了主角所处的环境极为危险,同时也暗示了主角最后的死亡。
《惊魂记》
广角俯拍也能够很好地捕捉人物的表情变化,如《复仇者联盟》中的应用场景。
导演乔斯·韦登和摄影师西穆斯·迈克加维运用俯拍捕捉了雷神和美国队长面对侵入者时的反应。
《复仇者联盟》
当镜头跟随着某个物体移动时,此时的广角俯拍效果将会更好,比如在电影《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的运用。
在一场伏地魔逼近哈利的戏中,导演大
卫·耶茨与摄像师爱德华多·塞拉使用到了俯拍,镜头跟随着伏地魔一起推进。
这个镜头给观众传达了伏地魔在逐渐逼近哈利的感觉。
继而用了一个低位仰拍镜头,哈利掐住了伏地魔的脖子,他自己和宿敌一起纵身一跃同归于尽。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逃狱三王》
运动镜头会对拍摄加分不少,特别是当运动镜头用来衔接两种不同的拍摄手法时。
摄影大师罗杰·迪金斯在科恩兄弟的《逃狱三王》中运用了一个非常完
美的俯拍镜头。
迪金斯首先用了一个中景镜头对准主角乔治·克鲁尼开始拍摄,当克鲁尼开始仰望天空向上帝求助时,摄影机开始向上升起,直到形成一个俯拍镜头,刚好将绞刑绳索定格在画面上方。
03 俯拍和人物角色视角
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了标准的中景和广角俯拍镜头,其中还有混合运动镜头一起表现画面感的。
现在我们来看其他两种经典的俯拍镜头。
这两种方法更多的是关于场面调度和画面风格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从人物角色视角出发的俯拍镜头。
希区柯克在《海角擒凶》中用到这种镜头,而最为经典的还是1958年的《迷魂记》。
在下面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詹姆斯·史都华正在伸手去营救即将掉下高楼的Scottie Ferguson。
希区柯克将摄影机放在与史都华相同的位置,希区柯克想让观众同样感受英雄正在面临危险的一幕。
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视觉叙事语言,帮助观众真切地感受当时情境中的张弛的紧迫感。
《迷魂记》
下面的场景来自《公民凯恩》,在一场政治集会演讲中Jim Gettys朝下面
看着他的竞敌凯恩。
导演奥逊威尔斯和摄影师格雷格·托兰德组合了这一情境。
画面从Gettys的视线往下转移到代表凯恩权力的高处位置。
能看到凯恩则在遥远的舞台上被所有人关注。
《公民凯恩》
和许多镜头运用一样,高角度拍摄应该仅仅被视为一种工具,而不是拐杖。
它应该作为视觉语言来帮助叙事的有效性,所以很好运用它可以帮助表述画面的人物关系和情境情绪。
使用高角度镜头只是许多电影人用来提高讲故事技巧的工具之一。
它应该作为一种视觉语言来帮助提升影片的叙事性与情绪表达,而不能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