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的通知.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申报2007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司发通(2001)057号] (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规定,《2007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见附件1)面向全国公开申报。

现将课题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课题立项原则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保持法学理论先进性,以国家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目标,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规律,研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法律问题,为国家法治建设的决策、立法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二、课题类别和资助经费标准
(一)课题类别
包括:重点课题、一般课题、中青年课题、专项任务课题。

(二)资助经费标准
1、重点课题:最终研究成果为正式出版物的,资助经费不超过8万元;最终研究成果为非正式出版物的(包括论文、报告等),资助经费不超过5万元。

2、一般课题和中青年课题:最终研究成果为正式出版物的,资助经费不超过5万元;最终研究成果为非正式出版物的(包括论文、报告等),资助经费不超过3万元。

3、专项任务课题:司法部不资助经费,课题申请人或申请单位自筹经费。

三、申报要求
(一)申请者条件
1.申请者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申请者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对申报课题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3.申请者(课题组全体成员)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申请重点课题者,课题主持人须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副厅(局)级以上职务;申请一般课题和专项任务课题者,主持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正处级以上职务或已取得博士学位;申请中青年课题者,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年龄均不超过39周岁(1968年6月29日后出生),并且均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正处级以上职务或已取得博士学位。

(二)申报注意事项
1.申请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专项任务课题者,需提供主持人的资格证书(职
称证书或学位证书或人事部门的职务任免文件)复印件一份;申请中青年课题者,须提供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的资格证书(职称证书或学位证书或人事部门的职务任免文件)复印件各一份。

没有证书或任免文件者,需出具人事部门书面证明。

2.每个课题主持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课题的申报;如作为课题组成员限参与2项以下。

3.申请课题,原则上需有不少于三人组成的课题组;确实认为本人已有足够的研究成果,有能力和时间按期保质完成研究任务的可以个人单独申报,无需专门组成课题组。

4.专项任务课题的申请者须自筹3万元以上的研究经费(不含出版经费),并附经费资助单位的证明材料。

5.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申报的研究内容,原则上从《课题指南》中选定,课题名称可以用原名称也可适当变动;中青年课题和专项任务课题的研究内容,不受《课题指南》限制,可以从中挑选也可自拟。

6.课题的研究期限一般为两年。

7.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
(1)正在承担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未取得《结项证书》的。

(2)正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科技部、中国法学会等中央部委批准的同一研究内容的课题。

四、申报材料及时间
申报材料使用WORD软件录入,A4纸打印的《申请评审书》(见附件2)一式10份及电子版1份,同时报送相关资格证书复印件1份。

请申请者于2007年6月26日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科研处社会科学科(机关楼447)。

电话:8912123,E-mail:skk@。

科研处
2007年6月12日
附件1:
2007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
课题指南目录
一、重点课题
1.法律的人性基础研究
2.中国法律传统与和谐社会构建
3.我国公民宪政意识及其发展实证研究
4.中国法规审查标准及其评价系统
5.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刑法若干问题研究
6.我国民法时效制度创新研究
7.和谐社会与我国诉讼制度改革
8.经济法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
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法律问题研究
10.构建和谐世界视野下的国际法治问题研究
二、一般课题
11.构建和谐社会与基层法律服务研究
12.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研究
13.非政府组织活动的法律化研究
14.新农村建设中的少数民族法律问题研究
15.基于语义学方法论的立法语言研究
16.中国古代社会乡规民约研究
17.宪法中人权条款的司法适用
18.立法过程中的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研究
19.社会公权力的宪法规制研究
20.群体性事件处理法律机制问题研究
21.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22.我国农村行政执法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23.政府规制公司法律问题研究
24.违法行为矫治法立法研究
25.公物利用法律问题研究
26.罪刑关系定量化研究
27.刑事司法环境研究
28.司法行政领域引入“修复性司法程序”的探索
29.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与监狱行刑改革研究
30.历史文化名城开发法律保护研究
31.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
32.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障制度研究
33.资本市场信用制度构建的法律分析
34.统一商业标志法研究
35.技术流转法律制度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之研究
36.我国商法制度体系建设研究
37.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与立法变革
38.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研究
39.我国转型期群体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研究
40.诉讼费用制度实证研究
41.中国当代劳动争议法律问题研究
42.就业歧视与和谐社会构建问题研究
43.新农村建设中的我国农业投资法制化研究
44.我国转型时期经济法司法实施问题研究
45.金融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
46.公用事业反垄断问题研究
47.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律化问题研究
48.知识产权滥用的国际法规制研究
49.国际经济中的诚信竞争与反腐机制法律保障研究
50.人权与贸易关系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