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志样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镇志》样板
区位图

乾坤正气,天下太平,盛世编志,历史皆然,只有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才有可能划分地方行政区域.珊瑚于1984年10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与凤翔人民公社分治建镇,至今二十五个春秋,二十五年来珊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时代的观点,真实的材料,实事求是的方法编修一部珊瑚镇志,以记录珊瑚建镇的二十五年巨变历程,也是时代的需要.
珊瑚历史悠久,百多年来矿业繁盛,钨、锡矿床十分丰富,素有“锡都”之称,民国时期凹凸资本家首祥开采,解放后,国家接管矿床,成立平桂矿务局,珊瑚锡矿从1950年到1981年已为国家提交锡金属14146吨,钨精矿7356吨,所产钨精矿荣获1978年自治区优秀名牌产品奖。

珊瑚镇人民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奋发
图强,艰苦奋斗,使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路线,珊瑚镇将进入崭新的时期和逐步迈向小康社会的方向发展。

编写珊瑚志书都有“资治、教化、存史”之功能,它必将在今后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在振兴珊瑚的宏大事业中将发挥重大推动作用。

在人类的长河中,几十年是短暂的,但它的存在和建设成就将永远载之于史册,必定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充分发挥其资政、教育、存史的作用。

概述
珊瑚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地处经111°21′13″,北纬24°20′02″之间,东南面与平桂区的沙田镇、公会镇交界,西靠同古,北邻凤翔,全镇行政区域面积37.31平方公里,辖珊瑚、新民、卫田、金鹅四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其中珊瑚村面积13。

37平方公里,新民村面积7.7平方公里,卫田村面积7.7平方公里,金鹅村面积9。

2平方公里。

2007年,全镇总人口人(包括珊瑚矿区在内),其中农业人口人,占人口总数69。

37%,非农业人口5975人,占总人口的30.62%,有瑶族、壮族、么佬族、满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672人,占人口总数的3.44%,人口自然增长率5。

31%,人口密度每方公里522。

94人.
珊瑚位于县境东南部编东,地处珊瑚河上激,东南西属邱陵地带,半封闭地形,平坦地区平均海拔高度为230米,发源于平桂区公会镇白乌村的珊瑚河(又名浊水江),由东南流经我镇境内向西南倾斜,横贯珊瑚、凤翔、石龙、回龙、公安、同古、清塘等七个乡镇,集雨面积521平方公里,河长61。

5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4.8立方米,最枯0。

7平方米/秒。

1957年8月,经当时省政府批准,并投资万元在龙潭村旁兴建水库,取名龙潭水库。

当地投工投劳,至1958年5月26日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下闸蓄水,以后逐年加固,坝址上控制集雨面积36平方公里,设计库容3455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07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3。

46千公顷,有效灌溉面积3.43千公顷。

珊瑚属于亚热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日照1628小时,年平均气温19.6℃,极端最高气温38。

6℃,极端最低气温-2。

8℃,年平均降雨量为1650毫米,年最大降雨量为2438.6毫米,最小降雨量为1228毫米,无霜期320天,光热丰富,气候温长,雨量充沛。

土壤属耕型红土壤,耕型沙页岩横红壤,平坦地段土壤为潴育型,矿毒性水稻土,以及红壤冲积土等。

主要的矿产资源有钨、锡、锑、铁、高岭土等大量各种矿床,目前仍保存锡储量1558吨,平均品位0.062%,保存有脉锡矿储量23126吨,平均品位0。

38%,保存有三所化钨储量66703吨,平均品位1.097%,著名地方产品工业方面有仲钨酸铵、蓝色氧化钨等。

农业方面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薯、木薯、花生、黄豆、高梁、多种经营有金武坪大算、大肉猪、沙田柚、木耳、马蹄等,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产值2372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14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392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990万元,人均国内生产值12149元。

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204。

63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79。

5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6026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59万元,商品出口总额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17元,人均消费性支出801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29元,人均生活费支出935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了农业产业机构,发展多种经营,使农业生产得到效快的发展,2007年全镇粮食总产量487。

29公斤,1984年至2007年25
年中粮食总产量平均每年递增2.3%,农业人口均有粮由1980年的180公斤增至360公斤,增加了一倍。

林业生产也得发展,至2007年,人工造林1。

2万亩,1987年1月15日,国家对龙潭和九华进行飞播造林,大部分的宜林荒山都有于林木,全镇有林面积42900亩,林木蓄积量1.8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987年的52。

3%。

交通事业有长足进步,镇人民政府采用民办公助的办法,大力实施“村村通汽车”项目工程,至2008年止,乡村道路其中达到四级以上的沥青路和水泥公路,总长18.8公里,省道钟山——珊瑚公共汽车平均每15公钟发车一趟,交通十分便利.
教育、医疗、文化科技均有显著进步,清代期间,新民、五星、狮山、龙岩、秧地寨、金村、金鹅、珊瑚寨等村曾经办过私塾教堂,私学已成为中国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塾无明确规定学制,私塾延续到民国四年才改为国民学校,新民学校于民国12年(1923年),珊瑚学校于民国18年(1929年),金村学校于民国18年(1929年),车山学校于民国15年(1926年),珊瑚锡矿公司董事长潘守民(潘宝疆)在珊瑚矿创业办过一所和立中学叫“首祥中学”,凤翔乡石角寨人黎明善任第一任校长,学生招收以锡矿公司的子女为主,兼收公司邻近农民子弟。

该学校于民国33年(1947年)停办,2007年全镇有完小4所,教学点4个,在校学生178千人,教职工113人,其中中级教师41人,助理级37人,员级23人,少先队辅导员1人,工人2人,中学一所,在校学生514人,11个班级,有教职工29人,按照
教学大纲,“每所完小学校配有电视2台,DVD一台,卫星接收器一套,学校课堂全部为钢筋水泥结构楼房。

医疗卫生.2007年镇内、镇属卫生院一所,矿区院1个,镇属卫生院在编职工9人,临时聘用技术人员3人,共12人,其中技术人员7人,属于记护型卫生院。

2007年门诊达7265人次,比1993年增长20。

5%,业务收入达29.5万元,比1993年增近5倍,儿童上卡人数248人,上卡率100%,“五苗”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99。

6%,小儿麻痹糖丸98。

06%,百白破98.3%,麻疹99.1%,乙肝99.2%,住院分娩率过93%,是年有129名贫困孕产妇得到救助,新型农村医疗入保户数2536户,总人数11648人,入保率86.055.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有文化管理站一个,一些学校农村都有文化室、娱乐室,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生活提供场所和设施,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广播电视等农业发展迅速,全镇境内都能收到广播站无线调频广播信号,从而结束有线广播的历史.
建镇25年来,珊瑚人民生活有了根本性改善,2007年全镇农业人口人均有粮360公斤,农民人均收入2529元,同家职业年均工资1500多元,摩托车、农用汽车、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高档级商量品已进入城乡居民家庭,城乡居民普遍建了新房,一栋栋钢筋水泥结构的居民住宅和楼房,为本乡村和集镇增添了异彩。

25年来,珊瑚的发展是巨大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在大办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经济发
展日日具增,全镇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指标将进入自治区先进乡镇的行列,回顾25年来各项经济指标是有成就的,但是由底子薄,人多地少,农业仍是以种植业为主体,林、牧、渔等农业比重较小,大片宜林荒山、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没得到开发利用,工业结构和布局尚不合理,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不多,地方财政收入约70%左右依靠矿产开采和矿产加工,自然灾害频繁,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困难人均工农业产值、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财政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然而只要全镇人民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意识,拓宽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和利用珊瑚的资源优势,珊瑚的经济就一定会更加繁荣起来,各项事业一定更加兴旺发达,珊瑚今后和未来是大有希望的。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大事记
1937年6月,钟山首祥、龙门、天柱、珊瑚矿业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业,总经理白佐廷。

1939年4月下旬,广西学生军一团二大队六中队某班到珊瑚进行抗日救国活动宣传,11月中旬结束。

1950年8月日解放军某部战士王成群、严桂福、马良、伍权、郭宝成、黄学成等6位战士,押运锡矿至凤翔石角寨路段,遭土匪杀害。

1956年,广西省贸易公司平桂矿区公司珊瑚商店成立,1958年由富钟山商业局接管,1968年改称综合商店。

1957年春,珊瑚龙潭水库由自治区水利厅派出测量队测量设计,同年8月开始施工。

1958年5月26日,龙潭水库全面竣工,当年下闸蓄水。

1968年7月11日-—16日,珊瑚“联指派”武装会同钟山、贺县、昭平等县靠近珊瑚矿区刑警民兵,围攻该矿“4·22”派总部造成武斗中死伤和被俘后遭枪杀60多人的流血事件.
1984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珊瑚与凤翔乡分治,成立珊瑚镇人民政府.
1984年10月5日,珊瑚镇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87年9月27日,珊瑚镇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88年10月16日,中共珊瑚镇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1990年秋,珊瑚镇中学创办,校园面积21450平方米,校舍面积2096平方米。

1991年,珊瑚矿长营岭坑口停产撤退。

1991年5月26日,中共珊瑚镇第七次党代会召开。

1992年9月,龙潭水库引水工程动工兴建。

1993年11月16日,珊瑚镇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94年7月22日-—23日,龙潭水库集雨区域内连降大暴雨325毫米,库共水位猛涨,水位超出堰顶1。

02米,洪流量达42。

3立方米/秒,使溢洪道除滚水坝外,其他部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消力池被冲毁,大部份农田被淹。

1994年11月16日,中共珊瑚镇第八次党代会召开。

1995年1月,珊瑚境内正式开通程控电话,当年总装机容量为500门,结束了长期使用手摇式电话的历史。

1995年,新建珊瑚集贸市场兴建完工启用。

1996年1月,卫田村人畜饮水工程动工兴建。

1996年11月6日,珊瑚镇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96年11月16日,中共珊瑚镇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1997年10月,卫田村人畜饮水工程完工,从而结束了龙潭、桂忠、白花、横岭4个村寨长期饮用不卫生水的历史。

1999年11月3日,珊瑚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99年8月26日,中共珊瑚镇第十次党代会召开。

2002年9月18日,中共珊瑚镇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

2002年9月2日,珊瑚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2006年3月11日,中共珊瑚镇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

2006年4月1日,珊瑚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2001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经贸委批准,珊瑚矿采矿权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国有独资公司——广西桂华成有限责任公司开采。

2006年3月,贺州市委、市政府、钟山县委、县政府积极筹备引进资金帮助珊瑚矿恢复开采,珊瑚矿正式重新上马,复采工程由广西桂华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

同年7月,广西桂华成有限责任公司珊瑚矿取得由国土资源部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2007年6月26日,由于珊瑚矿复采遗留历史矿农纠纷问题,珊瑚镇发生因退休老职工、失业人员、家属集会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镇党委、政府及时召集全镇干部职工开紧急大会,组成2个临时工作组,配合市、县有关职能部门、公安等部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教育他们不要再聚集滋事,及时化解了矛盾。

2007年9月13日,珊瑚至红花冲村、甘田村、龙窝村三条村级道路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开工建设。

同年新民村平极桥头至矮山、双樟桥头至山儿脚两条机耕路开工。

新街沥青路面、新寨村水泥路面、新民村八角井、新民村学校周围水泥路面。

第一章行政建置
第一节镇域位置
珊瑚镇位于境东南部编东,东经111°21′13″,北纬24°20′02″之间,地处珊瑚上激,东南面与平桂区的沙田镇、公会镇交界,西边与同古接壤,北邻凤翔,镇城座落珊瑚矿区东北面。

陆路距钟山县城29公里,距贺州市78公里,距梧州市238公里,距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名城207公里,距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554公里,镇城横距从最东边线至最西边线7。

1公里,纵距从最南边线至最北边级5.1公里,全城区域面积37.31平方公里。

第二节建置沿革
珊瑚名称的来历,珊瑚廖氏人口最多,廖区太始祖廖徐壁。

字崇远,是南宋闽西廖区始祖,二世祖昌17代裔孙、元霜明初,由南京珠玑巷南迁至广西平乐府,其长子取名敏珊,次子敏瑚于明朝宣德年间移居钟山董家垌南端,曾名叫养牛亭,在此安营扎寨,用兄弟二人的名字取名珊瑚寨、珊瑚因此得名.
民国六年91917年)全县划分6个区,区下设团,珊瑚属于南区凤翔团营辖。

民国10年,将6个区划11个区,珊瑚然属于南区管辖。

民国21年,将11个区缩划分为7个区,珊瑚又划为第三区。

民国22年,废团,区下设乡,珊瑚属于凤翔西乡管辖.
民国23年,将7个区变为4个区,珊瑚又划归石龙区管辖.
民国24年,撤区变乡,全县划分为29个乡。

民国28年,复设两个区,区下设乡,珊瑚属于清龙区凤翔乡。

1950年5月,设立4个区,珊瑚划归石龙区凤翔乡,同年9月将4个区分为7个区,珊瑚然属于石龙区凤翔乡。

1951年,将原来的7个区划分为9个区,珊瑚划为第三区(石龙区)管辖.
1952年,钟山、富川合并富钟县,全县划14个行政区,区下设乡。

1957年12月,撤区变乡,因修龙潭水库,贺县的卫田小乡划归富钟县,属珊瑚大乡,珊瑚大乡辖3个小乡.
1958年秋,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全县建立9个人民公社,珊瑚属于东方红人民公社管辖。

1960年,由于公社规划过大,钟山境内的5个人民公社分为12个人民公社,珊瑚划归凤翔人民公社管辖。

1962年3月,钟山与富川分治后,钟山的12个人民公社为24个人民公社,珊瑚与凤翔人民公社分治,设珊瑚人民公社。

1962年10月,全县将24个公社并为9个区、一个镇,珊瑚公社合为为区管辖。

1968年12月,又将区、镇改称公社,原公社改称生产大队,原石区划分为石龙、回龙、凤翔三个公社,珊瑚属于凤翔人民公社管辖。

1984年10月,人民公社改为乡、镇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同年珊瑚经上级批准,与凤翔乡分治成立珊瑚镇人民政府至今,下辖珊瑚、新民、卫田、金鹅四个村委会,一个社区,31个自然村,63个村民小组.
第三节区划
珊瑚村委辖狮山、同乐、五星、新寨、新街、红花冲、甘田、龙窝、大木肚、矮岭头、大桥冲、龙门冲等12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

新民村委会辖龙岩、白屋、新民、上东山、下东山、金武坪等6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

卫田村委会辖白花、横岭、金村、桂忠、龙潭、槽碓等6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
金租屋村委会辖金鹅、岐板、扶塘、鱼赛、鸡头、外厂、大坑等7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

各自然村村庄名称的由来
珊瑚村委:
狮山:村后山形象狮子,各名狮山。

同乐:取“同心同德、乐天乐性”之意得名.
五星:以“五星红旗”之意取名.
珊瑚街:地址位于珊瑚大队辖区而得名.
红花冲:村边山冲春夏两季盛开红花得名。

龙窝:取“龙窝"象征吉祥之义得名。

大木肚:村址在古树参天的山腹中。

新寨:立寨较邻近老寨村边,也是晚时期立寨.
龙门冲:村子座落在冲口边,冲口两侧各有一土岭形似像龙,得名龙门冲。

甘田:原名旱田,兴修水利后解决用水问题,改名甘田。

矮山头:村后面的岭头不高,取名矮岭头。

大桥冲:村边冲口有座桥得名大桥冲。

珊瑚镇各村委基本情况(截止至2007年12月18日)
第二章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质地貌
珊瑚镇的地貌西南高东北面低,平坦地段属于半封闭盆地地形,土质结构下泥盆统和中泥盆统,土壤为潴肉型,矿毒性水稻土,以及红壤冲积土等旱(山)地上,主要山脉由红花东岭向东南延伸经城厢、回龙绵延至凤翔珊瑚犁头山与葫芦岭山地相环抱,平原地段平均海拔标高为230米,镇境内的主要山峰有:
天炉岭位于珊瑚镇西3。

5公里,主峰海拔791。

9米,树木盛蕴藏钨矿产。

盐田岭位天珊瑚镇西4。

5公里,主峰海拔731米,蕴藏有钨矿、锑矿。

旗岭位于珊瑚西2公里,主岭海拔701米,蕴藏钨矿。

第二节气候
珊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1628小时,一年中分布夏、秋、冬三季,且多分布在农作物活跃生长之季节,年日照时数春季较少,年平均气温19.6℃,极端最高气温38。

6℃,公布为7—8月,极端最低气温-2。

8℃,公布为2-3月,年平均降雨量为1650毫米,年最大降雨量2438.6毫米,分布为4-6月,最小降雨
量1228毫米,无霜期为320天。

第三节水文
珊瑚镇的水资源来天、发源于平桂区公会镇白乌村的珊瑚河(又名浊水江),由东南经入本镇7。

8公里河道,集雨面积36平方公里,龙门冲水系2。

83平方公里,
第四节土壤、植被
土壤
植被
第五节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珊瑚镇现有土地资源3732公顷(55980亩),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和今后发展的主导方向,土地划分为九大土地利用分区。

农业地区是用于农业及有接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区域,为粮食及经济作物等种植业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新民、珊瑚、卫田等村,总面积为600公顷(9000亩),占土地总面积16.1%,该区可进一步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一般农业用地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只用于粮食等基本农产品的生产用地,基本农田面积450公顷(6750亩),保护率为75%。

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要分布在河谷两岸,以新民、珊瑚、卫田村为主。

一般农业用地区,是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耕地,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用地,以及农用地中的其它零星土地,面积150公顷(2250亩),分布于全镇各村。

园地区,以果园为主,呈带状分布河流以及公路两侧的邱陵山地,总面积为250公顷(3750亩),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6。

7%,园地分布比较零星,以珊瑚等村分布较多。

林业用地区,以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为主,主要分布在高邱和低山地貌区,林地分布较为广阔,集中以金鹅、珊瑚、卫田等村分布较多,总面积为2000公顷(300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3.6%.
牧业用地(含材、牧复区)以发展畜牧业所需的用地总面积230公顷(345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

2%。

零星分布于各村.
城镇建设用地区,全镇城镇建设需要划定的区域,总面积为80公顷(1200亩),占全镇土地面积的2。

1%。

农村建设用地区,为农村人口聚居的区域,总面积为50公顷(750亩),占全镇土地面积的1.35,零星分布于各村寨.
独立工矿用地区,该区是独立于城镇、农村居民点以外的工矿建设需要用地划定的土地区域,独立口矿用地区35公顷(52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

95,独立工矿区珊瑚村最多.
土地开垦区,为将可耕后备用的土资源开垦为耕地的区域,包括将废弃的复垦为耕地,将荒草地和宜林宜农地开发为耕地,总面积17公顷(255亩),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

5%,主要分布在金鹅、珊瑚、卫田等村.
禁止开垦区(复区包括天然林区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区、河道、水利、水库和安全保护范围)坡度大于25度以上,不宜耕作的区域,总面积为2081公顷(2321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5.8%。

水资源珊瑚镇地处珊瑚上游,水资源十分丰富,但在民国16年(1929年)在珊瑚村一带发现锡钨矿后,当时政府组织资本开矿,大量泥沙水放出河,水质含有有害的矿物质(据分极为铅、汞),水流到那里、禾苗死到那里,造成大量田地不能耕种,即使能种,收成也很少。

历年不少农矿纠纷、群众迫切要求解决农田用水和人畜饮水,于1957年8月,经当时省政府批准,并投资多万元,在卫田村龙潭村旁修蓄水库,叫龙潭水库,水库设计灌溉面积3.46千公顷,由县及水利厅组织施工,调动民工1000多人,日夜奋战,至1958年5月26日各项工作质量完成下闸蓄水,以后逐年加固.
在龙门冲也兴修小(二)型水库一座,集雨面积2.83平方公里,总库容40万立方米,可灌溉面积0。

013千公顷,还修有山塘4处,总库容9万立方米,可灌溉面积50亩,一座大型水库,一座小(二)型水库,山塘6处的丰富水资源,从根本上解决了珊瑚的广大农村的农业生产用水和人畜饮水.
矿产资源珊瑚镇境内的物产主要是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有锡、钨、锑、铁、高岭土等,目前仍保有锡矿储量1558吨,平均品位0.062%,保存有脉锡矿储量23126吨,平均品位0.380%,保存有二氧化锑储量66703吨,平均品位1。

097%。

珊瑚钨、锡矿区有长营岭钨锡矿区、石英脉矿床、盐田岭含锡硫
化物矿床、大冲山一九华钨铁矿石英角砾脉矿床、八步岭含钨锡石英脉及角砾石英脉矿床。

盐田岭锡矿点距离珊瑚西4公里,矿床属中温热液交代以层壮锡石流化物型,分布于盐田岭花岗岩体西北绿,有11层白云岩交代成矿,矿脉倾向南西,倾角11—22度,矿化不连续,金属矿物有锡石、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闪锌矿等。

八步岭钨锡石英脉矿床位于珊瑚西3公里,分布笔架山断层下,盘郁江组砂页岩地层中,共有大脉36条,有工业价值的11条,矿脉倾向南东,倾角50—77度,金属矿物有黑钨矿、锡石、白钨矿、黄铜矿、闪锌矿、毒砂、黄铁矿等,脉英有石英、云毒方解石、白云石、萤石、氟硫酸、铁、锰矿。

八步岭钨铁矿石英角砾脉矿床位于珊瑚镇西3公里,八步的天柱岭,分布于笔架山断层上盘,莲花山组砂贡岩中,有矿脉50条,其中有工业价值的5条矿脉走向西北为主,次为北西西、北北东及南北向,倾角70—85度,金属矿物有钨铁矿、黄铁矿、辉锑矿等。

九华--大冲山钨矿位于珊瑚镇西南4公里与平桂区交界地,分布于笔回山断层上盘,矿带长2公里,有含钨角砾脉102条,有工业价值7条,倾向并纱纱或西南倾角70—80度,金属矿物有钨铁矿、黄铁矿、辉锑矿,脉石矿物有石英、萤石等。

杉木冲锑矿位于珊瑚街西1。

5公里的杉木冲,剩钱冲至龙冲一带,矿带长1。

6公里,宽300-600米,矿体赋于存下泥盘统那商高岭组页岩夹泥地层中,呈脉状产出,有矿脉25条,呈稀疏分布,倾向
东南、倾角40—80度,金属矿物以辉锑矿为主,次有钨铁矿锰矿、黄铁矿、白钨矿、闪锌矿、毒砂等.
在珊瑚盐田岭花岗岩体风化亮亦有高岭土赠出D级储量132万吨,主要成份sio27216%、Ae319。

13%、Fe2o30。

23,开采供应广东等地使用。

在珊瑚长营岭钨锡石英脉矿床中伴生有毒砂矿,矿石含砷平均品位20.51%,砷储量17万吨,为大型矿床,可在开采钨锡矿中回收利用。

在珊瑚长营岭钨锡矿中伴生黄铁矿38万吨,可作炼硫原料.
旅游资源
第六节自然灾害
1、旱灾
2、涝灾
3、风灾
4、雹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