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洋务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含义: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封建制度)作为 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学习西方先 进科技,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体”是治国根本,是最终目的,“用”为体 服务,是途径和手段。
张 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 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 之 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洞 不使偏废。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 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 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 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 减少十万匹。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返回
观点一:洋务运动是一场成功的革新, 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开始。 观点二:洋务运动是失败的,中日甲午 战争已经作了很好的注解。
观点三:……
参考答案
返回
发昌机 器厂 南海继昌 隆缫丝厂
材料一 华商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 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 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 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 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 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 洋商见我工商竟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 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 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洋商者。
问题:
步入近代,用中学救亡还是以西学强国 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材料一和二、三分别 代表了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说明各自的不 同主张和依据。 答案: 顽固派:用忠信礼义救国(或中国传统文 化),因为礼义人心是国家根本。 洋务派:用西方技术救国(或西方文化),较 为先进。
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根本 C 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
课堂小结:
近 代 中 国 经 济 结 构 的 变 动 自然经济
仍占主体地位
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 主义经济
外商企业
影响
外国资本主 义的入侵
自然经济逐 步解体
客观条件
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
诱导
军用企业 民用企业 内忧外患 洋务运动 创办海防
洋务企业
近代教育
学以致用
1、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在中国大量倾销,其最大的 影响是:
讨论: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有哪些特点?
资金少,规模少,技术力量薄弱;
受西方列强的压迫
思考?
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 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1.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与束缚 2.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3.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
两面性
萌芽
鸦 片 战 争 后
自然经济 逐渐解体
洋务运动诱导
外商企业 的刺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崛起
贻来牟机 器磨坊
沿海和沿江地 区最早受列强 侵略,列强倾 销商品、掠夺 原料,自然经 济解体较早; 外商企业最早 在沿海沿江地 区建立,刺激 了中国近代企 业的建立; 近代工业分布 在沿海和沿江 地区便于引进 外来先进技术 和引进机器设 备。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 湖北织布局
1876年李鸿章派人创办的开平矿务局
汉阳铁厂熔 铁炉
1890年张之洞 在汉阳建立的 湖北铁厂
北洋舰队时期的旅顺港
1884年,经十年努力,正式建成了北 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拥有各类舰 艇五、六十艘。图为北洋海军舰艇。
1870年派遣的中国首批留美学生
清政府认为“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 其情性,……欲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 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 1962年为 了培养翻 译及外交 人才,在 北京设立 同文馆。
4、实践 活动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建立近代海军
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创立近代教育制度
(1)官办军用企业
性 创办者 地点 质
名 称 特 点
带有封建性 的近代企业
军 江南制造总 务运动军事 事 李鸿章 上海 局 工业的性质 工 呢? 左宗棠 福州 福州船政局 业
崇 厚 天津 天津机器局
第一个近代 曾国藩 安庆 安庆军械所 军事工业 怎样理解洋 最大的军事 工厂
分歧在于
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
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 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
自 然 经 济 占 主 导 地 位
近 代 中 国 经 济 结 构 的 变 动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洋务经济出现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诱 导 冲 击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原因
封 建 社 会 后 期
地方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建立近代海军
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创立近代教育制度

洋务运动(19C.60---90年代)
1、背景: 内忧外患
在……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 2、主张和目的: 技,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 中央:奕訢 地方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洋务运动出现 D、阶级矛盾尖锐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始终居主导地位的是:
A、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B、洋务运动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开始解体的自然经济
学以致用
3、1864年,包世臣记载:“今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 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太(仓) 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大都折本。”上述史料反映的情况是 ( )A A 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 B 松太地区的棉纺织业水平迅速下降 C 棉纺织品在当时的需求量下降 D 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4、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所谓的 “内外交困”指的是( B )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鸦片战争 ④西方列强大肆进行资本输出 A ①②④ C ③④ B ①③ D ①②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 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 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 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探究:二人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危机? 根本目的是什么?
男 耕 女 织 图
唐代田园诗人孟郊在《织妇词》中说:“夫是田中郎, 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田夫蚕妾,牛 郎织女,日出而作,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典型代表。
自然经济:
不是为了 交换,而是为 了满足生产者 本身需要而生 产的经济形式。 它是封建社会 经济的基本形 式。 男耕女织图
材料一:战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 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增加了4.5倍多。1845年,福 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 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 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不能出口。” 材料二:《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时间 鸦片战争前 1845年 1851年 1853年 茶叶 生丝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8010 9919 10122 13220 23040 62896
农业产品进一步商品化
1.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3、影响
2.促进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3.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洋务运动(19C.60---90年代)
1、背景: 面对太平天国运动和西方列强侵略的内忧外患
2、主张和目的: 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 中央:奕訢 4、实践 活动
小结: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人物:一些官僚、地主、商人 3、特点:资金少,规模少,技术力量薄弱; 革命性和妥协性
因此,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 既有依赖又有矛盾。
(根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4、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产生新的阶级力量,推动中国政治 民主化进
规模最大的 新式造船厂
江南制造局所造的快枪
1865年,李鸿章 在上海创办的江 南机器制造总局
枪厂
炮厂
(2)官办民用企业
性 创办者 地点 质
民 天津 用 工 汉阳 业 张之洞 名 称 特点
轮船公司 用机器开采 的大煤矿 属中国最早 的钢铁联合 企业
民用工业的性质? 李鸿章
具有资本主义 第一家近代 如何理解洋务运动 性质的企业 上海 轮船招商局
学以致用
5、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出现的近代一批优秀的 民族工业包括( A )
①上海发昌机器厂 ③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A ①②③
C ②③④
②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④江南制造总局 B ①②④ D ①③④
6、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C主要分布在通商口岸及周围地区 D主要分布在上海及周围地区
从以上材料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A 中国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 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
根本原因: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对自然 经济造成猛烈立冲击 中国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
“纺”与“织”分离(洋纱涌入) 2、表现 “织”与“耕”分离(洋布涌入)
自由劳动力 国内市场
维护清朝统治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
内忧外患的窘境。
奕訢
3、代表人物:
中央:
地方:
左宗棠
曾国藩
——张之洞《劝学篇》
这种思想有何作用?
材料一:大学士倭仁”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
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 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抵御外侮。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奕訢称:“查西术之借根„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 擅名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天文算术如此,其余也 无不如此。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因此中国人学习西学 并非“舍中法而从西人”.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李鸿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