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黄河》作文6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黄河》作文6篇
描写黄河的作文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还不复回”。
黄河昔日的雄伟壮观波涛澎湃被刻入了历史的记忆中,如今的黄河是否还有昔日的风光?如今的黄河水是否还能滋润祖国的大好河山。
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时间将它腐化。
再也看不到“黄河之水天上来”,代替她的是黄澄澄的泥沙,干涸的河床以及中下游被污染的黄河水……
大约在六千年前,这条母亲河哺育了生活在黄河一带的原始居民半坡人和大汶口人。
在古代,华夏族和汉族主要居住在黄河流域,并在这里建立了国家。
黄河水患,大禹治水。
黄河水患,淹没了多少人的家园,淹没了多少沿河两岸的良田;如今,高高的河床悬起高达7~8米,在开封附近竟高达20多米。
若是两岸决堤那将造成多大的损失!这条悬河悬起了多少人的心啊!使人无时无刻不为它担心!
晋朝成公绥的《黄河赋》中写到:“览百川之?壮兮,莫尚美于黄河。
”诗句中,黄河的美可以比过百川,可想而知,黄河在古代是十分壮丽的,可以称得上是净江如练。
可如今,黄河不再是那么美丽了。
黄河水中渗满了泥沙,黄澄澄的喝水奔流到海;乌黑发臭的河水污染了周边的环境,使中下游的饮水问题大大增加。
黄河下游缺水断流,再也看不到“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观。
是什么导致黄河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黄河严重的水土流失成为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0万平方千米。
每年流失表土50亿吨,相当于全国的耕地被剥去1厘米后的肥土层。
而黄河每年16亿吨泥沙滔滔流入渤海,占了全国泥沙总量的32%!黄河近两年来断流,而污水却源源不断的流入“母亲河”的怀抱……
昔日的黄河啊!你在哪?这远去的黄河美景何时才能重现?华夏儿女啊!请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让她能够更好的为人类造福,让她不再是“中国的忧患”,让她回到从前那壮丽的景观!
五年级黄河公园游记作文
十月五日晚上,我和妈妈黄河公园。
公园里有好多老人出来散步,也有许多像我这么大的小孩,还有比我大的大哥哥大姐姐也出来玩呢!
我们一踏进公园,我惊讶地喊道:“哇,太美了!公园里有喷泉呀!”水里有五颜六色的彩灯,随这优美动听的音乐,有节奏地在闪烁,水柱也随着音乐时高时低,真是太有趣了。
后来我和妈妈顺着一条小路,吹着凉爽的小风向公园里走去。
小路边的小树已经落叶了,小树上还有几只小蜘蛛;小草也慢慢枯萎了。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黄河公园的最南边。
我们穿过公路来到了,刚刚建好的黄河国际论坛,这时更精彩的景色映入我的眼帘,前面出现了两座木制的小桥,小桥在彩灯的闪烁下格外漂亮。
这么漂亮的景色首先我们要感谢那些设计者,更要感谢那些为此付出辛勤劳动的建筑工人吧!给我们一个如此漂亮休闲的好去处。
走呀走,我在前面发现了好几朵漂亮的“喇叭花”。
“喇叭花”像一个个大大的圆喇叭特好玩,真是很有意思!我觉得这是公园里的最好的美景了。
我喜欢黄河公园,感谢设计者,感谢建造者,更加感谢黄河公园的管理者。
初二写景作文:兰州黄河石林两日游
兰州黄河石林两日游
端午节放假,妈妈单位组织去兰州黄河石林两日游而且可以带家属参加,我才有幸和妈妈一起参加他们单位的这次活动,可惜爸爸有事没参加。
那天早上,爸爸送我们到中心广场等旅游公司的车,妈妈的同事提前到了,在那等我们7:30准时发车,导游向我们大家介绍西宁到石林大约400公里,要走5个多小时,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导游建议每个小团队都要表演节目,这样在旅途中大家才不会感到寂寞和无聊,没想到话音刚落妈妈团队的小杨姐姐第一个走到前面表扬节目,她唱的太好了,大家让再来一个,就这样每个小团队都表演了,一路上欢歌笑语,五个小时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到达第一个目的地—石林,
正是中午饭的时间,我们去了农家院了吃了丰盛的午餐,美味极了。
下午,我们来到第一个旅游景点—石林大峡谷。
要到大峡谷里面去必须要坐当地的羊皮筏子,毛驴车,别提我心里有多高兴了,我是最爱冒险了,但天公不作美刮起了沙尘暴,风好大,导游姐姐说这里很少刮这麽大的风,让我们做驴车进去一会可能风会小,我坐在驴车上赶驴车的人向我们讲解当地风土人情,和栩栩如生的石林雕像,真是鬼斧神工造就了这般神奇的景色,大大的石头,远远望去,有的像电熨斗,有的像唐僧拜佛,还有的像鲤鱼跳龙门。
那里的风景美极了,时不时的让我们停下了脚步拍照留念,我们很快来到了山顶观看石林全景,妈妈说好像来到仙境,太壮观了。
晚上,我们开了个篝火晚会,天公不作美又下起了中雨,在当地来讲365
天最多30天有雨,我们真有幸,风和雨都赶上了,导游让大家唱起来,跳起来,雨太大了,跳舞的人很少,大部分在唱歌,我也报名唱歌,当轮到我的时候,我的心蹦蹦直跳,脸好像在发烧,我觉得自己太胆小了,下次一定要放开胆量,像别的小朋友学习,雨渐渐小了大家开始跳锅庄,我也加入其中,跳的别提多开心了。
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饭,又到了第二个景点兰州影视城,导游讲解成龙和金喜善在这拍摄的"神话"当时场景宏伟壮观,个坡非大家兴奋地叫了起来。
本来我还想玩别的,但是没时间了,我只好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下午,要返回西宁,一路上大家都累了车里静悄悄的,只有司机叔叔在聚精会神的开车,一觉醒来到达目的地西宁。
以黄河为话题的900字作文
第一次见到黄河是在大二时,一个国庆节的早晨,天气有点微微凉,不过清新得出奇。
我们是骑着单车从山东大学(济南市)出发的,大概要三十分钟……听我那位同学说,这时候的黄河是断水期,不过还好,今年竟然到现在还没断过水……想想就要见到我们伟大的母亲河了,心中那份激动是很难形容的……我和我的同学
都默不作声骑车前进,但我想我的同学应该也和我一样激动,一样都在心里咆着: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总前进。
其实我并不是没见过大江大河的,我的家乡有很多河流,如榕江和练江(和韩江是潮汕三大江)。
从小就长在江边的啦……长江和钱塘江也都见过了,都是很壮阔但平静的那种。
而黄河在我的心目中,应该是波澜壮阔,滔滔不绝,甚至是惊涛拍岸那种气势摄人的,加上从小就有那种母亲河的神圣化,所以非要去看一下不可。
好不容易骑到了大桥脚下。
上桥是一个很长的坡,我的同学累得面无表情,我因为可能过于兴奋而不觉得很累,一个劲地朝桥顶冲呀冲呀……是看到黄河了,兴奋也跌到了谷底,河面没有想象中那么宽,河水有气无力地向北流(没记错的话),三分之二的河床露出水面,满是黄黄的细沙,好多小孩子就在沙滩(不要笑,真的是沙滩)上放风筝。
还有好多推着三轮车的人在那里烤玉米或鸡翅。
我在桥头看了一会,觉得很没劲。
这时我那同学也气喘喘地骑车上来了。
我们就在桥头歇了一会,好多超重型卡车从桥上驶过,那桥一震一震地象地震样,我那同学怕桥塌了就建议到桥底的沙滩上去看看……
说是桥底,眼前就在脚底下,但骑车要七拐八绕地走了八九分钟,先下了河岸(刚上来又下去了,惨),穿过一片小树林,越过几道小河干,才到了桥底,一路上好多硕大的枯树半埋在沙堆里,可能好多年了,都朽得并不多了,听他说那是从唐古拉山漂过来的,我也不知是不是,就当他是瞎说吧……我的同学建议去吃个“早餐”再说,所谓早餐也就是烧饼绿豆粥等等,于是我就要了一个烤玉米和一个大番暑,我的同学要了一碗绿豆粥和大饼(稀粥中浮着几个绿豆皮),我们跑到桥底吃了起来。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吃这么特别的早餐,不过很好吃。
吃饭中间我抽空看看这大桥,从这个角度看这黄河大桥,很壮观,桥有十几层楼那么高,一千多米长,因为年头比较久,加上是水泥钢铁结构,看起来很破旧,也就是因为有点仓桑感,更觉得这桥的高大。
汽车从上面经过,听到隆隆声,还有好多灰尘落下来,在阳光下飞扬……
两个小姑娘走过来向我们推销纪念品,就是钥匙扣之类的东东,我不感兴趣,
我那同学倒是挺感兴趣的,东摸摸西摸摸,问这问那,竟和那两个小姑娘聊得火热,可能山东人就是这么直爽的吧我心想,最后竟和我们合照了一张黄河大合照。
我不好意思让她们白费心思就买了一把孔子扇。
吃过了早餐我们就沿着河床走,在黄河里骑自行车(不要笑),这时我有机会看清这河水是怎么样子,我以前听说过“黄河的水三分泥”,可能是别的地方,济南的黄河水没那么多泥,黄就是黄了点,但黄得很透,但在感觉上一点都不赃,不比上海黄埔江污污地还漂着油珠,(珠海的也好不了多少,一荡一荡的满是垃圾,这是后话)。
……
我们就这样悠悠地荡了一天,天色暗了才回济南,在山大门口我买了张地图,看着地图计划明天的行程,突然我发现这黄河画得好象一条蚯蚓。
又读黄河
无数次的穿越黄河,无数次的研读和思索。
这是一条绵亘古今、跨越时空的河;这是一条百折不挠、誓死入海的河;这是一条让人敬仰、让人畏惧的河。
她有着充满艰辛和苦难的身世,因而也有着不可悉数的性格。
童年的她,柔心弱骨,清澈见底。
温顺得似涓涓细泉,旷野中无语而涌,羞怯得如潺潺小溪,草丛里躲躲闪闪……几经挫折,屡遭磨难,数不清穿过了多少个峡谷和川地,记不住走过了多少里草原和荒漠,更不知道走过了多少回头路,又有过多少次急转弯……因而,生活教会了应变。
有时痛快淋漓,奔腾不息,如游荡女侠;有时含蓄沉着,如歌如诗,似大家闺秀;有时又随遇而安,遇山躲闪,遇河结伴。
然而,前途毕竟多难多险,明知是深渊,也只好呼啸而下,明知是险关,也只能挺身迎上……于是,窄峡陡崖使她变得脾气暴躁,喜怒无常;荒山黄土又使她负载沉重,身心疲惫……实在不堪重负了,她发怒,冰坝封路,拒不前行,撕扯堤坝,淹没土地……
崇山峻岭,盆地高原,沙漠戈壁,草场平川,使她赖以依存的家;漫漫岁月,
似水流年,塑造了她今日的形象,磨练了她固有的性格,禀赋了她独有的气质,使她超越了时空,获得了生命。
不管是阴晴圆缺,不管是春夏秋冬,依然地跌宕腾挪,穿山越岭,向着前方,向着大海,呼啸,奔腾……
岁月给了她今天的一切,她的一切又充实丰富了岁月……
叙不完,她身边发生的千万万悲欢离合的故事;描不出,她绘就的一幅副摄人心魄的图画;说不清,她成全了多少英雄豪杰的千秋大业;数不尽,她埋葬了多少暴君和奸雄……
黄帝、炎帝就曾率领着他们各自的部落,在黄河流域,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的子孙构成了华夏族的主体;大禹曾疏通九河,走遍了黄河下游的每一块土地;汉武帝时,曾测量地形,开凿山阜,疏决壅塞,从此以后的八百年,黄河未曾改道;河阴之变,演义了惊心动魄、你死我活的改朝换代的更替……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她虽或穿过只有蓝天黄沙的莽莽荒漠,或流淌于只有高山峡谷的青藏高原,但始终却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梦里,渗透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底……
我们为黄河骄傲,骄傲她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文明,骄傲她气贯长虹,一泻千里的襟怀与气势;我们为黄河而自豪,自豪她百折不挠,誓死入海的执着与忠诚,自豪她不舍昼夜,始终如一的韧劲与坚强……
但,我们应该为母亲河去思索,去反省,去觉悟……思索母亲河给我们付出了几多血汗与乳汁;反省我们又为母亲河做了哪些回报与抚慰;觉悟我们在以后该做些什么又该怎么做?
每年有十六亿吨的泥沙涌入母亲的血液;每年以十公分的高度在母亲河的血管里沉积;每年母亲河都有高低相差竟达白倍的流量……这说明了什么?又预示着什么?
难道母亲河就真的变清无日?难道“跳进黄河洗不清”的千年古训就真的不能重写?难道炎黄子孙对黄河的畏惧真的就无法消除?
不论是在青海贵德德黄河边,还是在兰州黄河第一桥上望河水滚滚东去,不
论是在三盛公水利枢纽上看河水已成浊汤,还是在梁山黄河大堤上看高悬地上的河水沉稳而下……我都无法让自己平静地面对黄河,说不清眼前地黄河水中有几多辛酸,几多苦涩,几多泪水,几多血汗……尤其在兰州,看着那定河地巍巍铁柱,再看看那安详地黄河母亲雕像,心里更难平静,我们究竟是该制服黄河,还是该善待黄河?我们如改变自己的心态和所作所为,还能在黄河母亲地怀中安详地生活多久?
黄河地儿女们,我们该清醒了,该起来为我们地母亲河做一些实实在在地善事了。
拯救黄河吧!那就是在拯救我们!
善待黄河吧!那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黄河,我的母亲
几千年的沧桑历史
她,却未曾老去
我的母亲
——黄河
您用那摧残的双手
为我铸造脊梁
用那血热而浑然的心
为我组建避风港
当硝烟弥漫战场时
您在咆哮
您用那嘶哑的喉咙
在为我怒嚎
——母亲
我也曾像您一样有着一颗汹涌澎湃永不休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