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的姓氏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傈僳族的姓氏文化
和大光
民族时报20041222第B3版
傈僳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跨居于中国、缅甸和泰国等东南亚各国的少数民族。

在漫长而曲折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傈僳族以“上刀山、下火海”的民族精神迁徙跋涉,拓展生存地域和繁衍空间,在创造傈僳族物质文化的同时,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哲学、历法、体育和文学艺术等璀璨的精神文化。

姓氏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傈僳族文化中不仅反映了傈僳族起源、族群分化、图腾、禁忌、迁徙和演变的历史,而且承载了在不同的时期傈僳族生产生活、风土人情、道德习尚、婚姻家庭、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等特殊文化内涵。

僳傈族“姓”氏”与图腾
“姓”与“氏”在现代词汇学和辞海中为两个内容相近的概念,在汉族文化中“姓”泛指古代宗族系统的总称,是宗族的公名,“姓,子孙通称谓也”,说的是以血缘关系界定与宗族的关系,以“姓”表达同宗同族的血缘关系。

在汉族的姓氏中,“姓”是不能随意更改和变动的,而名可以变动,“姓”具有超常的稳定性与不可变动性;“氏”则泛指古代贵族系统的姓名符号,为“姓”的支系名称,“氏”名专用于男性。

总的说来,汉族文化中“姓”“氏”通常用为“姓氏”,丰要讲的是“姓”名,而非“氏名”。

这一点从汉族人习惯于用“姓”来论宗(家)族的血缘关系,用“姓”来排列家谱或家史说明,而“氏”或“氏”名只用作“姓”名的支系或专用称号而已。

源于氐羌部落的傈僳族,战国时期族群尚无明显的标志,从秦汉时期称谓为“叟”、“濮”等,到隋唐时期有“乌蛮”、“勿邓”、“两林”之说,后来从“栗粟”演变为“傈僳”,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历史。

在傈僳族文化中,关于“姓”与“氏”和“姓氏”的关系及其用法与汉族文化截然相反,表现在傈僳族既讲“姓氏”,又注重“氏”或“氏名”,但不太看重“姓”或“姓”名,在“姓”与“氏”关系中,“氏”或“氏名”是不可更改的,而“姓”则根据不同的环境需求可以更改和变动。

“氏”或“氏”名真实地反映了傈僳族人名与宗族、部落问的血缘关系,而“姓”却不能完全地反映傈僳族人名的真实内涵。

总之,在傈僳族姓氏文化中,“氏”或“氏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名字,是真名,而“姓”或“姓名”只反映了特定环境中傈僳族人名的一种符号,如在傈僳族的人名中以“和”、“斯”“裴”“张”“王”姓者,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姓”名不是本人的真“姓”,其真“姓”往往追溯于“荞”、“熊”、“蜂”、“麻”等“氏”或“氏名”中。

受制于社会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傈僳族及其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不发达,科学技术落后,因此,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自然环境中傈僳族经历了信奉“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英雄)崇拜等原始宗教阶段,其“姓氏”的命名有不同的特征。

在自然崇拜阶段,傈僳族认为“万物都有灵”,即树有树神,河有河神,家有家鬼……宇宙问的一切皆由冥冥的“神”(米斯)和“鬼”(尼)所操纵,人世间的“生、老、病、死”无不与“神”、“鬼”的“喜、怒、哀、乐”相关。

因此,在傈僳族的名字中既用自然界各种事物取的名字,如用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取名道姓为布谷鸟名字即(刮布冉)、杜鹃花命名的(墨普尾)等,又有“鬼”、“神”联在一起的名字或以宠物名或贬义词命名,一是析求鬼、神莫缠绕这些取名为小狗、小猫的人,以示求平安;二是用贬义词表达对晚辈的昵称。

在“图滕”崇拜的阶段,傈僳族认为其祖先与自然界的某种动物、某种植物或某种事物存在亲情或特殊关系,并以这些动物、植物或某种事物取名,因此在傈僳族文化中出现了“动物”名称的氏族和“植物”名称的氏族。

傈僳族“虎”氏族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与变成俊男的老虎交配后繁衍而来的;“木”氏族认为自己的祖先曾是一个孤儿,被人遗弃后装在木盒漂流时被一对渔翁养大成人,“木”’便成为本氏族的族名等。

到了祖先(英雄)崇拜时期,傈僳族“姓氏”中还用本民族英雄或祖先来命名,以表达对祖先和民族英雄的敬仰、怀念之情,如在生活中傈
僳族“荞”姓既有对植物的崇拜,又对傈僳族民族英雄刮木毕和智者刮加桑敬仰而取名为“荞”或“乔”;褚(鼠)姓则对傈僳族褚来四的崇拜与敬仰;勒姓则对抗英英雄勒麦夺帕的怀念等。

到了近现代的历史时期,由于受外来文化思想影响和大民族的融合,傈僳族“姓氏”文化中名字出现五花八门的状况,这种变化正呈加剧的趋势,如关于“裴”、“和”、“张”、“斯”、“王”姓者,并非真正的姓名,其真实的名字仍从“荞”、“熊”、“鱼”、“麻”等“动物”、“植物”姓氏中找。

总之,傈僳族的“姓氏”不仅与傈僳族自然崇拜即“万物有灵”观念有关,也同这个民族图腾崇拜、祖先(英雄)崇拜有关,还与外来文化的影响不无关系。

傈僳族的“姓氏”种类及其称谓
傈僳族从氐羌部落和族群分化为单民族至今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从傈僳族发展史和迁徙历程留下的资料看,傈僳族在战国时期仍属于氐羌部落,与我国两北少数民族一样是游牧民族,傈僳族以动物崇拜为主;到了秦汉以后随着傈僳族的大迁徙和各民族的融合,傈僳族向农耕民族演变。

隋唐以后以“擅武、擅骑、擅射”的傈僳族在汉族与西部民族战争中独领风骚,曾在中原统治者与“吐蕃”即藏族战争中能征善战事,战功卓著而闻名。

后来傈僳族被中原民族镇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部分傈僳族人在荞氏刮木毕的带领下迁徙(逃奔),一部分傈僳族向四面逃窜。

在那个时期,除向西迁徙的傈僳族仍保留着原有的姓氏外,以逃避迫害而更名换姓很多,因此,傈僳族的姓氏、名字呈多元化。

从傈僳族的历史和迁徙史料情况看,傈僳族姓氏主要包括:动植物命名的姓氏、自然崇拜和祖先(英雄)崇拜的姓氏以及外来文化影响取名的姓氏。

以动植物命名的姓氏。

在傈僳族姓氏中,现在流行的姓氏主要为动物和植物命名的姓氏,以动物或植物命名的傈僳族部落、氏族认为自己的先民在历史上与自然界的某动物或某植物有亲情或特殊的关系,因此用动物或植物图腾之。

一般而言,傈僳族动物氏族主要有:蜂氏族由扁扒演变为蜂、密、丰、唐等姓氏;虎氏族由腊扒演变为虎、胡、腊等姓氏;鼠氏族由害扒演变为鼠、褚、朱等姓氏;鸡氏族由丫史演变鸡、姬、靖等姓氏;猴氏族由弥扒演变为猴、候、郝等姓氏;鱼氏族由旺扒演变为鱼、余等姓氏。

植物姓氏即植物氏族包括:荞氏族由刮扒演变为荞、裴、崔、翁、邱、乔、曲等姓氏:木氏族由史扒演变为木、普、施、夏等姓氏;麻氏族由玛史演变为竹、祝等姓氏;菜氏族由讴史演变为欧、蔡等姓氏。

在不同的动植物姓氏中,又分解为不同的支系如“荞”氏族可以分为“荞孤冉”、“荞孤乃”和“荞孤赤”等,因此每个傈僳族的姓氏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和传说,成为傈僳族口头文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也是研究傈僳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从傈僳族不同姓氏分布的地域、人口和社会影响的情况看,荞氏傈僳族人口众多,不仪在四川两昌、云南各州市广有分布,向且在东南亚各围均有分布,还涌现了许多荞氏族的英雄和名人如:刮木毕、刮加桑、裴阿欠、邱三益等;木氏族和鱼氏族主要分布存迪庆维两、德钦和怒江福贡、贡山等地,也出现了霜耐冬、邓阿冷等名人;蔡氏族和猴氏族主要分布于泸水一带,也涌现了欧志明、候新华等这样一批名人。

以自然崇拜即“万物有灵”观念命名的姓氏。

自古以来,傈僳族同胞主要生活在高寒山区(除缅甸、泰国的傈傈族仃部分人定居于坝子或甲原外),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形成了“万物有灵”的观念,认为傈僳族的生存繁衍与自然界都有密切关联,因此习惯以自然环境中的花草树木命名,如这个时期有姓江河的、有姓岩石的、有姓季节的、有姓墨尼尾(杜鹃花)、墨普尾(白杜鹃花)、哑丰施(蛋黄)、哑办玛(织布能手)、知洛苏(牧羊女);还有用“鬼”、“神”相关姓氏命名的,如姓“阿南”(小狗),姓鬼(尼玛)神(尼帕)的;姓贬义词的如“聪果”(憨男)、“聪蛉”(憨女)等。

在傈僳族及其地区以自然观念命名的姓氏命名为数不少。

以祖先(英雄)的姓氏和受外来文化影响命名的姓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傈僳族及其族群中用祖先(英雄)姓氏命名的,如前面说到的荞姓、勒女牛、褚姓等,都把自己民族和氏族中的英雄(祖先)姓氏作为崇拜或敬仰对象取之。

此外,受外来各种思想与文化
的影响。

傈僳族姓氏中出现了“和”、“何”、“张”、“王”姓者,这些人的名字一般是上学时老师所取,一些名由医牛所命名,一些则认干爹而取。

此外,傈僳族的一些名字还用各种宗教、教派中名称或者俗语命名,在信基督教、佛教地区如“貌扒”、“夏扒”等是以这种形式命名的。

在解放前,傈僳族的各个氏姓或氏族都分别在不同的地域居住,并以“氏”命名各村备案的名字,解放后,随着区划的调整和民族的融合,在傈僳族及其地区逐渐有外族、外姓民族迁入,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

从傈僳族姓氏的称谓情况看,傈僳族用的自己的语言称“姓氏”为“十”或“史”、“施”等,用“扒”、“帕”表示男姓氏,用“玛”、“妈”表女姓氏,用“冉”代表晚辈。

一般而言,在傈僳族姓氏中亲属称谓是以“氏”姓为主线条,用男性的血缘关系确定血亲、直系、和非直系称谓关系,以怒江州为例,主要有血亲称谓、直系亲称谓和非直系亲称谓等。

总之,通过对傈僳族姓氏文化的思考与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姓”、“氏”与“姓氏”在汉族和傈僳族文化中的异同,进一步澄清了讲究“姓氏”文化的傈僳族,并非无姓无名,也非有名无姓。

而是一个讲“氏”或“氏”名为主,“姓”或“姓名”为辅的民族。

同时,傈僳族的“姓氏”既与本民族的图腾相关联,又与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与外来文化的影响不无关系,这种特殊的现象,不仅阐释了傈僳族在漫长曲折的社会历史变迁中姓氏文化的特点,而且以自己特有的文化丰富、增添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