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三物理上学期7月周练暑期补习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7月周练 物理试题(一)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8分,共80分。


1.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20架直升机组成“70”字样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如图所示。

飞行员认为自己处于静止状态,则他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
A .天安门城楼
B .邻近的直升机
C .蔚蓝的天空
D .天安门广场上飘扬的红旗
2.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跳水“梦之队”收获7金2银1铜,创造了1984年参加奥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回国后,教练员和运动员认真分析了比赛视频,对于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研究运动员的跳水动作时,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B .研究运动员与跳板接触过程中跳板的弯曲情况时,不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C .为了提高训练成绩,不管分析什么问题,都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D .能否把运动员看成质点,应根据研究问题而定
3.如图所示,一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光滑V 形槽中由A 点释放,经B 点(与B 点碰撞所用时间不计)到达与A 点等高的C 点,设A 点距B 点的高度为1 m ,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23 3 m ,2
3 3 m B.
23 3 m ,4
3 3 m C.
43 3 m ,2
3
3 m D.
4
3
3 m,1 m 4.如图所示为成都到重庆的和谐号动车车厢内可实时显示相关信息的显示屏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处的数据分别表示了两个物理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处表示时间,乙处表示平均速度
B .甲处表示时间,乙处表示瞬时速度
C .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平均速度
D .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瞬时速度
5.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6t -2t 3
(m),它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v =6-6t 2
(m/s),则该质点在t =2 s 时的瞬时速度和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分别为
A .-18 m/s 、-2 m/s 、6 m/s
B .-18 m/s 、-2 m/s 、2 m/s
C .-2 m/s 、-2 m/s 、-18 m/s
D .-18 m/s 、6 m/s 、6 m/s
6.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根据速度定义式v =Δx Δt ,当Δt 非常小时,Δx
Δt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
度,该定义采用了极限法
B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
C .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 =Δx
Δt
,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
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7.已知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一定增加
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D .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8.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以v 1=10 m/s 的平均速度完成前1
3路程,以v 2=30 m/s
的平均速度完成剩下2
3
的路程,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A .20 m/s
B.18 m/s C .23.3 m/s D .40 m/s
9.如图所示,甲从A 地由静止匀加速跑向B 地,当甲前进距离为s 1时,乙从距A 地s 2处的C 点由静止出发,加速度与甲相同,最后二人同时到达B 地,则AB 两地距离为
A .s
1+s 2 B.
s 1+s 2
2
4s 1
C.
s 12
s
1+s 2
D.s 1+s 22
s 1s 1-s 2
10.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 s 内的位移为8.0 m ,在第3 s 内的位移为0.5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第2 s 内位移为4.0 m 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3.75 m/s 2
C .物体在2.5 s 末速度一定为0.5 m/s
D .物体停止运动的时刻为3.5 s 末
二、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计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 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人均拥有率也快速增加,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交通管理部门在市区很多主干道上都安装了固定雷达测速仪,可以准确抓拍超速车辆以及测量运动车辆的加速度.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正从A点迎面驶向测速仪B,若测速仪与汽车相距x0=355 m时发出超声波,同时汽车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恰好停止于D点,且此时汽车与测速仪相距x=335 m,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试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12.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 3.0 cm 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 s。

试估算:
(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和诚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三7月周练
物理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刘大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8分,共80分。

) 二、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计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 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1、解析: 设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 ,C 点为汽车与超声波相遇处,超声波从
B 运动到
C 的时间为t 0,那么在超声波从C 返回B 的时间t 0内,汽车由C 匀减速运动到
D 且
停止于D 点,由运动学规律可得:
x 2=12at 02, x 1=12
a ×(2t 0)2, x +x 2=v 声t 0
由图可得x 1=x 0-x =20 m 由以上各式联立可得a =10 m/s 2
.
12、解析:(1)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v 1=L Δt 1=3.0×10-2
0.30
m/s =0.10 m/s
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v 2=L Δt 2=3.0×10-2
0.10
m/s =0.30 m/s
故滑块的加速度a =
v 2-v 1Δt
≈0.067 m/s 2。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x =v 1+v 22
Δt =0.6 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