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倍。1全球工业气体市场发展概况据Spiritus顾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倍。
1全球工业气体市场发展概况据Spiritus顾问
全球瞭望?
当代石油石化PET ROLE U M &PET ROCHE M I CAL T ODAY
Vol .15No .10
Oct .2007
全球主要工业气体公司发展概况
蒋劼王煜武
(林德集团-比欧西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201206)
仲健心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上海200052)
摘要:简介了全球工业气体市场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2006-2007年全球主要工业气体公司如德国林德集团、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美国普莱克斯集团、美国空气化学品公司、日本太阳日酸公司、德国梅塞尔集团等的业务情况及其发展战略。
关键词:工业气体跨国公司发展战略市场
收稿日期:2007-09-17。
作者简介:蒋劼,工学硕士和MBA,林德集团大中华区大型气体业务发展经理,研究领域主要为石油化工和工业气体市场及发展战略等,已发表多篇文章。
2007年全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全球工业气
体市场的增长率与世界经济发展状况有密切的相关性,通常情况下,所在国或地区的工业气体增长率是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210~215倍。
1 全球工业气体市场发展概况
据Sp iritus 顾问公司和B r oker 公司对全球工业气体市场的调查报告,全球工业气体市场自1999年以来均保持至少7%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见表1)。
表1 全球工业气体市场规模
亿欧元
项目
1999年2004年2009年预测
市场总额260358510增长率,%
>7
>7
>7
全球工业气体市场增长的特点是:①强势和稳定增长,主要来自于全球经济的持续走强,新应用和工业气体外包业务。
②全球工业气体的盈利能力增强,主要来自于工业领域利润的增强,主要的工业如钢铁、石化等领域持续10年的平均每股收益增长超过810%;③强势、稳定和可预测的现金流,主要来自于与工业客户长期的供气合同等因素。
此外,2005年全球工业气体市场份额为林德集团(L inde )21%,法液空(AL )19%,普莱克斯(Praxair )13%,美国空气化学品(APC I )10%,日本太阳日酸(T NS C )4%,美国A irgas 公司3%,德国梅塞尔(Messer )1%,其他29%。
2 气体业务的分类
气体业务的分类可按照供气规模和供气领域来
分类。
按照供气规模可分为:气瓶业务,液体业务,大
型气体业务(管道)等。
各公司根据自身情况有一定程度的细分和组合交叉,但总体分为三大类。
2005年全球主要公司气体业务排名见表2。
按气体应用领域可分为: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医疗保健业,特殊气体行业等。
表3为全球气体应用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
表2 2005年全球主要公司气体业务排名
项目林德①
法液空
普莱克斯
空气化学
全球气瓶业务1234全球液体业务1234全球管道气体业务
2
1
4
3
注:①包括原比欧西公司的业务。
表3 全球气体应用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
项目林德
法液空
普莱克斯
空气化学
制造业12
34食品工业1234化工业2143医疗保健业2134钢铁工业1234电子业
3
2
4
1
3 气体业务的特点
1)气瓶业务。
可以满足气体需求量较小的客
户。
可根据客户的需要在规定时间将所需求数量的气体产品送达客户端。
一般业务覆盖充气站半径为50千米范围内是经济可行的。
2)液体业务。
可满足中等规模需求,以及气体需求量、纯度、种类不同的客户。
在规定的时间通过液体槽车送达客户端,还可将低温液体产品存储在客户端的低温储罐中,客户可根据用量自行气化使用。
一般业务覆盖气体生长装置点半径250~300千米范围内是经济可行的。
通常与客户所签订的合同时间为3~5年。
液体业务易受季节和市场的影响。
3)大型现场供气业务。
可满足大规模用气需求的客户。
在客户端建造现场制气装置或设立大型空分装置,通过管网供应气体给客户使用。
此类业务主要是为生产过程需要大量消耗气体的大型钢铁石化企业、化工科技园区或者电子半导体等行业作为公用工程业务服务。
此类供气业务多与客户签订长期供气合同(15年以上),且具有稳定的高盈利性。
大型现场制气项目的投资还能生产液体产品,并带动液体及邻近市场的
发展。
4 全球主要气体公司发展状况
2006-2007年,全球气体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全球主要气体公司如林德集团、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美国普莱克斯集团、美国空气化学品公司、日本太阳日酸公司、美国A irgas公司等均保持了高速和创记录的增长。
表4为全球主要气体公司近年来业绩情况。
表4 近年来全球主要气体公司业绩情况
公司2007年2006年2005年2004年2003年德国林德集团/百万欧元5888(上半年)12493951188568165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百万欧元5629(上半年)109491043594288393美国普莱克斯集团/百万美元4507(上半年)8324765665945423美国空气化学品公司/百万美元8850776874116297日本太阳日酸公司①②/百万日元458587397308300055230272238445美国A irgas公司①/百万美元32052829236718551745德国梅塞尔集团/百万欧元6305755211499 注:①年度为每年3月31日前一年;②汇率为1美元=118105日元。
4.1 德国林德集团
2006年9月,林德集团收购了老牌的全球性气体公司英国比欧西气体公司(BOC),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化气体和设备集团公司,成为第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专业气体公司。
林德集团成立于1879年,现有49000多名员工,业务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
2006年,林德集团在东西欧、拉丁美洲、英国、美洲、亚太地区继续保持强势地位。
2007年上半年,林德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8188亿欧元,达到1217%的销售增长率,而上年同期销售收入为52123亿欧元;实现营运收入11158亿欧元,比上年同期营运收入1011亿欧元增长了1417%;完税后净利润为6114亿欧元,而上年同期为2173亿欧元。
2007年,林德集团气体业务部门面对汇率的变动,天然气价格的波动及基于公司内部合并整合等影响,仍旧实现销售收入811%的增长,达到45120亿欧元(上年同期为42132亿欧元)。
在欧洲地区,气体业务实现了811%的快速增长,销售额达到2311
亿欧元(上年同期为21137亿欧元),除了德国和斯堪的那维亚等既有市场以外,尤其是在东欧地区保持了两位数的强劲增长。
林德通过和匈牙利Bors odche m化学公司签订新的长期供气合同(投资额达1亿欧元),增强了在此区域的领导地位。
在兼并了阿尔巴尼亚的ENGI气体公司后,林德集团将成为地中海沿岸地区主要的气体供应商。
由于反垄断条款的限制,林德对原BOC在英国和波兰的业务做了一定程度的处理。
在美洲地区,林德销售收入增长了218%,达到10157亿欧元(上年同期为10128亿欧元)。
2007年第一季度由于主要货币币值的波动,影响了销售收入。
但由于液体业务和来自石油化工行业对氢气业务的增长需求,以及将美国气瓶业务卖给A irgas公司等因素,拉动了销售收入持续增长。
林德集团期望在应用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来进一步带动美洲的业务增长。
在南美地区,销售收入增长了1411%,达到2143亿欧元,主要是位于智利的为ENAP配套的大型氢气工厂的投产以及巴西业务的带动。
在非洲地区,林德销售收入达到2152亿欧元,与上年同期持平。
业务的发展主要来自于非洲经济的持续向好发展。
在亚太地区,气体业务的销售收入取得了创记录的增长率1814%,达到714亿欧元(上年同期为6125亿欧元)。
主要贡献地区为中国、泰国、韩国。
04 当代石油石化 2007,15(10)
在马来西亚,林德集团收购了马来西亚氧气公司98%的股份,并在高经济成长国家和地区扮演市场主导地位。
林德集团气体部门销售收入近期业绩比较见表5。
表5 林德集团气体部门销售收入
近期业绩比较百万欧元
项目2007年
上半年
2006年
上半年
增长率,%调整
欧洲地区231021378.1
美国/非洲地区14701470
亚太地区74062518.4
销售总收入452042328.17.9%①
营运收入1125101710.6
利润,%24.724.1
注:①交换汇率的变动,天然气价格波动以及内部整合等因素调整后。
2007,林德集团工程部门实现销售收入11134亿欧元(上年同期为7192亿欧元),增长4312%,其业务的46%主要来自于中东的United A r2 ab Em irates石化公司,即阿布扎比乙烯工厂订购的8套10万空分设备合同;26%来自欧洲;12%来自亚洲;10%来自美洲。
4.2 法国液化空气集团
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成立于1902年,目前拥有员工37000人,在全球7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
2006年度,法液空在所有业务领域和区域实现了强劲增长,其销售收入达到109149亿欧元,其中气体业务领域达到了96128亿欧元(占销售总收入的88%),其他业务部门销售收入为13121亿欧元,并首次实现了年度净利润超过10亿欧元。
法液空集团的业务主要分为气体业务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
在气体业务领域销售收入中,液体业务占45%,大工业客户(管道业务)占30%,电子行业占9%,医疗保健行业占16%。
销售收入按区域来分,欧洲占50%,美洲占22%,亚太占16%,非洲和中东占3%。
其他业务部门的销售收入中,焊接材料业务占43%,工程和建设业务占29%,化学品业务占17%,其他业务占11%。
2007年上半年,法液空实现销售收入56129亿欧元(上年同期为54183亿欧元),增长613%,其中气体业务领域达49112亿欧元,增长518%。
业务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性液体市场的强劲需求拉动液体业务部门增长417%(21199亿欧元),亚太区域大工业客户的需求拉动517%(14191亿欧元),电子行业对高效安全气体业务的需求增长1011%(415亿欧元),医疗保健业务增长616%(7172亿欧元),及小规模的兼并收购等。
法液空气体业务部门业绩见表6。
表6 法液空气体业务部门
销售收入业绩表百万欧元
项目2007年上半年增长率①,%
欧洲2674 4.6
美洲1269 3.8
亚太88111.5
中东和非洲8813.2
销售总收入4912 5.8
注:①排除货币和天然气价格等影响。
2007年上半年,法液空集团气体业务部门的增长动力来自以下几方面。
在欧洲区域,销售收入增长了416%,达到
26174亿欧元。
液体业务部门增长4%,主要是由德国和西班牙的液体和气瓶业务的拉动;法国和意大利业务增速缓慢;东欧和中欧销售收入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大型气体业务(管道)等大工业部门的增长主要来自德国业务的高利用率,法国和意大利中等规模的氢气工厂的投产。
医疗保健部门的增长来自于法国和德国医疗保健行业两位数增长率的驱动,及在英国和南欧的业务收购所致。
电子业务部门主要来自德国企业的需求以及特殊气体的销售。
在美洲区域,销售收入增长了318%,达到了
12169亿欧元。
其中液体部门增长414%,主要是由于美国市场需求的持续改善,加拿大市场保持稳定,南美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大工业部门增长216%,主要是为美国Bayport新炼油装置配套的氢气工厂投产等拉动。
电子业务取得了914%的增长。
在亚太区域,销售增长了1115%,达到了8181亿欧元。
液体业务增长613%,主要来自于日本汽车工业、造船工业、半导体工业的增长,及中国市场的空前发展,新的产能也将要投产。
电子业务部门增长1118%,主要是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省的强劲推动。
在特殊气体方面,日本的需求增加,而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和韩国的需求有所降低。
小规模的兼并收购也对销售增长做出了贡献。
大工业业务领域达到了创记录的
2414%的高成长率,主要是由中国业务所推动,新合同的签署保持较高增长。
中东和非洲区域达到了0188亿欧元,持续两位数增长,主要是由南非液体业务和埃及大工业业务所推动。
2007年上半年,法液空推出了一些重要的战略发展举措:①收购老牌技术工程公司———德国鲁奇公司,进一步加强在氢气、煤气化、生物柴油、大工业
14
2007,15(10) 蒋劼等.全球主要工业气体公司发展概况
业务发展方面的能力,新增工程师1300名。
②在美国新开研发和技术中心。
③收购几家亚洲合资公司的股份,进一步增强了在日本、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国家的实力。
④进一步扩大在美国、俄罗斯、中国、越南的液体业务规模。
⑤在医疗保健业务领域,收购前林德在英国的医疗保健业务,在德国进行了5个小规模的收购,进一步增加当地的市场份额。
4.3 美国普莱克斯集团
普莱克斯公司创立于1907年,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北美洲和南美洲最大的气体公司,业务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7000多名员工。
2006年度,普莱克斯的全球业务达83亿美元,增长率为9%。
按区域分,北美占56%,南美占16%,欧洲占14%,亚洲占8%,其他占6%;按业务规模分,气瓶业务占33%,液体业务占30%,现场制气业务(包括合成气等)占24%,表面技术业务占6%,其他占7%。
按行业领域分,航空业占3%,化工占11%,电子占8%,能源占9%,食品及饮料工业占7%,医疗保健业占11%,制造业占22%,钢铁业占17%,其他占12%。
普莱克斯近期业绩比较见表7。
表7 普莱克斯近期业绩比较百万美元
项目2007年上半年2006年上半年
北美洲地区24982327
欧洲地区666564
南美洲地区741657
亚洲地区346302
其他256252
销售总收入45074102
2007年上半年,普莱克斯集团业务增长的主要
原因为:合成气业务的高速增长,巴西LNG站的投
产,电子行业的强势发展,欧洲和南美化工行业的增
长,南美和亚洲钢铁行业的增长,加拿大、西班牙和
巴西在医疗保健业领域的增长,食品饮料工业的季
节性强势增长等。
普莱克斯期待到2010年,每年年均增长率为8%~12%,其中由已有客户、合同及设施等基础业务拉动2%~3%,新应用和新技术拉动2%~3%,新项目带动4%~6%。
此外,普莱克斯集团重点关注EOR(Enhanced oil recovery)领域,炼油用氢领域,煤化工领域(煤制化学品),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 GCC,integrated gasificati on combined cycle)领域和氧煤化二氧化碳回收固化技术(Oxy-coal CO
2
cap2 ture and sequestrati on)领域,和通过大力拓展在南美(巴西)、墨西哥、中国和印度的业务期待在未来5~20年内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回报。
4.4 美国空气化学品公司
美国空气化学品集团成立于1940年,现有员工20000多名,在全球4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
现有战略是寻求业务更多的集中,更少气瓶业务,追求高速增长和更高的回报。
2006年财政年度,已经实现持续三年两位数的高增长率14%,销售收入达到8815亿美元,进一步改善了资本结构。
除了持续改善运营业绩和克服飓风带来的挑战外,出售和改造了化学品部门,剥离了胺业务和位于路易斯安那州Geis mar的DNT工厂,收购了T omah公司来促进表面材料部门业务的持续增长,根据战略再造了公司的组织架构,在15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中完成了5亿美元股票的回购等等。
其2006年的业绩按地区分,美国占49%,加拿大/拉丁美洲占4%,欧洲占29%,亚洲占16%,其他区域占2%。
按业务领域分,液体业务占31%,大型气体业务占
25%,能源和设备业务占6%,电子和表面材料业务占22%,医疗保健业务占6%,化学品业务占10%。
2006年业绩增长主要来自:液体业务部门由于新客户的开拓和飓风导致价格增长,使得所有区域业绩良好,总销售收入达到27亿美元,增长10%。
特别是亚洲地区,液体氧和液体氮的销售量增加了23%。
大型气体业务是由于6个新的炼油用氢工厂的投产及原有业务的持续增长,销售收入达22亿美元,增长28%。
电子和表面材料部门由于半导体和平板玻璃显示器市场的大力发展使得对电子特殊材料的需求大量增长,销售收入达19亿美元,增长率为12%。
能源和设备部门销售收入为5137亿美元,增长45%,主要是由于4套LNG工厂和空分设备的订单所致。
到2006年底,共有10套LNG工厂在建造中。
AP-X LNG技术比单一液化工厂能增加50%的产能,此技术将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世界级的标准。
该公司的医疗保健业务在美国业绩不佳,但在英国仍取得了佳绩。
该部门的发展作为优先,期待随后能取得好的业绩。
化学品业务包括聚合物业务和P U I业务,销售收入为9108亿美元,下降4%。
主要是由于客户的需求降低以及P U I业务单元DNT 工厂的剥离所致。
美国空气化学公司业务领域进展情况见表8,全球区域业务进展情况见表9。
美国空气化学公司的价值追求为可盈利的增长,包括追求业务的高稳定性,合同的长期性,持续可预测的现金流,持续的盈利增长,资源的合理利
24 当代石油石化 2007,15(10)
用,价格和利润的平衡,生产能力的扩大,保持合同的质量,把握未来的盈利机会。
表8 美国空气化学品公司业务
领域进展情况
百万美元
业务领域
2006年2005年2004年
液体业务2712.82468.02230.3大型气体业务2224.11740.11529.7电子和表面材料1898.61701.01604.0设备和能
源536.5369.4345.6医疗健康570.8544.7438.2化学品907.6945.1884.1销售总收入
8850.4
7768.3
7031.9
表9 近年来美国空气化学品公司
全球业务进展情况
百万美元
项目
2006年2005年2004年美国4986.94384.53960.2加拿大108.072.373.8欧洲2509.92241.22115.9亚洲1124.7956.6757.2拉丁美洲120.9113.7124.8销售总收入
8850.4
7768.3
7031.9
4.5 日本太阳日酸公司
日本太阳日酸公司成立于1910年,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现有员工1500多名。
公司的近期目标是扩大市场规模,争取达到全球市场份额的10%,年度销售收入达到5000亿日元。
在2007年财政年度,日本太阳日酸公司销售收入达到了4585亿日元(合计38184亿美元),增长率为1514%。
按业务部门来分,气体业务部门销售收入占6616%,为3054亿日元(增长1319%),主要是日本国内医疗气和气瓶气业务、全球氦气业务、韩国电子气业务以及新加坡和菲律宾工厂产能的扩大引起;工厂及气体设备业务销售收入占2919%,为1368亿日元(增长2015%)主要是向日本钢铁商提供大型空分装置,兼并北美Mathes on Tri 气体公司所带来的业务等;家用及其他业务收入占315%,为162亿日元(增长515%)。
按照业务领域划分,业务销售收入、销售产品、市场需求和优势见表10。
表10 日本太阳日酸公司业务进展情况
与电子业相关的业务
年销售额1225亿日元主要产品高纯氮气和氩气,电子材料
气,MOCVD 设备,半导体和LCD 纯化等系统,高纯气体供应设施的安装和建造市场需求气体应用的经验,气体和设备的解决方案优势与日本国内电子企业的密切关系:①密切与高科技客户合作;②提供气体和设备解决方案来优化和提升市场需求;③易
理解的世界级技术;④工程运营和气体中心的网路化;⑤客户服务覆盖主要世界市场如日本、东亚(韩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省)、南亚、美国和欧洲
目标2009年度实现销售收入1260亿日元气体业务年销售额2145亿日元
主要产品气瓶业务,液体业务,部分气体设备
市场需求市场规模扩大,品质提升,节约能源,环保性
优势
日本最大最强的工业气体供应商,成本和价格优势:①生产供应能力,国际化的生产基地和网路,液化能力覆盖日本33%
的市场;②物流能力,500个充装站服务40%的日本市场,液体市场的网络化服务,250个销售机构;③进一步提升在中国和美国的运营能力,尤其是上海和苏州,美国Mathes on Tri -gas 的产能,培养氢气供应设备和气体分销业务,二氧化碳占日本市场第1位,乙炔占第2位目标
2009年度实现销售收入1960亿日元
大型气体业务年销售额535亿日元
主要产品管道供应氮气,氧气和氩气;空分设备和化工设备
市场需求大型化,稳定化的气体供应;高效能工厂设施的安装和生产优势工程和气体业务的结合有助于提升为一家全球性的工业气体生产运营供应商
目标
2009年度实现销售收入510亿日元(2006年设定,已达到;新的目标将于2008年确定)医疗保健业务年销售额138亿日元主要产品医用氧气和其他气体
市场需求医用气体的质量控制和保障
优势生产和销售医疗用辅助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可靠体系目标2009年度实现销售收入200亿日元(已达到)
LPG 业务年销售额425亿日元
主要产品供应LPG 给居民和工业客户,年销售45万吨市场需求稳定地供应2500万户居民
目标
2009年度实现销售收入450亿日元
3
42007,15(10) 蒋劼等.全球主要工业气体公司发展概况
2007年,日本太阳日酸公司提出了中期全球业务发展计划“Gl obal5000”,集中扩大业务范围和改善管理效率,通过战略兼并和收购,前瞻性的投资来发展全球的新业务。
争取到2009年财政年度,实现销售收入4500亿日元,净收入200亿日元(2008年将有部分修改)。
未来业绩增长点主要来自于收购了前比欧西公司的氦气业务,此项业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主要分布在美国、俄罗斯和波兰。
除了维持现有业务,下一步将扩大在亚洲市场的份额;通过子公司Mathes on Tri-gas公司收购了美国中等规模的气体公司L inweld公司,将有助于进入美国东部、南部和西部的市场,进而增加北美的市场份额,此类收购活动将对2008年财政年度的业绩作出贡献。
此外,在2007年2月,美国的子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商务运行了一套低耗能的大型空分装置,生产能力为600吨/日,计划在北美新增2套同等规模的空分装置,能产生约10亿美元的年收益。
在亚洲新加坡和菲律宾各有一套大型空分装置将投入运行,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4.6 德国梅塞尔集团
德国梅塞尔集团成立于1898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由私人拥有的跨国气体公司,在全球有60家公司开展业务,其中超过30家在欧洲,其余遍及中国、越南、安哥拉等,共有4300名员工。
在2006年,梅塞尔集团销售收入为613亿欧元(2005年同期为5175亿欧元)。
按照区域来分,西欧为21146亿欧元,中欧为11838亿欧元,东欧为11485亿欧元,中国为01758亿欧元等。
按照应用领域来分,钢铁和玻璃行业占
23%,化工行业占18%,设备建造占19%,医疗保健业占7%,食品饮料业占11%等。
梅塞尔集团的经营战略是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确保公司长期和独立化的运营,业务集中在与客户或伙伴签署长期的供气合同,并相应地扩大经营规模。
2006年1月,梅塞尔集团和中国杭州杭氧设备公司在德国法兰克福组建了设备领域的合资公司,进一步增强了梅塞尔集团在欧洲和中东开展工业气体和设备的业务。
第一套由杭氧提供的空分设备已在欧洲成功实现商业化运行。
此外,在匈牙利的Bosch,斯洛文尼亚的Jul on,塞尔维亚的S mederevo 装置也将在2007年内投入商业运行。
梅塞尔集团期待在2006-2010年,该集团保持715%的增长率,其中西欧5%,中欧5%,东南欧6%,亚洲19%。
(编辑张灼威)
(上接第38页)
2004-2006年,年探明储量分别为52107万吨, 55704万吨和61511万吨;新区产能由2000年的330万吨升至2005年的579万吨左右,新区产能占总产能的比例由2000年的5619%升至2005年的7214%。
以大庆油田为例,“十五”迎来了第三次储量增长高峰期,提交的储量、质量创大庆长垣发现后勘探的最好水平,发现了8个超5000万吨级整装储量区,提交石油探明地质储量319亿吨,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111516亿立方米,全都超计划完成任务;石油储量的可动用率,比“九五”期间提高了28个百分点,而且储量品质更好了。
更让人欣喜的是,通过“十五”的努力,对“十一五”提交探明储量的目标区,油田人胸有成竹。
在石油勘探上,发现齐家、古龙、大庆长垣、三肇、海拉尔等5个亿吨级规模储量区;在深层天然气上,第二个1000亿立方米目标基本在握,第三个1000亿立方米勘探方向基本明朗[6]。
4 结语
形成特色是为了博采众长,在中西合璧中,创出一条自己的路,才能取得世界竞争的优势。
从目前国内石油企业的情况来看,照搬国外石油公司勘探、开发的模式显然不行,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