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第一单元《电》-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电》复习试卷(3)含答案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附参考答案一、我能填空:(每空2分,共28分)1、电路是指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等电器元件连接而形成的电流通路。
2、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3、电路连接一般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是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4、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5、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
相同电荷接触时相互排斥,不同电荷接触时相互吸引。
6、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避雷针是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制成的(见书P19资料料库)。
二、我能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15分)(√)1、冬天脱下毛衣经常会听到啪啪的响声,这是一种静电现象。
(×)2、电器都是用电的器具,不需要用绝缘体材料。
(×)3、用1.5V的干电池做电的实验很安全。
[注:短路可能着火,很多节电池串联(电压超过36伏)也有危险](×)4、家用电灯都是串联起来,连接比较方便。
(√)5、不能用湿抹布去擦带电的用电器。
(√)6、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时,会发生短路。
(√)7、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是否通电之前,两个检测头要先相互接触一下,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8、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绝缘体。
(√)9、对人体来说,低于36∨的电压是安全的。
(×)10、不管是低压电还是高压电,不直接碰到是绝对不会触电的。
(注:高低压电四周的水或潮湿的空气,也容易导电)(×)11、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
(√)12、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避雨。
(√)13、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14、在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一般都是220V的交流电。
(×)15、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只有电池没有电了,灯泡才不会亮。
四下第一单元《电》-答案

四下第一单元《电》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填空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根据危险程度可以分为(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没有触电危险的电)两种。
2、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连接而成的电流回路叫电路。
3、日常使用的电有(直流电)和(交流电)两种。
普通的5号干电池的电压是(1.5V),教室中照明灯的电压是(220V)。
4、要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闭合电路)和(电源)两个条件。
5、电荷间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干电池对外供电时,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7、一节电池的电压是 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 3V ),所以小灯泡特别亮。
8、家里和学校里的电源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电压。
9、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
10、在电路的连接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11、在闭合回路中,电源的电流从(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回(负)极。
12、金属导电依靠的是(电荷)的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的。
二、判断1、我们可以用湿布擦电器和开关。
(×)2、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时,灯泡亮,表示这个物体是导体。
(√)3、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避雨。
(√)4、不管是低压电还是高压电,不直接碰到是绝对不会触电的。
(×)5、金属导线的外包塑料皮,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
(×)6、只有电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
(√)7、当电池正负极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8、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三、选择1、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①人体②橡胶③塑料④湿木头⑤陶瓷⑥酸、碱、盐溶液中,属于导体的是( C )。
A.①③⑥B.③④⑥C.①④⑥D.②③⑤2、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两个灯泡的通电与断电,这两个灯泡 ( C )。
A.只能是串联B.只能是并联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D.以上说法都不对3、一般情况下,下述物体不导电的是 ( C )。
2020教科版科学四年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检测卷及答案 《电》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测试题姓名:成绩一、填空题(26分)1、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和。
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
2、家里和学校里插座里的电都是很危险的 V的交流电。
3、电路是由、、和电器元件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4、、和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由。
5、开关是控制电流的电器元件。
手电筒的开关是一种式开关。
6、电路连接有和两种基本连接方法,家里和学校里的的照明电路一般都是用方法连接的。
7、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把2节电池串联起来,电压是,把2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是。
8、电池是一种电源。
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极。
把电池的这两极用导线直接连接起来,就会发生。
9、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
10、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另一个是要有——电流只有在中才能流动。
二、判断(18分)1、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
()2、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电压还是1.5V。
()3、不能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4、塑料梳子是绝缘体。
()5、脱毛衣时闪现的电火花是毛衣磨擦产生的电流造成的,这种电流不会使人触电。
()6、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
它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
()7、导体就是金属。
()8、把塑料梳子在毛衣上摩擦后,会产生静电。
()9、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避雨。
()10、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要重复检测一次。
()11、人体和大地都是会导电的。
()12、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
()13、小明二次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某样物体的两端,灯泡都没有发光,这物体肯定是绝缘体。
()14、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15、对人体来说,低于36V的电压是安全的。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电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电一、单元教学意义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
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
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本单元的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
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
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
接下来在“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三课中,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
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
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
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
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
在电路中,如果某个地方连接不好或者某个电器元件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灯泡不亮。
“电路出故障了”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找电路故障的过程中,将自制的“电路检测器”作为重要的检测工具。
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形成关于电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电是一种能源,它能使物体发光、发热”“要使小灯泡发光,电必须流经包括电池在内的完整的回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连接不同的电路”等。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将使学生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得到发展,同时对电的理解也得到加深。
本单元还在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基础上,安排了“做个小开关”一课,旨在使学生把已形成的电路概念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可以控制的电路”,同时也深化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考试测试卷及部分答案共四套 《电》

事故的发生。
(×)
三、选择(18 分)
1、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 B )。 A、
断路 B、短路 C、 通路
2、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是( C )
A、
1.5V B、36V C、220V
3、下列物体可用来接通电路的是( C ) A、塑料尺 B、纸
板
C、铅笔芯
4、下列物体都属于导体是( C )。
10. 一 节电 池 的 电压 是 1.5v, 两节 电 池 串联 起 来电 压 还 是 1.5v。
( ×)
11. 电 线 外 面 包 着 的 橡 胶 仅 仅 是 为 了 防 止 电 线 生 锈 。
(× )
12. 在 户 外 遇 到 雷 雨 时 , 不 要 在 树 下 避 雨 。
(√ )
13. 自 然 界 的 打 雷 也 是 静 电 现 象 。
——电流只有在
有连接好等原因。
4、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
答: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二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
才能流动。
5、你知道的能导电的物体有哪些?不能导电的物体有哪些?各例举
3 个。
答:导体有铜、铁、铝等;绝缘体有木头、橡胶、塑料等。
六、我会探究(7 分)
1、用导线把下图中电池和灯泡连起来,并使第一张图中的灯泡比第
()
三、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可用来接通电路的是( )。
A.橡皮
B.塑料尺
C.铅笔芯
2、下列物体都属于导体是(
)。
A、橡皮和铁丝 B、塑料尺和干木棒 C、湿布和铜钥匙
3、下面( )所准备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小开关。
4、用同样的电源组装电路时,把两个小灯泡并联起来发出的光比把
四年级下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电》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P2 一、1。
物质生物非生物 2。
正电荷负电荷排斥吸引 3.电流电源电路二、1---3对错对三、把在头发上摩擦过的塑料笔慢慢靠近碎纸屑,纸屑会被吸起。
第二课《点亮小灯泡》P4 一、1.灯丝2。
导线小灯泡回路电流二、1——-2错对三、能。
连接图略第三课《简单电路》P6 一、1.电源用电器导线 2。
电源二、1---3对对对三、简单电路图略第四课《电路出故障了》P8 一、1—--3错对错二、用验电笔来检测。
如果有电流通过,电流通过验电器、人体、大地形成回路,氖泡会发亮。
反之,氖泡不亮。
第五课《导体与绝缘体》P10 一、1-——5错错对错对二、1—--3B D C三、参考答案教室里的电器设备使用的绝缘材料正确的使用方法开关外壳、手触摸点保护好这些绝缘材料.不要用湿布擦拭,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使用电器时,应该先插电源插头,再开电器开关,用完后,先关开关,再拔插头。
插座外壳、导线外层电灯灯座外壳电风扇电机外罩第六课《做个小开关》P12 一、1.导体绝缘体2.开关二、1。
错对错2。
对对错错对错对错三、参考答案: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等都有开关,开关的种类很多,有接触式的,如按键开关、旋扭开关、拉线开关、闸刀开关,也有非接触式的,如遥控开关、感应光亮、声控开关等。
此类电器的开关主要作用是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第七课《不一样的电路连接》P14 一、串联并联并联二、2。
3伏更亮1。
5伏不太亮3。
暗亮二、1-——2C B三、电路图略第二单元《新的生命》第一课《油菜花开了》P17 1.(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雄蕊,雌蕊,雌蕊,雄蕊。
2.(1)×(2)√(3)√(4)×3。
参考答案:不是所有的油菜花都能结果;不是所有的花都有雄蕊赫然雌蕊;有些花是不长花瓣的.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花》P19 1。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考试测试卷及部分答案共四套 《电》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考试测试卷及答案(一)一、填空(每空1分,共29分)1. 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
3.有了电流,才能点亮灯泡,用上各种电器。
4.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电路,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5.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它需要动力(电源)和电路两个条件。
6.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电路的连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称为串联和并联。
7.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橡胶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为绝缘体。
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8.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二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_3V_,三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_1.5V_。
9.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哪里出了问题。
10. 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11、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电压达到220V。
12、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
13、把电池的铜帽和锌壳用电线直接连接起来,就会发生短路。
二、判断(每题1分,共18分)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雷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
(√)3.我们可以直接用220V交流电做实验。
(×)4.不能用湿手、湿布触摸电器和开关。
(√)5.用干电池做电的实验很安全。
(√)6.家用的电灯都是串联起来,连接比较方便。
(×)7.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8.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铁丝是否通电时,只要检测一次就可以了。
(×)9.对人体来说,低于36∨的电压是安全的。
教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 《电 》 作业

第一单元电第一课、生活中的电现象静作业一、填空题1、静电存在于所有物质中,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在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头发的时候,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当梳子和头发靠近的时候,会发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3、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要(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4、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源件)等组成。
5、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6、(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7、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二、选择题1、下列属于静电现象的是(AC )。
A、打雷时闪电B、手电筒使用的电池C、脱毛衣时的啪啪声D、以上都不是2、將这两个带负电的小球相互靠近,出现的现象是( A )A、相互远离B、相互靠近C、先远离再靠近D、先靠近再远离3、將两个小球用棉线拴在一个小木尺上,出现了相互吸引的情况,由此实验现象可知,两个小球所带的电荷是( B )A、同种电荷B、异种电荷C、可能是同种电荷,也可能是异种电荷。
4、若用另外两个小球用上题的方法做实验,出现了相互排斥的情况,由此可知这两个小球所带的电荷( A )A、同种电荷B、异种电荷C、可能是同种电荷,也可能是异种电荷5、关于静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静电只存在于非生物中,比如梳子、气球等。
B、静电只存在于生物中。
C、静电存在与所有的物质中,我们人身体上也带有静电。
6 、物质中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
但是物体却不显示带电原因是( C )。
A、因为静电不是电。
B、静电很弱小,人类感觉不到。
C、物体内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7、电路是指由( B )等电器元件连接而形成的电流通路。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每课知识点梳理附单元复习要点(含练习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每课知识点梳理附单元知识点复习+单元复习测试卷目录第一单元《电》每课知识点梳理归纳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2、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3、现象。
4、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56、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人体也带有静电。
7、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8、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9、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10、电路:11第2课点亮小灯泡1、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
234来。
5、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不仅小灯泡不6、小灯泡的构造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7、能使小灯泡发光的连接方式的共同特点是电流经过灯丝,形成通8、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
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9、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第3课简单电路12、电从电池的正极(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最基本的电路连4、在简单电路中,电源、导线和用电器是必须的,但开关不是必须的。
5、电路中导线的作用跟自来水管功能相似。
第4课电路出故障了1、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电路出故障了,2、电路检测器是一个简单电路,由电池、小灯泡和若干导线组合而成。
3、电路检测器只适合电池类电路,但不能检测45、使用前先检测电路检测器是否破损,只要将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6、检测前,先把故障电路中的干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
7、检测时,如果灯亮说明正常。
8、检测小灯泡时,只要检测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即可。
第5课导体与绝缘体1、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一般情况下多数金属;物质叫做绝缘体,绝缘体包括塑料、布、纸张等。
23、检测材料是否容易导电,可以借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考试测试卷及部分答案共四套 《电》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考试测试卷及答案(一)一、填空(每空1分,共29分)1. 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
3.有了电流,才能点亮灯泡,用上各种电器。
4.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电路,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5.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它需要动力(电源)和电路两个条件。
6.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电路的连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称为串联和并联。
7.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橡胶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为绝缘体。
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8.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二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_3V_,三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_1.5V_。
9.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哪里出了问题。
10. 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11、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电压达到220V。
12、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
13、把电池的铜帽和锌壳用电线直接连接起来,就会发生短路。
二、判断(每题1分,共18分)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雷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
(√)3.我们可以直接用220V交流电做实验。
(×)4.不能用湿手、湿布触摸电器和开关。
(√)5.用干电池做电的实验很安全。
(√)6.家用的电灯都是串联起来,连接比较方便。
(×)7.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8.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铁丝是否通电时,只要检测一次就可以了。
(×)9.对人体来说,低于36∨的电压是安全的。
四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电》单元自我检测题 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下《电》单元自我检测题1.物体中同时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但物体不显示带电的原因是(A)。
A.物体内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静电B.静电很微弱,人类感觉不到C.静电不会流动2.下列图表示电荷的相互作用,你认为错误的是(C)。
3.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二是要有(C)。
A.灯泡B.开关C.导线4.对电灯的发明与使用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B)。
A.伽利略B.爱迪生C.爱因斯坦5.日常家用电器适合的电压是(A)电压。
A.220VB.36VC.1.5V6.用导线直接连接一节电池的两端,会发生很危险的(B)现象。
A通路B.短路C.断路7.电路中小灯泡能发光的原因(C)。
A.有电池供电B.有导线输送电C.电流形成通路,并通过小灯泡的灯丝8.下图所示的几种电路中,小灯泡能点亮的是(C)。
9.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个物体的导电性,一般要检测(B)。
A.1次B.3次C.10次10.下图中,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正确的是(B)。
11.在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A.使用前,先检测电路检测器是否能正常使用B.检测前,先把故障电路中的干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C.只要将故障电路中的灯泡检测一下即可12.下列物体是导体的是(B)。
A.陶瓷B.人体C.塑料13.下列做法有危险的是(A)。
A.用湿手触摸带电开关B.雷雨时不在大树下躲雨C.用两节干电池做实验14.下列物体可以用来制作小开关的材料是(A)。
A.塑料与铜片B.竹片与塑料C.铜片与铁片15.电路中,能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是(B)。
A.导线B.开关C.用电器16.有一个四接线头的接线盒,1-2,1-3,2-3是通路,下列连接方法不可行的是:(C)A B C17.两节1.5V的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B)。
A.1.5VB.3VC.4.5V18.在电池.灯泡规格都相同的情况下,下面两种连接方式(A)。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知识点.doc

1879 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1、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直流电。
交流电有220V 的电和高压电,会致人死亡。
所以不能用来做科学实验。
(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 的交流电,5500V 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
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
干电池里的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
)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
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1、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电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3、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
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当电池的这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
电有不同的种类: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
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对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通路。
电不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3、常见的静电现象:打雷闪电;毛衣,会看到火花并听到“劈啪声”;梳头时头发和梳子会相互这两点间是断路。
吸引;塑料梳子在身上摩擦后,能吸起碎纸片;冬天干燥时,两个人相互接触会有触电的感觉等。
4、家用电是220V 的交流电,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不能用来做科学实验。
4、静电存在于所有物质之中,平时不显示带电,是因为物质同时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路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单电③简电了。
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构成。
4、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所以当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1_四下第一单元《电》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电》知识梳理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探究一: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静电现象通常产生于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
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
例如:(1)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金属门把手,会有被电击的感觉;(2)脱下毛衣时,经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3)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头发,梳子会吸引头发或小纸屑;(4冬季摘掉毛线帽的瞬间,头发竖起来;(5)空中的闪电;(6)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头发竖立……探究二:静电中电荷的相互作用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不带电: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物体不显示带电。
带电:物体受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电荷发生转移,数量不同,显示带电。
4.两个摩擦后的物体,带不同电荷时就相互吸引,带相同电荷时就相互排斥。
这与磁铁的异极相吸,同极相斥的性质相似。
例如:用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两个气球带上相同的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探究三:电荷流动与电路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流动。
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动力(电源)和电路。
6.电路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2.点亮小灯泡》探究一:认识小灯泡和电池7.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构成。
(见课本5页)8.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
电池的正极是铜帽,负极是锌壳。
探究二:认识完整回路、短路、断路9.完整回路:电流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金属架,再到灯丝,然后经过另一个金属架,最后到另一个连接点。
10.短路:当电池的正负极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时会发生短路。
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发烫。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点亮小灯泡》解析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五十二分。
练习题
一、填空
1、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
的(
)V的电。
2、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小灯泡不亮,说明
灯泡中没有(
)通过。
3、( )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
帽,称为(
),另一端是(
)
,称为(
)。当电池的正负极被导线直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五十二分。
短路:
用导线直接把干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这种现 象叫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在一瞬间发热 发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破
坏。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五十二分。
我们能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插座 中的电做实验?
警告:
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 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 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
外面:绝缘的橡胶。 里面:导电金属丝。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五十二分。
探究活动:点亮小灯泡
电池
小灯泡
导线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五十二分。
探究活动:点亮小灯泡
实验材料:
小灯泡、导线、电池
实验建议:
1、四人小组合作尝试实验操作,注意观察,
记住线路的连接和小灯泡是否发亮。
2、思考:小灯泡发亮与否和什么有关系。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点亮小灯泡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五十二分。
玻璃泡 金属架
灯丝
B A
连接点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五十二分。
玻璃泡 金属架
灯丝
教科版科学四下《电》单元教案课后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下《电》单元教案课后反思教科版科学四下《电》单元教案课后反思第一单元《电》 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 点亮小灯泡 3 简单电路 4 电路出故障了 5 导体与绝缘体 6 做个小开关 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的】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互相排挤,带异种电荷的物体互相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展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开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老师演示:用梳子梳枯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的电荷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枯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互相吸引,有时互相排挤,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挤,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参考答案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参考答案一、我能填空:(每空2分,共28分)123接的。
45相互排斥,不同电荷接触时相互吸引。
6P19资料料库)。
二、我能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15分)(√)1、冬天脱下毛衣经常会听到啪啪的响声,这是一种静电现象。
(×)2、电器都是用电的器具,不需要用绝缘体材料。
(×)3、用1.5V的干电池做电的实验很安全。
[注:短路可能着火,很多节电池串联(电压超过36伏)也有危险](×)4、家用电灯都是串联起来,连接比较方便。
(√)5、不能用湿抹布去擦带电的用电器。
(√)6、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时,会发生短路。
(√)7、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是否通电之前,两个检测头要先相互接触一下,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8、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绝缘体。
(√)9、对人体来说,低于36∨的电压是安全的。
(×)10、不管是低压电还是高压电,不直接碰到是绝对不会触电的。
(注:高低压电四周的水或潮湿的空气,也容易导电)(×)11、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
(√)12、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避雨。
(√)13、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14、在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一般都是220V的交流电。
(×)15、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只有电池没有电了,灯泡才不会亮。
[注:导线接触不良(断路)或接成短路,灯泡就不会亮。
]三、我能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共15分)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慢慢接近碎纸屑,会有( A )发生。
A 纸屑会被吸起B纸屑会被移走C纸屑会飞起来2、会产生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是( C )。
A、1.5VB、36VC、220V3、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一个简单电路的是( B )。
A、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一根导线B、两根导线、一节电池C、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两根导线4、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一般要( B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电》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电》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和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电路。
电路中,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是。
2、导线连接时,里面的应该与用电器的正负极相连接。
3、电荷流动起来形成,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另一个是要有。
4、电路是、、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5、一般物体并不显示带电的原因是由于正、负电荷、。
6、像铜丝那样的物体,称为导体;像塑料那样的物体,称为绝缘体。
我们利用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7、小灯泡是由、、和两个组成的。
8、电池是一种式电源,铜帽一端是,锌壳一端是极。
9、、电路连接的方式有和两种。
家里的家用电器和家用照明电路一般都是用的方式连接的。
10、一节电池的电压是V。
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V,所以小灯泡会;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 V,所以小灯泡。
11、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和。
12、电路中,安装在电池盒里,安装在灯座上。
电池盒的作用是,灯座的作用是,。
13、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的方法有和两种。
14、电从电池的一端经流出,通过,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小灯泡就会发光。
15、把电路中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再连上另外一根导线,这就是我们的“电路检测器”了。
16、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靠提供的,如、等。
17、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18、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电路中开关的制作材料一般都是相的材料。
19、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
此时,和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
20、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致人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的电做实验。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要重复检测一次。
2、()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3、()两个充气的气球分别摩擦后接触,肯定会相互排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电》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根据危险程度可以分为(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没有触电危险的电)两种。
2、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连接而成的电流回路叫电路。
3、日常使用的电有(直流电)和(交流电)两种。
普通的5号干电池的电压是(1.5V),教室中照明灯的电压是(220V)。
4、要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闭合电路)和(电源)两个条件。
5、电荷间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干电池对外供电时,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7、一节电池的电压是 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 3V ),所以小灯泡特别亮。
8、家里和学校里的电源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电压。
9、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
10、在电路的连接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11、在闭合回路中,电源的电流从(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回(负)极。
12、金属导电依靠的是(电荷)的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的。
二、判断
1、我们可以用湿布擦电器和开关。
(×)
2、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时,灯泡亮,表示这个物体是导体。
(√)
3、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避雨。
(√)
4、不管是低压电还是高压电,不直接碰到是绝对不会触电的。
(×)
5、金属导线的外包塑料皮,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
(×)
6、只有电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
(√)
7、当电池正负极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
8、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
三、选择
1、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①人体②橡胶③塑料④湿木头⑤陶瓷⑥酸、碱、盐溶液中,属于导体的是( C )。
A.①③⑥
B.③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2、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两个灯泡的通电与断电,这两个灯泡 ( C )。
A.只能是串联
B.只能是并联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一般情况下,下述物体不导电的是 ( C )。
A.金属丝
B.盐水
C.塑料
D.人体
4、电视机使用的电是( A ),手电筒使用的电是( B )。
A.交流电
B.直流电
5、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是( C )。
A.1.5V
B.36V
C.220V
6、干电池标有的+号,表示( A )。
A.正极
B.负极
C.南极
D.北极
7、在下面的部件中,最少用(D)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①导线②灯泡③开关④电池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8、下列部件( B )是用来打开或关闭电路的。
① A、①
B、②
④② C、③
D、④
③
9、灯泡中(A)部分不能导电。
② A、只有① B、②和③
①
C、①和③
D、②、③和④
③④
10、下图中的标志是表示有高压电。
同学们对于高压电
有下面四种解释,你认为哪些解释最合理地说明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去高压电附近玩耍。
(B )
①高压电就是温度高的地方;
②我们的身体是导体,当身体接触了电流,电流就
容易在身体中通过;
③当人接触到高压电流,会致死;
④任何金属物体接触到高压电都会被融化。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所有的都不对
A)能亮起来。
A、L1、L2和L3都能亮
B、L1和L2能亮
C、L2和L3能亮
L1 L2 L3 D、L1和L3能亮
P Q
12、一般情况下,你可能会发现有静电的地方是(C)。
A、电池
B、电源插座
C、梳理头发时
D、以上全不是
13、下面的电路图中,有四个灯光和四个开关,小明只想要点亮L1和L3这两只灯泡,他应该闭合( D )开关。
L4 A、只闭合S1和S3的开关;
B、只闭合S1、S2和S3的开关;
C、只闭合S2和S4的开关;
S3 S2 S1 D、只闭合S1、S3和S4的开关; S4
L3 L2 L1
14、电路短路是因为( B)而造成的。
A、由短的电线组成的电路
B、电流从电池正极流出,不经过任何用电器又流回到电池负极
C、不知道
15、导体是( A)
A 、允许电通过的物质,如金属
B 、不允许电通过的物质,如木材
C 、以上全是
D 、以上都不是
16、串联电路是一种( B )
A 、带有两个或多个通路的电路
B 、只有一个通路的电路
C 、没有任何电的电路
D 、不知道
四、探究题
1、你能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吗?请画出实物图或电路图。
答题提示:串联和并联均可。
2、如果灯泡没有亮,你觉得可能是哪些原因?你将怎样去检测?你又是如何去解决的?
答1:灯泡没有亮,可能有以下原因:(1)小灯泡坏了;(2)灯座松了没有连上;(3)导线断了;(4)电池没电了;(5)开关坏了。
……
答2: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
答3:首先更换电池,看看是不是电池出故障了。
然后把电池拿下来,用电路检测器分别连接到电路中不同的地方,没故障的地方,小灯泡就会亮,有故障的地方,小灯泡就不会亮,然后根据故障判断修复或更换元器件。
3、有一个四个接线头的盒子,小明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把接线头之间的连
请根据测试记录,推测里面的电线是怎么连接的,在下图中用线连接,表示你的推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