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占用上市的公司的资金地现象及解决方式探索

合集下载

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研究

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研究

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研究摘要: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与上市公司之间产生各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经济往来,侵占上市公司的资源,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扰乱资本市场秩序。

本文,首先阐述了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原因,然后分析了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主要手段,最后给出了如何防范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几点建议,以期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关键词:大股东;上市公司;利益;侵占;建议中图分类号:f276.6;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一、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原因分析(一)股权结构高度集中,一股独大现象严重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是我国上市公司的重要特征,上市公司中最大五位股东的股权集中度远远高于国际水平,比国际上股权集中度最高的德国还高出18个分点,比美国则高出30个百分点。

在公司股权集中的情况下,公司的代理冲突主要表现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基于成本效益原则,任何一个中小股东都没有动机去监督大股东,他们也无法联合起来监督大股东,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理,中小股还是通过外部市场监督机制运用“用脚投票”的方式对公司进行治理。

另外,我国上市公司中大多数“脱胎”于国有企业,由于特殊的发审制度,为了达到上市的条件,往往通过剥离或捆绑优质资产来获得上市资格。

国企“脱胎”上市,使得存续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失去竞争能力,而大股东又无法从上市公司获取满意的回报。

股改前,大股东持有的股份不能流通,因而也就无法获取股价变化所带来的收益;股改后,大股东持有的股份能够有限制的流通,但为了维持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也未必大量抛售。

加之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普遍不高,通过股利分配获得收益也不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股东是理性的经济人,就会从自己利益最大化出发,在现有制度安排框架下,利用控制权,通过各种“掏空”行为获取收益。

(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弊端公司治理结构是借以处理公司中的各种合约,协调和规范公司中各种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资金问题研究案例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资金问题研究案例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资金问题研究案例近年来,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资金的问题备受关注。

大股东以其在公司中的地位和权力,占用公司资金进行个人或其他企业的投资和融资活动,给公司带来了重大的风险和损失。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通过案例分析、个人观点和理解,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1.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资金问题的背景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资金的问题一直存在,但近年来却愈发突出。

大股东通过各种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关联交易、资本运作等,将公司资金用于个人或其他企业的融资和投资活动,导致公司利益受损,股东权益受到侵害。

在监管不力、法规松散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2. 案例分析以某上市公司A的大股东B为例,B利用其在A公司的地位,通过虚增交易、转移资产等手段,占用了大量公司资金进行个人融资和投资,严重损害了A公司的利益和股东权益。

监管部门介入后,揭露了B对A公司资金占用的问题。

该案例说明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资金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也暴露了监管的薄弱和法规的不完善。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资金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和规范,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强化股东权益保护。

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大股东占用资金的查处力度,严惩违规行为,确保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公司内部也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增强股东对公司经营的监督能力。

4. 总结和回顾性内容通过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资金问题的研究和案例分析,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危害和严重性。

为了规范上市公司的运作,保护股东利益,我们需要加强监管,加大惩治力度,促进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本文中,我详细阐述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资金问题的背景和案例,共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建议。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对这一问题有所启发,并引起更多关注和讨论。

大股东占用资金处置方案

大股东占用资金处置方案

大股东占用资金处置方案前言大股东占用资金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公司的健康发展,也会损害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大股东占用资金处置方案,对于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股东占用资金的认定大股东占用资金指的是大股东将应当归公司所有的资金占用于个人活动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为:1.从公司账户中直接转账到个人账户;2.直接用公司账户支付个人支出;3.利用公司名义借款或以公司名义承担担保责任等方式获取个人资金。

二、大股东占用资金的影响大股东占用资金会对公司的健康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影响企业经营能力:大股东占用资金导致公司运营资金不足,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使企业的经营能力受到限制。

2.损害小股东权益:大股东占用资金会使小股东的权益被侵害,因为企业发展的利润将受到影响,最终会导致股价下跌或股息减少。

3.影响公司信誉:大股东占用资金会使公司形象受到影响,影响公司的信誉和声誉。

三、大股东占用资金的处理方式目前,国家法律法规和上市公司治理实践中都对大股东占用资金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对于大股东占用资金,公司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式:1.要求大股东立刻归还资金。

这是最基本的处理方式。

对于违反公司规定的大股东,公司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要求大股东立刻归还占用的公司资金,并对其违规行为进行警告处理。

2.向监管机构举报。

如果大股东占用资金情况严重,公司可以向有关部门或上市公司监管机构举报,要求有关部门进行调查,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

3.通过诉讼等手段解决。

如果大股东占用资金情况较为严重,公司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等手段进行解决,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大股东占用资金处置方案为处理大股东占用资金事件,制定一份完善的处置方案是必要的。

具体方案如下:1.严格执行相关公司规定和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大股东行为。

2.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大股东占用资金等违规行为。

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文

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文

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文大股东资金占用是指大股东将上市公司的资金不当地用于个人目的,违背了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

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现象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往往给公司和小股东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需要从法律、监管和公司治理三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法律法规首先,加强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法律法规制定,明确规定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的违法性和处罚措施。

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大股东必须合理使用上市公司的资金,禁止将资金用于个人投资或违法经营活动。

同时,对于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要进行追责和惩处,确保该行为得到有效的惩罚和打击。

其次,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监管部门要定期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和查处大股东资金占用的行为。

同时,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监督,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质量,防止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的发生。

二、加强公司治理加强公司治理是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建立独立的董事会和监事会,保证他们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董事会和监事会要对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

他们应该审核和审议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其次,要完善股东行为准则,规范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

股东行为准则要明确规定大股东不得进行资金占用行为,以及对于资金占用行为的处罚措施。

此外,股东行为准则还应该设立投资者救济机制,给予小股东维权的渠道和权益保护。

三、加强投资者教育和培训最后,为了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的问题,还需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和培训。

投资者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研究和了解,掌握公司治理和财务风险的知识。

同时,要提高投资者的维权意识,主动参与公司事务,通过股东大会等渠道行使自己的权益。

总之,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的问题是一个系统性和复杂的过程。

需要从法律、监管和公司治理等多个层面入手,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强化证券市场监管,加强公司治理,同时加强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

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研究

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研究

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研究袁瑞遥摘要:在大股东占用非经营性资金问题屡禁不止的背景下,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控制权收益理论,通过分析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的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进而分析大股东资金占用对证券市场、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的影响;最后针对公司股权结构、内部制衡机制和第三方监管机构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资金占用;控股股东;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引言(一)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1.研究背景我国自1916年建立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以来,证券市场日益发展壮大,日渐活跃的资本市场为上市公司带来了新的融资途径。

我国上市公司逐渐形成了大股东“一股独大”的特点,股权集中的弊端开始显现,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便是其一。

大股东资金侵占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不仅会扰乱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还会侵害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损害其投资信心,同时会让上市公司陷入资金流紧张处境中,甚至卷入违规担保、违规披露的诉讼案件中。

因此,如何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如何维护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是如今资本市场的燃眉之急。

2.研究内容本文首先在引言部分介绍资本市场中存在的大股东占用资金问题,引出大股东占用资金的手段与不良影响;在研究内容部分阐述本文的行文结构,便于读者快速掌握本文的逻辑和框架,随后介绍研究方法。

其次,在第二部分介绍支撑本文内容成立的理论基础,通过阐述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控制权收益理论,引出对后文中原因的分析。

在第三部分,本文着重分析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原因,并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深挖。

在第四部分,本文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资本市场三个层面,分析大股东资金占用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第五部分,承接第三、第四部分的原因与影响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

最后是结论部分,对上述几个部分的观点进行总结并形成结论。

(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

通过对国内外近5年来对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文献进行阅读和梳理,了解了研究现状,并对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学习有关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的理论基础,以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持。

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文

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文

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文
大股东资金占用是指公司的大股东将公司的资金用于个人或其他目的,而不是用于公司的运营或发展。

这种行为通常会导致公司资金短缺,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要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公司治理。

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包括明确股东权利和义务、规范公司决策程序、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等,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减少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机会。

2.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的违法性和惩罚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3.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的监管,定期进行审计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制止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4.增强股东保护意识。

加强对小股东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股东保护意识,增强他们行使股东权利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减少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机会。

5.加强投资者教育。

对投资者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投资风险意识和识别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的能力,增强抵制大股东资金占用的能力。

总的来说,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投资者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股东保护和投资者教育等措施,来减少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的发生,维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

关于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分析(全文)

关于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分析(全文)

关于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分析(全文)范本1:正文:1. 引言1.1 问题背景1.2 目的和意义2. 相关概念和法律解释2.1 大股东2.2 资金占用2.3 相关法律法规的解释和适用3. 资金占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3.1 资金占用的表现形式3.2 资金占用对公司的影响3.3 公司董事、股东的义务和责任4. 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权利关系和义务4.1 股东的权利和义务4.2 公司对股东的权利和义务5. 检测和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方法5.1 内部检测机制5.2 外部检测机制5.3 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方法和措施6. 实证分析6.1 选取样本和数据6.2 分析方法和过程6.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7. 结论和建议附件: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文件和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 大股东:指股权持有比例较高、对公司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股东。

2. 资金占用:指大股东将公司的资金用于个人目的,违反了其对公司的义务和责任。

3. 相关法律法规的解释和适用: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有明确的规定和解释。

范本2:正文:1. 引言1.1 研究背景和目的1.2 研究意义和价值2. 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定义和表现形式2.1 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定义2.2 大股东资金占用的表现形式和特点3. 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对公司经营的影响3.1 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3.2 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影响3.3 对其他股东权益的影响4. 大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权益关系分析4.1 大股东的权益和责任4.2 公司对大股东的权益管理5. 识别和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方法5.1 内部监管机制5.2 外部监管机制5.3 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方法和实践6. 实证分析6.1 数据采集和样本选择6.2 实证方法和模型构建6.3 实证结果分析和解读7. 结论和建议附件: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文献资料和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 大股东:指在一家公司中持有重要股权且对公司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股东。

大股东占款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分析

大股东占款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分析

大股东占款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分析摘要: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或者利用上市公司提供巨额担保,并最终拖垮上市公司的例子并不鲜见。

从大股东占款的原因、大股东占款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的危害进行分析,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080-02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于销售、采购结算有关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及与提供劳务服务相关的其他应收款的债权是不足为奇的。

但这些债权若长期收不回,就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已将资金占用从应收账款扩大到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甚至是未披露的隐匿在房地产开发成本、在建工程等项目。

这些行为无情地剥夺了上市公司的发展机会,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一、大股东占款的原因分析1.历史原因。

在前几年上市的公司中,很多公司是对原国有企业进行资产剥离,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原有企业(存续企业)则保留了不良资产或较多的非经营资产,导致其生产经营难以维持,资金周转困难。

而原有企业为上市公司付出了代价,就希望从上市公司取得回报。

另外,因原企业往往能够对上市公司的重大经营和财务决策进行控制,使得这种愿望有了实现的条件。

2.人为原因。

大股东与上市公司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上往往很难分开。

很多上市公司与大股东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上市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基本上由主要领导一个人说了算。

大股东也将上市公司作为一个分支机构来管理。

这样,大股东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

另外,由于监管不力,大股东占用资金的数额常常被压缩,或者被延后披露,风险和危机未能及时发现。

那些严重危害上市公司利益及中小股东利益的责任人,由于对他们的惩罚力度不够而逍遥法外,同时一定程度上促使占有资金行为的发生。

二、大股东占款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负影响1.持续经营所需流动资金严重短缺。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1. 引言在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是指持有公司股份的股东中所持股权占比较高的股东。

然而,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存在占用公司资金的问题,也就是俗称的“大股东占款”问题。

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小股东的权益,损害了公司的健康经营。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2. 大股东占款的定义和表现形式大股东占款指的是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各种方式将公司的资金占为己有。

这种行为一般以以下几种形式表现:2.1. 高息贷款大股东以公司名义向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金融机构借贷,利率显著高于市场利率。

这样,大股东可以通过高息贷款获取额外的利润,并将公司资金占为己有。

2.2. 债务担保大股东借用公司信用,为自己非公司经营的业务提供担保。

这样,一旦大股东非公司经营的业务出现亏损,公司将承担担保责任,导致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影响小股东的权益。

2.3. 股权转让大股东通过虚构交易或价格低估的方式将公司的股权转让给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实体,以获取公司的资金。

这样,大股东实际控制了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3. 大股东占款的影响和问题3.1. 影响公司治理大股东占款严重破坏了公司治理结构,使得公司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

大股东可以通过操纵公司资金来获得自己的私利,进而导致公司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3.2. 损害小股东权益大股东占款不仅损害了公司整体利益,也损害了小股东的权益。

大股东通过占款行为使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导致公司股价下跌,小股东遭受经济损失。

3.3. 降低公司价值大股东占款问题使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经营效益下降,进而降低了公司的价值。

这使得公司难以融资和扩大规模,限制了公司的发展。

4. 防止和解决大股东占款问题的对策4.1. 增强公司治理能力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相关制度和规定,对大股东占款行为进行监督和限制。

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加强对大股东的审查和监督,提高违规成本。

4.2. 公司信息披露加强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透明度,让市场对公司的运营和财务状况有一个真实的认知。

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的5种情形和税务风险

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的5种情形和税务风险

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的5种情形和税务风险范本一: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的5种情形和税务风险一:概述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是指大股东以个人名义或其他关联方的名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在未经合法程序和股东大会决策的情况下,占用公司资金或进行非法资金调动行为。

本文主要介绍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的五种情形和相关的税务风险。

二:情形一:股东利用关联方公司实施资金占用1. 情形描述:大股东通过与关联方公司达成非公开交易或虚设合同等手段,将上市公司的资金转移到关联方账户,违反公司章程违反法律法规,实施资金占用。

2. 风险及对策:该种情形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损失严重,股东责任难以追究。

建议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增加独立董事监督,严格审查关联交易,明确关联方交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三:情形二:大股东以个人名义占用公司资金1. 情形描述:大股东利用其影响力和控制权,在未经公司决策的情况下,将大额资金调动到个人账户,违反公司章程违反法律法规,个人占用公司资金。

2. 风险及对策:此情形涉及个人违法行为,可能构成非法侵占罪。

公司应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资金调动的监控和审计,及时发现和防止此类行为的发生。

四:情形三:大股东个人借款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情形描述:大股东以个人名义向公司借款,并以借款的形式实际上占用公司资金,违反公司章程违反法律法规,个人占用公司资金并获得高额利息。

2.风险及对策:此情形可能构成违规扩大信贷行为,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严格审查和控制对个人的贷款,加强绩效评估和风险控制。

五:情形四:大股东通过虚设交易转移资金1.情形描述:大股东通过与非实际交易对方达成协议,虚构交易事实,将上市公司的资金转移给非实际交易对方,违反公司章程违反法律法规,实施资金调用。

2.风险及对策:此情形可能导致公司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形象和信誉。

公司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监督,及时发现和防范虚设交易等行为。

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浅析

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浅析

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浅析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利益诱惑的增加,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旨在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及对策。

一、现象描述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是指公司大股东将上市公司的资金非法转移至个人账户或他用。

这种行为通常会给公司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导致财务危机。

侵占资金的方式多样,如通过虚构交易、滥发股票、偷逃税款等手段进行。

二、原因分析导致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权力滥用:大股东通常拥有公司的控制权,可以任意支配公司资源,滥用职权侵占资金。

2.监管不力: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行为监管不够严格,对于资金侵占行为缺乏有效制止,导致大股东有机可乘。

3.利益驱使: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借机非法侵占公司资金用于个人消费、投资或其他目的。

4.公司治理不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职责不落实,为大股东侵占资金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影响评估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对公司的影响非常巨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风险:大股东侵占资金会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增加公司财务风险。

2.投资者信心动摇: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会使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受到打击,降低公司的市场声誉,可能导致股价大幅下跌。

3.公司价值损失:资金侵占使得公司无法充分利用资金进行有益的投资,导致公司价值下降,影响股东权益。

四、对策建议为了遏制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的现象,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可以被采取:1.加强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运作的监管力度,对侵占资金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提高违法成本。

2.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对大股东行为的监督,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3.强化信息披露:公司应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及时披露与大股东有关的资金流动情况,让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能够及时获得相关信息。

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问题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 :8 0 9 F 3.1 文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4 4 1 ( 0 )3 0 8 0 1 0 — 94 2 7 0 — 9 — 2 0
进行非法利益输送的 目的, 将大量 的有 形和 无形资 产从上 市公 司转移 到控股股东 自己名下 , 同时却将 大量 的风 险和隐 患 留给 上市公 司。控 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 的关 联交 易形式 多种 多样 . 其中具有 代表 性 的 是 以下几种形 式 :1 控股股东与上市公 司进行资产 买卖。 由于 控股股 () 东在购并行 为中的支配 因素 , 这些 交易 在价格 确定 、 交易公 允性 、 息 信 披露充分性等方面存 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 . 厦华 电子 董事 会公告 , 受 将
供担保 。我 国《 司法 》《 保法 》 相关 司法 解释 均规 定 , 司的董 公 、担 及 公 事、 经理不得 以公司资产 为本公 司的股东或者 其他个 人债 务提供 担保 . 中国证监 会也 明确规 定上 市公 司不 得 以公司 资产为 本公 司的股 东、 股 东的控股 子公 司 、 东 的附属企业 或者 个人 债务提 供担保 。然而 在行 股 政干预或控股股 东的支配 F, 许多 上市公 司违 背 自己的真实 意愿 为其
维普资讯
●证 券市场
《 经济 ̄}07 20 年第 3 期
我 国上 市公 司大股 东侵 占问题 分 析
● 林宏 伟
摘 要: 文章首先对 大股 东侵 占的表现 形式、 占危 害厦原 因进 行 侵 详细分析 , 然后指 出股权集 中并不是导致 大股 东侵 占的根 源 , 资者保 投 护机制 的缺 失和不 完善是导致 大股 东侵 占的关键 因素。最后建议 管理 层应从 宏观协调和制度创新的 角度 , 积极推进 并 完善投 资者保护机制 。 关键词 : 大股 东侵 占 关联 交 易 投资者保护

如何做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管控

如何做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管控

如何做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管控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国的A股市场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最初的几十只股票发展到现今沪深两市总计近3000只股票,资产总值几十万亿,并形成了沪深A股、创业板、新三板、B股等的多层次、多体系的股票市场结构,股票市场已经成为了我国资本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股票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一直困扰着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A股市场中,各股票的股权都相对集中大股东凭借较高的持股占比牢牢掌握着A股上市公司的经营权和主导权,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就是A股市场发展中无法规避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结合A股市场中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现状对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做好A股市场中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解决与管控进行分析阐述。

标签:A股市場;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管理措施A股市场中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一直存在且近些年来这一问题较为突出。

从理论上看,A股市场中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较为普遍且这一问题逐渐成为了被控制公司向控股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重要手段这一,A股市场中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长期来看将会对被控制公司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

A股市场中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过去一直存在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在A股市场中也将长期存在,应当积极做好A股市场中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研究以便结合A股市场中大股东资金占用所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解决好、处理好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扫清A股市场发展所存在的一些顽疾,为我国A股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A股市场中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现状及成因A股市场中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长期存在且对A股市场的长远发展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

A股市场中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主要是由于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集中,大股东依靠其所持有的绝对控制数牢牢把握着上市公司的经营权和管理权,A股市场中的大股东所形成的控制股东凭借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益以各种形式来对上市公司的实际资金进行占用从而损害上市公司的权益。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在当今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屡见不鲜,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和市场的公平公正。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危害以及应对策略。

一、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的定义与表现形式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指的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及其关联方通过各种手段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资产或资源,从而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利益。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直接占用资金大股东以借款、预付款等形式直接从上市公司获取资金,且长期不归还。

这种方式较为直接和明显,往往容易被发现。

2、关联交易通过与上市公司进行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如高价购买大股东的资产、低价向大股东出售资产等,从而实现资金的转移。

3、违规担保大股东要求上市公司为其自身或关联方的债务提供担保,一旦债务无法偿还,上市公司将承担连带责任,导致资金被占用。

4、资产侵占大股东将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以低价转让给自己或关联方,或者无偿占用上市公司的资产。

二、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的原因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一些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大股东拥有绝对的控制权,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

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不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使得大股东能够轻易地占用公司资金。

2、利益驱动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惜牺牲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

通过占款,可以将上市公司的资金用于自身的投资、扩张或解决自身的资金困境。

3、监管不力监管部门对大股东占款问题的监管力度不够,处罚措施不够严厉,导致大股东违法违规成本较低,从而助长了这种行为。

4、财务造假部分上市公司为了掩盖大股东占款的事实,进行财务造假,虚增利润、资产等,使得问题更加隐蔽和复杂。

三、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的危害1、损害公司财务状况大股东占款会导致公司资金短缺,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和投资计划,降低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2、破坏市场信心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任,打击了市场信心,导致股价下跌,影响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引言: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是指公司大股东将公司资金或资产占为己有的行为。

这种行为通常涉及违反公司治理原则,损害了广大股东和公司的权益。

本文将通过对大股东占款问题的分析,探讨其原因和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一、大股东占款问题的原因1.信息不对称:大股东往往掌握着更多的信息和权力,可以通过利用信息不对称,将公司的资金转移到其他企业或个人名下。

2.监管不力: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不力,监管手段不完备,容易让大股东有机可乘。

3.公司治理不健全:一些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公司决策集中在大股东手中,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

4.利益驱动:大股东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不惜采取各种手段侵占公司的资金。

二、大股东占款问题的影响1.损害股东利益:大股东占款导致公司资金流失,降低了公司的利润,并且会导致股东权益被侵害。

2.影响公司形象: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容易引发媒体和公众的质疑,降低了公司的声誉和形象。

3.影响股票交易:一旦大股东占款问题曝光,投资者的信心会受到打击,股票价格可能会受到波动甚至暴跌,给公司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4.阻碍公司发展:大股东占款会导致公司内部资源利用不当,无法充分开展业务拓展和创新活动,阻碍了公司的发展。

三、解决大股东占款问题的途径1.加强监管力度:通过完善监管法律法规和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减少大股东占款的机会。

2.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设立独立的监事会,加强公司治理,实现权力制衡,避免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过度集中。

3.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减少大股东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机会。

4.依法惩处违规行为:对大股东占款等违规行为严惩不贷,通过司法手段追究其法律责任,起到震慑作用。

5.加强投资者教育:通过加强公众对上市公司投资风险的认知,提高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减少大股东占款的风险。

浅谈大股东侵占企业资金及典型案例分析

浅谈大股东侵占企业资金及典型案例分析

管理探索Һ㊀浅谈大股东侵占企业资金及典型案例分析孟陈林摘㊀要:文章主要以三房巷为大股东侵占企业资金的典型案例,分析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以及主要阻碍企业发展的原因,并希望通过此项典型案例的研究来探讨大股东侵占企业资金的主要方式㊁产生的影响以及提出合理可行的整治方案㊂关键词:大股东侵占;大股东资金占用一㊁三房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简介(一)公司简介及主营业务介绍江苏三房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370)于1980年在江苏省江阴市的周庄镇三房巷村注册成立㊂2003年3月,三房巷于上海交易所以15.6亿人民币的注资挂牌上市㊂一直以来,江苏三房巷集团有限公司都专注于纺织㊁聚酯化纤等专业领域,且其具有比较大的生产规模,主营业务主要有纺织㊁化工㊁热电等几大模块㊂这十多年来,三房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获得了国家江苏省"明星企业"㊁省市民营企业文明单位企业等多项荣誉,还被国有省级银行评定为AAA级信用资信,同时也是江苏省大型内资企业进出口的前十名㊂这几年来,公司产量和销售在总量上均在行业内遥遥领先㊂(二)公司营业收入及利润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亿元,相较于去年营业额,下降了12%,其中,化工业务和纺织业务分别同比减少15%和21%㊂根据公司提供的财务报告,其原因主要是报告期内纺织行业及PBT工程塑料市场产生的激烈竞争,染色㊁整理布的销售量和产品单价都有所有下降,对于PBT工程塑料而言,其销量也有所减少㊂同时,公司还向市场售出了一些即将淘汰的纺纱设备,这与市场需求相违背,也使得2019年棉纱产出量以及销售量都有所下降,同时导致2019年的销售收入相较于上一年度下跌㊂同时,从近五年来三房巷的财务数据根也可以看到,纺织业务一直以来都贡献着该企业的重要经营收入,公司纺织业务的毛利率在2016年㊁2017年及2018年的毛利率分别为3.3%㊁0.7%㊁2.4%㊂但这相较于其他两个业务,却非常低㊂查阅相关数据和资料后我们得知,公司的纺织业务毛利率处行业较低水平,尽管其服装和纺织业务在企业经营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还是热电和石油化工行业㊂表1㊀三房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利润构成图业务名称营业收入收入比例营业成本成本占比利润占比毛利率纺织5.51亿52.90%5.50亿62.00%0.82%0.23%热电3.13亿30.02%2.15亿24.21%63.24%31.36%化工1.51亿14.46%1.10亿12.42%26.14%26.90%其他材料2731.4万2.62%1212.50万1.37%9.80%55.61%㊀㊀(三)公司经营主要指标表2㊀2015 2019年度公司经营主要指标每股指标2019年度2018年度2017年度2016年度2015年度每股收益0.07元0.07元0.06元0.06元0.06元每股净资产1.68元1.64元1.59元1.56元3.77元每股资本公积金0.07元0.07元0.07元0.07元1.69元每股未分配利润0.46元0.43元0.38元0.35元0.76元每股经营现金流0.27元0.05元0.06元0.19元0.67元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4.15%4.16%3.51%3.18%1.55%净资产收益率-摊薄4.09%4.10%3.47%3.75%1.54%总资产报酬率4.67%4.11%4.08%3.89%2.13%人力投入回报率140.31%98.08%125.78%102.41%63.10%销售毛利率14.88%12.07%14.10%14.53%10.84%销售净利率7.98%6.11%6.60%6.60%3.38%㊀㊀(四)公司股本结构及股东构成情况表3㊀公司股本结构变动日期2016-05-242016-05-232009-12-312009-08-07总股本7.97亿7.97亿3.19亿3.19亿变动原因公积金转增股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定期报告股权分置受限股份上市流通股本7.97亿3.19亿3.19亿3.19亿流通股本7.97亿3.19亿3.19亿3.19亿1㊀㊀三房巷集团有限公司占三房巷股份的54%,是拥有最终控制权的第一大股东㊂表4㊀2019年度公司股东构成情况股东名称持股数量持股比例较上期变动三房巷集团有限公司4.36亿54.72%不变吴海燕854.51万1.07%+30.74%曹万清800.00万1.00%不变邱松409.73万0.51%新进股东许华400.78万0.50%新进股东戴望良394.49万0.49%-0.78%徐秀凤239.36万0.30%新进股东余达金230.29万0.29%不变上海虹叶酒店管理有限公司230.01万0.29%新进股东邱宇航222.14万0.28%新进股东㊀㊀(五)公司现金流量净额与分红对比图表5㊀2015 2019年度公司现金流量净额与分红2019年度2018年度2017年度2016年度2015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4亿4239.52万4771.32万1.50亿2.13亿现金分红0.3元0.25元0.2元0.2元0.2元㊀㊀(六)公司近年来发生的严重大股东侵占利益行为1.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2018年度,证监会向三房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查实公司的确存在资金被大股东非法占用且未及时进行任何对外信息披露或公告的情况㊂同时,根据‘行政处罚通知书“,2014年度,上市公司大股东三房巷集团及其子公司13次占用三房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资金的,涉及的资金高达3.78亿元㊂2015年度,三房巷集团及其旗下全资子公司18次占用三房巷股份资金,金额则达到了6.35亿元㊂这总计高达10.13亿元的资金占用情况,三房巷股份却加以隐瞒,未将与上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所有资金流动以及往来情况进行详细记账㊂2.存放巨额资金于旗下财务公司三房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三房巷财务公司达成的金融业务合作协议,将公司巨额资金长期存在于三房巷财务公司内㊂同时,根据三房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年报可知,其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高达11.76亿元,截至本年度末,公司存放在三房巷财务公司的存款余额就高达7.77亿元,而这其中,活期存款的数额为7365万元,定期存款的数额则为7.03亿元㊂同时本期实现的存款利息收入有1400多万元㊂3.为控股股东提供6亿元担保这一事项同样收到了上交所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㊂在上交所的问询函当中,要求三房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就其大股东的资产负债状况㊁质押状况㊁融资作用,解释其为大股东进行巨额资金担保的原因及合理性等问题㊂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三房巷计划收购其控股股东的方案(江苏海伦石化有限公司)也被证监会进行否决,有趣的是,收购双方都曾被证监会处罚,且原因均为违规使用上市公司资金㊂4.关联交易截至2019年度末,公司已经筹划了近一年对其大股东旗下资产的资产重组项目,其拟定收购标目标资产是江苏海伦石化股份有限的全部股权㊂三房巷国际贸易㊁三房巷集团是江苏海伦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股权持有人㊂除了三房巷集团是三房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关联身份之外,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另一交易方 三房巷国贸是由三房巷集团控制的下属子公司㊂而证监会提供的重组被否的审核意见则是: 申请人未充分说明并披露本次交易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增强持续盈利能力,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的相关规定㊂二㊁三房巷充当 送财童子(一)三房巷大股东侵占利益行为1.资金占用江苏三房巷集团是三房巷股份公司的控股股东,持有其50.33%的股权㊂江阴新伦化纤有限公司㊁江阴海伦化纤有限公司㊁江阴兴宇新材料有限公司㊁江苏海伦石化有限公司㊁江苏三房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均为三房巷集团的控股子公司㊂换句话说,三房巷股份与上述企业均存在关联关系㊂三房巷集团及其子公司在2014年多次占用三房巷股份资金,其金额高达3700余万元㊂2.关联交易 蛇吞象三房巷自2019年初起就开始了重大资产重组的筹划,拟收购标的资产是兼顾是海伦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㊂但值得关注的是,不论是从资产规模还是营收规模来看,江苏海伦石化有限公司都比三房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高出十几倍,这次并购显然可以看成是一次 蛇吞象 式的并购案㊂海伦石化的大股东分别是三房巷国贸㊁三房巷集团,除了三房巷集团是控股股东的关联身份之外㊂另一交易方,也就是三房巷国贸,则是隶属于三房巷集团控制的子公司㊂可2管理探索Һ㊀以清楚知道的是,如果这项并购交易案成功,将使得三房巷股份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和规模实现极大的提升㊂可是,江苏海伦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在盈利方面的表现却有些非比寻常㊂在2018年之前,其净利率一直表现不佳,在2017年,其营收为一百多亿,净利率呈现亏损状态,为亏损两千多万㊂而2018年度,营收却突然飙升,达到了两百多亿,净利润也达到了六亿多人民币㊂这样并购前夕实现的利润极速增长,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值得我们思考㊂同时,可以在海伦石化的财务报告中看出,其一大重要客户就是三房巷集团㊂可以看出,海伦石化的大部分营收都是由它的关联方贡献的㊂这其中有着非常严重的关联交易㊂这也是为什么此次并购重组被证监会否决㊂3.对控股股东提供担保根据三房巷股份有限公司近期的财务报告披露,已知的其控股股东三房巷集团的质押率已经达到了100%,并且其已经质押的上市公司股份占到了总股本的一半都不止㊂截至期末,三房巷股份有限公司对三房巷集团存在的连带责任担保余额达到了6亿元㊂(二)处罚情况2014年度至2015年度,三房巷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存在多次占用三房巷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资金的情况,三房巷股份有限公司却对此行为故意加以掩盖,并未将上述存在的关联方资金上的往来在企业账簿中进行详细的记录,这也使得三房巷股份在这两个年度的报告信息披露存在着重大的遗漏㊂对于这一行为,证监会认定三房巷股份这两年的报告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遗漏,同时也对公司给予了严重警告,并进行了行政罚款㊂三㊁三房巷大股东侵占利益的背后及影响分析三房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可知,三房巷集团有限公司是第一大股东,持股量达4.36亿,持股比例高达54%㊂通过查询三房巷集团有限公司的管理结构不难推知,三房巷集团有限公司呈现了典型的家族企业形式,而三房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实质上也是由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㊂家族型企业往往由董事会主导全局,财务制度㊁监事职责被弱化,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职能㊂三房巷关联企业众多,公司高管人员多数在关联企业交叉任职㊂三房巷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㊁占用资金等多种非法途径来实现其个人的利益,但这个行为不但损害了小股东的利益,也不利于公司自身的发展:①公司资金短缺,生产受限㊂三房巷大股东占用资金总额高达十亿,这必然会使得公司生产和经营水平受到限制,资金链出现短缺㊂②公司信誉下降,投资者积极性下降㊂从违法占用资金事项曝光后,二级市场上三房巷的股价从此一蹶不振㊂2018年度,三房巷股价甚至出现了近十年以来的新低 2.6人民币每股㊂四㊁整治方案分析(一)小股东需要提高维权意识小股东由于信息不对称㊁对自己投资公司不够了解等原因,自己的利益遭到侵犯时往往会意识不到或者由于维权的难度,放弃了自己应有的维权权利㊂因此,投资者在投资时,应当对自己投资的企业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同时定时关注公司的发展状况,当发现公司有任何侵犯自己利益的行为时,要勇于维护自己的权利㊂三房巷公司发生大股东资金占用情况收到处罚后,三房巷收到了来自全国几百名投资者的索赔要求,公司也与这些投资者达成私下和解,赔付率达80%㊂(二)政府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有时小股东放弃维权很大部分原因也是维权成本和难度太高,因此应当增加保护小股东的法律体系㊂这也有助于小股东提高维权意识;同时,应当对大股东行为严加管制,提高违法成本㊂(三)企业需改善公司管理结构三房巷是典型的家族企业,同时高管在多家关联企业交叉任职,关联交易尤为严重㊂因此,必须对公司的管理结构进行改善,同时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素质培训,加强财务管理意识㊂参考文献:[1]朱琪.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高管变更是否改变了企业绩效?[J].管理工程学报,2010(1):10-16.[2]齐楠楠.上市公司高管过度自信对股利分配决策的影响研究[J].经济管理与科学,2012(3).作者简介:孟陈林,重庆市西南大学㊂3。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资金怎么办法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资金怎么办法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资金怎么办法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资金怎么办法一、背景介绍在上市公司运营中,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的问题时有发生。

大股东占用资金是指大股东将上市公司的资金用于个人目的,违背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原则,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违背了公司治理的基本法律原则。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对大股东占用资金的法律法规、监管机制以及应对办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大股东占用资金的法律法规1. 公司法:公司法规定了公司行为的基本准则,对于大股东占用资金问题也有相应规定。

公司法明确规定,大股东应当按照公平、公正、善意、诚信的原则行使股东权利和履行股东义务,不得利用其影响力损害上市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2. 证券法:证券法是上市公司监管的重要法律法规。

根据证券法规定,大股东占用资金属于操纵市场、侵占公司财产等违法行为,应受到追责。

3. 上市公司监管规定:在上市公司的监管规定中,也对大股东占用资金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上市公司应披露大股东占用资金的情况,并重视大股东占用资金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三、大股东占用资金的监管机制1. 监管机构的角色:监管机构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证券监管机构可以通过监督检查、投资者维权等方式对大股东占用资金问题进行监管,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2. 内部监管机制: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管机制,通过董事会、监事会等内部机构对大股东行为进行监督,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

四、应对大股东占用资金的具体办法1.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强公司治理,通过建立健全的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明确股东权益保护的责任和义务,防止大股东占用资金。

2. 加强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应及时、准确地披露大股东占用资金的情况,通过信息披露增加公司的透明度,降低大股东占用资金的风险。

3. 法律维权:中小股东可以依法通过投诉、起诉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大股东返还占用的资金。

五、本文附件1. 公司法2. 证券法3. 上市公司监管规定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公司法:公司法是我国对公司行为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包括公司组织、公司行为等方面的规定。

关于大股东侵占行为及其限制途径

关于大股东侵占行为及其限制途径

加强监管力度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 大股东侵占行为的法律责任,加 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
威慑。
严格执法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和大股 东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大股东侵 占行为,维护市场公平和秩序。
建立举报机制
建立有效的举报机制,鼓励中小股 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大股东侵占 行为进行举报,并对举报者给予适 当奖励。
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01
大股东侵占行为会导致公司资产减少、利润下降,进而损害其
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影响公司治理结构
02
大股东侵占行为破坏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平衡,容易引发内部人
控制问题,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破坏市场秩序
03
大股东侵占行为往往涉及不公允的关联交易或违规担保等问题
,破坏了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大股东侵占行为的表现形式
01
02
03
关联交易
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与关 联方之间进行的不公允或 非法的交易,以转移公司 资产或利润。
资金占用
大股东通过各种手段占用 公司的资金,以供自己使 用或进行其他投资。
担保
大股东利用公司的资产或 信用为其他企业或个人提 供担保,以获取不当利益 。
大股东侵占行为的影响
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防止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资产转移等 方式侵占公司资产,保证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强化董事会监督作用
加强董事会尤其是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确保其能够对公司经营管 理进行全面监督,防止大股东滥用权力。
保障中小股东权益
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障中小股东的权益,使其能够参与公司 决策,并对大股东的侵占行为进行制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及解决方式探索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独有现象, 也是一个沉重而又敏感的话题。

近年, 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情况相当惊人, 大股东利用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侵占上市公司募集资金, 严重削弱了上市公司的独立性和资产质量, 直接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大股东占款与对外担保和委托理财被喻为上市公司三大隐患, 皆因它们随时有可能会突然爆发而危及到上市公司的健康肌体, 乃至于生存状况。

本文想通过对大股东占款现象的根源分析来寻求从根本上解决大股东占款问题的方式。

一、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状况严重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由来已久,金额巨大。

2002 年底, 中国证监会曾普查1175 家上市公司,发现676 家存在大股东占款现象, 占款总额为966169 亿元。

为此, 管理层在2003 年8 月正式颁布实施了《关于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从整治效果看, 有一定改观, 到了2003 年底, 关联方占款余额为577 亿元, 下降幅度为40 %。

但到了2004 年6 月份止, 统计显示关联方占款余额仍有535112 亿元, 下降速度则明显趋缓, 基本上没有明显改观, 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变本加厉的迹象。

目前, 大股东占款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一) 大股东新增占款现象仍在发生大股东占款有非经营性占款与经营性占款两种方式。

其中, “经营性占款”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项下, 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关联交易所占比重较大, 在销售和采购过程中, 可能形成金额巨大的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 这为某些控股股东借助关联交易侵占上市公司资金提供了可乘之机。

“非经营性占款”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其他应收款”项下, 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款、暂付款项, 主要包括与主业经营不直接相关的预付的备用金、应收的各项赔款、罚款、应收的租金、存出的保证金等, 正常的情况下, 上市公司其他应收款金额不应过高。

但是, 某些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其关联方则“名正言顺”地向上市公司“借用”巨额资金并长期拖欠, 形成上市公司对其数目巨大的其他应收款。

上市公司的其他应收款大多来自大股东或其关联方的拖欠, 且债务人表现出相当的集中度。

可以说, 相对于应收账款和预付款, 其他应收款更能反映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的情况。

据沪深两市1149 家A 股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 今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又增长了18189 %, 预付账款增长了22163 %, 其他应收款增长了12134 %, 三项指标增幅均较大。

以上三项往来账项占净资产的比重, 在2003 年末的确有过明显下降, 但2004 年上半年又开始上升,从2003 年的30123 %上升到2004 年的33186 %。

因此, 从总体上看,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现象又有抬头的趋势, 而且更具有隐蔽性。

( 二)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被占款公司的主体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分为两类, 一类是国有企业, 一类是民营企业( 含自然人) 。

我们知道, 我国一千多家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 国有企业独家发起或作为主要发起人, 然后向社会公众募集股份并实现上市, 由此决定了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国有股“一股独大”。

近几年, 由于上市公司频繁发生重组和国有股转让,以及一些民营企业也获得了上市机会, 因此证券市场中也出现了一部分民营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

两类大股东都有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 但国有大股东要严重得多。

据对资金被占用较为“典型”的271 家上市公司( 应收款净额和其他应收款占净资产的比例分别高于30 %和20 %,并且应收款净额高于1 亿元) 分析, 60 %的公司属于国有控股( 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 。

其中, 超过80 家公司国有资本绝对控股, 即国有股权占上市公司总股本比例超过50 %以上。

“典型”的如三九医药,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调查结果,截至2001 年5 月31 日, 三九医药的大股东三九药业及关联公司占用三九医药约25 亿元, 被占用的资金甚至包括了三九医药未使用的及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 25 亿元欠款相当于三九医药当时净资产的96 %。

而因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曾遭监管部门处罚的三九医药并没有就此吸取教训。

其半年报显示, 截至2004 年6 月30 日, 大股东三九集团及其关联公司不仅没有减少占用三九医药的资金, 反而比2003 年底的2217 亿元又多占用三九医药高达4 亿多元资金。

因大股东占款而被小股东告上法庭的莲花味精, 无疑是另一个被大股东占款的“典型”, 截止2004 年6 月30 日, 作为大股东的莲花味精集团占用上市公司款项达10107 亿元。

( 三) 大股东占款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大量资金被占用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巨额资金被占用必定会影响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 更为严重的是, 资金被占用直接“吞噬”了上市公司的巨额利润。

2001 年新会计制度正式实施, 要求上市公司加大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的力度, 致使上市公司管理费用剧增。

统计显示, 2001 年、2002 年上市公司整体计提坏账准备金的总额竟达到全部利润的40 %左右。

2002 年到2003 年, 966 亿元减至577 亿元,减少近400 亿元, 这400 亿元可以说绝大部分是以上市公司的大幅计提、以上市公司的巨额亏损为代价的, 大股东真正拿钱归还的很少, 最“典型”的如ST 轻骑一年巨亏34 亿元, 其中30 亿元为大股东欠款金额坏账。

第二, 严重削弱上市公司资产质量。

资金长期被占用必然会导致上市公司流动资金匮乏, 为维持主业经营, 不得不采用向银行借款等方式, 最终的结果是上市公司债台高筑,经营状况每况愈下, 直至沦为ST公司甚至被终止上市。

“典型”如粤金曼, 由于控股股东广东金曼集团长期占用粤金曼资金达10 亿多元, 使粤金曼持续经营能力丧失, 只剩部分企业维持生产, 2000 年每股净资产跌至—7191 元, 2001 年被终止上市。

二、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成因( 一)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因为历史原因,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分割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两部分。

股权结构的人为割裂造成同股同权基础的丧失, 利益的差别导致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 而“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则为大股东凭借其控股地位来攫取相关者的正当利益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大股东可以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控制上市公司, 左右上市公司的行为, 为所欲为地侵害上市公司利益进而侵占上市公司资金, 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如“三九”、“轻骑”等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的“典型”, 无一不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

由于大股东的绝对控制, 使中小股东缺乏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 缺少抗衡大股东的“法宝”, 流通股股东很难给公司的决策和管理施加重大影响。

在缺乏制度性约束的情况下, 从自身利益考虑, 把上市公司资金化作自身可以利用的资源, 是一个大股东的当然选择。

同时, 由于股权过于集中, 许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与其大股东的董事长均为同一人, 许多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在实际中往往成了一个空架子。

在通常情况下, 通过控制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和经理层, 对上市公司实施超强控制, 为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提供了方便。

另外, 由于我国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 国有股只能在场外协议转让, 流动性差, 再加上我国上市公司派现率普遍较低, 国有股东没有其他股权收入来源, 在母公司及其关联方生存困难时, 自然首先想到的是侵占上市公司资金。

( 二) 上市公司体制转轨不彻底目前, 我国一千多家上市公司相当多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的, 由于这些企业改制不彻底, 给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并成为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传统意识观念的影响。

在某些国有大股东的高管层来看, 上市公司还是国有企业的一个子公司或下属单位,而不是市场投资者共有的资产, 花上市公司的钱, 就像是老子花儿子的钱那样的心安理得。

把“国有资产”凌驾于“法人财产”、“个人财产”之上的意识, 不仅在一些人的头脑里仍然存在, 而且体现在他们的工作之中。

因此, 诞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母公司对本应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上市公司进行着这样那样的掌控, 如此畸形地运作模式, 上市公司资金被占不可避免。

第二, 改制不彻底的影响。

对于国有大股东而言, 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还有特殊的原因。

为了实现上市融资的目的,原国有企业把优质资产和盈利性强的业务都被集中到了上市公司, 保留在母公司的资产大都是一些庞大的闲置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 盈利能力很差, 市场竞争力不强, 资产质量较差。

这个母公司就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 母公司成了一个劣质资产大仓库, 成了“社会保障部”。

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 母公司的领导和职工都会认为这样做是在为上市公司作“牺牲”, 一旦上市融资的目的实现, 母公司的“牺牲”就必须“补偿”, 用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支持母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似乎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

因此, 上市公司在形式上成为大股东向市场拿钱的工具, 或者说“二传手”。

( 三) 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行为的监管和约束力度不够由于种种原因,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成了一种习惯思维, 尽管监管部门出台各种措施大力清欠, 但显示情况, 数额下降幅度极为有限; 个别公司名义上清欠, 实际上占用金额却越清越多; 新的大股东欠款公司仍然不断浮出水面。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我国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行为的监管和约束力度不够有关。

正是因为缺少有力的外部监管, 缺少应有的自律态度,大股东和相关政策之间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一直在持续。

在所有这些行为的背后, 都隐藏着大股东规避政策监管的动机。

其中, 在大股东操纵上市公司并占用资金的过程中, 难以监管的关联交易是有效的秘密武器。

在我国评估和审计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尚未得以充分发挥的情况下, 大股东及关联方往往对其交易所涉及到的产品、资产、项目等形成一种与市场价格相背离的非公允价格, 交易往往沦为大股东操纵并掏空上市公司的手段。

种种迹象表明, 上市公司资金被侵占, 大股东是“祸首”, 上市公司管理者是“协作”, 两者都应当受到追究和查处。

但我国对这方面的监管和约束是苍白无力的。

从政府监管看, 负责上市公司监管的证监会职权尚有局限, 比如, 只监督上市公司, 不监督控股股东。

从法律制度来看, 我国缺乏对会计、审计等中介机构的问责机制, 缺乏打击资金非法转移的法律法规, 以及缺少当中小股东利益受到大股东侵害时诉讼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