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得 ,C正确;
D.受力分析可得:
解得 ,则θ越大,F越大,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
故选A。
3、C
【解析】AB.由于弹簧被压缩了 ,故弹簧的弹力
对于甲来说弹簧对它的力是向左的,大小为8N,而甲静止,则甲最大的静摩擦力为:
f甲=50N×0.25=12.5N>F
则甲静止,则甲受到的摩擦力与F等大方向
f甲=F=8N
A.细绳PB的拉力大小为
B.细绳PA的拉力大小为
C.木块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D.木块所受斜面的弹力大小为
2、如图所示,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已知两人手臂对桶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θ,水和水桶总重量为G,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当θ=0°时,F=G
B.当θ=120°时,F=G
10、站在升降机中的人出现失重现象,则升降机可能()
A.作加速上升B.作减速下降
C.作加速下降D.作减速上升
11、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用悬索救起伤员.直升机和伤员以相同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二者之间的距离l与时间t的关系为 式中l表示伤员到直升起的距离,H表示开始计时时伤员与直升机的距离,b是一常数,t表示伤员上升的时间 ,不计伤员和绳索受到的空气阻力.这段时间内从地面上观察,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2)刹车后汽车行驶的距离
17、(10分)“礼让斑马线”体现了机动车驾驶员的文明出行意识.如图所示,小王开车以 的速度在一条直路上行驶看到行人正要走斑马线过马路.以车子现行速度,完全可以通过路口而不撞上行人.经过1s时间的思考,小王决定立即刹车,礼让行人.经过4s的匀减速运动汽车刚好在斑马线前停下.求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
5、D
【解析】A.镜框受重力和两根绳子的拉力处于平衡,合力等于0,知两根绳子拉力的合力等于重力,绳子的夹角越小,绳子拉力越小,故AC错误;
B.B图中只有一根绳子,则其拉力大小等于画框的重力的大小,而D图中有两根绳子,而且两根绳子之间的夹角为 ,则此时每根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的 ,故B错误,D正确;
故选C。
4、C
【解析】由图像可知:合力先增大后反向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由于合力先增大后反向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先增大后反向减小,由于加速度反向,则物体先加速前进,后减速前进,即速度先增大后变小,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注意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则减速运动
(1)铁丝圈抛出点距离地面的高度h;
(2)铁丝圈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的正切值
15、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所悬挂钩码的重力相对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的恒定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作出弹簧的长度(L)随钩码个数(n)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详解】A、对小明进行受力分析,其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加速度向上,若加速度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则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此时体重计的示数为 ,故选项A正确,选项D错误;
B、加速向下或减速向上,加速度向下,若加速度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则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此时体重计的示数为 ,故选项B错误,C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来求解即可
8、BD
【解析】物体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力F=3N,因为物体与木板之间无摩擦,物体与左侧挡板间无挤压,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ma,解得
a=6m/s2,
方向向左。所以此段时间内木板与物体可能一起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
A.综上分析木板与物体可能一起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A错误;
A.木块甲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
B.木块甲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
C.木块乙所受摩擦力大小 9 N
D.木块乙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
4、如图所示,物体的合外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物体在合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则在 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A.l∶8B.l∶6
C.l∶5D.1∶3
7、如图,小明站在电梯里的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为500N.某段时间电梯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为1 m/s2g取10 m/s2,则这段时间内
A.若电梯向上加速运动,则体重计的示数为550N
B.若电梯向上减速运动,则体重计的示数为550N
C.若电梯向下加速运动,则体重计的示数为450N
故选D。
6、A
【解析】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求出PQ、QR之比
【详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 知, , ,
所以PQ:QR=1:8,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AC
【解析】分别讨论加速度向上或向下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即可;
C.向左减速
D.向左加速
9、下列有关物理思想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重心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
C.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Δt足够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D.在探究“力、质量、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C.当θ=90°时,F= G
D.θ越大,F越大
3、木块甲、乙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甲、乙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乙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木块所受摩擦力情况是( )
【详解】AB.对结点P受力分析
由平衡条件得
故AB错误;
CD.对斜面上的物体,由平衡条件可得,平行斜面方向上
解得
垂直斜面方向上
解得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A
【解析】考查力的合成。
详解】A.当θ=0°时,受力分析有:
解得 ,A错误;
B.当θ=120°时,受力分析有:
解得 ,B正确;
C.当θ=90°时,受力分析有:
①图线与L轴的交点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线BC段偏离了直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竖直悬挂放置相比,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B.木板的质量M=2kg
C.当F=8N时,滑块 加速度为3m/s2
D.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1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3、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长度的关系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
(2)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图,纵轴是钩码质量m,横轴是弹簧的形变量x,由图可知:图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_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N/m。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9.8m/s2
C.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t非常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C正确;
D.在探究“力、质量、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D正确。
故选CD。
10、CD
【解析】失重状态即视重小于重力,故物体加速度向下,所以升降机可能做加速下降或者减速上升.CD正确
11、ACD
【解析】直升机和伤员之间的距离以 变化,知伤员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伤员实际的运动是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详解】A.由 可知伤员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是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恒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只受两个力的作用,所以悬索的拉力大于伤员的重力,因此悬索始终保持竖直,所以A正确;
故甲受到的摩擦力为8N,方向水平向右,选项AB均错误;
CD.对乙,其最大静摩擦力
f乙=60N×0.25=15N
它受向右的8N的弹力,还有向右的1N的拉力,故两力的合力大小为9N,方向水平向右,也小于其最大静摩擦力,乙也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故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对它的弹力和拉力的合力9N,方向水平向左,选项C正确,D错误。
A.悬索始终保持竖直B.伤员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伤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D.伤员的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
12、图甲中,质量为M 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当木板受到随时间t 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时,其加速度a与F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10m/s2,则( )
A.滑块的质量m=4kg
B.综上分析木板与物体可能一起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B正确;
C.综上分析木板与物体可能一起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C错误;
D.综上分析木板与物体可能一起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D正确;
故选BD。
9、CD
【解析】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
B.重心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故B错误;
三.计算题(22分)
16、(12分)汽车以1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在0.8 s后才能作出反应,实施制动,这个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若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 m/s2,从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到刹车后汽车完全停下来,汽车所通过的距离叫刹车距离.求:
(1)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C
【解析】以结点P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求解PA、PB绳上的拉力大小;以木块M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求出木块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和弹力。
(3)如图丙所示,实验中用两根不同的弹簧a和b,画出弹簧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F-L图象,下列正确的是______。
A.a的原长比b的长B. 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D.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14、游乐场所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套圈圈”的游戏,如图所示,某同学以初速度v0=6m/s从O点抛出铁丝圈,已知A点在O点的正下方,结果套中水平地面上距A点L=3m处目标C。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D.若电梯向下减速运动,则体重计的示数为450N
8、如图所示,左右带有固定挡板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M放于长木板上,并与长木板保持相对静止,此时弹簧对物体的压力为3 N,物体的质量为0.5 kg,物体与木板之间无摩擦,物体与左侧挡板间无挤压,则此段时间内木板与物体M可能一起()
A.向右加速
B.向右减速
B.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C.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速度一直变小
5、小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想要悬挂一个画框,以下四种方法中每根绳子所受拉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6、一物体从P点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Q点的速度为v,到R点的速度为3v,则PQ∶QR等于()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绳PA和PB的结点上,PA偏离竖直方向θ=30°角,PB在水平方向,且连在质量为M的木块上,木块静止于倾角也为θ=30°的斜面上,则( )
D.受力分析可得:
解得 ,则θ越大,F越大,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
故选A。
3、C
【解析】AB.由于弹簧被压缩了 ,故弹簧的弹力
对于甲来说弹簧对它的力是向左的,大小为8N,而甲静止,则甲最大的静摩擦力为:
f甲=50N×0.25=12.5N>F
则甲静止,则甲受到的摩擦力与F等大方向
f甲=F=8N
A.细绳PB的拉力大小为
B.细绳PA的拉力大小为
C.木块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D.木块所受斜面的弹力大小为
2、如图所示,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已知两人手臂对桶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θ,水和水桶总重量为G,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当θ=0°时,F=G
B.当θ=120°时,F=G
10、站在升降机中的人出现失重现象,则升降机可能()
A.作加速上升B.作减速下降
C.作加速下降D.作减速上升
11、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用悬索救起伤员.直升机和伤员以相同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二者之间的距离l与时间t的关系为 式中l表示伤员到直升起的距离,H表示开始计时时伤员与直升机的距离,b是一常数,t表示伤员上升的时间 ,不计伤员和绳索受到的空气阻力.这段时间内从地面上观察,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2)刹车后汽车行驶的距离
17、(10分)“礼让斑马线”体现了机动车驾驶员的文明出行意识.如图所示,小王开车以 的速度在一条直路上行驶看到行人正要走斑马线过马路.以车子现行速度,完全可以通过路口而不撞上行人.经过1s时间的思考,小王决定立即刹车,礼让行人.经过4s的匀减速运动汽车刚好在斑马线前停下.求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
5、D
【解析】A.镜框受重力和两根绳子的拉力处于平衡,合力等于0,知两根绳子拉力的合力等于重力,绳子的夹角越小,绳子拉力越小,故AC错误;
B.B图中只有一根绳子,则其拉力大小等于画框的重力的大小,而D图中有两根绳子,而且两根绳子之间的夹角为 ,则此时每根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的 ,故B错误,D正确;
故选C。
4、C
【解析】由图像可知:合力先增大后反向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由于合力先增大后反向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先增大后反向减小,由于加速度反向,则物体先加速前进,后减速前进,即速度先增大后变小,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注意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则减速运动
(1)铁丝圈抛出点距离地面的高度h;
(2)铁丝圈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的正切值
15、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所悬挂钩码的重力相对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的恒定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作出弹簧的长度(L)随钩码个数(n)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详解】A、对小明进行受力分析,其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加速度向上,若加速度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则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此时体重计的示数为 ,故选项A正确,选项D错误;
B、加速向下或减速向上,加速度向下,若加速度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则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此时体重计的示数为 ,故选项B错误,C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来求解即可
8、BD
【解析】物体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力F=3N,因为物体与木板之间无摩擦,物体与左侧挡板间无挤压,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ma,解得
a=6m/s2,
方向向左。所以此段时间内木板与物体可能一起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
A.综上分析木板与物体可能一起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A错误;
A.木块甲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
B.木块甲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
C.木块乙所受摩擦力大小 9 N
D.木块乙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
4、如图所示,物体的合外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物体在合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则在 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A.l∶8B.l∶6
C.l∶5D.1∶3
7、如图,小明站在电梯里的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为500N.某段时间电梯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为1 m/s2g取10 m/s2,则这段时间内
A.若电梯向上加速运动,则体重计的示数为550N
B.若电梯向上减速运动,则体重计的示数为550N
C.若电梯向下加速运动,则体重计的示数为450N
故选D。
6、A
【解析】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求出PQ、QR之比
【详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 知, , ,
所以PQ:QR=1:8,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AC
【解析】分别讨论加速度向上或向下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即可;
C.向左减速
D.向左加速
9、下列有关物理思想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重心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
C.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Δt足够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D.在探究“力、质量、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C.当θ=90°时,F= G
D.θ越大,F越大
3、木块甲、乙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甲、乙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乙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木块所受摩擦力情况是( )
【详解】AB.对结点P受力分析
由平衡条件得
故AB错误;
CD.对斜面上的物体,由平衡条件可得,平行斜面方向上
解得
垂直斜面方向上
解得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A
【解析】考查力的合成。
详解】A.当θ=0°时,受力分析有:
解得 ,A错误;
B.当θ=120°时,受力分析有:
解得 ,B正确;
C.当θ=90°时,受力分析有:
①图线与L轴的交点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线BC段偏离了直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竖直悬挂放置相比,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B.木板的质量M=2kg
C.当F=8N时,滑块 加速度为3m/s2
D.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1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3、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长度的关系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
(2)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图,纵轴是钩码质量m,横轴是弹簧的形变量x,由图可知:图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_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N/m。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9.8m/s2
C.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t非常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C正确;
D.在探究“力、质量、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D正确。
故选CD。
10、CD
【解析】失重状态即视重小于重力,故物体加速度向下,所以升降机可能做加速下降或者减速上升.CD正确
11、ACD
【解析】直升机和伤员之间的距离以 变化,知伤员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伤员实际的运动是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详解】A.由 可知伤员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是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恒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只受两个力的作用,所以悬索的拉力大于伤员的重力,因此悬索始终保持竖直,所以A正确;
故甲受到的摩擦力为8N,方向水平向右,选项AB均错误;
CD.对乙,其最大静摩擦力
f乙=60N×0.25=15N
它受向右的8N的弹力,还有向右的1N的拉力,故两力的合力大小为9N,方向水平向右,也小于其最大静摩擦力,乙也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故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对它的弹力和拉力的合力9N,方向水平向左,选项C正确,D错误。
A.悬索始终保持竖直B.伤员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伤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D.伤员的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
12、图甲中,质量为M 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当木板受到随时间t 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时,其加速度a与F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10m/s2,则( )
A.滑块的质量m=4kg
B.综上分析木板与物体可能一起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B正确;
C.综上分析木板与物体可能一起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C错误;
D.综上分析木板与物体可能一起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D正确;
故选BD。
9、CD
【解析】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
B.重心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故B错误;
三.计算题(22分)
16、(12分)汽车以1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在0.8 s后才能作出反应,实施制动,这个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若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 m/s2,从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到刹车后汽车完全停下来,汽车所通过的距离叫刹车距离.求:
(1)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C
【解析】以结点P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求解PA、PB绳上的拉力大小;以木块M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求出木块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和弹力。
(3)如图丙所示,实验中用两根不同的弹簧a和b,画出弹簧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F-L图象,下列正确的是______。
A.a的原长比b的长B. 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D.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14、游乐场所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套圈圈”的游戏,如图所示,某同学以初速度v0=6m/s从O点抛出铁丝圈,已知A点在O点的正下方,结果套中水平地面上距A点L=3m处目标C。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D.若电梯向下减速运动,则体重计的示数为450N
8、如图所示,左右带有固定挡板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M放于长木板上,并与长木板保持相对静止,此时弹簧对物体的压力为3 N,物体的质量为0.5 kg,物体与木板之间无摩擦,物体与左侧挡板间无挤压,则此段时间内木板与物体M可能一起()
A.向右加速
B.向右减速
B.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C.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速度一直变小
5、小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想要悬挂一个画框,以下四种方法中每根绳子所受拉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6、一物体从P点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Q点的速度为v,到R点的速度为3v,则PQ∶QR等于()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绳PA和PB的结点上,PA偏离竖直方向θ=30°角,PB在水平方向,且连在质量为M的木块上,木块静止于倾角也为θ=30°的斜面上,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