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训练及咳嗽排痰对肺切除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及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论著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肺癌等患者常通过肺切除手术进行手术治疗,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和环境、吸烟、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据WHO 资料显示,肺癌的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4位[1],患病率、死亡率都很高,并有逐年上升趋势。

但是,我国现阶段对肺癌的管理情况并不乐观,无法良好地对患者的治疗进行控制,而且患者自身缺乏对肺癌的认知和自我管理的依从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命质量,因此,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全面的护理。

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肺切除术后患者100例,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肺切除术后患者100例,诊断: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症状,以上患者均反复多次住院进行治疗。

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6~78岁,平均(57.63±6.24)岁;病程1.5~12年,平均(5.75±1.40)年。

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的呼吸道症状和体征等基本病情均已稳定1个月后。

护理方法:①制定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及咳嗽排痰计划: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常规检查和肝肾功能情况,主要测定肺功能情况。

在测定肺功能前对患者详细介绍测定方法,嘱咐患者不能使用呼吸兴奋剂等药物,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评估,预计可能会发生的肺部并发症并且做好相对应的计划。

②促进排痰训练:有效咳痰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一些患者不能掌握有效的咳痰方法,导致呼吸道被痰液堵塞,加重呼吸症状。

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在深呼吸之后采用“二步咳痰”法[2]来提高咳痰有效性,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做胸部叩击,如有必要,还可以采取体位引流的方式来帮助患者排痰。

③呼吸功能锻炼:呼吸功能训练主要分为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两种方法。

腹式呼吸主要是患者取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或上腹部。

用鼻缓慢吸气,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凸出,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

呼气时用口呼出,腹肌收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而上抬,推动肺部气体排出,手感到腹部下降。

而缩唇呼吸是由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
部。

吸气与呼气时间比1:2或1:3。

缩唇大小程度与呼气流量,以能使距口唇15~20cm 处,与口唇等高点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至于熄灭为宜[3]。

缩唇呼吸的技巧在于缩唇会产生微弱阻力,使得呼吸时间得以延长,从而加强气道的压力,使得气道塌陷情况得以缓解。

④咳嗽训练:鼓励患者咳嗽可以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于患者预后有
重要意义。

患者因为胸部疼痛而不敢咳嗽,因此要在术前进行咳嗽训练,让患者掌握术后有效咳嗽的技巧。

让患者吸气屏住呼吸,此时禁闭声门,抬高膈肌后胸内压增加,收缩肋间肌后咳嗽,此时声门突然打开冲击痰液,呼吸道分泌物得到清理。

⑤体能锻炼: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可以鼓励患者进行下床活动,以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在恢复期间,选择平地(或缓坡)步行、打太极拳或慢跑等多项全身运动,需要注意的是,应该控制好患者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量,最好不要出现气促或心慌,并逐渐增加强度[3]。

全身性运动既能使患者的运动耐力得到改善,也能缓解他们的疲倦感,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并调节心理上的问题,提高防寒能力,增强身体素质。

每天让患者散步50min,慢跑50min;原地蹲起运动3次/d;连续上下楼梯3层,2次/d。

以上运动以患者不感到疲劳,最高心率不超过120次/min 为宜[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 检验,以(x ±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护理前后肺功能变化:呼吸功能训练及咳嗽排痰前后变化比较,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指标优于护理前(P <0.05),护理效果显著。

见表1。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讨论
肺癌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一般包括环境因素、生活因素等。

肺癌的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人,发病率高达10%,发病时间长、治愈难度很大,该病的致死率很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近年来,医学模式不断转变,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医学措施的目标随之拓展,既要提升患者的生存率,更要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以促进其身心健康。

肺癌多通过肺切除术进行治疗,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9.07.098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及咳嗽排痰对肺切除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及护理。

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
治肺切除术后患者100例,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及咳嗽排痰护理,对比分析护理前后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
全部患者护理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指标优于护理前,护理效果显著。

结论:肺康复护理能够让患者肺功能增强,提高
生活质量,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开胸手术;肺功能;锻炼;护理
呼吸功能训练及咳嗽排痰对肺切除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及护理刘小红
655000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云南曲靖
143
护理论著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7期后要进行科学的呼吸训练和咳嗽排痰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疗效,改善肺功能[5]。

本次研究中,术前对患者进行了肺功能评估、呼吸锻炼、咳嗽锻炼、腹式呼吸训练、体能锻炼等护理措施,患者护理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指标优于护理前(P <0.05),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肺切除术后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及咳嗽排痰能够让患者肺功能增强,提高生活质量,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岑小浴,李赛梅,李珍,等不同呼吸训练方法在开胸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6,6(11):143-144.[2]方雪.术前呼吸操锻炼在肺切除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2(12):215-216.
[3]何静,韦靖,梁芳.开胸手术前实施多媒体健康教育对改变术后患者依从性的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3(7):211-212.[4]王亚勤,郑彩娥.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J].中华护理杂志,2015,47(1):25-27.
[5]王明丽.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
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护理
杂志,2015,1(2):34-35.
讨论退行性关节炎是非炎性且退行性的一种关节疾病,多累及负责承重的大关节,比较常见的是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不良影响,需要尽早诊断及治疗[2]。

X 线检查可以将关节内部的大致状况予以良好呈现,然而,其对膝关节软骨的早期退变情况及损伤程度难以呈现,且X 线具有一定的辐射性。

关节镜检查可以对患者的关节内部状况予以直接观察,将关节软骨和周围组织予以清楚呈现,然而,其存在一定的创伤性[3]。

MRI 检查是无创性的检查方式,其具有比较高的分辨率,清晰度比较高,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本文相关资料显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采用MRI检查的软骨损伤阳性率比关节镜检查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采取MRI 检查的软骨损伤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检出率也比关节镜检查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MRI 检查能够多参数成像,可以多方位扫描检查,将关节结构和关节软骨形态予以良好呈现,可以显示出对应组织病理改变,可以获得和关节镜检查基本一致的结果,还能减少不必要的创伤[4-5]。

综上所述,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的软骨损伤分级诊断中应用MRI 检查有较优的应用效果,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红.磁共振成像对退行性膝关节炎软骨
损伤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6):590-591.
[2]吕帅洁,厉驹,何斌等.富血小板血浆关节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16,32(7):626-631.
[3]严攀,刘波,阴俊,等.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用于膝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评定的反应度研究[J].中国康复
医学杂志,2016,31(2):215-216.
[4]刘卉荣,王志芳,马蕾,等.X 线、CT、MRI 三种技术诊断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8):1549-1552.[5]叶兴伟,陈旭,杨琳琳,等.彩色多普勒超声
对中老年膝骨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18(3):173-176.和纤维蛋白原(g/L)指标等凝血功能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后,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血功能检查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讨论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的病情严重,临床表现是患者机体的器官血流量不足、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红细胞丢失以及酸中毒等,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时,会严重影响生命安全[3]。

因此,输血治疗是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是患者在输血后可能会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因此,对输血患者实施常规凝血功能的监
测尤为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近2
年收治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86例,均实施输血治疗以及常规凝血功能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对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及血液状态评估等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田佳萍.探讨常规凝血检验项目在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疗效监测和预测中的作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9):214-215.
[2]王海苓.常规凝血检验项目在异位妊娠大
出血输血治疗疗效监测和预测中的作用
[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6):99-101.
[3]
李凤兰.常规凝血检验项目在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不良反应监测的价值[J].临
床研究,2016,24(6):192-193.(上接第
141
页)(上接第142页)
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