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易的纪录片解说风格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气息特点:强气息、弱控制 气息是声音动力,控制气息是声音美妙变换的前提。 李易解说的突出之处是气息和声音,他气息雄厚、吐字饱 满、嗓音宽厚。强气息、强控制发出的声音洪亮但缺乏层 次,话筒采集更显干瘪,声音缺乏艺术美感,而李易发声共 鸣采用强气息、弱控制的方式。充分的声带放松,声音的虚 声多于实声,并用大气息量营造最大程度的共鸣而并非响 度,这时声音响度虽不是最大但声音层次感极强,这样既 能有利于嗓音保护,也能确保话筒拾音效果最佳。李易之 前的纪录片配音都趋于强气息、强控制,李易风格的出现 让观众获得了一种新的审美体验,为纪录片解说开辟了平 实自然、没有表演痕迹的新路。 (三) 语流特征:起伏平淡、极富张力 评判解说人语言质量不仅要听声音的静态品质,而且 要看语言的动态表达效果。有声语言是一种线状结构,其 行进犹如河水流动,被称为“语流”。语言上的“跌宕起伏” 造成听觉上的“曲线美”和音律感,这是汉民族语言的本质 特征。在当下纪录片追求语流微小变化的平实语境下,极 易造成解说语言的平淡乏味。而李易的解说伴随画面娓娓 道来,即使在语流平静缓慢、起伏微小的状态下,依然能保 持语言的内在情绪张力和丰富的语言表达层次,进而形成 了李易“起伏平淡而极富张力”的语流特点。
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 “风格”是指一种动态的、稳定 的、独特的达到美学层次的艺术表现。纪录片解说的艺术 风格是解说人在动态的纪录片解说中表现出独有的、持久 的艺术魅力。李易在 20 多年的艺术创作中,形成了“端庄 儒雅、厚重自然”的艺术风格。
(一) 音色独特:厚重自然、端庄儒雅 声音的厚薄、亮暗和美不美都属于音色范畴。北京台 《环球影视》制片人杨爱华说,李易在中国堪称最高水平播 音员,我们都觉得自己写的烂稿子被他一念就成了佳作。 李易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雄厚、自然的嗓音,极富磁性、无 须修饰的欣赏性;二是其吐字清晰、准确,发音纯正、规范, 态度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端庄儒雅。毕业于北京广播 学院的李易,在吐字归音、三腔共鸣以及情、声、气结合方
112 | RADIO&TV JOURNAL 2016.9
力训练,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备稿时将内容速记,通过瞬时 记忆呈现即时的主持或者报道,进行即兴口语展现;或是 通过长时记忆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听候表达需要时进行 语料调取。同时,在记忆力角度进行即兴口语训练还可以 提升注意力集中度,或者说提高自我抗干扰能力。有关记 忆力层面进行播音主持即兴口语训练,可以采取如详细复 述、简要复述等形式,或是就一些优秀的现场报道、模拟主 持、脱口秀范本片段,让学生进行短时记忆并模拟性地完 整呈现范本内容,克服播音员主持人在专业呈现时出现怠 慢情绪、无精打采、遗忘主持词或者报道词等状况,有效进 行记忆力训练、知识积累以及抗干扰能力培养,并提升主 持、报道时即兴口语的表达效果。
综上所述,播音主持即兴口语训练不应当是盲目安 排、随意进行,更不能凭空想象、天马行空,甚至是金玉其 外,败絮其中。在学习训练阶段也不能仅是评判语言表达 的表象层面,更应当有内容、有依据、成体系地予以指导, 内外兼修。俗话说,有稿播音出口成章,无稿播音锦上添 花,在播音主持即兴口语训练中,心理学维度的引导和支 撑无疑会让即兴口语表达训练达到更高水平。
关键词:李易;纪录片解说;风格
DOI:10.19395/ki.1674-246x.2016.09.061
一、李易简介
二、李易纪录片解说的风格特征
提起李易,行业内部无人不晓。李易,男,中央人民广 播电台原著名播音员,影视专题、纪录片、广告配音专家, 语言艺术家,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他 1986 年毕业于中国传 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毕业分配至中央人民广 播电台。参与过大量影视节目的配音解说,其中《再说长 江》《圆明园》等是他的纪录片配音佳作。为规范和引领行 业发展,2002 年,李易联合姚科、孙悦斌等著名配音人共 同创办了北京世纪名座文化公司,并出任董事长。2013 年 7 月 23 日,李易因患急性白血病在北京去世,享年 50 岁。 李易的声音伴随当代中国纪录片发展,其解说堪称中国最 高水平典范。我们对李易纪录片解说风格进行研究,一是 对配音大师卓越成就的缅怀,二是为纪录片解说的创作提 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三、记忆力与即兴口语训练
即兴口语表达是人们按照一定逻辑关系,调动一个又 一个语点、语料进行言语编码,形成顺畅、有条理、有力的 语段和语篇。这些语料首先只有存储在人们大脑中才能够 根据说话语境被随时调取应用,这就取决于表达者自身的 记忆力能力。人们的大脑在记忆力层面有内容记忆、情绪 记忆,亦有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无论是内容性记忆,还是 时间性记忆,播音员、主持人、记者必须进行强有力的记忆
参考文献: 1.马 玉 坤.播 音 主 持 心 理 学 教 程[M].北 京:北 京 大 学 出 版社,2008. 2.应天常,王婷.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M].北京:中国 传 媒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传媒学院)
播音专与主论持
面都做到了极致。配音演员赵可认为,传统的新闻播音在 追求工整和浑厚中常失去自然状态,而强调轻松自如又会 失去专业美感。李易把这两者结合得特别完美,他做到了 既标准又自然,做到格
□ 席骁
摘要:李易的纪录片解说堪称中国最高水平典范。其音色的端庄儒雅且厚重自然、发音的强气息和弱控制、语流的起
伏平淡又极富张力,共同构成其纪录片解说的独特风格。李易风格形成有其先天优势、后天努力,还有外部环境的影响。
李易的地位和影响不可替代,他开启了没有表演痕迹的配音时代。
通常更是有着敏锐的社会观察力、洞悉力。把观察力的心 理学维度应用到即兴口语表达训练,能有效地将观察的成 果通过有声语言精彩地展现出来。具体可以通过集中注意 力观察、反复观察、有目的的观察和观察自己等方法进行 观察内容的设置,并将观察的成果进行内在言语的组织,最 后通过即兴口语表达予以呈现。如一学生分别按照园艺师指 导和自己的想当然养护,有目的地、反复地观察自己栽种的 薄荷,发现薄荷有着截然不同的生长情况,他将相关内容在 即兴口语表达进行呈现。或是观察身边好友在两个完全不同 环境中的表现,如宿舍与教室、日常生活与舞台等,对此进行 即兴口语描述与训练。一切精彩口语表达绝非凭空出世,一 定与实践的观察、语料的积累和大量的说话机会展示紧密相 连。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源于生活体验、社会阅历,由眼睛看 到到内心感受的、有血有肉的即兴口语表达更加具有感染 力、信服力。《超级演说家》中感人至深的演说无一不是观 察自己、生活和社会的结果。播音主持即兴口语训练更要 摒弃“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积习,反复将观察的结果、体 味转化为表达的结晶,即兴口语的能力必然得以彰显。
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 “风格”是指一种动态的、稳定 的、独特的达到美学层次的艺术表现。纪录片解说的艺术 风格是解说人在动态的纪录片解说中表现出独有的、持久 的艺术魅力。李易在 20 多年的艺术创作中,形成了“端庄 儒雅、厚重自然”的艺术风格。
(一) 音色独特:厚重自然、端庄儒雅 声音的厚薄、亮暗和美不美都属于音色范畴。北京台 《环球影视》制片人杨爱华说,李易在中国堪称最高水平播 音员,我们都觉得自己写的烂稿子被他一念就成了佳作。 李易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雄厚、自然的嗓音,极富磁性、无 须修饰的欣赏性;二是其吐字清晰、准确,发音纯正、规范, 态度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端庄儒雅。毕业于北京广播 学院的李易,在吐字归音、三腔共鸣以及情、声、气结合方
112 | RADIO&TV JOURNAL 2016.9
力训练,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备稿时将内容速记,通过瞬时 记忆呈现即时的主持或者报道,进行即兴口语展现;或是 通过长时记忆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听候表达需要时进行 语料调取。同时,在记忆力角度进行即兴口语训练还可以 提升注意力集中度,或者说提高自我抗干扰能力。有关记 忆力层面进行播音主持即兴口语训练,可以采取如详细复 述、简要复述等形式,或是就一些优秀的现场报道、模拟主 持、脱口秀范本片段,让学生进行短时记忆并模拟性地完 整呈现范本内容,克服播音员主持人在专业呈现时出现怠 慢情绪、无精打采、遗忘主持词或者报道词等状况,有效进 行记忆力训练、知识积累以及抗干扰能力培养,并提升主 持、报道时即兴口语的表达效果。
综上所述,播音主持即兴口语训练不应当是盲目安 排、随意进行,更不能凭空想象、天马行空,甚至是金玉其 外,败絮其中。在学习训练阶段也不能仅是评判语言表达 的表象层面,更应当有内容、有依据、成体系地予以指导, 内外兼修。俗话说,有稿播音出口成章,无稿播音锦上添 花,在播音主持即兴口语训练中,心理学维度的引导和支 撑无疑会让即兴口语表达训练达到更高水平。
关键词:李易;纪录片解说;风格
DOI:10.19395/ki.1674-246x.2016.09.061
一、李易简介
二、李易纪录片解说的风格特征
提起李易,行业内部无人不晓。李易,男,中央人民广 播电台原著名播音员,影视专题、纪录片、广告配音专家, 语言艺术家,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他 1986 年毕业于中国传 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毕业分配至中央人民广 播电台。参与过大量影视节目的配音解说,其中《再说长 江》《圆明园》等是他的纪录片配音佳作。为规范和引领行 业发展,2002 年,李易联合姚科、孙悦斌等著名配音人共 同创办了北京世纪名座文化公司,并出任董事长。2013 年 7 月 23 日,李易因患急性白血病在北京去世,享年 50 岁。 李易的声音伴随当代中国纪录片发展,其解说堪称中国最 高水平典范。我们对李易纪录片解说风格进行研究,一是 对配音大师卓越成就的缅怀,二是为纪录片解说的创作提 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三、记忆力与即兴口语训练
即兴口语表达是人们按照一定逻辑关系,调动一个又 一个语点、语料进行言语编码,形成顺畅、有条理、有力的 语段和语篇。这些语料首先只有存储在人们大脑中才能够 根据说话语境被随时调取应用,这就取决于表达者自身的 记忆力能力。人们的大脑在记忆力层面有内容记忆、情绪 记忆,亦有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无论是内容性记忆,还是 时间性记忆,播音员、主持人、记者必须进行强有力的记忆
参考文献: 1.马 玉 坤.播 音 主 持 心 理 学 教 程[M].北 京:北 京 大 学 出 版社,2008. 2.应天常,王婷.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M].北京:中国 传 媒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传媒学院)
播音专与主论持
面都做到了极致。配音演员赵可认为,传统的新闻播音在 追求工整和浑厚中常失去自然状态,而强调轻松自如又会 失去专业美感。李易把这两者结合得特别完美,他做到了 既标准又自然,做到格
□ 席骁
摘要:李易的纪录片解说堪称中国最高水平典范。其音色的端庄儒雅且厚重自然、发音的强气息和弱控制、语流的起
伏平淡又极富张力,共同构成其纪录片解说的独特风格。李易风格形成有其先天优势、后天努力,还有外部环境的影响。
李易的地位和影响不可替代,他开启了没有表演痕迹的配音时代。
通常更是有着敏锐的社会观察力、洞悉力。把观察力的心 理学维度应用到即兴口语表达训练,能有效地将观察的成 果通过有声语言精彩地展现出来。具体可以通过集中注意 力观察、反复观察、有目的的观察和观察自己等方法进行 观察内容的设置,并将观察的成果进行内在言语的组织,最 后通过即兴口语表达予以呈现。如一学生分别按照园艺师指 导和自己的想当然养护,有目的地、反复地观察自己栽种的 薄荷,发现薄荷有着截然不同的生长情况,他将相关内容在 即兴口语表达进行呈现。或是观察身边好友在两个完全不同 环境中的表现,如宿舍与教室、日常生活与舞台等,对此进行 即兴口语描述与训练。一切精彩口语表达绝非凭空出世,一 定与实践的观察、语料的积累和大量的说话机会展示紧密相 连。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源于生活体验、社会阅历,由眼睛看 到到内心感受的、有血有肉的即兴口语表达更加具有感染 力、信服力。《超级演说家》中感人至深的演说无一不是观 察自己、生活和社会的结果。播音主持即兴口语训练更要 摒弃“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积习,反复将观察的结果、体 味转化为表达的结晶,即兴口语的能力必然得以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