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旧石器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色旧石器名词解释
百色旧石器遗址发现于广西西部的百色盆地,为旧石器古人类遗址。
1973年中科院古脊所在百色盆地进行联合考察时,在盆地西端即上宋村地点发现了石器。
此后考古部门连续多年在此地调查和发掘,使石器地点增加至百余处,采集的石器已起5000件。
最典型的百色旧石器类型:呈肾型的大尖状器(手镐),边缘有使用痕迹,非常漂亮.
百色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以石器为代表。
它的原料来自当地的河流砾石层,岩性有石英岩、石英、砂岩、变质岩、火成岩和燧石等,以前三种最为普遍。
这些原料一般是尺寸较大的粗砾。
石器多半就是用这种粗砾打制而成,但也有一部分是用从粗砾上打下的大石片加工的。
无论使用哪一种毛胚,打制成的石器的尺寸一般都在10厘米以上,属于重型工具范畴。
又因多为粗砾制成,有时又称为“卵石工具”。
百色石器中,手镐占了绝对多数,其他类型有手斧、砍砸器和粗大刮削器。
除手斧为两面打制外,其他类型以单面打制为主,但也有部分为两面打制。
百色石器的刃口一般由深凹的片疤组成,刃缘曲折,器身粗厚,表明硬锤直接打击技术是加工石器最常用的技术。
不过,也有少数工具上的片疤浅平而伸远,器身相对较薄,轮廓相对规范。
这种加工效果容易联想到西方的阿修尔手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