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化学第二轮热点专题训练18——镁铝及化合物(五年高考真题精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高考第二轮热点专题训练18——镁铝及其化合物
(五年高考真题精练)
1.(07广东卷)下列有关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B .铝不能与氯气反应
C .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
D .氧化铝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2.(07海南卷)下列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的是( )
A .氯化铵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钾溶液 D.饱和石灰水
3.(07海南卷)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
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④⑤③①
B.③②④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②④③⑤①
4.(07山东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16
8O 和2188O 互为同位素,性质相似
B.常温下,pH =1的水溶液中Na +、NO 3- 、HCO 3- 、Fe 2+可以大量共存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D.C(石墨,s) = C(金刚石,s); H >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5.(07上海卷)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
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
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
6.(07广东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流通的硬币材质是金属单质
B.所有的不锈钢都只含有金属元素
C.广东正在打捞的明代沉船上存在大量铝制餐具
D.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纯镁
7.(06上海卷)已知Ba(AlO 2)2可溶于水。
下图表示的是向A12(SO 4)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 与加人Ba(OH)2的物质的量x 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 —b 时沉淀的物质的量:A1(OH)3比BaSO 4多
B .c —d 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AlO 2-
比Ba 2+多 C .a —d 时沉淀的物质的量:BaSO 4可能小于A1(OH)3
D .d —e 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Ba 2+可能等于OH -
8.(06广东卷)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2mol·L-1H2SO4溶液B.18 mol·L-1H2SO4溶液
C.6 mol·L-1KOH溶液D.3 mol·L-1HNO3溶液
9.(06江苏卷)将5.4g Al 投入到200.0mL 2.0mol·L-1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
该溶液可能为( )
A.HNO3溶液B.Ba(OH)2溶液C.H2SO4溶液D.HCl溶液10.(05江苏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硝酸银溶液通常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是因为硝酸银见光易分解
B.乙醇的沸点比甲醚(CH3OCH3)高,主要原因是乙醇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C.反应AgCl+NaBr=AgBr+NaCl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是因为AgBr比AgCl 更难溶于水
D.常温下浓硫酸可贮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说明常温下铁和铝与浓硫酸不反应11.(05广东卷)将钠、镁、铝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1 L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
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
A.1︰2︰3 B. 6︰3︰2 C. 3︰1︰1 D. 1︰1︰1
12.(04上海卷)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硝酸B.稀盐酸C.硝酸铜D.氢氧化钠13.(04全国卷)若1.8g某金属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放出2.24L(标准状况)氢气,则该金属是
A.Al B.Mg C.Fe D.Zn
14.(04江苏卷)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1 C.3∶1 D.1∶3 15.(04广东卷)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A.Al3+B.Al(OH)3C.AlO2-D.Al3+和Al(OH)3
16.(07北京卷)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
(1)下表为“
按反应类型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实验分离出的溶液,两极产生气泡。
持续电解,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可用铝与钦锰矿(主要成分为MnO 2)反应来冶炼金属锰。
①用铝与软锰矿冶炼锰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MnO 2在H 2O 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
若将适量MnO 2加入酸化后的H 2O 2溶液中,MnO 2
溶解产生Mn 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06广东卷)往有机聚合物中添加阻燃剂,可增加聚合物的使用安全性,扩大其应用范
围。
例如,在某聚乙烯树脂中加入等质量由特殊工艺制备的阻燃型M g (O H )2,树脂可燃性大大降低。
该M g (O H )2的生产工艺如下:
(1)精制卤水中的MgCl 2与适量石灰乳反应合成碱式氯化镁[M g (O H )2-x Cl x ·mH 2O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合成反应后,继续在393K ~523K 下水热处理8h ,发生反应:
[M g (O H )2-x Cl x ·mH 2O ]=(1-2x )M g (O H )2+2
x MgCl 2+mH 2O 水热处理后,过滤、水洗。
水洗的目的是 。
(3)阻燃型M g (O H )2具有晶粒大,易分散、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好等特点。
上述工艺流
程中与此有关的步骤是 。
(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M g (O H )2(s)=MgO(s)+H 2O(g); △H 1=+81.5kJ·mol -
1 A l (O H )3(s)=12Al 2O 3(s)+32
H 2O(g); △H 2=+87.7kJ·mol -1 ①M g (O H )2和A l (O H )3起阻燃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
②等质量M g (O H )2和A l (O H )3相比,阻燃效果较好的是 ,原因是: 。
(5)常用阻燃剂主要有三类:A .卤系,如四溴乙烷;B .磷系,如磷酸三苯酯;C .无机
类,主要是M g (O H )2和A l (O H )3。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应用时较理想的阻燃剂是 (填代号),理由是 。
石灰乳 精制卤水 → 合成 → 水热处理 → 过滤 → 水洗 → 表面处理 → 过滤水洗 → 干燥
18.(06重庆卷)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互不同族;其中只有两种为金属;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W、Y与Z这两对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
单质Y和W都可与浓的NaOH溶液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Z、W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ZW2的电子式是,它在常温下呈液态,形成晶体时,属于晶体。
(3)工业生产单质Y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X与Y化学性质相似,则X与浓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0.1 mol单质W与50 mL 1.5 mol/L的FeBr2溶液反应,则被氧化的Fe2+和Br-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9.(05江苏卷)下图中,A、C是工业上上用途很广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B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H、G是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H是一种重要的能源,J是一种耐高温材料,K是由两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没有列出)。
请按要求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G的电子式。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3)反应②进行的条件是,;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20.(04全国卷)粉末状试样A是由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
进行如下实验:①取适量A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质B生成;
②另取20 g A全部溶于0.15 L 6.0 mol·L-1盐酸中,得溶液C;
③将①中得到的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l.12 L(标况)气体,同时生成溶液D,
还残留有固体物质B;
④用KSCN溶液检验时,溶液D不变色。
请填空:
(1)①中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产物中的单质B是。
(2)②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③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若溶液D的体积仍视为0.15 L,则该溶液中c(Mg2+)为,c(Fe2+)为。
参考答案
1. C
2. A
3. D
4. D
5. D
6. D
7. BD
8. A
9. D 10. D 11. C 12. C 13. A 14. C 15. C
16.(1)2Al+6H+= 2Al3++3H2↑或2Al+3Cu2+= 2Al3++3Cu;
2Cu+O2+H2O+CO2 = Cu2(OH)2CO3。
(2)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逐渐溶解至消失。
Al3++3OH-= Al(OH)3↓,
Al(OH)3+OH-= AlO2-+2H2O。
(3)①3MnO2+4Al高温3Mn+2Al2O3。
②MnO2+H2O2+2H+= Mn2++O2↑+2H2O。
20.(1)加少量KClO3,插上Mg条并将其点燃Fe
(2)Fe2O3+6HCl=2FeCl3+3H2O MgO+2HCl=MgCl2+H2O
(3)Fe+2H+=Fe2++H2↑ Fe+2Fe3+=3Fe2+
(4)c(Mg2+)0.67mol·1
L-。
L-,c(Fe2+) 2.3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