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城踪 凯迪拉克SRX寻访残长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外城踪凯迪拉克SRX寻访残长城
作者:暂无
来源:《汽车与运动》 2014年第5期
跨越几千年、绵延万里,那些偏僻幽远的古老残长城,以后的命运将是什么?
文、摄影/孙燕初 @孙布衣
朔风风似刀,塞外春来晚。
我驾驶凯迪拉克SRX离开北京越过八达岭,翻过燕山,穿过河北赤城独石口狭窄的乡镇马路,顺着架设风力发电场用的盘山砂石便道攀上了海拔2211米的冰山梁主峰。
山顶狂风怒吼,寒意袭人。
在主峰北侧的巨石下,我发现了一段残存的石墙,长约10米高不足1米。
石墙往北是比较平缓的山坡,一条宽数米呈带状的乱石向远处延伸。
攀着巨石爬上峰顶,可以清楚地看
到另外一个方向的残长城遗迹在山间起起伏伏。
在我的视野内,只有眼前这一小片完整的侧墙
在无声的告诉我几百年前这里曾是三四米高的长城。
往日的固若金汤,如今绝大部分城墙已变
成散乱的石堆。
我用专业GPS实测了一下,残缺城墙的海拔是2186米,这里应该是华北一带长城的最高点了。
大风刮过,被山石撕扯出尖利的啸声,风裹挟着啸声掠过山顶,奔向远方。
顶着大风,我站在山坡上望向西北方向,大约10公里之外的稍矮的山梁上也有残长城逶迤盘旋。
当我驱动凯迪拉克SRX找寻到这里时,日已西斜,远处的一个城楼投射出斜长的影子。
这里的长城跟冰山梁的是一脉相承,都是明代的。
但此处尚有几百米“站立”的石墙和几个破
损城楼。
这里依然没有春天的影子,黄草枯萎,树木光秃。
夕阳西下,余晖撒落在落寞的城墙
和废墟上,一边明亮一边昏暗,远处烽台孤立,猎猎西风掠过。
我立在山顶张目四望,空无一人,残墙的尽头是废墟,荒草的尽头是荒原,无边的凄凉感瞬间网上心头。
山西天镇新平堡位于晋冀蒙交界处,所谓“鸡鸣闻三省”说的就是这里。
战国时,“胡服
骑射”的赵武灵王就在这一带修建长城御敌。
明代时重修这一带的长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设立保平堡,设守备率321名旗军、战马18匹镇守。
周围有边墩18座,烽火台11座。
长城在西侧的山梁上向东北西南蜿蜒而去,护卫着城里的军民。
保平堡呈正方形,每边城墙长约300米,城墙外砖内夯土,惟一的城门名为“镇云”。
如今,四周的城墙有多处残损,城内树
草杂生,仔细查看,依稀还有庙宇城阁地基的痕迹,城墙内还有比较完整的屯兵洞。
这里夯土
的长城更加经受不住风吹雨打,多处的断口已成为农人赶牲耕种的通道。
“石圐圙”!在地图上,天镇县西北方向的一个小村庄。
“圐圙”这两个字深深地吸引了我。
多么具有古意、多么怪异的两个字啊。
在蒙语里这两个字是“围起来的草场”,山西方言
中是“土围墙”。
地图上还标示着在这个村子边上就有长城经过。
我决意要拜访此地。
驾驶着
凯迪拉克SRX顺着一条窄窄的水泥路走去,终点是一处小村子,下车打听,这里是“榆林口”。
我要找的“石圐圙”还在北边看不见的山脚下。
于是再度出发寻找,经过一座座村子,问过十
多位村民,或者他们听不懂我的话,或者我听不懂他们的方言。
来来回回,绕了几十公里山路
就是没有找到在地图上看来很近很近的“石圐圙”。
有一次,我开车走到了采沙场的尽头,再
无路可循。
我登上高点,看远处山脚下有个小村子,想必就是“石圐圙”,但开车找遍了,就
是没有找到通往那里的道路,只能看到远处村边若隐若现的城墙。
我目测了一下距离,应该有
七八公里的样子,徒步过去往返起码需要4个小时,看看已经偏西的太阳,再加上几百公里要
赶的路,只好放弃了。
“石圐圙”,这个让我爱恨交织的名字啊!希望以后有机会拜访它。
“杀虎口”,一听就是个充满江湖气息的名字,这里一定满是传奇的故事。
从山西大同右
玉县往西北方向沿着211省道走50来公里就到了“杀虎口”。
山西著名的民歌《走西口》里的
“西口”就是这杀虎口。
那么“东口”是哪里呢?河北张家口!由杀虎口往北跨出一步就是内
蒙了,当年“走西口”的边民迁移曾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之一。
《走西口》歌曲
听着动听,但实际上的故事大多凄惨,战乱、劫匪、饥荒等等,让多少人有去无回?杀虎口一
带的长城并不雄伟,扼守大通道的是后来修建的石砖结构的城楼。
当我来到河北涞源的时候,感觉一下子扑进了春天的怀抱,满山的野花灿烂地开着,隐隐
飘来淡淡的清香。
涞源的长城属于“内环长城”,更往西的山西、内蒙、陕西等一带的则属于
外环。
涞源明长城比前面几处地方都要完整,城墙高耸、城楼矗立。
我把凯迪拉克SRX停在山
下的村子里,眼前是钻石切割般外形、凝聚众多科技元素的豪华SUV,远处是栉风沐雨数百年
的古老长城,我忽然有些穿越感——还是先穿越比羊肠还细的山道、登临山顶吧。
一路上有个疑问总在我心头盘旋:长城到底是什么?在冷兵器时代,某种意义上看它是某
个朝代的超级院墙,也许可以抵挡骑兵的入侵,但阻挡不了朝代的更替洪流。
作为一个延续几
千年的超级人工建筑,有多少人为之妻离子散,甚至付出生命?最好的防御和长治久安凭的不
是高大的城墙、善战的军队,而是民心吧。
如今,同为长城,北京八达岭已成为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的火热景点,而我此行寻访的几处
长城都残破不堪,人所罕至。
虽然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整修,将要成为收费的景区。
但无论如何,那些古长城要么任凭大自然风吹雨打最终消失殆尽,要么成为人工复原或者扩建的景观,这是
脱不开的两种归宿,迥然不同。
你喜欢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