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李劲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是李劲堃?
8⽉8⽇,李劲堃当选为⼴东⽂联主席。
这是继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东美协主席、⼴州美术学院院长、⼴东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之后,1958年出⽣的李劲堃担任的⼜⼀个重要社会职务。
为什么⼜是李劲堃?他的这次当选,到底意味着什么?
最近两年,李劲堃相继从许钦松⼿中接棒⼴东美协主席、⼴东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东⽂联主席等职。
1、再次延续美术家担任⼴东⽂联主席的局⾯。
2、史⽆前例⾝兼六⼤社会职务。
3、以过六⼗年龄担任⽂联主席。
4、以⽂联主席⾝份兼任下属美协主席。
就在⼴东⽂联换届之前,李劲堃被坊间议为新⼀届主席的头号⼤热门,尽管他本⼈始终低调⾏事。
李⽒名头真不少,粗略统计,就有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东美协主席、⼴州美术学院院长、⼴东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横跨事业机构、美术院校等多个社会与⽂化领域。
尤其是担任中国美协副主席⼀职,在国字号协会中占据了重要职位。
⽽今年6⽉燃爆朋友圈的⼴州美术学院毕业典礼与毕业展,就是在他任上全新打造的。
在他给毕业⽣的寄语中,有这样⼀句平实的话,“只有你关注社会,社会才会关注你”。
现在李劲堃受社会⼴泛关注,可见不⽆来处。
现在,考察⼴东美术与⽂化的格局,已经根本⽆法绕开李劲堃。
他是⼴东画坛中的务实派与稳健派,做事从来踏实低调、不事张扬,即使位居诸多要职,也较少抛头露⾯,⾔⾏较少见诸报端。
但纵观他这些年的作为,的确作了不少实事,尤其在岭南美术的脉络梳理这⼀块,⽤功甚勤。
他善于从学术的⾓度策划⼤型展览,对本⼟美术的重要个案进⾏全⽅位的研究。
⽐如,“⼭⽉丹青——纪念关⼭⽉诞⾠100周年艺术展”、“百年雄才——黎雄才艺术回顾展”、“扬时代之光——杨之光艺术研究展”,都是举⾜轻重的⼤展,影响深巨。
看得出来,作为岭南画派根正苗红的后起之秀,李劲堃有强烈的⾼举岭南画派旗帜的⽂化抱负。
从2016年11⽉17⽇正式⾛马上任⼴东省美协主席⾄今,李劲堃履新100多天。
没有喊⼝号,没有烧三把⽕,这位新任美术界的“官员”给⼈带来完全不⼀样的印象。
他甚⾄拒绝“官员”这个叫法。
他说,⾃⼰⾸先是⼀位艺术家,充其量也只是美术活动的组织者与协调者。
“不折腾是⼀句⼤实话。
⾃⼰不想折腾,就不要折腾别⼈。
”他说,⾃⼰不喊⼝号,不搞运动,只愿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
或许,⽬前的美术与⽂化⽣态恰恰就需要这样的务实派。
就在他履新⼴东美协主席100天之际,李劲堃接受了的零度⽴场独家专访,谈这⼀段时间的⼼路历程,谈今后的设想,也谈⾃⼰的定位与创作。
在近两个⼩时的访谈中,李劲堃⾔辞冷静理性,极少豪⾔壮语,但⾜以体味到他对这份⼯作、对⼴东美术的热忱与激情。
⽽从中亦可以看到他为什么能当选为⼴东⽂联主席,为什么能⾝兼六⼤重要社会职务,为什么会受到社会的⼴泛关注。
“不喊⼝号,不搞运动”
零度⽴场:您担任⼴东省美协主席100多天了,可否⽤⼀句话、⼀个或⼏个词概括这段⼼路历程?
李劲堃:随着⼴东省美协主席的选举程序的向前推进,以前曾经偶尔思考过的事情逐渐临近可能成为事实了,即将到来的职责给我陡然增加了压⼒和新的要求,同时也被与会美术家代表的认可所感动。
零度⽴场:在⼴东美术界对您的⼯作都充满了期待,希望您喊出响亮的⼝号,或者烧出三把⽕,但您似乎并不有意于此。
李劲堃:很多⼈都在期待我上任的⼝号是什么,怎样将⼝号喊得更加响亮。
我不喊⼝号,不搞运动,只愿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步⼀步地将当前的⼯作扎实向前推进。
⾔出必⾏、讷⾔敏⾏,都是我喜欢的古训。
零度⽴场:您的这种作风的确显得很独特。
不管是在艺术界,还是在其他领域,不少领导刚上台就要迫不及待烧三把⽕。
李劲堃:我内⼼还没有适应被称为“官员”,我⾸先是艺术管理的⼯作者,同时也是艺术家。
作为美协主席,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只按照⾃⼰的意愿⼀厢情愿地组织活动。
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推翻过去美协领导们⼯作的理念与结构,再另起炉灶,只依赖⾃⼰的主观意愿做事情。
如果前任或前⾯的⼈已经把⽕烧得很旺了,为什么不再加⼀把⽕呢,为什么⾮得将⽕盖住,再⽣另⼀堆⽕呢?我的⼯作理念是,前任或前⾯的⼈所⼲的事,“如果没⼲完的,就续之;如果有不⾜的,就补之;如果没开始⼲的,就增之;如果薄弱的,就强之”。
现在⼴东美协已经有了⼀个很好的
基础,我的职责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将⼀些⼯作往前推进、往深推进。
“创作出更多好作品才是硬道理”
零度⽴场:在您看来,⼴东美术的整体实⼒在全国处于⼀个怎样的位置?对于进⼀步提升⼴东美术的影响⼒,您有何设想?
李劲堃:⼴东美术在历代前辈与画坛同仁的努⼒下,已经确⽴了在全国的重要位置与影响⼒。
半个世纪以来,⼴东以开放、创新、多元的状态,以美术教育与美术创作的实⼒,雄踞⼀⽅,成为中国⼏个美术重镇之⼀,这种成绩和状态也是⼗分难得,我们应有的⾃信,这都是我们不必回避的。
当然,就全国⽽⾔,美术界的话语中⼼不在⼴东,我们每件作品要跨过⼏条江河、越过⼏座⼤⼭才能到话语中⼼,误解在所难免。
我们只能⽤更多的⾃省和努⼒去把⾃⼰的事做好,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才是硬道理。
零度⽴场:⽐如有什么误解呢?
李劲堃:⽐如有⼈可能会说,⼴东美术不够传统。
除了⽂化渊源、地域条件有点不⼀样之外,现存的学院式美术教育体系下,全国的美术⽔平与状态⼤致相同。
理性地说,到底全国哪些地⽅的传统更丰厚、更突出⼀些呢?是京津还是江浙?还是齐鲁陕秦?想必都差不多。
同时区域的艺术特点与多样性,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化基因,只有这种⽂化的多样性,才是中国美术发展有别于世界美术的重要因素。
同样,坚持岭南的美术特点,也是我们对中国美术的贡献。
所以,⼴东美术要想更进⼀步发展,就必须有区域⽂化特征的⾃信。
当然,艺术的规律通常都是此起彼伏,不可能期望⼀个地⽅的美术永远遥遥领先。
今年(2017年)7⽉,⼴东美术百年⼤展将亮相中国美术馆,或许能改变北⽅艺术界对岭南的某些误读。
“既然选择了就⽆所谓得失”
零度⽴场:从事那么多的社会事务,这对您的创作有⽆影响?
李劲堃:平衡社会职务与⾃我学术提升之间,影响是双向的。
见识不同的事物,经历不同的事情,会助推⼀个⼈的成长。
对社会分⼯要有⾃⼰的明确界定与选择:⼀,相信团队与组织的⼒量,如刚才提到的相信同⾏可以与你分担各种专业与政务的⼯作,专业探索与政务履⾏的分⼯;⼆,相信业界学者的智慧,与他们⼀同去完成学术的任务;三,既然是专业团队或专业⼲部,除贯彻好政府的⼤政⽅针外,选择有⾼度的学术项⽬引领全省美术⼯作者,共同做好创作与研究,那么再忙都是忙学术;四,有职有责,得其位谋其政。
付出的努⼒是职责也是义务,既然你选择了就⽆所谓得失了。
当然,艺术家有天赋与才情,同时努⼒⼯作、刻苦钻研,这就是⼯匠精神。
我睡得少,也给我带来了更多的画画时间。
零度⽴场:您过去⼏年的⼯作,最⼤的亮点莫过于对岭南美术⼤家系统的学术梳理与展⽰回顾。
⽐如,“岭南画派在上海”、“复活运动与⼴东中国画”、“⼭⽉丹青——纪念关⼭⽉诞⾠100周年艺术展”、“百年雄才——黎雄才艺术回顾展”、“扬时代之光——杨之光艺术研究展”,都是举⾜轻重的⼤展,影响深远。
看得出来,您作为岭南画派根正苗红的后起之秀,有强烈的⾼举岭南画派旗帜的⽂化抱负。
您会怎样总结这项学术⼯作?
李劲堃:我的⼈⽣最⼤的改变是,我以画家的⾝份介⼊到学术策展与研究领域,介⼊到对岭南美术史的梳理,以个案的形式重新发现这些灵魂式的⼈物的⽂化理想、⽂化担当与⽂化成就。
他们当年如何⾯对社会与艺术复杂的局⾯,如何把握⼈⽣与艺术的⽅向,如何将影响垂范世⼈,都是我想紧紧追问的课题。
对过去的重要艺术家的学术研究,温故知新,这些百年不遇的艺术⼤家,能与之相识,与他们的艺术创作、⼿稿或许多不为⼈知的事迹相遇的探索过程,把它整理和呈现给后⼈学习,不仅仅可以启迪未来,对于我和我的研究团队来讲,我们应视为幸运。
每当我和我的研究⼯作团队,注视着成千上万件⼤家的原作时,我想已经超过了⼀般意义的⼯作了。
我想,他们思考问题的⽅式、解决问题的⽅式,包括他们的作品都会给我们、给后⼈留下诸多启⽰。
很幸运,我从事了这些学术研究⼯作,对我⾃⼰的艺术与⼈⽣也有很⼤提升。
零度⽴场:您觉得⾃⼰是⼀个好画家吗?
李劲堃:有这个苗头。
(笑)我是属于那种笨鸟先飞的画家,很多功课要努⼒提前做。
有缺点,那就要⼀笔⼀笔地练下去,容不得半点懈怠。
最近,我找⼈刻了两⽅印,⼀个是“勤不⾔苦”。
你既然勤奋了,个中⽢苦只有⾃⼰知道,就没有必要抱怨,更⽆须告诉别⼈;另⼀个是“以笔参禅”。
中国画的最⾼境界便是,你划下的那⼀笔有多少料,你的才情、你的功底、你的志趣全都在那⼀笔⼀划间表露⽆遗,任凭你去争、去夺、去守都枉然。
就像“曙⾊——⼆⼗世纪前期⼴东中国画研究展”,⾥⾯的那些为⽂化理想作出重要贡献的⼤家们,他们的功夫令⼈叹服。
所以努⼒想成为那样的画家,除了认真投⼊各项研究与训练,别⽆选择。
李劲堃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东省⽂联主席、⼴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州美术学院校长、⼴东画院院长,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教授、硕⼠研究⽣导师;暨南⼤学敦聘教授,研究⽣导
师;⼀级美术师;肇庆学院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履历
1958年⽣于⼴州,⼴东南海⼈。
1982年毕业于肇庆师范专科艺术系油画专业。
1987年毕业于⼴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专业研究⽣班,获硕⼠学位。
毕业后任教于⼴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任中国画系副主任、⼴州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
2002年调⾄⼴东画院,曾任⼴东画院专业画家,⼴东画院创作室主任、⼴东青年画院院长。
2010年调⾄岭南画派纪念馆。
2014年调⾄⼴东省⽂联,曾任⼴东省⽂联专职副主席。
2017年调⾄⼴州美术学院。
2018年12⽉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