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朔州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二上·台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各题。

我若是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甲]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人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这些品质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多见的。

他保持天真纯朴,终身不渝。

[乙]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与利害谋算,与他的人品是格格不入的;他的诗词文章,或一时即兴之作,或是有所不满时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正如他所说的“春鸟秋虫之声”;[丙]也未曾不可比作他的诗句:“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狗苟蝇营的政治勾当之上。

(1)文段中划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引起
B . 荟萃
C . 未曾
D . 光风霁月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2017·聊城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
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

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

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

如此,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路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该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

“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道家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点。

“自然”原指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后来才具有了自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层含义。

“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角度看,是指客观规律;从形而下角度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道家以一种全息的思维方式,把宇宙看成和谐的生命共同体,是在“道”支配下相互依存的有机系统,维持整体性平衡,使万物协同发展。

在这种系统观中,和谐的人生与社会应是“自然的和谐”的一种再现。

照此思维看,从“自然的和谐”出发,健全社会模式的各环节方可依次得以展开。

由此,“道法自然”便从自然领域转进到社会领域。

“道法自然”,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最基本的层面是人与物的和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解决人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因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是处理天人关系的基础,若不及时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就连常见自然灾害也无法抵御,生存条件没保障就谈不上天人和谐,所以人与物的关系是“道法自然”的基本问题。

道教继承发展了道家“天道自然”“万物一体”等观念,并付诸实践。

冯友兰对道教对待自然的科学精神有充分肯定,誉之为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

对于道家自然观的科学精神,在西方亦有不少知音。

李约瑟对道家更为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观给予很高评价:“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剂学都起源于道家。

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

道家发展了科学态度的许多最重要的特点,因而对中国科学史有着头等重要性,并有不少东西可以向世界传授。

”美国科学家卡普拉进一步指出:“为了获知‘道的特性’,道家发展了凝神体察自然的方法,这种方法基本是科学的。

只是由于对分析方法的高度质疑,使其没能建构出自己的科学理论。

然而,把对自然界精细的观察和强有效力的神秘主义直觉结合起来,就使道家圣贤获得深邃的洞见,并被现代科学所证实。


“道法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并向大自然学习,使人道合于天道。

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便是“道法自然”的一种实际应用。

从本质上说,“道法自然”即“法自然之道”,亦即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
顺应之。

(1)
关于“道法自然”,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道法自然”作为道家的核心理念,成为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最终追求“自我身心的和谐”。

B . “道法自然”揭示了“道”因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而被人效法的关系。

C . “道法自然”的基本问题之一是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最基本的层面,人类要自觉维护生态和谐。

D . “道法自然”要求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并向大自然学习,大力发展现代仿生学,使人道合于天道。

(2)
下列关于道家和道教思想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B . 道家认为,宇宙是全息的和谐的生命共同体,是在“道”支配下相互依存的有机系统,维持整体性平衡,使万物协同发展。

C . 道教继承发展并实践了道家“天道自然”“万物一体”等观念,其对待自然的科学精神得到了冯友兰的肯定。

D . 卡普拉认为,道家发展了基本符合科学的凝神体察自然的方法,但没有运用分析方法来建构自己的科学理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自然”的今义,既指客观规律,又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B . 在道家看来,和谐的人生与社会应是“自然的和谐”的再现,“道法自然”可转进到社会领域。

C . 李约瑟对道家的科学观的高度评价,表明了道家自然观的科学精神在西方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

D . 卡普拉指出,现代科学证实了道家圣贤把对自然界精细的观察和神秘主义直觉相结合所获得的深邃洞见。

3.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李学勤访谈录:如何认识中华文化的湖湘面孔?
黄友爱:中华文化主要是黄河、长江两河流域文化,在先生看来,作为长江文化之一脉的湖湘文化,有什么值得注意的特点和亮点吗?
李学勤:湖湘文化呢,是长江文化的一个分支,主要代表的是长江中游南部的文化。

湖湘这个概念,至少从宋代以后就很突出。

至于它的特点,接下来我会谈到。

黄友爱:近年在湖南出土了大量简帛文书,包括里耶秦简、走马楼吴简等,请先生谈谈这些资料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湖南地域文化方面的意义。

李学勤:这个涉及我们的专业,简帛学。

我们知道世界上这些古代文明的书写材料是不一样的,比如埃及用的纸莎草、亚述用的泥版,都没有我们用的这个竹木简和帛书易得和方便。

而我们出土的战国简帛,最早发现就是在湖南。

一九四二年在长沙的子弹库,在一个小墓里出土了楚国的帛书,遗憾的是由于战乱,这件帛书现在被收藏在美国。

你刚才讲到了里耶秦简,但年代更早的战国简最早也是在长沙发现的。

一九五〇年开始连续发现了三批战国简,最早一批是在长沙的五里牌。

刚刚你提到的一些近年的发现,也是非常丰富非常了不起的。

湖南地区是出土古代简帛非常丰富的地区,上至战国,下至秦到两汉。

出土的这些简帛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太大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古书都是后人传刻的版本,像《诗经》《尚书》这些书都很早了,但我们今天看到的都是用现在的文字写成的,不是古代的原貌。

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抄,里面必然有些和原貌不一样的地方,这是不可避免的;而现在发现的这些简帛,是原物,有的是古书,有的是古代文书。

我们研究一篇简的书籍这次就出版了十大本,所以说这个出土简帛的学术价值是很大的。

黄友爱:湖南境内有南岳衡山。

但是开始南岳并不在湖南衡山,而在安徽霍山,请问从霍山到衡山,这一转变对于湖南的地域文化有何意义?
李学勤:这是学术界的一种说法,我个人对这种说法是存疑的。

中国历史上有一件很重要的东西叫岣嵝碑,也称禹碑。

一开始因为大家不认识,就都认为是大禹治水刻的碑,原先就在衡山上。

后来岣嵝碑原碑找不到了,但还有一些传刻的本子,比如四川一些地方。

近年来研究这个可能和少数民族的古文字有关,从这个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古代的时候南岳衡山就有它特别的历史文化意义。

至于这个岣嵝碑,我认为它很可能和巴蜀文字有关系,因为二者的结构很像。

所谓巴蜀文字,是指在今天川渝地区出土的一些古代文字,时间从战国一直到西汉。

这种文字至今没能被解读,我们不认识,但它又有两个系统:其一与汉字比较接近,另一种则可以确定包含拼音因素。

与汉字接近的这个系统的巴蜀文字和岣嵝碑的写法和笔势都很像。

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因为岣嵝碑的真本已佚。

黄友爱:禹碑是内容涉及湖南的最早的古代石刻文献吗?
李学勤:刚才我说了这只是一种猜测,不宜作过多的推论。

黄友爱:先生怎么看待岳麓书院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以及其在湘学研究和传播中的历史地位?
李学勤:岳麓书院是古代的四大书院之一,实际上作为学府从建立书院就一直传承下来的只有岳麓书院,其他的书院历史都中断了。

今天的湖南大学就是在岳麓书院的传统上建立起来的。

岳麓书院到今天已经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了。

它的文化史可以写一本专著来讲,但主要就是两段,南宋和近代。

南宋的张栻和朱熹有过“朱张会讲”,这个事情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认识。

大家讲宋代理学就是程朱,这当然没有问题。

但实际上宋代理学的建设者还有很多,张栻(张南轩)当然算一个,还有更早的一个湖南人周敦颐。

张栻的学风和朱熹很相近,但也有不同,这也是他们会讲的意义所在。

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岳麓书院开辟了后世的学术传统,而张南轩在其中的地位我们讲得还不够。

我常常说理学史上的湖湘学派和浙东学派讲得还不够。

理学就如梁启超所说,是一个思潮,是一群人而非只有程朱。

另外一段近代的湘学,我觉得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它和清朝的理学和汉学都区别开了。

清朝的汉学就是乾嘉,这到清中叶嘉道时期就显现出一个不足——它是纯学术的,和国计民生没有关系。

那么对它的批评就产生了,只从理学角度批评是不起作用的,但从另外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对它进行批评,湖南学术界就起了很大作用。

且不说后来的康梁,我提到一个人王闿运(王湘绮)就很重要。

王湘绮很大一个作用就是把学风从湖南带到四川,如开办存古学堂。

我常常说晚清的传统学问异军突起的一个是湘学,一个是蜀学,而蜀学又受到湘学的影响。

黄友爱:最近,考古人员在湖南道县境内的福岩洞发掘了四十七枚具有完全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您怎么看待这次发掘的意义?
李学勤:这个对于考古学是很重要的一个贡献。

当然这不是狭义的考古学,是古人类学。

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现在世界上还是有争论的。

究竟人类是不是都是从非洲走出来的,如果是的话,这发生在什么时候?这就是“夏娃学说”究竟站不站得住脚的问题,这都还是可以讨论的。

这就是我们的发现为什么重要。

湖南的道县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以前还发现了距今近一万年的稻种。

(该文为2016年《湘水》杂志主编黄友爱对李学勤先生的专访,有删改,原标题为《中华文化的湖湘面孔——李学勤先生访谈录》,载《湘水》杂志第三辑,岳麓书社,2016年12月。

李学勤(1933-),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1)以下对李学勤先生谈话原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湖湘文化是长江文化的重要分支,至少从宋代以后湖湘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表现就很突出,影响力不呆小觑。

B . 湖南出土的古代简帛非常丰富,这些简帛上的古书原文对《诗经》《尚书》等后人传刻文献的研究其有重大意义。

C . 湖南地区出土了我国年代最早的战国时期简牍和帛书,分别是长沙的五里牌战国简牍和长沙的子弹库楚国帛书。

D .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中,实际上只有岳麓书院作为学府一千余年传承不断,其他三大书院的历史都中断了。

(2)以下对访谈思想内容和语体形式的解析,正确的两项是()
A . 最近,湖南道县境内的福岩,洞发掘了四十七枚具有完全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这一发现对古人类学研究意义重大。

它是推翻颇受争议的人类非洲起源说的又一力证。

B . 以王湘绮为代表的近代湘学主张学术解决实际问题,但导经世致用,与纯学术的清朝汉学迥然有别,而且湘学对近代中国其他地区学风产生显著的影响。

C . 李学勤先生根据写法和笔势的相似性推测的嵝碑(禹碑)刻本文字与少数民族使用的巴蜀文字相近,他进而大胆猜测峋嵝碑(禹碑)既与汉字接近,又包含拼音因素。

D . 采访者黄友爱的提问紧扣“中华文化中近代湖湘文化的特色和价值”这一核心议题。

他的采访语言既表现出简明扼要的新闻语体特征,又表现出礼貌得体的谈话语体特色。

E . 受访者李学勤先生是学界巨擘,他的学术访谈语言并非诘屈聱牙,晦涩难懂,而是将明白晓畅的谈话语体和谦虚严谨的论文语体融为一炉,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

(3)根据访谈内容,概括湖湘文化对于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4. (12分) (2020高二上·吉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钓鱼的医生
汪曾祺
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的钓鱼的。

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

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

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都是三四寸长的鲫鱼。

这条河里的鱼以白条子和鲫鱼为多。

白条子他是不钓的,他这种钓法,是钓鲫鱼的。

钓上来一条,刮刮鱗洗净了,就放到锅里。

不大一会,鱼就熟了。

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

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

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

不一会,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中国以淡人为字的好像特别多,而且多半姓王,他们大都是阴历九月生的,大名里一定还带一个菊字,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的诗,造就了多少人的名字。

王淡人的家很好认。

门口倒没有特别的标志。

望里一看,就看到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

匾上写的是“济世救人”“仁心仁术”“杏林春暖”“妙手回春”。

这是亲友或病家送给王淡人的祖父和父亲的。

到王淡人的时候,就不大兴送匾了。

送给王淡人的只有一块,匾很新,漆地乌亮,是才送的。

这块匾与医术无关,或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

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写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他很喜欢这副对子。

这点淡泊的风雅,和一个不求闻达的寒士是非常配称的。

自从他种了瓢菜,他的一些穷朋友再来喝酒的时候,除了吃王淡人自己钓的鱼,就还能尝到这种清苦清苦的菜蔬了。

他这个医生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就是说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什么病都看。

王家三代都是如此。

城里外科医生不多,因此,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

一年也看不了几起痈疽重症,多半是生疮长疖子,而且大都是七八岁狗都嫌的半大小子。

这些生疮长疖子的小病症,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

而且本地规矩,熟人看病,很少当下交款,都得要等“三节算账”,——端午、中秋、过年,忘倒不会忘的,多少可就“各凭良心”了。

遇有实在困难,什么也拿不出来的,就由病人的儿女趴下来磕一个头,王淡人看看病人身上盖着的破被,鼻子一酸,就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了。

王淡人家吃饭不致断顿,吃扁豆、瓢菜、小鱼、糙米和炸鹌鹑!穿衣可就很紧了。

淡人夫妇,十多年没添置过衣裳。

只有儿子女儿一年一年长高,不得不给他们换换季。

有人说:王淡人很傻。

王淡人是有点傻。

去年、今年就办了两件傻事。

去年闹大水。

这个县的地势,四边高,当中低,像一个水壶,别名就叫做盂城。

这一年死于大水的,有上万人。

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在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上吐下泻,痢疾伤寒。

王淡人就用长竹篙拉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他会水,在水特深的地方就横执着这根竹篙,泅水过去。

他听说泰山庙北边有一个被大水围着的孤村子,村子人都病倒了。

但是泰山庙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能容舟,过不去!他和四个水性极好的专在救生船上救人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铁链,每一根又分在一个水手的腰里,这样,即使是船翻了,他们之中也可能有一个人把他救起来。

船开了,看着的人的眼睛里都蒙了一层眼泪,眼看这只船在惊涛骇浪里颠簸出没,终于靠到了那个孤村,大家发出了雷鸣一样的欢呼。

这真是玩儿命的事!
水退之后,那个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

拿一条命换一块匾,这是一件傻事。

另一
件傻事是给汪炳治搭背,今年。

汪炳是和他小时候一块掏蛐蛐,放风筝的朋友。

这人原先很阔。

好家伙,吃喝嫖赌抽大烟,把家业败得精光,连一片瓦都没有,最后只好在几家亲戚家寄食.这一家住三个月,那一家住两个月,就这样,他还抽鸦片!他给人家熬大烟,报酬是烟灰和一点膏子,他一天夜里觉得背上疼痛,浑身发烧,早上歪歪倒倒地来找王淡人。

王淡人一看,这是个有名有姓的外症:搭背。

说:“你不用走了!” 王淡人把汪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他把王淡人留着配药的一块云土抽去了一半。

王淡人祖上传下来的麝香、冰片也为他用去了三分之一。

一个多月以后,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好了。

有人问王淡人:“你干吗为他治病?”王淡人倒对这话有点不解,说:“我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


汪炳没有一个钱。

白吃,白喝,白治病。

病好后,他只能写了很多鸣谢的帖子,贴在满城的街上,为王淡人传名。

帖子上的言词倒真是淋漓尽致,充满感情。

王淡人的老婆是很贤惠的,对王淡人所做的事没有说过一个不字。

但是她忍不住要问,问淡人:“你给汪炳用掉的麝香、冰片,值多少钱?”王淡人笑一笑,说:“没有多少钱——我还有。

”他老婆也只好笑一笑,摇摇头。

王淡人就是这样,给人看病,看“男女内外大小方脉”,做傻事,每天钓鱼。

一庭春雨,满架秋风。

你好,王淡人先生!
(节选自《故乡人》2015 年第 9 期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王淡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冒死救助被洪水围困的村民,不计成本救助败家子朋友,也体现了淳朴善良、急公好义的品性。

B . 小说不仅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也运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如写王淡人妻子对治疗汪炳的疑问来衬托王淡人的精神境界。

C . 王淡人的名字取自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的诗,此名透露出王淡人恬适淡然、超脱物外、清高自傲的生活态度。

D . 《钓鱼的医生》节选自短篇小说《故乡人》,其题目不仅可以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还刻画了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2)王淡人医室里挂着一幅对子“一庭春雨飘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简析其作用。

(3)有人说汪曾祺小说“看似寻常最奇崛”,结合文本从主题思想、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角度探究小说的“奇崛”之处。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8高二上·会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

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在贡籍中甚有声,王禹偁尤雅重之,闻于时。

淳化三年举进士,及第又得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陕州。

历右正言,改右司谏。

真宗初,何献五议,上览而善之。

咸平二年,举入阁故事,何次当待制。

是冬,从幸大名,诏访边事。

何疏曰:“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将帅者何?或恃勇无谋,或忌功玩寇,但全城堡,不恤人民。

边奏者何?护塞之臣,固禄守位,老幼杀伤,托言他盗。

不救援者何?缘边州县,如辅车唇齿之相依,托称兵少不出,或待奏可乃行。

俟辇输者何?敌骑往来,焱驰鸟逝,赢粮景从,万辆方行,迨乎我来,寇已遁去。

此四者,当今急务。

”真宗览而嘉之。

俄权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副使,又择州县守宰,省三司冗员,遘选法官,增秩益奉。

未几,徙两浙转运使,加起居舍人。

景德初,代还,判太常礼院。

俄与晁迥、陈尧咨并命知制诰。

何先已被疾,勉强亲职。

一日,奏事上前,坠奏牍于地,俯而取之,复坠笏。

有司劾以失仪,诏释之。

何惭,上章求改少卿监,分司西京养疾,上不许,第赐告,遣医诊视。

医勉其然艾,何答曰:“死生有命。

”卒不听。

是冬卒,年四十四。

上在澶渊,闻之悯惜,录其子言为大理评事。

何乐名教,勤接士类,后进之有词艺者,必为称扬。

然性褊急,不能容物。

在浙右专务峻刻,州郡病焉。

好学,著《驳史通》十余篇,有集四十卷。

(节选自《宋史·孙何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瘀/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
B . 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
C . 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
D . 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