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在收听、收看全国、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副市长在收听、收看全国、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
话
同志们:今天,国务院、省政府召开了全国和全省结核病防治
电视电话会议,吴仪副总理、才利民副省长代表国务院和省政府分别做了重要讲话,总结了“十五”期间我国我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后一个时期结核病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吴仪副总理和才利民副省长讲话和这次会议精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下面,结合我市的工作实际讲几点意见:一、二○○五年工作情况(一)加强领导,进一步做好结核病防治
工作。
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
在人类历史上,结核病曾肆虐横行,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被视为威胁人类的一大瘟疫。
直到今天,结核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市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近3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1.2万人。
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
2005年是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完成结核病控制“三大指标”的一年。
省结防中心向我们提出了加快防治工作网络化、信息化进程,积极推进结核病防治示范县工作,加强县级以上结防所长培训,做好网络报告和病人追踪,努力提高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等各项工作任务。
全市广大结防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规划》目标狠抓薄弱环节,加大工作力度,突出重点,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圆满完成省中心下达的任务指标。
2005年我市新涂阳病人发现指标为2906例。
实际发现新涂阳病人3090例,完成全年指标的106%。
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达到90%,以县为单位DOTS(加拿大增款项目)覆盖率达到100%。
全市新涂阳病人登记率为35.10/10万,共接诊病人16340例,约占全市人口数的2‰,新涂阳病人发现数比2004年增加490例。
2005年我市发现新涂阳病人的绝对数和新涂阳病人登记率都是我市历史上最高水平。
它是我市广大结防工作者辛苦努力的成果,
是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的体现,更是实现到2010年结核病的患病
率和死亡率降低50%的工作基础。
历史最高值告诉我们,圆满完成了省的任务,但是我们的事业还任重而道远,不容乐观,同时也反映了我市疫情的严峻性,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
(二)结核病防
治工作网络化、信息化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网络化建设已经不仅是机构存在的形式,而且包含了机构间的联系方式。
为加快结核病防治工作网络化、信息化进程,提高基层现代信息技术的结核病疫情报告、病人发现与病人管理、病人个案信息的传递、储存、分析水平,在强化卫生部推广使用的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时,我们市县二级分管人员积极参加国家、省举办的培训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此结核病的疫情管理步入了计算机网络化时代,需要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现实,尽快更新观念,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挑战,由于我们目前结防机构存在人员少,电脑知识薄弱,计算机配置低等原因,给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请省中心的专家授课,使我市的专报系统的准确与完整程度不断提高,基本实现了全市结核病信息网络化管理。
希望我们各县区结防所要努力保持成绩,使结核病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更加完善。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各有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全体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为全市结核病防治事业辛苦工作、无私奉献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尽管我市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结核病控制工作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结核病疫情现状仍然较高,在流动人口和学生等重点人群中时有暴发流行。
与全国、全省一样,结核病的发病与死亡人数均高居甲、乙类传染病之首。
二是有些目标任务完成的还不够好。
三是流动人口骤增、耐药结核菌的蔓延、结核菌与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增加了结核病流行控制的难度。
面对当前结核病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民的身体健康,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我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存在
的问题:1、个别县没有认真召开卫生行政部门、综合医院、结防机构定期例会制度,不能及时协调结核病防治工作。
2、部分县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不足,个别县有挪用经费现象,影响了结防工作的顺利开展;结防人员应享受的工资待遇不能兑现,影响了结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结防机构能力建设有待加强:人员缺乏、学历层次低下,不能适应现代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需求,阻碍了我市结防工作的开展。
4、结防机构的设备陈旧、老化,远远不能适应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全面落实结核病控制工作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按照全国《规划》、全国2006―2010年实施计划和我省的《实施意见》要求,“十一五”期间,我们必须要完成以下工作目标:以县为单位保持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100%;新涂阳肺结核发现率至少在70%以上;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至2010年,医疗机构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达100%;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接受治疗率达90%;符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结核/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双重感染病人治疗率达80%以上;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接受治疗率达90%以上;村医生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率达90%;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
为此,我们必须要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十一五”期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是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法制化管理。
结核病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市控制的重点传染病之一。
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不断推进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促进我市结防工作快速、持续发展。
要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各级政府,各级有关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把控制结核病的各项政策与措施落在实处。
要进一步强化各级人民政府领导结核病防治工作职能,按照全国规划和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任务目标,落实防控措施,确保年度任务和以后五年结防工作任务的完成。
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结防工作的投资力度,保障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
希望目前结防经费还没有达到上级要求的县区,要尽快落实结防经费,以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各地要把结核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体系能力建设,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传染病救治体系建设的重要项目,
建好、管好结核病防治的软件和硬件,为结防工作的开展创造优化条件。
要加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管理,进一步加强监督推进结防工作上水平、上档次。
其他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内的防病工作。
要认真落实结核病疫情报告、转诊、流调、规范化治疗等各项制度,加强综合医院与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协作,健全肺结核病患者转诊体系,规范、完善和认真落实转诊制度。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主动配合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做好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登记、报告、转诊及危重患者抢救工作。
各级各类学校、农民工用工单位要健全卫生设施,落实管理制度,明确防病责任,加强培训,强化宣传,提高防病意识,防控结核病的暴发流行。
要切实加强对各类医疗卫生、厂矿、企业、农(林)场、学校、农民工集中等单位的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因玩忽职守,造成结核病暴发流行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是切实抓紧结核病防治重点措施的落实,全面提高工作水平。
结核病防治必须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从基础工作抓起,切实抓出成效。
首先,要认真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切实做好卡介苗的预防接种工作,确保社会人群免疫屏障的形成。
其次以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为核心,有效控制和消除传染源。
要加强各级结核菌检查实验室和基层卫生院查痰点的建设,提高痰涂片显微镜检查质量水平,提高结核病人检出率。
进一步完善结核病疫情监测、登记报告、转诊追踪制度,做好疫情管理。
继续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严格工作规程,完善工作制度,不断提高病人治疗管理质量,对涂阳病人全程督导治疗,对涂阴病人实行强化期督导治疗。
要重视耐药结核病和艾滋病双重感染的治疗和管理。
要以县级实验室为基础,逐步建立起我市结核病耐药监测系统,强化结核病防治机构与艾滋病防治机构间的协作机制,逐步开展结核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双重感染者的监测。
三是做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资金、管理和技术,既要眼睛向内,抓好内涵建设,更要眼睛向外,走出我市结防工作内外结合的路子。
要高度重视结核病项目的实施质量,既要注重以项目带工作,又不能满足现状,要靠项目质量为更多项目的争取创造条件。
各县要进一步
提高对实施项目重要性的认识。
严格按照项目要求配套资金,强化管理,做好考核,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项目工作要明确责任,明确目标,实行综合管理、长效管理。
要加强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项目工作持续顺利进行,全面提高项目综合效益。
各级各单位要认真总结项目工作经验,推广好的管理制度和新的应用技术,真正达到以项目促工作的目的。
四是加大结核病健康促进
力度。
结核病人80%在农村。
流动人口、学校等人群集中的地方是结核病暴发流行的高危人群。
因此,结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
学校和流动人口等高危人群。
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作为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健康促进工作规划。
要坚持全民健康教育与重点人群教育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教育相结合,在组织开展“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工作,提高广大群众防治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形成全民参与防治结核病的社会氛围。
五是加强结核病防治研究
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要结合结核病控制工作实际,重点开展结核病流行病学、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与监测、结核菌与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以及结核病防治技术、方法的研究,以解决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积极引进、应用和推广结核病防治新技术、新方法,切实提高结核病控制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 wm338 网。
三、加强领导,强化多部门合作,保障结核病防治工作顺利实施预防与控制结核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
的共同责任。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结防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要不断完善结核病防治资金的投入机制,所需经费应列入年度各级财政预算。
同时,要动员社会各界来关心和支持结防工作。
要加强现有结核病防治资源的管理,进一步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其发挥更大的实际效果。
进一步健全完善
部门合作机制。
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际,切实把结核病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动协调各有关部门,为各级政府正确决策当好参谋。
各级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要强化责任心,
完善责任制,把防治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人员,并实行责任追究制。
要强化监督检查,定期通报各县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进一步健全完善结核病控制体系。
把结核病防治机构建设
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之中,进一步调整、充实各级结防专业人员,强化各级结防机构的职能作用,保证结防人员工资待遇,稳定结核病防治队伍。
要加强县及县以下结核病防治网建设,使之形成网络健全、运转良好的结核病防治体系。
按照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重点加强县、乡、村,特别是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做到至少每两年轮训一次,使其不断增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同志们,
结防工作既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控制结核病,保障人民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必须建立一个政府领导、多部门协作和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机制,才可实现控制结核病的目标。
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健全各级结防机构,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并切实解决专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各县特别是结核病控制项目县要认真落实结防配套资金,力争达到人均0.1元钱的要求,以保障结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