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消化
性溃疡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治疗时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
林+甲硝唑、常规综合治疗取得的效果展开探究。
方法:研究的对象为本院2020
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接受进行治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例数=80),经回
顾性方式对患者展开分组纳入,对照组(例数=40)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例数=40)在治疗期间接受经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对2组
取得的治疗效果展开组间的分析。
结果:研究组经联合药物治疗后其状况(有效率、复发率)与对照组有差异(P值范围<0.05)。
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
硝唑应用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可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患者应用后安全性高。
应用联合治疗时更适应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症状的控制,有助于减少复发。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甲硝唑;复发率;奥美拉唑;阿莫西林
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溃疡发展受到多种宿主和细菌因素的影响,溃疡大多发生
在最严重的粘膜炎症部位。
胃酸分泌减少,通常是胃体和胃窦之间的胃过渡区,
可导致胃溃疡疾病。
如果产酸量正常或偏高,最严重的炎症通常发生在胃远端和
十二指肠近端,从而导致幽门和十二指肠溃疡病。
刺激性产酸增加易导致十二指
肠溃疡,而产酸减少易导致体胃炎或泛胃肠炎,进而易导致胃溃疡、萎缩性胃炎
和胃癌。
胃炎的胃内分布被认为取决于宿主遗传因素、细菌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包括感染开始时的年龄[1-2]。
研究的对象为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接
受进行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例数=80),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治疗期间中应
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取得的效果展开探究,研究如下文:
1.研究资料
1.1患者资料
研究的对象为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接受进行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例数=80),经回顾性方式对患者展开分组纳入。
对照组男女为22:18,年龄范围24-73岁,平均年龄为(37.15±8.37)岁。
研究组男女为20;20,年龄范围23-74岁,其年龄均值为(38.36±8.41)岁。
两组病历完整,患者主动配合本次研究,已将药物过敏、中途脱落以及接受其他方案治疗的患者排除在外。
本次的研究结果主要基于已经对比、分析两组年龄、性别之上展开,两组资料相关指标的对比无差异,结果的讨论和分析具有意义(P值范围>0.05)。
1.2方法
对照组(例数=40)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即为;对症治疗,减少
烟酒摄入,加强维生素补充。
给予其甲硝唑片治疗,每次0.2克/次,每日3次。
雷尼替丁0.3克/次,每日2次。
研究组(例数=40)在治疗期间接受经奥美拉
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其中奥美拉唑每日20-40毫克,每次20毫克,每日1-2
次。
阿莫西林0.5克/次,每日一次。
甲硝唑和对照组用量、次数一致。
两组接
受2周治疗,后进行疗效比对。
1.3统计学研究
下文的结果在进行分析时,主要基于2组数据在软件SPSS22.0所获取的数据,结果在进行分组计数分析时将(n%)作为结果的表达形式,在结果进行组别间计量资料分析时将(x±s)作为结果的表达形式,不同的数据表达方式均需要核对、分析才可进行文字论述。
2组在进行数据核对时以P并发症的预防。
并发症的预防。
值范围<0.05作为判定标准,如结果2组数据对比之后P值范围小于0.05,则此次研究中数据之间的差异大,对比具有统计意义。
1.
结果
关于两组患者的指标的分析和比较,研究组其疗效情况(有效率、复发率)
分别为95.0%(38/40,2例无效,16例好转,22例痊愈)、2.5%(1例复发,
1/40),对照组分别为77.50%(31/40,9例无效,20例好转,11例痊愈)、
20.0%(8例复发,8/40),研究组症状和疗效与对照组有差异(P值范围
<0.05)。
3.讨论
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和体征:腹痛,传统上与进餐时间密切相关的上腹部疼痛。
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情况下,疼痛出现在进食后约三小时,并使患者从休息中醒来。
腹胀和腹部完成。
水躁症(这与胃食管反流病更相关)。
恶心和大量呕吐。
胃溃
疡患者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
十二指肠溃疡的体重增加,因为饭后疼痛减轻。
胃
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突然出血量过多可能危及生命。
溃疡对胃肠壁的侵
蚀促使胃或肠道物质溢出到腹腔。
胃前表面穿孔导致急性腹膜炎,最初是化学性
腹膜炎,后来是细菌性腹膜炎。
主要症状通常是突然的剧烈腹痛。
这种情况下的
死亡率为20%。
穿透是穿孔的一种形式,在穿孔处,溃疡进入邻近器官,如肝脏
和胰腺。
胃出口梗阻是由于消化性溃疡导致胃窦和十二指肠瘢痕和肿胀而导致幽
门管狭窄。
患者经常出现严重呕吐。
幽门螺杆菌作为致病因素,其从溃疡发展为
胃癌的可能性高3至6倍。
消化性溃疡的原因:感染,目前临床清除幽门螺杆菌
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甾体、双膦酸盐、免疫抑制剂。
绝大多数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治疗和治愈,其中
主要手段包括抑酸、根除。
随着H2受体拮抗剂(H2受体阻滞剂)的引入,可以
治愈溃疡并控制症状,而无需进行次优手术。
这些药物,包括雷尼替丁、西咪替丁,阻断胃壁细胞上的组胺受体,减少胃酸的分泌。
随后,质子泵抑制剂(PPI)已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H2阻滞剂的使用。
PPI,例如奥美拉唑通过抑制H-K-ATP
酶阻断粘膜壁细胞分泌氢离子的最终过程,与H2受体阻滞剂相比,PPIs治疗溃
疡的治愈率有所提高,这是因为这些药物能够完全抑制酸的产生,并且不允许胃
泌素或迷走神经活动产生外部刺激。
且PPI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因此疗效较佳。
奥美拉唑与阿司匹林合用显著降低了可滴定酸度、总酸输出量和溃疡面积。
这些结果可能是由于奥美拉唑对负责胃酸分泌最终分泌的H+K+ATP酶泵的阻断作用。
奥美拉唑是一种高效的酸分泌抑制剂,已被证明能促进十二指肠溃疡和反流
性食管炎的快速愈合。
在本次数据研究之中,研究组疗效和症状情况(与对照组
有差异(P值范围<0.05)。
证实,该药物联合应用之后,可保障其疗效显著。
概而言之,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应用时更有利于消化性溃疡患者对复发状况进行的控制,有助于提升疗效。
【参考文献】
[1]韩士刚.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炎并胃溃疡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9):69-70.
[2]牛明.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07):118-119.
[3]叶倩婕.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0):182-184.
[4]王华敏.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用于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名医,2020(11):338-339.
[5]郭钢.胃溃疡联合应用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治疗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0):153-154+157.
作者简介:王磊(1980-01-07),男,汉族,籍贯:陕西省西安市,当前职称:主治医师,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