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填写完整。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先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00分
5.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

一、(20分)
1.依照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池上碧苔三四点,(晏殊《破阵子》)(1分)
(2)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2分)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1分)
(4)范仲淹《渔家傲》中的诗句“,”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妙。

(2分)
(5)默写温庭筠的《望江南》。

(4分)
梳洗罢,。

,。

2.依照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
(1)小孩!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tì sì héng liú.( ) (2)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xǐ lí.( )
(3)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 )
(4)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将消磨你们的青春和力量直到huà wéi wū yǒu.(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慢慢地放慢了速度。

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阻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专门大改变。

4.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刻画人物性格的话。

(80字之内)(3分)
忐忑亵渎大惊小怪自知之明怒不可遏恼羞成怒心旷神怡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人们在起床时发觉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雾海,如此的天气广东人称为“回南天”。

回南天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一样显现在二三月份,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

“回南天”显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湿漉漉的,空气看起来都能拧出水来。

浓雾是“回南天”最具特色的表象。

据统计,回南天现象严峻时可使能见度降至50米。

(1)“回南天”形成的要紧缘故是
(不超过50个字)(1分)
(2)“回南天”的要紧特点是
(不超过15个字)(2分)
二、(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6题。

(一)(12分)
出师表
诸葛亮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往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因此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因此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与臣论.此事
B.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D.不宜.偏私/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8.从选文中看出诸葛亮对后主有两方面的担忧:一是刑赏偏私,使“”;二是“,”。

(用原文词句回答)(3分)
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明白得,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处“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期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说明自己的忠心。

(二)(12分)
不自私的年轻人是中国的期望
①“中国的年轻人不自私”——海外媒体如是说。

在震中,他们是把生气留给学生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老师;在震后,他们是趟过湍急的河流通报险情的勇者;在营救中,他们又是组织有序冲锋在前的理想者。

中国的“80后”“90后”们,以自己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赢得了世界的赞扬。

②事实上在我看来,“不自私”并不足以形容年轻一代在这段时刻中的诸多动人行为。

准确地说,中国的年轻一代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表现证明,他们是勇于承担的一代,是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一代。

从救灾前线传来的消息说,灾区到处都活跃着“青年理想者”的身影,和人民子弟兵一样,“青年理想者”也被灾区群众称为“最可爱的人”。

③假如把这次地震比作一次考试的话,中国的年轻一代考试合格!他们有能力承担起中国的以后,中国的以后因为证实了这一点而充满期望。

④今天,能得出如此的结论是令人欣慰的,也是意味深长的。

因为当今世界呈金字塔结构,少数的发达国家位居塔尖,中等收入的国家位居塔腰,进展中国家位居塔底。

在一个资源要素能够自由流淌的市场体制下,穷国的精英能够通过个人奋斗进入发达国家的塔尖,使自己领先享受发达国家优厚的待遇和福利。

人力资源自由流淌的最终结果是,进展中国家的宝贵人力资源和财宝总是向发达国家转移,结果是发达国家越来越先进,进展中国家被永久“锁定”在金字塔的底层。

⑤这种格局就要求进展中国家的年轻一代,在追求个人成功之时,把爱国主义作为一条底线,不能舍弃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担当,只有如此才对得起国家和民族对自己的培养。

然而曾几何时,中国的年轻一代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是被人怀疑的。

有学者统计,近30年来,中国流出智力人才100多万,只有20%的人学成后返回祖国,大多数成了发达国家的成员。

中国付出大量的教育资源所培养出来的聪慧之果,被人家轻松摘取。

更有一些中国的企业家,一边在国内赚钱,一边向国外转移资产,专门多都成了外国公民。

⑥但中国的年轻一代在这次地震中的表现,以及稍早一点海内外华人(如残疾青年金晶等)为了保卫奥运圣火而展现出的爱国热情,把这些担忧冲淡了——人们深信,在关键时刻,中国的年轻一代是能够冲得上去,顶得住,担得起的!
⑦中国的年轻一代——“不自私”的“80后”“90后”们,是中国的期望!以后的期望!
1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80后”“90后”们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表现,证明他们是如何样的一代人?(4分)
(1)中心论点是
(2)他们是
11、说“中国的年轻人不自私”既是第①段的论点,又是第①段的论据,理由是什么?(4分)
答:
12、第⑤段画线的句子有人认为应删除掉,你同意吗?什么缘故?(4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 , 然后完成 8~12 题。

(15 分 )
父亲
张枫霞
①尽管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 , 然而 , 父亲看起来从来没有显出专门的喜爱来。

等到上了初中 , 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 , 内心便有了比较 , 认为我这只明白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明白得什么叫“爱”。

②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 , 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 , 只是
顺其自然的事。

他不关怀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怀他的收成。

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

③但是, 我考上了县一中 , 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

母亲望着已不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要不 ,别让妮子上了 ?”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 : “哪能 ! 亲小孩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 , 咱们不能太偏心。

”就为这一句话, 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④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 , 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 , 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

我跟在父亲身后 , 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 , 我又一次被感动了。

在内心默默宣誓: 不学出个模样来 , 无颜面对父亲。

等翻过两座山 , 骄阳更加炽烈 , 找到一块小树阴劝父亲休息一会儿。

A. 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 , 还不及放到嘴里 , 便被父亲劈手夺去 , 他瞪我一眼说 : “这是卖的 , 有你吃的。

”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 , 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 : “这不一样吃吗 ?”停了停又说 :“住校可不比在家里 , 动一动就得花钱 , 饭能够吃差点 , 但一定得吃饱。

星期天不要往回跑 , 家里也不希望你干活 , 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

”B. 接着他自个笑了 :“没想到俺妮子还挺聪慧 , 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

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候侍候 , 或许能挣几个钱 , 你要有本领啊 , 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

”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 , 看得出他内心专门快乐。

⑤到学校门口 , 父亲让我一个人到里面去 , 他则去卖那筐桃子。

等到报到完去城里找他 , 父亲差不多走了。

我想 , 他确信是饿着肚子走的 , 翻山越岭 , 还得走二十里地啊 !
⑥三年高中 , 我确实专门少回家。

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 , 因此差不多上些歪七裂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子。

冬天天短 , 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 , 见到我 , 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 , 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 , 硬邦邦的全是冰棱茬。

中午 , 我们爷俩把饼泡在开水里 , 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 , 吃得有滋有味。

夏日 , 父亲捎带着卖桃 , 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膛晒成了酱紫色。

赶到学校已近中午 , 我把早已晾好的白开水递过去 , 父亲一口气就喝了一大缸子。

父亲一直差不多上当天来当天走 , 三年里 , 他走了他原先几十年走过的路程。

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⑦三年后 , 我由县城读到了省城 , 甭说父亲的大半年收成 , 确实是他的全部收成也难以应对我的高额学费了。

父亲说 : “不要紧 , 先到处借借。

不确实是四年吗 ? 我用六年时刻 , 六年不行十年 , 赶我死之前咋也能把它还清。

”我无言 , 我只是在内心对父亲说 : 我决可不能让您用六年十年时刻去还债 , 您就等着我慢慢地还您的债吧。

⑧也和三年前一样 , 父亲挑着行李送我上学 , 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 , 而是阴雨霏霏。

火车内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 , 我倒有些不适应 , 怪他过于奢侈。

C.“你都成大学生了 , 吃个好桃子 , 配!”同时不停地督促我快吃。

我双手捧着桃子 , 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
⑨安排好住宿差不多专门晚了 , 我要送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往下 , 他说什么也要自
己去。

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个的宿舍 , 我明白 , 那样父亲一夜都可不能安心。

因此 , 也只好随他去了。

下过雨后 , 气温突然下降了许多 , 再加上一天的颠簸我实在太累了 , 躺在床上不一会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突然 , 辅导员刘老师把我叫醒 , 她说 , 我父亲为了省 15 元的住宿费 , 难道睡在别处的水泥乒乓球台上。

此刻 , 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

我扑过去 , 抱住他 , 哭着求他 : “为了我 , 爸爸 , 请您爱惜自己。

”宿舍的七姐妹齐刷刷地站在身后 , 呜咽着说 : “就住在我们宿舍 , 我们能够两个人睡一张床。


⑩“但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 ?”刘老师还专门年轻 , 和其他人一样 , 眼里差不多含满了泪水。

“。

”大伙儿异口同声地说。

⑾是啊 ! 他是父亲 , 他是勤劳又拙朴的农民父亲。

13.文章第①段作者就写“ 父亲不是专门地喜爱我”“ 不明白得什么叫爱”, 这在全文
有如何样的作用 ?(3 分 )
答:
14我”对父亲看法的改变源于“ 我”的两次感动。

请结合文意概括出让“我”感动的
具体内容。

(4 分 )
答: 第一次感动是:
第二次感动是: 15 文中对父亲的语言行动进行了多次细腻而生动地描写 , 使父亲的形象栩栩如生。

请从文中画线的 A、B、C 三处中任选两处 , 简要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父亲如何样的性格或心
理 ?(6 分 )
答 :( ) 处:。

( ) 处 : 16 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不仅感动了我 , 也感动了我同寝室的姐妹。

请你结合上下语境 , 在第⑩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 使之充分表现姐妹们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2 分 )
答: 三、作文(40分)
我的一次选择
要求:在生活、学习中,当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我们往往要在多种解决方案中进行取舍。

每当这时,你是当机立断,依旧犹疑不决?你是自己做主,依旧听从他人?请以“我的一次选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600字以上。

四、附加题。

(10分)
任贤
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临黄。

武德末,为太子洗马。

见太宗与隐太子①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

征大方自若,镇定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②拜谏议大夫。

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征雅③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

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又劳④之曰:“卿⑤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

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
贞观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

深谋远算,多所弘益⑥。

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⑦,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注】①【隐太子】唐高祖李渊长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追封他为息王,谥“隐”,史称“隐太子”。

②【擢】擢升,提升。

③【雅】一向,一直。

④【劳】抚慰。

⑤【卿】对人表示亲热的称呼。

⑥【多所弘益】意思是对治理国家有专门多重大的关心。

⑦【中钩】春秋时,齐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管仲辅佐公子纠。

一次,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

后公子小白获胜,即住,这确实是齐桓公,他以管仲为相。

1.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太宗既.诛隐太子。

( )
(2)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2)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

3.阅读文本,从太宗对魏征的态度来看,你认为太宗具有如何样的品质?(4分)
2011年秋春晖学校初中九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
参考答案:
一、
1、(1)叶底黄鹂一两声(2)赢得生前身后名。

悲伤白发生(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5)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错、漏、多1字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为止)
2、涕泗横流洗礼旁骛化为乌有
3、D
4、略
5、(1)二三月份,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冰冷的物体表面遇暖湿气流,产生水珠。

(2分)(2)空气湿度接近饱和(或:到处湿漉漉),能见度低(或:浓雾充满)。

(2分)】
二、(一)(12分)
6.D
7.【因为这件事,(我)专门感激,因此承诺先帝(为他)奔跑效劳(“由是”1分;“驱驰”1分;语意连贯1分)】
8.【内外异法(1分)亲小人,远贤臣(2分)】
9.B
(二)(12分)
10、不自私的年轻人是中国的期望(或第7段). 中国的年轻一代——“不自私”的“80后”“90后”们,是中国的期望!以后的期望!
11、是第1段的论点:因为“中国的年轻人不自私”是对第1段的概括,说明了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是第1段的论据:因为“中国的年轻人不自私”是引用媒体的见解,证明作者观点的道理论据。

12、不同意。

因为它与第6段的观点形成对比,从反面证明了中心论点。

(或同意。

删除掉使行文简洁、流畅,作者的思路更清晰。


( 三)(15 分 )
13.(2 分 ) 作者如此写有欲扬先抑的作用 , 为下文写父亲深深的爱作了铺垫。

( 回答扣住“欲扬先抑”, 语意表达相近即可计分 )
14.(4 分 ) 第一次感动是 : 父亲不偏心 , 在家境窘迫的情形下坚持让“我”读书;第二次感动是: 在烈日下,看见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

( 语意相近 , 扣住重点即可计分 , 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 。

15.(6分 ) 示例:A 这几句话从父亲“ 劈手夺桃子”“ 瞪我一眼”“ 掏桃
子”“ 蹭了蹭” 这些细节描写 ( 动作描写 ) 中形象地表现出父亲节约克己的性格。

( 或 : 这几句话从父亲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中 , 形象地表现出父亲节约克己的性格。

)B. 这几句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出父亲对“我” 能考上县中而由衷快乐的心理及对女儿殷殷的期望。

C. 这句对父亲的语言描写 , 表现出父亲为“ 我” 的成长而感到的一份独有的自豪和欢乐 , 也显出父亲对“我” 深深的爱。

( 任选两处分析 , 每处分析能准确指出描写手法计 1 分 , 能围绕此方法结合文意分析且言之有理 , 可计 2 分 , 否则酌情扣分。

)
16.(2 分) “那又怕什么 , 他是父亲。

” ( 回答语意相近 , 符合语境即可计分 )
17.(4 分 ) 此题是开放性题目 , 学生回答能扣住题干要求 , 表达语言通畅即可计分。

三.作文略
四.附加题【答案】1.(1)差不多 (2)多次、多次
解析:“既”在文言文中一样说明为“差不多”的意思。

如我们在《曹刿论战》中学过“既克,公问其故”中的“既”确实是那个意思。

“数”在那个地点读shuò,是“多次、多次”的意思。

我们在《陈涉世家》里面学过“广故数言欲亡”中的“数”确实是那个意思。

2.(1)皇太子假如听从我的话,确信可不能有今天的杀身之祸。

(2)太宗每次与他交谈,从来没有不快乐的。

【解析】翻译课外文言语句,译出大意即可。

注意落实重点词语,如:“从”是“听从”的意思,“每”是“常常、每次”的意思,“悦”是“快乐、愉快”的意思。

翻译时要注意语言通顺,没有错别字。

3.任人唯贤;胸襟宽广
【解析】回答那个问题第一要看清题目要求:要求从对魏征的态度来分析太宗具有的品质,千万不要误以为是分析魏征的品质。

文中的太宗是一个重用贤臣的人,关于能够直言进谏的魏征,他虚心请教,并重用和擢升,是一个善于纳谏、心胸宽广的人。

【文言文参考译文】
魏征是河北巨鹿人氏,后来全家迁徙到相州的临黄。

武德末年,官至太子洗马。

他看见李世民与李建成明争暗斗,便多次劝太子提早做打算。

太宗杀了隐太子后,召见魏征并批判道:“你什么缘故要离间我们兄弟?”大伙儿都替魏征担惊受怕。

但魏征表情自若,答道:“皇太子若听了我的话,确信可不能有今天的杀身之祸!”太宗听后严肃起来,更加厚重地对待魏征,提升他为谏议大夫。

多次把魏征叫到寝室询问政务。

魏征素有治国之道,性情耿直,敢于进谏。

太宗每次与他交谈,从来没有不快乐的。

魏征也因为碰上了明君而专门快乐,竭尽全力为太宗效劳。

太宗抚慰他说:“你前前后后提的200多条建议,都合乎我的心意。

假如不是你如此尽职尽责,天下怎会如此安定!”
贞观三年,连续升官到秘书监,参与政事,有着深远的谋略,对治理国家有着专门多重大的关心。

太宗曾经对他说:“你犯下的罪甚至比管仲射中公子小白衣带钩还要重,但我信任你却比齐桓公信任管仲还要多。

近代君臣之间,有像我和你如此的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