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1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2021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它白天唱了一整天,夜晚来临,也该休息了,但它的休息常常被________。
A . 打扰
B . 扰乱
C . 打搅
D . 搅乱
2. (2分) (2018九上·惠山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B . 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C .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
D . 近年来,我国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不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3. (5分)(2020·南关模拟) 古诗文默写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
(杜甫《望岳》)
(2) ________,________。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论语》中论述学习和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反复论证了苦难对人的价值和意义,并深切指出:如果一个国家“________,________“就难以避免灭亡的命运。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4. (4分)(2020·东莞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ɡ________。
(2)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kuānɡ piàn________,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3)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shēn wù tònɡ jí________的文字。
(4)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dànɡ rán wú cún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5. (10分) (2017九上·平定月考) 暑假期间,家住运城的小慧一家要去呼和浩特看望朋友,他们打算采用自驾游的方式,边走边玩,右图是小慧手绘的路线图,请你仔细读图,并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对小慧一家的旅游路线加以说明。
五、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
6. (8分)(2019·苏州模拟)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
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
宣宗初亦召供奉。
程既审①上晓音律,尤自刻苦。
往往令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
程一日果以眦睚②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
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
会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
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
上曰:“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
然臣辈惜程艺天下无双,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
”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③法也。
”卒不赦程。
[注]①审:明白,清楚。
②眦睚:怒目相视的样子。
借指小的怨恨。
③高祖: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太宗:唐太宗李世民。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
②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
(2)文中的罗程、宣宗这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六、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
7. (12分)(2019·苏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后五年,伐越。
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
阖庐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夫差对曰:“不敢忘。
”是夕,阖庐死。
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①为太宰,习战射。
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
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②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
吴王将许之。
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
今王不灭,后必悔之。
”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
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
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③ ,且欲有所用之也。
此人不死,必为吴患。
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
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
益疏子胥之谋。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
【注】①伯嚭(pī):人名,吴国大臣。
②种: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
③吊死同疾:哀悼死去的。
慰问有病
的。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 . 败吴于姑苏皆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 . 阖庐病创将死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C . 吴王将许之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D . 乃兴师北伐齐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含义。
①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
②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
(3)伍子胥认为“勾践不死必为吴患”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8. (9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甲】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
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
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
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加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乙】“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以上两个文段就为我们塑造两位经典的人物“闰土”和“杨二嫂”。
两者主要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描写手法。
(2)“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为什么“闰土”欲言又止了?想像一下当时他的心理状态,“说”出他当时的心理话。
(3)“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这段精彩人物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二嫂的个性特点。
你认为最出彩的是哪一个方面(语言、情节、修辞等)呢?请作出简述。
(4)结合划线的两组语言,请具体分析“闰土”和“杨二嫂”的性格特点。
9.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②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③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
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④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
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
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
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
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
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
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
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
四川人说:“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
”这话是有道理的。
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
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⑤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
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1)以下论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情感,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也就没有了灵魂。
B . 齐白石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他的笔下活起来,可见,画家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感悟越是深刻,画出的画越是传神。
C . 山水画画家不仅注重表现“光”,而且注重准确表现景物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木然地画画,客
观景物就会成了标本。
D . 山水画创作中,画家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愿望越是强烈,对所描绘的景物的思想感情越是真挚、朴实,意境也就越是鲜明。
(2)第①段以问句开头,有什么好处?
(3)试简要分析“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4)“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这句话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八、作文 (共1题;共1分)
10. (1分) (2017七上·重庆期中) 请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从蹒跚学步起,人的一生总是在路上,求学的路上、上班的路上、探亲的路上、访友的路上……只要走过的路,总会留下些什么,足迹、汗水、笑声、欢歌、友情……或者自己的,或者他人的,或者大家的。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题目:路上,留下______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九、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 (15分)(2019·临沂) 名著阅读。
(1)《儒林外史》书写儒林故事。
全书没有贯穿全篇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众多故事由第一回说楔了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开宗明义,用大义”提领全书的意旨,借名流的话隐喻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以下回目各色人等无不围绕这一“大义”粉墨登场。
请问这被评为“一篇之骨”的“大义”是________(限4个字以内),这能隐括全文的名流是________。
(2)课文《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请写出课文部分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之前(前因)或之后(后果)的情节。
(任选一个作答,限20字以内)
(3)《简·爱》中的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均性格鲜明,个性突出,但结局各异。
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概括其性格特征(限20字以内),并简要概述其结局。
(限30字以内)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3-1、
3-2、
3-3、
3-4、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4-1、
4-2、
4-3、
4-4、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5-1、
五、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
6-1、
6-2、
六、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
7-1、
7-2、
7-3、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8-1、
8-2、
8-3、
8-4、
9-1、
9-2、
9-3、
9-4、
八、作文 (共1题;共1分)
10-1、
九、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