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并鼠伤寒沙门菌肺炎误诊误治1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并鼠伤寒沙门菌肺炎误诊误治1例
耿志强;刘华雷
【摘要】@@ 患者,男,68岁.因乏力、纳差2年,腹胀1个月,呕血、黑便3 d于2009年11月20日入院.既往有"肺结核"病史30年,"结肠癌切除术后"7年,术后曾输血.查体:体温(T)36.7℃,肝性病容.可见肝掌,颈两侧有蜘蛛痣.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腹膨隆,有轻度腹壁静脉曲张.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B超示:肝脏不大,门静脉直径1.5 cm,被膜不光滑,回声粗糙增强.脾厚4.5 cm,腹水征(+).胃镜示:贫血胃黏膜,食管静脉曲张Ⅲ度.肝功能正常.
【期刊名称】《河北医药》
【年(卷),期】2011(033)017
【总页数】1页(P2718)
【关键词】肝硬化;沙门菌,鼠伤寒;肺炎;误诊
【作者】耿志强;刘华雷
【作者单位】050000,河北省石家庄太行医院;050000,河北省石家庄太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31
患者,男,68岁。
因乏力、纳差2年,腹胀1个月,呕血、黑便3 d于2009年11月20日入院。
既往有“肺结核”病史30年,“结肠癌切除术后”7年,术后
曾输血。
查体:体温(T)36.7℃,肝性病容。
可见肝掌,颈两侧有蜘蛛痣。
双肺呼
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腹膨隆,有轻度腹壁静脉曲张。
肝脾未触及。
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减弱。
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
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B超示:肝脏不大,门静脉直径1.5 cm,被膜不光滑,回声粗糙增强。
脾厚4.5 cm,腹水征(+)。
胃镜示:贫血胃黏膜,食管静脉曲张Ⅲ度。
肝功能正常。
A/G 27/15
g/L,抗-HBS(+),抗-HCV(+),总胆红素30 μmol/L,直接胆红素25 μmol/L。
腹水常规:李凡他试验(-)。
总细胞 0.24×109/L,白细胞 0.08×109/L,单核细胞0.06×109/L,多核细胞 0.02 ×109/L。
入院诊断: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上消化道大出血。
给予静脉滴注善得定、施他宁;肌内注射立止血;口服凝血酶、8 mg正肾素+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以及利尿剂、补充白蛋白、输血等综合治
疗7周,症状基本消失。
入院后第51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阵发性咳嗽、咳黄白色泡沫痰。
无腹痛、腹泻。
查体:T 38.2℃。
右肺呼吸音减低,右肺底可闻及少许干、湿性啰音。
血常规:白细胞11.8 ×109/L,中性粒细胞 0.74,淋巴
细胞 0.26。
胸部 X 线片:两肺纹理增多,两肺肺淤血改变。
考虑为“支气管肺炎”,给予阿洛西林静脉滴注,连用4 d,体温38.1~38.5℃,仍咳嗽、咳黄白色泡沫痰;改用头孢呋辛静脉滴注,连用3 d,体温降至37.1~37.5℃,但咳嗽,咳痰无明显好转。
肺部听诊:右肺呼吸音仍低,右肺底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
肺CT示:两肺上叶陈旧性肺结核;两肺肺淤血改变。
痰检:结核杆菌(-)。
痰涂
片和痰细菌培养3次均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药敏试验:左氧氟沙星、先锋必敏感,阿洛西林、头孢呋辛、红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
更改临床诊断为肝硬化合并鼠伤寒沙门菌肺炎。
改为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连用5 d。
3 d后体温降至36.5℃,5 d后咳嗽、咳痰症状消失,于2010年1月23日痊愈出院。
讨论本例患者入院诊断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症状基本消失后院内感染鼠伤寒沙门菌肺炎。
笔者认为:(1)本例肝炎后肝硬化从发病到发现鼠伤寒沙门氏菌,病程长达
51 d;年龄大,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机会感染。
(2)本例由于罕见,依照临床惯性思维诊断并沿袭经验进行治疗而导致误诊误治。
其实鼠伤寒沙门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虽主要是通过污染食物、水,经口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传播。
医院内感染主要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医疗用具、尿布及尿垫等间接传播。
病原体污染的空气也可经呼吸道传播[1]。
(3)鼠伤寒沙门菌肺炎为非典型肺炎。
在出现肺部病变按一般肺炎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行痰菌培养加药敏试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根据所培养出的鼠伤寒沙门菌株药敏测定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或选用患者病后从未使用过的抗菌药物。
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磺胺甲基异唑对本病均有一定疗效。
可根据病情选择2种联合治疗。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鼠伤寒沙门菌有强大杀灭作用,且抗菌活性10倍于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是氨苄青霉素的400倍。
其药物有:头孢羧甲噻肟(复达欣)、头孢三嗪(菌必治)、头孢氧哌唑(先锋必)、头孢氨噻肟等。
近年来,由于新耐药菌株的产生,使药物不易进入细胞壁,难以杀灭进入细胞内的鼠伤寒沙门菌。
喹诺酮类药物可进入细胞内,通过拮抗细菌的DNA旋转酶,而阻断细菌DNA的复制,快速消灭细菌。
此类药物有氟哌酸、氟嗪哌酸、氟嗪酸和氟啶酸[2,3]。
(4)近年来细菌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过去以G+球菌为主转变为以G-杆菌为主,且条件致病菌感染明显提高。
尤其老年人肺部感染常常由于慢性基础疾病及自身抗病能力降低,更易出现条件致病菌感染[4]。
(5)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常为复杂耐药菌株,治疗中应及时和定期作病原菌检查及药敏试验,力争做出病因诊断,有针对性的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免延误诊疗。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王永怡,孙颖主编.实用传染病防治.第2版.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197.
2 彭少华,李艳,李从荣主编.细菌感染试验诊断与分析.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83-184.
3 邓国华主编.感染性疾病诊疗常规.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214-216.
4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2-113,43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