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读书笔记
推荐文章
《桥》的读书笔记3篇热度:党员读书学习心得体会3篇热度:领导干部读书笔记3篇热度:复活读书心得4篇热度:读书思廉学习心得_读书思廉感悟与体会热度: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是由成甲先生著作的一部优秀作品,当你看完之后会不禁深深地被作者深邃广播的想法所折服,下面就一起来欣赏这篇读书笔记吧!
01
2016年10月中旬,我被“娱乐圈”的一段新闻惊艳的呆住了: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大家奔走相告:这文学界大奖终于颁给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人物,还是美国的民谣之神。
当然,震惊我的,不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剑走偏锋,而是鲍勃∙迪伦这个人。
记得当时有报道称,他的人生离大满贯只差一枚奥运金牌了!画家、音乐家、作家,音乐格莱美奖、电影奥斯卡奖、新闻普利策奖、文学诺贝尔奖……
我超级好奇,这各个领域的顶级大奖,大多数人穷极一生能拿到一个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他是如何做到全收入囊中的?真的惊为天人!因为,我等普通民众,好像花了很多时间读书,花了很多精力学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却也多是做到一般般,更别说成为跨学科大神了。
后来,又读到了丘吉尔的传记,才知道他原来不只是我初中历史课上学到的政治家,还是作家、演说家、战略家,也是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这,又一次燃起了好奇心!
讲真,每次看到这样一连串跨领域的头衔,看到他们多领域都颇有建树,我就特别佩服。
这不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斜杠青年么?每次看到这样的人物事迹,我都自问“为啥我自己理想众多但一事无成,人家却能各个领域出色”,这是怎样的学习能力?
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要把他们归因于天赋差别时,我遇到了这
本书——成甲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它给了希望!
02
天赋纵然给了我们先发优势,但人生是一条长长的跑道,先发优势用不好的,也会成为“伤仲永”一般的遗憾;天赋稍差的,经过后天锤炼,也很有机会崛起和蜕变。
而且后者比前者更激励人心,所以,我们都喜欢听“破茧成蝶”和“逆袭”的故事。
如何蜕变?
如何逆袭?
如何长期飞舞下去呢?
命运的大手给了世人很多选择和可能性,但我们最能把握、且能帮着我们长远稳定发展的,就是学习,以及学会如何学习了,这给予我们把握机会的能力。
其他的,多属于他人的事和老天的事,要看时机和运气了。
怎么学呢?我们身边,不是也有很多人,一直在学习,却成长很慢的么?我们读书时,是不是总会发现班上有几名同学,每天起早贪黑的读书,成绩却总是只有中等么?
问题出在哪里了?
是学习没用么?
03
学习的表现有两种:【我学了,和我学明白了】。
我学了,我读书了,无意识中是在追求努力的形式和表象,追求表面数量,以求得心里安慰。
最后老师、家人可能都会说,“TA真的已经很努力了,可能就是学不好吧”,然后,你这一生,真的就认定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了。
而学明白了,是拨开云雾的过程,不只是拘泥于一本本的读书,也不单单是解决一个个困难。
这样的学习,要过程,更要结果;要当下,更要长远;要解惑,更要识规律。
因为,生有涯,而知无涯。
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别说跨专业,就算是在自己选择的那个专
业里,我们不可能什么都学,不可能哪本书都看。
所以,学习如何学习,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就变得特别重要。
对,就是这八个字,“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读书时老师说了很多遍的,我们听都听腻了。
但静下心来,自问,才发现,这几个字真的很重要,而我们,却真的不理解其中的真意,更别说做到了。
老祖宗的智慧就是这么精妙。
短短八个字,就概括了学习的超高境界。
而老祖宗的口号又这么无奈,易于留传,却不易操作。
导致我们说了这么多年,耳朵都起茧子了,还是不知道怎么做。
为什么?
因为,人人都教我们要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高度,却没人教过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啊!这就好比,把你扔在无船的河里,告诉你游泳到对岸就可以活命,却不告诉你如何游泳一样。
所以,才有了所谓的读书无用论。
既如此,为什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呢?
其实,不是读书无用,只是你的读书无用,只是你读书太低效了!
04
学习的内容也分两种:【道理和知识】。
简单说,道理就像船帆,知识就好比船底。
只学道理,修炼智慧,却很少学习知识,那顶多就是一条船底很薄的船,无法真正行进大海的。
而只学知识,却不识道理,那也无法杨帆起航。
但最重要的,所学的一切知识等,都得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有意义。
知道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就是因为,大多数道理只是停留在道理上,不能转化为行动。
所以很多人,穷尽一生,在一个领域内做到专业很不容易,能把经验用合适的方法分享出来就更难,而跨领域还能做好,更是难上加难。
庆幸的是,成甲老师做到了,分享了;而本书最大的价值,不仅是
潜移默化的优化我们的思维,还在于书中理念很多是可以实操的,道理是可以产生行动的。
因此,看完介绍,我就如饥似渴的读起来,迷雾渐渐拨开;一读罢,我就迫不及待的分享给了几位苦苦寻求知识、不断学习的好友,希望我们走个捷径,以慢为快。
这本书,告诉我们:什么是知识?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如何发现并学习四两拨千斤的知识?如何学以致用?有哪些提高效率的工具?怎样的思考方式可以真正帮助我们决策?同时分享了一些真正可以指导行为并运用在日常的七大临界知识。
总之,如果你一直在努力学习却成效甚微,如果你也在苦苦寻找学习方法,如果你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花钱听课却过后还是不知道怎么行动,那这本书值得你一看。
它不是速成班,不是三十天改变计划,不是几个秘籍改变你一生的那种论断,但是,它带来的扎实基础,可以使我们受用无限。
毕竟,大道至简,而认知差异决定了行动的千差万别。
而一生即使读书众多,若不知道如何运用知识产生良好积极的影响,那也是求个心理安慰罢了。
况且,可读的书很多,能教你如何把书读好的书却不多,这个算一本。
所以,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