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4专题逍遥游(第1课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逍遥游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疏导词句,弄懂文意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别句式
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4、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境界宽阔的艺术特点
5、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要点、难点】
1、疏导文意,掌握文章的内容。

2、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3、鉴赏本文想象丰富、境界宽阔的艺术特点。

4、对庄子的“逍遥之游”要旨的理解。

【学习时间】
三课时
【学习方法】
朗读法议论点拨法
【知识链接】
1、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拥有独到的风格。

大批采纳并虚假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异,
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阂,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 (《汉文学史大纲》)郭沫若也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圣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
2、庄子及庄子思想简介联合说明①教师增补投影:庄子是一位有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于道家学派。

他继承老子自然而然的看法,更进一步以为无能为力的叫“命”,不行违离的叫
“天”,全部都只能听凭它的摆布。

他的思想相当复杂,攻击儒、墨,主张回归自然;愤事嫉
俗,怨恨黑暗现实,楚威王重金聘他为相而遭拒绝;富于批评精神,但同时又想撤消斗争。


的人生观很悲观,带有浓重的悲观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认识作者
庄子(约前369——前 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

名周,字子休,宋国人。

大概与孟轲同时
而稍后。

他身世于一个衰败的贵族家庭,一世多数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多。

在诸子
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

2、《庄子》简介
《庄子》,也称《南华经》或《南华真经》,计52 篇,今存33 篇,此中内篇7,外篇 15,杂篇 11。

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他则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讲堂学习】
1、学习第一、二段
(一)、学生比较说明,弄清字音。

(见课本)
(二)、解说第一、二小节,疏导文意,注意虚词其和之的用法,掌握比较特别的实词和句式。

1、冥:
2、怒:
3、志:
4、击:
5、抟(tuán):
6、去:
7 息:
8、其正色也:
9、无所至极:
10、假如:
(三)词类归类
1、鲲之大()
2、鹏之背()
3、若垂天之云()
4、鹏之徙于南冥()
5、生物之以息相吹()
6、天之苍苍()
(四)翻译词句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野马也,灰尘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其视下也,亦假如则已矣
【讲堂研究】
1、大鹏飞往南冥,需要什么?
2、野马、灰尘在空中浮游,需要什么?
【稳固练习】
一、填空 :
1、庄子,名,战国期间有名的家。

学派的代表
人物。

2、《庄子》一书共篇;逍遥即的样子 .
3、默写 :
鹏之背,();怒而飞,()鹏之徙于南冥也,(),(),去以六月相息者也;天之苍苍,(),() ;
4、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鲲鹏展翅莽莽沧沧食不充饥晦朔
B. 乘奔驭风不胫而走胶柱鼓瑟遨翔
C. 杀鸡取卵雀巢鸠占载舟覆舟芥蒂
D. 逍遥自在颓丧丧气荣辱毁誉匹敌
5、以下表述不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33 篇,包含内篇7 篇,外篇15 篇,杂篇11篇。

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B.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地,所
以,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自由自在,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

C.庄子不单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富裕浓重的浪漫主义
色彩,其文学特点在历史上影响并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艺术家。

D.《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篇章,但没有《逍遥游》有名。

好多成语如“目无全
牛”、“应付自如” 、“意得志满”等都源于此篇。

6、比较以下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不知其几千里也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④其视下也,亦假如则已矣
A. ①②句同样,③④句同样
B.①②句不一样,③④句同样
C. ①②句同样,③④句不一样
D.①②句不一样,③④句不一样
7.从题干提示的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填入各句的相应括号中
绝: A.断,隔离 B .极,特别 C .高明,绝妙 D .横渡,横穿 E .超越
①绝云气,负青天,而后图南。

()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③既而得其尸于井,因此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
④而高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停。

()
⑤佛印绝类弥勒。

()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