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系统技术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 2 楼宇自控系统技术条件
5 . 2 . 1 总则
( l )设计标准
除非另加说明(在本技术说明书中),系统深化设计及所有设备、材料、设计预算与测试结果的提供或使用必须符合厂商所在国的国家标准、等级,不能低于中国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
l )目前国内的现行规范有:
GB50057 -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 T50314 -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J-19-8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79-8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技术规范
GBJ-232-82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JGJ / 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建设部1997-290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
中国国家及有关部委、北京市颁发的有关设计规范、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和安装标准;在供货前,中国国家颁布了新的标准,执行新的标准。
所供产品要符合国际和(或)中国有关部门规定的工业标准。
2 )一般标书中所提出的设备技术标准是可接受的最低限度的技术标准与基本的使用功能,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要求承包商提供一套满足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如在标书中未予提及而又为系统开通、测试、正常运转所必须的任何设备,均应包括在其标书合约范围内,并且不应再增加额外费用。
3 )系统的所有产品应选用同一厂家的产品标准,根据标书中的技术参数和运行要求,由有经验、有信誉的厂家进行设计制造。
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要求,假如有任何设计和制造的标准在技术参数文件中未做规定,承包商应向买方说明所投产品的实际参数规格或推荐的标准,清楚地描述其替代产品的性能指标,当标准与原标书中所列的技术要求相同或高出时,买方才能接受这个(推荐的)标准。
4 )如果是国际招标采用“问答”式招投标模式,承包商提供的产品必须与技术要求中列出的相一致。
在投标书中应逐条说明与要求的一致程度。
为防止任何技术偏差,应附上一份参数偏差表并说明偏差的原因。
5 )词意定意:设计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标书技术文件中所提及的词句进行解释。
( 2 )系统设计要求
l )承包商根据技术规范,应采用最先进和最优秀的设计,设计说明中应有所有的细节安排。
2 )设备的设计应考虑到各部分与各单位的标准化与可变性,还应考虑到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设备应是最新型、完全开放式的、可互操作的易于扩展的智能控制网络,设有不低于15 %的冗余度。
3 )设计应以先进、简洁、可靠、经济、操作正常、维修费合理和长期连续的服务寿命为标准,系统正常运转后应产生显著的节能效益(节能多30 % )。
并节省人力资源(节省1 乃管理操作人员)。
4 ) BA 系统应与其它集散楼内的信息管理系统,如火灾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办公室自动化等系统进行通信,应能与其他系统连接并为未来扩展提供足够多的通信界面。
BAS 工作网与其他弱电系统的网连接必须遵循一种通用的通信协议,如TCP/ IP 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应采用一种以上的通信介质。
5 )集成化系统:承包者提供设备的最低要求,无论是否有特殊要求和系统的陈述或限制,
系统应满足预期的设计要求,并能组成一个集成操作系统,因此,所有的部分、材料和系统的工艺过程应具有高质量并能满足制造要求,该种功能应有最大可靠性。
( 3 )承包商应根据标书技术文件中所提出的系统功能要求,提供全套BA 系统。
包括系统设备、供电元件、电缆、接线安装、系统装配、调试、试运、验收、运行和维护等,应保证系统处于最佳运转状态。
( 4 )要求承包商所提供的投标书及与投标产品有关的技术文件、图例或图形中的注释,应提供中英文各一份(是否要英文内容由买方确定),所有技术数据必须采用国际单位制,非国标单位数据应换算并列出,名称和术语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或符合现行有关规范。
( 5 )承包商负责标书技术参数文本中列出的所有设备和制造程序所涉及的专利和特评估费,并负责保证购买者不受第三方的索赔要求。
购买者在任何条件下将不被卷人任何的索赔要求纠纷中。
这些索赔要求可能产生于对字句、专利企业设计权(例如所提供设备使用的技术结构和零件排布特性)的侵犯。
购买者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费用。
5 . 2 . 2 工程概况简介
设计者根据情况简要介绍工程概况、工程性质,以便投标商对工程有个整体概念。
并由设计人给出BA 监控中心位置。
5 . 2 . 3 系统概述
( l )根据我国现行情况,BA 控制系统的设置,应能保证系统组在主服务器整修或故障期间,该系统不受外界干扰,仍能独立正常运行,完成一切控制操作及管理功能。
( 2 )确定设备时,应留有一定的备用容量,以便将来的发展。
( 3 )系统的构成:
l )系统由网络设备、中央控制站、现场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通信线路以及相应的软件组成。
2 )采用双级工作网,高级工作网(管理层网络)使用以太网(或标准局域网)连接中央控制站和操作站,低级工作网(监控层网络)连接操作站和现场控制器。
其中操作站包括:翻冷空调系统、供、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和现场中心命令站等。
3 )次级工作站(区域控制系统):
a )制冷空调工作站:监视整个制冷系统设备及所有区该的空调机、风机等。
b )给排水工作站:监视给水、排水、水循环系统及热交换系统。
C )供配电工作站:监视变配电设备、柴油发电机设备、照明系统及电梯、扶梯滚梯等设备。
d )现场命令中央控制站:监视并检查楼内所有设备的工作状况。
e )工程操作站:维护BAS ,并监视其工作状况及故障报警。
提供所有必须的软件及足够的图表基础以便中央控制室操作站和现场控制器能够获得足够的图表界面及操作软件。
定期检验及维修系统软件、硬件。
4 )通信总线:
a )高级工作网使用以太网并可以利用楼内的综合布线系统完成。
h )低级工作网可使用双绞线电缆,采用无须主识别的点对点的通信来保证现场控制器及操作站间的通信(双向通信),并且控制器可完成全独立工作,与其它控制器进行双向通信,即当系统通信故障时,各控制器仍能完成正常的监控功能。
C )通信速率应遵循国际惯例并满足实际要求,要达到以太网10Mbps ,或100Mbps 。
( 4 )系统功能:
a )设备状态监视和控制
设备状态控制和监视通过服务器操作并显示在服务器的屏幕上。
b )设备报警控制和显示
当探测到任何报警信号时,楼宇自控系统在服务器的屏幕上显示该信号,并打印出报表和发出声音报警,调节。
C )模拟数据偏差的控制和监视
这些模拟数据监视包括温度、湿度、电压和电流。
假如任何一个数据高于或低于设定的范围会产生报警。
d )控制和监视模拟偏差
如果实际的模拟值和设定值之间相差超出范围,将产生报警,调节。
e )启/停控制和中断测试
如控制命令发出的控制状态和实际状态不一致,将发出报警。
f )日程表控制
楼宇自控必须为每一个程序机设定日程表,每个日程表能设定一年中假期特殊日期。
g )程序机控制
楼宇自控系统根据图表指定区域对设备进行控制。
h )事件控制
楼宇自控系统必须执行事件控制程序以进行报警和指定输入设备的状态转换、逻辑条件和设备控制。
i )功率因数显示
楼宇自控系统必须监视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j )电源失掉/恢复控制
当正常电源失电时,楼宇自控系统应监测楼内发电机的操作。
k )最适宜的启/停控制
楼宇自控系统必须预知温度变化,决定最适宜的预加热时间以满足日程表。
1)空调系统的控制
楼宇自控系统必须完成以下空气调节的功能,温度/湿度控制,CO2控制,vAV 控制及风机盘管控制等。
m )操作时间的计算
楼宇自控系统必须计算每台设备的操作时间。
n )功耗
楼宇自控系统必须测量电力、热水、冷却水和蒸汽等消耗量,并且每星期打印报表。
( 5 )系统包括内容:制冷系统监控、空调设备监控、热交换设备监控、给水排水系统设备监控、变配电设备监测、柴油发电机组监测、照明系统设备监控、其它选项。
l )制冷系统监控
a )制冷机组自身的安全保护及控制,由供货商随机提供控制装置,并应配置可供扩展的现场总线接口。
软件通信协议满足要求,以便将制冷机组的监控纳人楼宇设备自控系统。
b )由系统按每天预先编排的时间假日程序及监测的有关参数来控制冷冻机组等设备的启停和监视各设备的工作状态如下:冷冻机启停、冷冻机运行状态、冷冻机过载报警、冷冻机水流量、冷冻水泵启停状态、冷冻水泵过载报警、冷却水泵启停状态、冷却水泵过载报警、冷却塔风机启停状态、冷却塔风机过载报警、制冷机组与冷却塔风机、冷却水水泵和冷冻水水泵联锁,时序控制加水流保护,以便配合冷冻机系统各装置的特性。
·冷冻机启停:通过温度冷冻水的总供/回水温度和回水流量,计算出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并根据实际冷负荷来决定冷冻机的启停组合及台数,以便达到最佳的节能状态。
启动顺序:冷冻水水泵~冷却水水泵一冷却塔风机电源(风机由冷却水回水温度控制)一制冷机组。
停机顺序:制冷机组一冷冻水水泵~冷却水水泵一冷却塔风机电源(风机由冷却水回水温度
控制)。
在此过程中,当其中一台冷冻水水泵/冷却水水泵出现故障时,备用水泵会自动投入运行。
·冷冻水供/回水温度遥测。
·制冷机组、冷冻水水泵、冷却水水泵、冷却塔运行时间累计。
·度量冷冻水系统供/回水总管的压差,控制其旁通阀的开关,以及操作系统要求的压差。
·通过控制冷却塔风机(水路电动阀联动)及冷却水供回水旁通阀,使冷却水回水温度在系统允许的范围内。
·最远端新风机组冷冻水压力的测量。
·冷冻水补水泵由屋顶膨胀水箱水位信号控制启停、超高液位报警。
·空调补水泵启停状态。
·空调补水泵过载报警。
2 )空调设备监控
a )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系统监控功能
·新风、回风、室内、进风温度的监测、控制:根据回风及送风温度串级比例积分、微分调节控制电动阀的开度调节冷水(或热水)水量,使回风温度维持在设定的范围内,回风温度设定值可按新风温度再设定。
·室内湿度的监测、控制:根据回风及送风湿度串级调节,控制加湿设备增加送风湿度,控制电动阀调节冷水水量减少送风温度,使回风湿度维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根据季节和回风中CO2浓度调整回风阀门及新风阀门的开度以转换空气。
·过滤器压差报警的监测:测量过滤器两端压差,如超出规定范围应发出报警及时更换或清洗过滤器。
·监视新鲜空气温度并设防冻报警:一般在冬季,空调机组送热温度为20 ℃土2 ℃,新风阀打开15%,夏季冷空气为27 ℃土2 ℃,新风阀打开50 % ,过度季节,当冷热水供应停止,应全部打开新风阀,同时监视现场温度,当气温低于18 ℃,应适当关闭新风阀门。
在冬季,空调机组无须使用时,应关闭新风阀以防结冰。
·空调机组风机按时间程序自动启/停,运行时间累计,通过压差开关监视风机运行状态,出现异常时报警,送风机、回风机联动风机启动后,控制程序投人工作。
·空调机组风阀与风机联锁打开、关闭。
·空调机组风机与水阀联动,当风机停止后,新风风阔和回水电动二通阀返回全闭置,但防冻系统正常工作。
冬季时,盘管后温度低于5 ℃时,停止风机运行及关闭新风风门,并全开回水电动二通阀。
b )新风机组系统监控功能
·新风温度的监测、控制:根据送风温度与设定值的偏差,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电动阀的开度,调节冷水或热水水量,使送风温度维持在设定的范围内,送风温度定值可按新风温度再设定。
·新风湿度的监测、控制:根据送风湿度与设定值的偏差,引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加湿设备,增加送风湿度,控制电动阀调节冷水水量减少送风湿度,使送风湿度维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监测室内CO2浓度,可根据需要启/停风机。
·测量过滤器两端压差,如超出规定范围应发出报警并在现场检修过滤器。
·防冻报警监测报警。
·新风机按时间程序自动启/停,运行时间累计,用压差开关监视风机运行状态,异常时报警。
风机启动后,控制程序投人工作。
·新风机组风阀与风机联锁全开。
·新风机与水阀联动,当风机停止后,新风风阀和回水电动二道阀返回全闭位置,但防冻系统正常工作。
冬季时,盘管后温度低于5 ℃时,停止风机运行及关闭新风风门,并全开回水电动二道阀。
c )风机盘管系统监控功能
·一般公共区域的风机盘管,通过室内温度返馈信号进人BA 系统,控制其风速开关及盘管供水阀的水阀开度进行调整。
·部分房间风机盘管设就地人工调整温控器,不纳人BA 系统,温控器含风机三速开关、内置式温度传感器,温度设定点旋钮,根据测试、实际房间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自动调整电动二通水阀的开度,使房间温度达到设定值。
·对于情况特殊的有些场所,比如客房,可采用DDC 控制,由房间内温度控制器来完成的方式。
在不需要客人参与的前题下,通过预先编定的设置的温度控制模式软件进行独立控制,进行风机启停及能源管理。
同时也具备由客人就地控制温度器的功能。
一般控制器包含自动检测室内温度,并显示;温度设定点调整按钮;风扇速度控制按钮;白天/夜晚两种操作模式按钮及冬夏转换钮。
d )通风设备监控功能
·按各自不同的时间顺序自动启/停各种通风机和排风机,监测风机的运行状态及故障报警。
·当风机运行有不同风速要求时,根据预先编好的程序控制风速。
·累计运行时间记录。
3 )热交换设备监控
热交换系统主要包括空调、采暖热水及生活热水两部分,现以生活热水一次热媒为蒸汽,空调、暖气热水一次热媒为高温热水为例,要求其功能如下:
·空调热水供水温度监视,超出限定调节范围报警;·采暖热水供水温度监视,超出限定调节范围报警;
·辐射采暖热水供水温度监视(视系统有无确定),超出限定标准报警;
·热源人口热水流量监视;
·根据检测二次供水温度与设定值比较,控制一次热媒的进水量(进汽),调节一次热水阀开度,使二次热水供水温度达到规定值;
·空调(采暖)用热水循环泵及热交换装置的运行控制二次供水电动阀台数,根据实际需要的热负荷及流量进行控制;
·热水循环泵与热交换装置联锁,当热水泵停止后,自动关闭热交换装置的二次热水阀;·空调热水循环泵启停、设水流开关监视其运行状态;
·空调热水循环泵故障报警;
·控制采暖热水循环泵启停,设水流开关监视其运行状态;
·采暖热水循环泵故障报警;
·控制辐射采暖热水循环泵启停,设水流开关监视其运行状态;
·辐射采暖热水循环泵故障报警;
·热水补水泵的启停、运行状态(由膨胀水箱的液位控制启停,低位启泵、高位停泵,当超过警戒标准时,发出警报);
·热水补水泵的故障报警;
根据软水箱的水箱液位进行软化水的自动补给,水位较低时,打开软水器阀门;水位较高时,关闭该阀门,超出警戒标准的发出警报;
·生活热水供水温度的监视,超出限定标准报警;
·根据回水压力测量值控制生活热水加压泵的启停,以实现生活热水供水压力在设定的范围内;
·生活热水的故障报警;
·生活热水泵停止后,自动关闭热交换装置的一、二次热水阀;
·热源人口蒸汽流量监视;
·对过滤网进行检测,超出过限制时发出警报,并在现场调整;
·蒸汽凝结水泵启停、运行状态;
·蒸汽凝结水泵过载报警;
·蒸汽凝结水箱高位启泵、低位停泵、液位超出警戒标准时发出警报;
·控制热交换器回水阀的开、闭,该阀门在系统运转过程中应保持恒久打开状态;
·测量热交换器的冷却水管压力,监视补充水阀的开启状态,且压力过限报警;
变流量系统的集、分器之间设差压旁通阀。
4 )给水排水的设备监控
a )监视各种水箱、水池液位信号、超高或超低报警。
b )根据液位信号或由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各水泵的启/停,控制给水/排水控制阀的开关,且对关键阀门状态进行监视,故障投切。
C )各种水泵的运行状态监视。
d )各种水泵的故障报警。
e )自动切换备用水泵,水泵循环投切。
5 )变配电设备监测。
a )监视绝缘手推车的位置。
b )监测各高压断路器(或含配出断路器)开关状态及故障状态,故障时报警。
C )测量记录高低压主要进出线回路的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等参数,可根据上述参数进行负荷数值分析。
d )监测各变压器的温度情况(一般信号可取自变压器温度控制箱),超温异常时报警。
6 )柴油发电机及其配套设备
a )监视油标和油箱,并发出油标过低的报警。
b )监视DC 电压和发出低压报警、整流器故障报警。
C)监视手动/自动转换开关状态、断路器状态、发电机工作。
状况和输出频率。
d )油压过低报警、水温过高报警、膨胀水加热状况。
7 )照明系统监控
a )照明控制含室内、室外、立面等内容。
b )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表(或利用光敏元件)控制按区域划分的照明组的开启、关闭。
c )监视照明回路的状态。
d )累计运行时间。
e )实现照明回路的手、自动转换。
s )其他选项
a )游泳池水处理系统的监控
·循环水泵的启停、运行状态。
·循环水泵的过载报告。
·热水控制阀的调节。
·循环水控制阀的开关调节。
·出水温度的监测。
b )电梯/自动扶梯/滚梯/自动门系统监视
有关开关接触界面,应由设备承包商提供。
·监视电梯工作状况、故障报警、运行方向(升、降)电梯停止和紧急信号的报警。
·对于消防电梯,除上述内容外,还需监视备用电源的情况。
·监视自动扶梯的运行方向(升、降)及故障报警。
·监视滚梯的运行方向(前、后)及故障报警。
·设备运行时间的累积记录。
·监视自动门的工作状况及故障报警。
c )电话遥控系统
·通过使用电话(按键输人密码)发出指令,对原有按程序控制启停的设备进行控制,开启所需继续运行的设备(如照明、风机等,下班后或节假日需加班,要求该设备继续运行一段时间)按需要并可控制其运行时间,到时自动关闭。
·通过电话进人系统,提取任何资料,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及设定值的调较等,并有语音提示。
5 . 2 . 4 主要设备、元件技术要求及软件设计要求
( l )一般要求
l )所有产品应都能适应其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包括温度、电磁场、噪声等),每天24h ,全年365 天连续工作。
2 )根据上述5 . 2 . 1 的设计要求,所有的单位和部分不应有损坏及非良好运行问题以及最坏条件下的尺寸及材料问题。
3 )设备的材料必须具有高质量,能相互兼容并满足电力要求。
4 )设备的相似部分应是可互换的。
5 )设备运转过程中不许有震动,噪声应控制在最小限度内。
6 )设备的设计及安装应确保人身安全。
7 )系统连接:在系统连接时,应精选电缆的铺设和支持方法,终端箱线路模块应采用端接的连接方法。
( 2 )控制中心设备
l )服务器
服务器的一般要求为两个高性能并高可靠的一主一备服务器,当主服务器(计算机)发生故障时,系统立刻自动启动(投人)备用的服务器,使楼宇自控系统的正常工作不受影响。
服务器保存整个系统的全部数据,例如,设备状态、历史报警记录及数据报警等。
a )硬件配置
注:此条应由设计人根据工程情况确定,本文只做参考:微型计算机(符合工控机标准)·主频300MHZ 及以上
·内存32MB 一64MB
·硬盘不小于4GB
· 3 . 5 英寸(1 . 44MB )软盘驱动器
· CDROM 驱动器
·至少配置2 一3 个RS 一232 通信接口
·至少配置2 一3 个RS 一485 或x xx 通信接口
· 20 英寸SVGA彩色显示器
· 101 标准键盘及鼠标器
· 1 个打印机接口
· 1 个以太网络卡
b )软件的要求
·系统操作软件必须能够实现实时多任务处理的操作平台(如Windows ) ,有基本数据管理、通信管理、接口(界面)管理、历史信息的存储和复制,综合报告和全画面操作等功能,对系统操作员可设定不同的操作密码、操作级别、软件操作权限及设备控制权限,并应提供简便易学的工具软件,使用户便于掌握运用。
·采用多窗口图形及动态图形显示技术,增强图形界面功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受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可显示全楼层平面图,直观显示受控设备的位置等)。
·软件应具有快速信息检索、报告汇总、系统仿真、故障诊断等功能。
服务器必须配置一个报警处理器和全部相应的报警处理程序。
例如:监控、确认、打印和音响报警,报警要根据他的重要程度和优先分出级别,按轻重缓急来处理异常事件,每一单元的报警级别可由服务器(工作站)设置,并且对报警处理的响应由其报警的级别来决定,发出报警音响,打印机打出报警信息,计算机屏幕显示,它包括数据、身份卡(号码)仪器设备名、报警名称和事件、过去的报警、历史文件最多保持10000个输人。
·测量程序必须周期性地开始自动记录各种参数、状态,记录设备启停时间,累计运行时间等,并可将测量结果存储两年,可采用月报告和年报告。
2 )服务器工作站
a )工作站配置对话式的人机界面
工作站必须有报警表格(列表)图形、设备状态一览表和设备的启/停。
b )硬件要求(配置)
·工作站必须为2 英寸软盘的微型计算机
·工作站必须是防静电的,监视器不小于14 英寸,扫描不低于1024x768 像素
c )软件要求
·图形显示内容应包括:图形、报警位置、数据位置、操作信息位置。
·工作站要有不小于500 个图形,并且提供修改图形的工具和方法,所有图形要求在选择后3S内给出显示。
·仪器(设备)状态的变化必须立刻给出显示,图形必须有描述以及选择号码。
·工作站必须通过鼠标操作。
·有效防止系统被非法侵人及越权使用,采用多级口令访问(如四级),为网络和工作站提供安全保障,且通过口令系统才能启动系统,口令系统的任何修改只有通过系统管理者方可实现。
·工作站必须有功能图或功能键以便在其屏幕上快速直接的显示用户图形。
3 )打印机
a )选用喷墨打印机。
b )主要用于保持数据、设备身份号、设备名称和报警事件等报警信息的打印。
c )打印报告一般包括:
·状态报告:启动/停止状态、报警状态、控制运行期间的计算结果;
·指令报告:启动/停止操作的历史报告确认的历史;
·调节报告:最大最小和中间值;
·所有能量消耗及操作记录以表格形式打印出来。
定期提供水、电、蒸汽等消耗曲线图。
4 )不间断电源
a )每个工作站必须分别与UPS连接,且当班UPS不工作时能自动断掉,服务器的硬盘和服务器内UPS保护,供电维持24h,电源功率及蓄电池组的容量确定时,应留有20 %余量。
b ) UPS应能发出声音报警。
c )基本参数:电压380 / 2 20v 士5 % ;频率50 HZ士1 % ;容量:由承包商提出基础数值,买方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