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技术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
1.最适于人眼的照片密度值是1.0左右,一般照片的影像密度值在0.7~1.5最适于医生识别。

2.激光打印,光热成像的胶片特点(。

)激光诱导成像胶片特点(。


3.胶片对比度具有对X线对比度的放大能力,主要取决于胶片特性曲线的斜率(r)或平均斜率(G)。

4.照射野的大小一般用准直器来控制。

5.散射线的抑制装置有准直器和滤过板。

6.散射线的排除方法,常用空气间隙法和滤线栅法。

7.X线自动曝光控制系统(AEC)分为以荧光效应控制的光电管AEC和以X线对空气的电离效应为基础的电离室AEC。

8.人类学的基准线是听眶线。

9.右前斜位是指身体右前部贴近探测器。

10.左后斜位是指身体左后部贴近探测器。

11.头颅后前位摄影中,中心线对准枕外隆凸。

12.头颅侧位摄影中,瞳孔线垂直台面,中心线对准外耳孔前。

13.鼻窦瓦氏位摄影中,被检者头后仰,使头颅听眶线与探测器平面成37度角。

14.颈1,2前后位摄影中,被检者仰卧位,头听鼻线垂直于台面,中心线对准上下门齿中点。

15.腕关节舟状骨摄片,首选位置尺侧位。

16.肱骨近端穿胸位,肱骨近端应显示在胸骨与胸椎。

17.对比剂引入方式直接引入法和间接引入法。

名解
1.照片的密度:是指透明性照片的暗度或不透明程度,也称黑化度。

2.照片的光学密度:是阻光率的常用对数值,无量纲。

3.X线对比度:X线本身是一束无信息的能源,当它透过人体时,X线被部分吸收和散射,高吸收区域透过的X线形成强度分布的差别,这种透过人体组织后形成的X线强度差异。

4.照射野:是指通过X线管窗口的X线束入射于被检体的曝光面。

5.摄影方向:中心线入射被照体时的方向。

6.体表解剖标志:是指人体的表面上看到或扪到的固定标志点,这些标志点与体内的某一解剖部位或脏器有对应的关系。

摄影时根据人体体表的固定标志点,可以确定人体内部的解剖部位。

7.软X线:40kV以下管电压产生的X线,因其能量低,波长较长,穿透物质的能力较弱。

8.造影检查:人体将能吸收X线的物质导入体内,改变组织和器官与邻近组织的对比度,以显示其形态和功能的检查方法。

9.阴性对比剂:是一种密度低、吸收X线少、原子序数低、比重小的物质。

X线照片上显示为密度低或黑色的影像。

常用的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10.阳性对比剂:是一种密度高、吸收X线多,原子序数高、比重大的物质。

X线照片上显示为密度高或白色的影像。

常用对比剂有硫酸钡、碘化合物。

简答
1.各种检查技术如何综合应用
(1)检查技术简繁的选择
(2)检查技术的安全性
(3)影像检查费用的考虑
2.质量管理的内容
(一)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制订质量计划并实施这些计划所开展的一切活动的总和
(二)质量保证的质量控制
(三)质量管理的措施(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2)实施质量控制技术
(3)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3.影响照片的密度因素有哪些
(1)管电压值
(2)管电流量
(3)摄影距离
(4)探测器
(5)图像处理参数
4.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包括那些对比度
(1)物体对比度
(2)x线对比度
(3)胶片对比度
(4)光学(照片)对比度
(5)人工对比度
5.影响x线对比度的因素有哪些?
人体组织的原子序数、x线的波长、人体组织密度、厚度四个因素影响x线对比度
6.影响光学对比度的因素有哪些
(1)x线质
(2)x线量
(3)胶片r值
(4)灰雾
7.散射线的特点
(1)散射线量的多少,主要与原发射线的能量有关,散射线量随着x线波长的变短而增加。

(2)散射线的能量与原发射线的能量及散射角度有关。

原发射线能量越大,散射线的能量也越大;散射线与原发射线方向所构成的角度越小,散射线的能量就越大。

8.使用滤线栅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平行式滤线栅时,摄影距离要大,一般用于胸部摄影,安装在胸片架内。

(2)使用聚焦式滤线栅时,x线管焦点至滤线栅的距离应在滤线栅栅焦距允许的范围之内。

(3)使用交叉式滤线栅时,x线管焦点在滤线栅的垂直中心上,并且x线管焦点至滤线栅的距离应在滤线栅栅焦距允许的范围之内。

这样从x线管发出的原发射线与滤线栅的铅条平行,大部分穿过铅条间隙到达胶片,小部分照射到铅条上被吸收。

(4)滤线栅有正反两个面,聚焦式和交叉式滤线栅不能反面应用。

9.感光效应公式
10.摄影体位的命名原则
(1)根据中心线入射被照体时的方向命名
(2)根据被照体与探测器的位置关系命名
(3)根据被照体与摄影床的位置关系命名
(4)根据被照体与摄影床的位置关系及中心线入射被检体时与探测器的关系命名
(5)根据被照体姿势命名
(6)根据某部位的功能命名
(7)根据摄影体位创始人的名字命名
11.脊柱的体表定位标志
12.x线摄影技术操作原则
(1)焦点的选择
(2)焦-片距及肢-片距的选择
(3)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
(4)滤线设备的应用
(5)x线管、肢体、探测器的固定
(6)千伏与毫安秒的选择
(7)呼气与吸气的应用
(8)照射野的校准
13.胸部后前位摄影的摄影体位、呼吸、中心线及优质胶片的标准?
摄影体位:被检者呈后前位站立于胸片架前方,前胸紧靠探测器,双上肢内旋,手背分别放在臀上方,两肘尽量内收、两肩放平,使锁骨成水平位。

身体正中面对探测器中线。

中心线:中心线对准第4胸椎水平入射。

呼吸: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优质胶片的标准:
(1)包括全部胸廓、肺野、肋膈角和下颈部
(2)清晰显示两侧肺纹理的细微结构
(3)双侧肩胛骨位于肺野外
(4)片内无伪影及异物影
14.静脉尿路造影(IVP)造影技术(包括造影前的准备,对比剂,操作步骤)?
造影前准备:碘过敏试验。

清洁肠腔以及排除肠气及肠内容物。

检查前12小时内禁食、禁水。

对比剂:非离子型对比剂以300mgI/ml碘海醇为例,成人用量40~80ml;儿童体重小于7kg者按体重3ml/kg应用,体重大于7kg者按体重2ml/kg应用,但最高用量为40ml。

操作步骤:
(1)患者仰卧于检查床正中,摄腹部平片。

(2)置两个椭圆形压迫器于脐两旁,对应于输尿管经过处,压迫两侧输尿管通路,或骨盆抬高10度~15度。

(3)经肘前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1分钟内注完。

(4)注射完毕后5~7分钟摄第1片,即刻获取胶片,以观察摄影位置、条件以及肾盂、肾盏显影情况。

15分钟摄第2片,30分钟摄第3片。

如一侧肾盂、肾盏显影不佳,应延长摄片时间。

肾盂积水按常规时间摄片不显影时,可在数小时后再摄片。

(5)如双侧肾盂、肾盏显影满意,除去腹压带,则输尿管和膀胱充盈,并摄全尿路片。

15.一张优质的骨骼平片的条件,骨骼摄影的注意事项?
一张优质的骨骼x线片要求对比度好,骨皮质、骨松质、骨髓腔、周围的软组织等影像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关节及其间隙清楚显影;骨、关节及软组织的病变范围、程度及各种x 线征象显示清楚。

注意事项
(1)根据需要被检者取立位、坐位或卧位,应尽量使被检者处于最舒适的位置。

(2)被检查部位必须置于探测器中心,四肢、脊椎摄影时,长轴应与探测器长轴平行。

(3)拍摄范围要全,要包括骨关节周围的软组织。

四肢骨要包括邻近的一个关节,腰椎要包括下部胸椎,胸椎要包括下部颈椎或上部腰椎。

(4)两侧对称的部位,应在同一技术条件下拍摄对侧。

(5)绝大多数部位要有正、侧两个摄影位置,必要时还需拍摄斜位、切线位和轴位。

(6)摄影时,中心线除了注明需倾斜一定的特殊角度外,均须与探测器平面垂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