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琴名词解释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
中国最早的琴是由伏羲氏制作的,称为“羲皇”。
据说尧时,皋陶曾制琴以作歌,舜时,契曾制琴以写曲。
至于孔子,曾“会琴而欲习焉”,足见琴艺在当时已很普及。
古琴音色清幽、深远,音域宽广,有7。
5个泛音,不但能独奏,还可与筝和箫等乐器合奏或为歌舞伴奏,这些特点使古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
历代以来,古琴大师辈出,如伯牙、孔子、嵇康、王维、白居易等,创造了古琴艺术的辉煌。
今天我们就走进古琴艺术,去认识它。
古琴琴面漆成天青、月白、桐油等色,也有朱色的,漆面上的断纹和纳音处,则漆成天蓝色,故有“天蓝”之称。
古人视古琴的形状为“伏羲之琴”、“神农氏之琴”、“仲尼之琴”。
《庄子·天地》篇记载:“昔者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环,伏羲作琴。
”伏羲之琴又称为“庖羲琴”。
根据琴上所刻文字考证,伏羲琴又名为“九霄环佩”。
《孔子家语》记载,古琴被鲁哀公称为“国之宝”。
可见古琴在古代,确实受到人们的重视。
古琴四面均有标志音位的“徽”和“谱字”。
徽,又称“徽位”,用竹、玉、石或金属制成。
有四个,即一弦的徽位;二弦的徽位,徽在面的中间,又称“中徽”,二徽合成一个圆圈;三弦的徽位,徽在面的左侧,又称“左徽”,三徽合成一个半圆圈;四弦的徽位,徽在面的右侧,又称“右徽”,四徽合成一个小圆圈。
谱字,是刻在古琴
面板上的长方形标志,相当于简谱中的“ 1”,共有4个。
第一个刻在第五徽下方,第二、三、四徽各刻一个,第五徽上不刻。
谱字记载了弦位,所对应的徽位,及应该弹奏的音。
现存唐琴的标志多为一弦的谱字,每徽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一、第二徽上方。
古琴的标准长度为106cm。
正规的琴有七根弦,若再加上“相”和“君”两根弦,一共有八根弦。
上方有两个出音孔,一个是在头部的最高处,叫作“龙池”,一个在尾部,叫作“凤沼”,一般用玉石做成。
作为乐器,古琴与瑟、筑、箫合称“四大名器”。
古琴之妙,妙在可合、可离。
抚琴可以怡情养性,也可以移情易性。
千年琴音可涤荡心胸,抚琴、听琴可以得道、可以悟道。
古琴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弹奏古琴时,要求全身放松,体态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