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是什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使物体带电方法
1.摩擦起电 2.接触带电 3.感应起电
五、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电方法
1. 是否能吸引轻小物体 2. 是否能使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一定的
角度. 3. 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信息窗
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哲学家仄利无意中发 现,用布摩擦过的琥珀,居然能把羽毛吸起来。
到了16世纪后期,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
带电或带负电
答案:D
4、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任意两个靠近均相互吸引,已知 甲带正电,则乙球不可能(带正电),若丙球能吸引不带电的 轻小物体则乙球一定(不带电)。(选填“带正电”,“带负电”
或“不带电”)
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 以制作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实验室验电器
1、作用: 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 2、构造: 金电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1)、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验表明,以下几种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由弱到 强依次是:兽皮、羊皮、石英、玻璃、丝绢、木条、胶木、 松香、硫磺
(2)、两个物体互相摩擦,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 电子的物体带等量正电(看讨论题)
1、毛皮、橡胶棒、丝绸、玻璃棒它们束缚电子的本领强弱如何? 2、绸子与玻璃棒摩擦,为什么玻璃棒带正电?绸子是否带电?
特证实:琥珀经摩擦之后,会产生静电,玻璃
等其物体也可以摩擦生电。
美国的富兰克林把摩擦后琥珀所带的电
称为负电,摩擦后的玻璃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
后来,法国物理学家库仑总结出:“同
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规律。
这是人类对电的最初认识。
课堂练习
• 1.将两个吹足了气的气球在手上或衣服上摩擦几下, 然后将悬线提起,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气球互相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两种电荷.中性物
体失去部分电子带 电,得到多余电子的物
体带 电.
分析:电荷只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由 于电子带负电,若中性物体失去电子,将带 上正电荷;若中性物体得到电子,将带上负 电荷.
答:此题应填正、负,正,负.
典型例题
例题2. 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 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正电,则 甲物体带 电.
分析:甲物体排斥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和乙 物体带同种电荷.乙物体吸引丙物体,说明 乙物体和丙物体带异种电荷.如果丙物体带 正电,那么甲物体带负电,而甲物体也应该 带负电.
答:此题应填负.
跟踪指导
1、两个物体相互靠近时,相互吸引,这说明:
A 、两个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 B、两个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
C、可能一个物体带电,一个物体不带电 D、两个物体都不
带何种电? 3、毛皮与橡胶棒摩擦,为什么橡胶棒带负电?毛皮是否带电?
带何种电? 4、毛皮与玻璃棒摩擦,两物体是否能带电?各带何种电荷?
为什么? 5、是不是任何两个物体摩擦一定能起电?
(注: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必须是不同种物体)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3、原理: 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4、使用:将被检验物体接触金属球,如金属箔张开 说明物体带电,张开角度越大,说明物体带的电荷 越多。
交流与讨论:
1、你能说出验电器为什么 能检验物体是否带了电吗?
2、试一试,用验电器怎样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用验电器还能粗略比较 物体带电的多少吗?
物体是否带电. 教学重、难点:
两种电荷的规定和电荷的相互作用
你能帮助她解开迷团吗?
(1)摩擦过的塑
料梳子


小物体。
(2)将摩擦过的塑料
棒靠近自来水细水
流,水流会
.
得出的结论:
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 轻小物体。
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 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1).定义: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 2.用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带电的验电器的金 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张开,则.( )
• A.验电器原来带负电,后来带正电
• B.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后来带负电

• C.验电器先后都带正电

D.验电器先后都带负电
• 3.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 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
• B.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
• 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附灰尘
• 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本节课小结
一、 二 三、 四、
作业:
1、课后 P54 2。导练 13.1
(2).带电体性质: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发现真相:
(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 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的现象
(2)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 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的现象
(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 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的现 象
两种电荷
1、自然界有且只有两 种电荷
13.了解电路
电与生活
电灯使城市的夜晚变得绚丽多彩
带“辫子”的电车
由此可见:
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了. 电,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带来了温
暖,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方便. 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
来了解一下<<电是什么>>吧!!!
13.1电是什么
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2.了解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验电器的结构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
注: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得失。 实际上,上节课讲的中和现象和接触带电现象也都是电子 发生转移的过程。如:用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 器,验电器会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相反用带正电的玻璃棒 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静电感应
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 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 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 新分布;异种电荷被吸 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 电荷被排斥到带电体的 另一端。这种现象叫静 电感应。
2、两种电荷的相互作 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1)、正电荷: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 电荷叫正电荷,可用“+”表示
(2)、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 电荷叫负电荷, 可用“—“表示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典型例题
例题1.自然界只有
带电
答案:C
2、用细线悬挂的两个通草球相互排斥,则:
A 、它们一定带异种电荷 B、它们一定带同种电荷 C、它们之间
只有一个带电 D、它们可能都不带电
答案:B
3、甲、乙、丙、丁四个小球,若甲与经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 互相吸引,乙排斥甲,丙吸引乙,丁吸引丙,则丁球:
A 、一定不带电 B、不能带正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