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套试卷〗2020学年广东省肇庆市中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C.质量相同的粉末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D.向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铁粉2.固体物质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Sg
B.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D.t3℃时,M点表示甲、乙溶液均未达到饱和状态
3.有关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均一性B.溶质可能有多种C.一定为无色透明D.属于混合物
4.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操作的是
A.向碱溶液中加水
B.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C.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D.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5.下列物质不能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A.米饭B.水C.鸡蛋D.花生油
6.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铜B.石墨
C.氨气D.氯化钠
7.化学防晒剂二苯酮被美国接触性皮炎学会选为年度接触性过敏原。
二苯酮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被用于防晒霜中,是防晒霜中能吸收紫外线的防晒剂或屏蔽剂。
下列一定属于二苯酮化学性质的是()A.浅黄色晶体,不溶于水B.熔点48.1℃,沸点305.9℃
C.密度为1.146g/mL,能升华D.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被氧化
8.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C.开发风能替代化石燃料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9.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五个氢原子:5H B.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
H O
2
C.两个钙离子:2Ca+2D.四个氨分子:4NH4
10.实验室提纯粗盐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粗盐称量B.粗盐溶解C.浊液过滤D.蒸发结晶
11.推理是一种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金属活动顺序位于H 前面的金属单质能和酸反应能置换出氢气,则位于H 后面的金属不能和酸反应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分子未分裂
1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碱:烧碱、纯碱
B.合成材料:合金、合成纤维
C.氧化物:干冰、生石灰
D.有机物:酒精、碳酸氢钠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某蔬菜基地在种植蔬菜时,常采用下列方法。
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
①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_____(填字母)。
A碳酸氢铵(NH4HCO3)
B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
C磷矿粉[Ca3(PO4)2]
②草木灰呈碱性,你认为它_____(填“能”或“不能”)与所选的氮肥混合施用。
理由:_____。
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
①目的是促进绿色植物的_____作用。
②若提供的气体肥料CO2中混有少量的SO2,为了除去SO2,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
甲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乙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提供资料] 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
SO2+2NaHCO3===Na2SO3+H2O+2CO2;SO2+2NaOH===Na2SO3+H2O。
请你利用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上述_____方法可行(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
14.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的符号为______;
(2)两个氢离子可用符号表示为______;
(3)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的符号是______;
(4)酒精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式为______。
15.小明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
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___不同。
小明根据钟面上提供
的元素,写出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写出一种即可,用化学式表示)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三种不同元素,请写出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差异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_____;
(2)第13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x-y=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你根据图回答问题:
写出标有序号①
的仪器名称_____;小谢用AC装置组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小红同学用收集好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发现集气瓶炸裂,其原因可能是_____。
图F是小丽同学利用塑料瓶和其它用品设计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课本中B装置比较,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你再写一个优点:_____。
18.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②_____。
利用上图中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某种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验满方法是_____。
利用上图中B、F装置的组合制取氧气,当B中不再冒气泡时发现集气瓶中还有少量水,在不添加药品的情况下采取_____方法使集气瓶内收集满氧气。
实验室通常利用上图中装置B与_____的组合制取二氧化碳(选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若用C装置代替B装置进行实验,优点为_____。
①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_____(选填字母)。
A a→b→d→c
B b→a→c→d
C d→c→a→b
D c→d→b→a
②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氢化锂(LiH)为玻璃状无色透明固体,军事上用作氢气发生来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H + H2O="LiOH" + H2↑。
计算80 g氢化锂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详解】
A.由于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随着铁的加入直至过量,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将变成0,故A 错误;
B.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随着一氧化碳的通入,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直至氧化铁反应完全,固体的质量将保持不变,故B错误;
C.质量相同的粉末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同,故C错误;D.向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铁粉,刚开始金属不足,相同质量的锌和铁,铁生成的氢气质量较多;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最终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Sg,选项A正确;
B、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选项B正确;
C、不知溶液的质量,无法判断析出晶体的质量多少,选项C不正确;
D、t3℃时,M点位于甲、乙溶解度曲线的下方,表示甲,乙溶液均未达到饱和,选项D正确。
故选C。
3.C
【解析】
【分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的特征:均一性和稳定性。
【详解】
根据溶液的概念和特征可判断出C选项错误,溶液并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CuSO4溶液为蓝色,故选C。
【点睛】
掌握溶液的基本概念即可做题。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碱溶液中加水,pH减小,但是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锌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反应需要时间短,最终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饱和前的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增大,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B。
5.B
【解析】
米饭富含糖类,鸡蛋富含蛋白质,花生油富含油脂。
糖类、脂肪、蛋白质都可以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不能提供能量,其作用是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6.C
【解析】
【详解】
A、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D
【解析】
【分析】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属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详解】
A、浅黄色晶体,不溶于水等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都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正确;
B、熔点48.1℃,沸点305.9℃,熔点、沸点等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都属于物理性质,故B 不正确;
C、密度为1.146g/mL,能升华,密度、升华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都属于物理性质,故C不正确;
D、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被氧化,生成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来体现出它的毒性,属于化学性质,故
D正确。
故选D。
【点睛】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都属于物理性质。
8.B
【解析】A、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正确;B、过量使用化肥会污染水和土壤,不利用环境保护,错误;C、大力开发利用风能,替代化石燃料,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正确;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治理水体的污染,正确。
故选B。
9.A
【解析】
【详解】
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五个氢原子表示为:5H,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正确。
B、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2
H O,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错误。
2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钙离子可表示为:2Ca2+,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错误。
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四个氨分子可表示为:4NH3,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错误。
故选:A。
10.B
【解析】
【分析】
根据天平的使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进行分析。
【详解】
A、粗盐称量应该“左物右码”,不符合题意;
B、粗盐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速度,符合题意;
C、浊液过滤需要用玻璃棒引流,否则液体洒出,不符合题意;
D、蒸发结晶需要用玻璃棒搅拌,以免液体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B
【解析】
【详解】
A 、碱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盐(如:碳酸钠)溶液也会显碱性,故选项A 不正确;
B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则有单质参加的反应,它的化合价一定改变,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B 正确;
C 、金属活动顺序位于H 前面的金属单质能和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有的位于H 后面的金属也能和酸反应,但不是置换出氢气,故选项C 不正确;
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分子可能发生分裂有重新构成原来的分子,故选项D 不正确。
故选:B 。
12.C
【解析】
【详解】
A 、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B 、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合金是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C 、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由氧、碳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生石灰是氧化钙,由氧、钙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D 、酒精化学名叫乙醇,化学式为25C H OH ,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3NaHCO ,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它的化学性质与无机化合物相似,属于无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 (1)①A ②不能 二者混合施用会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2)①光合 ②甲 CO 2与NaHCO 3不会发生反应,SO 2与NaHCO 3能反应,不但能除去SO 2,而且还能增加CO 2的含量,并且CO 2可以与NaOH 反应,不符合要求
【解析】
试题分析:(1)①碳酸氢铵(NH 4HCO 3)只含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氮元素,为氮肥。
②碳酸氢铵为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所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草木灰呈碱性,所以二者不能混合施用,以防二者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2)①二氧化碳充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NaHCO 3与CO 2不反应,与SO 2反应,不但能除去SO 2,而且还能增加CO 2的含量。
所以甲可行。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乙不可行。
考点:化肥的种类、碱的化学性质
14.O 2H + Na +、Cl - H 2O
【解析】
【详解】
(1)氧元素的符号为O;
(2)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两个氢离子可用符号表示为2H+;
(3)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钠离子、氯离子,它们的符号分别为是Na+、Cl-;
(4)酒精溶液中溶剂是水,其化学式为H2O。
15.质子数(或核电荷数)H2O Mg(OH)2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解析】
【详解】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2)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钟面上提供的元素形成氧化物可以是水,化学式是H2O(合理即可);
(3)此刻钟面上的时针指向氧元素,分针指向镁元素,秒针指向氢元素,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是氢氧化镁。
(4)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差异很大,其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点睛】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6.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AlCl3S2-
【解析】
【详解】
(1)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由1依次递增到8等。
故填: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2)笫13号元素是铝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是+3,笫17号元素是氯元素,在和铝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铝元素和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
故填:AlCl3。
(3)如果是原子时,x-y=10,当x-y=8时,说明微粒是离子,并且是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离子,则x=2+8+6=16,则该粒子是硫离子,可以表示为S2-。
故填:S2-。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