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支撑体系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大支撑体系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摘要: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随着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搭设跨度与施工
总荷载的不断提升,碗扣式模板支架等传统模板支撑体系缺乏适用性,在施工期
间存在质量和安全问题。

基于此,本文以高大支模支撑体系施工作为切入点,结
合某中学项目实例,对高大支模支撑体系的施工技术及操作要点进行阐述,提出
施工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大支模;支撑体系;施工技术;操作要点
一、工程概况
某中学项目是坐落于花都区的一项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行
政图书馆、艺体楼、地下室与活动用房,总建筑面积为29716m2。

其中高大模板
支撑体系集中应用于活动用房。

在二层室内篮球场、室内篮球场天面层、阶梯教
室天面层均为搭设高度5-11m,跨度24-26m,最大梁截面500×1700mm的梁板。

在二层阶梯教室楼梯段斜板底部采用搭设高度5-8.5m(局部10.3m)的扣件式钢
管支撑架作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

二、高大支模支撑体系的施工流程及操作要点
2.1支撑体系搭设
(1)立杆基础
在立杆基础施工环节,当前常见的立杆基础分为钢混楼板以及混凝土垫层两种,在选择第一种立杆基础时,保留不少于2层的模板支撑。

而在选择第二种立
杆基础时,提前对下方地基土加以压实处理,要求地基土压实度在90%以上。


减轻立杆压力,提前在立杆下方部位铺设木垫板,使用相同规格尺寸垫板,多数
工程均选用厚度在50mm以上的木垫板,重点检查是否出现垫板开裂等质量问题,将木垫板的厚度、宽度偏差分别控制在±5mm以及-20mm内。

(2)立杆
在立杆搭设环节,采用Φ48×3.5 钢管作为立杆,根据现场情况来设定立杆
横纵向间距等参数,并采取对接扣件式连接方式来连接立杆。

在某中学项目中,
为确保支撑连成整体,在原计算书基础上加密调整梁板支撑立杆至倍数。

最终,
选择保持板0.9m立杆间距,大截面梁立杆间距由0.6m调整至0.45m。

随后,对
立杆搭设质量进行检查,依次检查立杆垂直度、横纵间距、相邻立杆接头状态等,如将立杆垂直度偏差控制在支架总高度2%。

(3)水平杆
在水平杆搭设环节,分别在立杆顶部以及底部沿水平方向搭设扫地杆与水平杆,综合分析设计层高、支架结构型式、支架步距设计要求等因素来分配水平杆
以及扫地杆距离。

在本项目中,在纵水平杆底部离地0.2m部位安装首道扫地杆,其中地面存在高差的部位,高处的扫地杆往低处延伸不少于3跨,同时在低处离
地0.2m另外设置扫地杆,特别是阶梯教室天面的支撑体系,按阶梯教室梯板相
同坡度,設置斜向扫地杆。

扫地杆向上延伸至离地高度1400mm的部位安装第一
道水平杆,往上按步距1500mm安装水平杆,在最上部预留出300mm的高操作部位。

随后,开展水平杆卡紧作业,将连接盘内插入杆件端头,使用手锤敲击杆件
端部,使杆件逐渐深入连接盘,保持杆件紧固状态,避免出现杆件松脱倾斜问题。

(4)剪刀撑
为提高模板支撑体系结构刚度与改善承载性能,可选择在模板支架结构中设
置剪刀撑,分为竖向剪刀撑与水平剪刀撑。

其中,竖向剪刀撑布置在支架外侧区
域沿四周方向、支架中心点沿纵横方向、大截面梁的支架,以地面为起始点,沿
板底连续布置竖向剪刀撑,保持剪刀撑底部以及下方地面顶紧状态,并安装旋转
扣件来固定立杆和剪刀撑,将竖向剪刀撑宽度控制在4跨以内。

水平剪刀撑则布
置在下部扫地杆、顶部水平横杆和架体中间高度等部位,一般情况下,把单个水
平剪刀撑宽度设定在6000mm内并联系设置,设置旋转扣件来固定杆件与水平剪
刀撑,而在支撑高度超过8m时,在上部两道水平杆件的间隔处加设一道水平杆件,从而改善支撑架稳定性能。

(5)可调托撑
在可调托撑搭设环节,使用U型可调托座,要求托座标高略高于梁体中部,
在支架打设置设计标高后,在立杆顶部布置可调托座,在立杆中插入托座,使用
梯形螺纹作为丝杆,要求丝杆露出立杆顶部的长度值在200mm内,螺纹螺距在
6mm左右,托座与最上部水平杆间距在300mm内。

随后,在可调托撑安装完毕后,对托撑安装质量进行检查,保证托撑稳定不偏心。

最后,在可调托撑上铺设钢管
和木方龙骨。

2.2模板支设
在模板支设环节,要求施工人员全面掌握各部位模板支设与配套支撑结构的
施工要点。

例如,在安装大截面梁模板时,某中学项目中使用胶合模板,采取双
层龙骨支撑形式,分别使用钢管以及木枋作为横楞与竖楞,并在模板间隔部位设
置对拉螺杆,将螺杆纵向间距、对拉螺杆与大截面梁水平间距均控制为500mm,
考虑到浇筑应力主要集中在梁下方,部分位置再另外增设步步紧作为侧模的加固。

由于存在大跨度的梁板,模板整体按3/1000起拱,在梁钢筋绑扎完成并再次测
量起拱高度校正无误后再对梁侧模封板。

2.3混凝土浇筑
为保障施工质量,预防模板支撑结构晃动失稳等问题出现,必须严格控制混
凝土浇筑质量。

首先,明确混凝土浇筑顺序,率先开展墙、柱构件的混凝土浇筑
作业,在梁模板支设完毕、钢筋未绑扎前进行,以梁模板作为混凝土操作平台,
预先在模板底部填充5-10cm厚的同标号减骨料混凝土,分层开展混凝土浇筑、
振捣作业,将浇筑层厚度控制在0.5m内,或是在柱、墙侧面开设浇筑孔来分段
浇筑。

在墙柱构件混凝土现浇结束、强度达到一定标准后,设置抱柱和对撑与整
个支撑架体连接,增加架体刚度,降低架体横向偏移和倾覆的可能。

然后再开展梁、板构件的混凝土浇筑作业。

同时浇筑梁、板。

其次,掌握各处构件混凝土结
构的正确施工方法,以大截面梁构件为例,通过分层浇筑方法,将各层浇筑的厚
度控制在0.5m左右,再利用“赶浆法”,采取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浇筑。

再次,在混凝土振捣环节,重点控制振捣器插入深度、振捣次数、振捣频率、振捣力度
等工艺参数,以振捣器插入深度,保持振捣器、模板、预埋件三者安全间距,如
果振捣器与模板板面相互碰撞,将对模板与支撑架结构施加额外作用力,有一定
可能出现模板变形破损、漏浆、支撑架晃动失稳的问题。

最后,在混凝土浇筑振
捣期间,由专人持续观察模板结构与支撑结构状态,同时使用无线监测设备对架
体和立杆的沉降位移倾角和轴力进行监测,禁止其他人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进入模
架内部。

2.4模板支架拆除
在模板支架拆除环节,综合分析构件类型、跨度、模板允许承受荷载等因素,确定各类模板的拆模强度标准。

例如,针对板构件,在跨度小于2m和超过8m时,分别在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值50%与100%时拆除模板,针对跨度小于和超过8.0m
的梁构件,分别在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和100%时拆除模板,悬臂
构件必须在试块完全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后再拆除模板。

随后,按顺序拆除模板
支架,自上至下拆除立杆、水平杆、旋转扣件、可调托撑、剪刀撑等配件,率先
拆除后搭设的杆件,最后拆除先搭设的杆件,并在上层楼面混凝土浇筑结束7d、
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70%后,方可拆除楼面模板的支撑架。

本项目由于
楼层较高,均是大跨度的大截面梁,而且上下两层均是高大支模体系,出于结构
安全的考虑,在上一层达到设计强度100%并通过同条件试块验证后,先拆除上一
层的模板和支撑体系,然后再拆除下面一层的模板与支撑。

最后,全面检查所拆
除水平杆、立杆、剪刀撑等配件的外观质量,清理灰尘污渍,将剩余配件分类堆放,留待周转使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单位必须对高大支模支撑体系施工技术予以高度重视,严格
把控支撑体系搭设、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模板支撑架拆除等施工环节质量,
积极采纳支撑选材、搭设质量验收、荷载维护、外墙外脚手架施工四项施工策略,做到对高大支模支撑体系的持续完善、创新优化,保证支撑结构整体的安全性及
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夏永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