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治疗的方法。

方法 2011年至2012
年我院共有10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全部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使用
小梁切除术,观察组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治疗。

结果两组患者
接受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观察组较低,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要比对照
组优秀。

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中使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治疗的效果比较好,患者的视力得到了恢复,临床价值比较高。

【关键词】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小梁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672-5085(2013)46-0124-02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疾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老年患者居多,该
疾病导致了患者的眼部残疾,因此危害性比较大,对生活的影响很大。

青光眼患
者会使用瞳缩剂,导致白内障产生,白内障也会不断的恶化,形成青光眼,两种
疾病会有比较紧密的联系[1-3]。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中伴随患者年纪的增加而
增加,如果不对患者提供比较积极的治疗,那么就会让病情加重,患者的眼球会
出现破裂[4]。

此次我院为了改善临床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疾病的治疗效果,对2011年至2012年我院接收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有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至2012年我院共接收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
其中共有55例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最小患者46岁,最大患者80岁,均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包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2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80眼),患者术前视力均在0.1~0.5(0.28±0.08),术前眼压为22~58(36.67±3.86)mm Hg。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71眼),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视力、眼压及患者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临床诊断均符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白内障诊断标准,且依据LOCSⅡ白内障诊断标准进行分级[5-6],患者视力均在0.1~0.5。

排除:青光眼滤过手术史和其他眼部手术史患者;高度近视、弱视、角膜病变、眼部外
伤或其他眼底病变患者;影响患者预后的严重全身系统性疾病;手术禁忌证患者等。

1.3 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房角等局部及
全身检查),使用药物控制患者眼压在正常范围,观察组患者采取白内障超声乳
化+人工晶体植入(IOL)术治疗,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给
予碘必舒滴眼液(0.3%妥布霉素+0.1%地塞米松),并针对术后并发症给予相应
处理。

1.4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视力、角膜散光情况及术
后并发症(角膜水肿、前房积血、瞳孔夹持及房角粘连等)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及散光情况比较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
者术后眼压及角膜散光较手术前明显好转,观察组患者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
(P<0.05);对照组视力较术前下降;观察组术后眼压、视力及散光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前房积血、瞳孔夹持及房角粘连,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
3.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白内障和青光眼一般多发于中老年群体,该疾病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的疾病,患者的眼内晶状体出现了代谢异常,导致蛋白质变性,变得混浊,出现白内障,人体晶状体会跟随其年龄的增加而出现结构变化,这是青光眼的主要发病原因[7-8]。

白内障和青光眼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效果,临床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对白内障也会加重,因此导致了两者病发,现阶段手术是对眼压进行控制的主要方法,用来改善患者的视力问题[9]。

所以,如何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进行有效的治疗是临床比较重要的内容,采取恰当的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

此次研究中的小梁切除术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是很好,患者术后的炎性和眼压变化比较明显,导致术后视力降低的比较快。

而最近采用的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方式使用效果不错,临床中患者的瞳孔阻滞得到了缓解,让因房压引起的虹膜前推情况得到改善,患者的视力回升。

此次研究中我们选择了两组我院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别采取了超声乳化联合晶体植入以及小梁切除治疗,对比分析后,认为前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好,不良反应率比较低。

参考文献
[1] 江一峰,祝延红,汪曦,等.临床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与评价[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1,38(6):505.
[2] 吴珂,史大鹏,轩昂,等.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扩散张量成像与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3):166.
[3] 赵青,姚宝群,颜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及意义[J].中华实用眼科杂志,2012,30(4):358-359.
[4] 林琼娥,岑文焕,陈润蓉,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人手术的护理配合[J].山东医药,2011,51(45):9.
[5] 王丽华,余俭. 青光眼视网膜血管萎缩的眼底血管造影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1):1907.
[6] 何小杰,马瑞倩,叶润才,等.高龄白内障患者两种小切口手术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1,32(18):2439.
[7] 王文华,高桂平,李汉林,等.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生浅前房的原因与处理[J]. 广东医学,2012,33(11):1641.
[8] 孟杨,陈经伟,汤诚,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46):98.
[9] 谢爱宏,谭辉,吴玉珍,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瞳孔扩大的手术治疗[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1):39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