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课堂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据
从课本到课标 从课标到需求 从学科到纲要 从现实到未来
课程不是在课本之上而是在课标之上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 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 美。 4.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略) (三)写作(略)
阅读 诗词 经典
佳句
家长签字
成语
文学
家长签字 家长签字 家长签字
历史
朗读
现代教材:七 是课本还是生活?
教材生活化
教材是指教学资源,不是课本:
1.教科书是工业文明初期的产物
2.教科书不是教学的主要依据 3.教科书是成人世界的再现 4.文本--文本是“前人、固化”的生活 5.教材--教材等于文本与生活的总和 6.师生阅历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语文教材?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 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 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 ,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 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 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 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 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落实国家课程是实施校本课程的前提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课改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改革的重心有 时偏移,过于关注教学改革,以致有人认为 “课改”就是“改课”;支持课改深入推进的 理论还不充分,以致一线老师缺乏方向感,并 容易引起人们对课改的误解;一标多本的教材 多样化编写机制尚需完善,等等。 科学把握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界限,把重点、 重心放在课程改革上。引导大家认识到,“教 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什么是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 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 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 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 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 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什么是语文材 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 运用语文的规律。
第三代课堂教学改革
改革焦点:改什么? 从传统走向现代
第三代课堂教学改革
第一代课堂教学改革: 改顺序—变“教后学”为“学后教” 第二代课堂教学改革: 改关系—变“教为主,学为辅”为“学为主,教为辅” 第三代课堂教学改革: 改意义—变“模式改革”为“系统建构”
改革焦点:一 是课堂还是课程
刘利民部长谈课改:
高效课堂:二 是效率还是效益
确立现代教学评价依据
预设—生成。教学效果在于学生的生成 精彩—实效。精彩不一定高效,教的精彩不 等于学的有效 常态很难精彩,关注底线学生 效率—效益。效率不等于效益 打压—激励。平面教学必然影响到学生成长
不重精彩重实效,不重师效重生效, 不重预设重生成,不重效率重效益。
学校产品:四 是学生还是课程
学校教育产品
是学生?(学生是家长的产品) 是活动?(德育活动;教学活动) 是课程:
“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帮助支持下,获得知识 方法、优化思维、发展技能、转化态度、形成 审美观和价值观的所有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内 容和过程”
----美国学者罗纳德
教学依据:五 是教参还是课标
课程分解
教师主导
利用技术
组织合作
体验成长
课堂展示
收获自信
终身学习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乐陵市实验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周周目标
课 型
汉字
内
容
达标情况
家长签字 家长签字 家长签字 家长签字 家长签字
教师记录
腮玷秉谓飕衰侨眷箩杭潺婀粼涸缀螃
1、。《梅花魂》2.《鼎湖山听泉》 3.《为什么玉兰先开花后长叶》 《泊船瓜洲》《秋思》 《岳阳楼记》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九牛二虎之力、 手无缚鸡之力 、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天时地利人和、 习惯成自然 、久旱逢甘露、 一言以蔽之、解铃还须系铃人 《东周列国故事》 唐朝历史与世界历史对接 学会正确朗读(不添字、不落字、不回读、不读错音)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 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 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 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美丑。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育人目标 标 准
学本
现代公民
自主
生 命 课 程
合作 学法课程
学 科 课 程
探究
文 化 课 程
习惯
基 础 性
精 神 性
社 会 性
工 具 性
人 文 性
实 践 性
民 族 性
时 代 性
创 新 性
三、乐陵市实验小学课程流程图1
成才
课程标准
育人目标
成人
生命、社会需要
学校课程 综合实践 目标导航 合作生成 前置学习 整合资源
教学目标:三 是“会学”还是“想学”
狂欢背后的教育危机
想学比会学更重要
“想学”比“会学”更重要
教会—反复讲解。推送知识 学会—精讲多练。 应试技能 会学—授之以渔。学习方法 想学—启智导学。学习动力
让学生站在课程的中心
现代课堂教学已经不仅是让学生会学的问题 ,而是如何解决学生想学的问题。现代技术 背景下如果学生想学,没有知识他可以自己 找到知识,没有方法他可以自己创造方法, 如果学生不想学,再好的方法对于他也不起 作用。 “会学”是教学层面的问题,“想学”是个教育 问题,所以我们 要站在教育的高度看待教学 问题 ,教学是教育的一部分,必须服从服务 于教育。
教学载体:六 是课本还是课程
现代学校课程建设依据
国家教育方针是目标(方向性) 国家课程标准是底线(基础性) 满足学生生命成长需求(个性化) 满足民族社会发展需求(群体性)
学校课程体系建构
生命课程体系 文化课程体系 学科课程体系 学法课程体系
二、乐陵市实验小学课程关系图1
生命课程 课 程
文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