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1-2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燕子
课型:新授课时数:2课时上课时间:
学案教案
一、自读导航:
1、第一组单元导读。

阅读p1页第一组导读,我了解本组课文的主题是:________,学习本组课文,还要留心观察_______,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相关搜索。

我了解燕子/郑振铎______________
3、通读课文,疏通词句。

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不懂的查字典,并在书上做好批注。

“稻”的第十二笔是()
4、整体感谢知,理清思路。

这篇课文描绘了充满生机的______的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_______。

5、细读课文,深入思考:
课文写得像一首诗,四个自然段分别写出了不同的美,细读课文,填写下表:
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1 外形美
新课标第一网
2 春光美
3 飞行美
4 停歇美
5、回顾全文,总结提升。

本文通过作者对____为春光带来_____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____和____的无限喜爱之情。

7、模仿写作,学以致用。

(参照第一自然段写一种小动物的样子)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生字
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背诵课
文。

3、理解课文内
容,抓住描写
燕子和春天的
语句感悟燕子
的可爱和春天
的勃勃生机,
培养热爱大自
然春天的思想
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1、自学反馈
2、交流质疑
3、分组展示
4、课后检测
课后反思:
学生初次运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课堂指导学生如何按照导学案进行预习。

感觉线条有些粗,三年级的学生还不能按要求学到位。

课题:2、古诗两首
课型:新授课时数:2 上课时间:
学案教案
一、自读导航:
1、作者相关情况搜索:
贺知章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通诗句,疏通词句。

初读古诗,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结合注释和诗句理解词意,不懂的查字典或查找工具书,并在书上做好批注。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咏柳》中柳树具有_______特点。

《春日》讲的是作者在春日浏览,看到_______。

4、细读诗句,深入思考。

《咏柳》的一、二句分别把______比作了_______,三、四句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

《春日》里的_______景像让我们感受春的美好。

5、回顾全诗,总结提升。

《咏柳》,作者通过对初春二月____的描写,歌颂_____,赞美大自然呈现的_____。

《春日》,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也点出____是春天的的源头。

6、丰富阅读,拓展视野。

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清明》(杜牧) ,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春色。

7、诗情画意。

选择其中的一首画一幅画,并配上文字描述,突出春天的多姿多彩而又充满生机。

新课标第一网教学目标:
4、读读记记生字新
词。

5、背诵两首诗。

6、能用自己的话说
出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人热爱春
天大自然的感
情,感悟大自然
的美好。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5、自学反馈
6、交流质疑
7、分组展示
8、课后检测
课后反思:
按照导学案进行预习后,课堂汇报时学生仍然说不好,导学案还要再细致些,要求再明确些。

课题:3荷花
课型:新授课时数:2课时上课时间:
学案教案
一、自读导航:
1、作者相关情况搜索。

2、读通课文,疏通词句。

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不懂的查字典,并在书上做好批注。

注意“挨”不同读音及意思。

“蹈”的笔顺。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不是按照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顺序来写的?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4、细读课文,深入思考。

作者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在书中画出相关的词句。


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想好,组织好语言来汇报)
“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5、回顾全文,总结提升。

本文通过写去公园看到___的情景,表达了对荷花的_____赞美,以及对_____的无限热爱之情。

6、丰富阅读,拓展视野。

(相关古诗、文章都可)
7、模仿写作,学以致用。

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

新课标第一网教学目标:7、读读记记
生字新词。

8、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9、理解课文
内容,感受
荷花的美
丽,培养爱
美情趣和
热爱大自
然的感情。

10、体会
作者丰富
的想像,学
习边阅读
边想象画
面的读书
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9、自学反馈
10、交流
质疑
11、分组
展示
12、课后
检测
课后反思:
课堂上学生不能按要求进行展示汇报。

导学案需要改进。

4珍珠泉导学案
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导学时间: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自读导航:
1、相关搜索。

我国有很多神奇的泉,我了解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三处及其特色,可收集一些图片)
2、读通课文,疏通词句。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不懂的查字典,并在书上做好批注。

3、读阅读提示,整体感谢知,理清思路。

课文的2——4自然段写了珍珠泉周围的景色及珍珠泉的样子,1和4——6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
4、细读课文,深入思考:
课文写出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
为什么叫“珍珠泉”?
我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我把它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顾全文,总结提升。

本文通过作者描写家乡珍珠泉水___________,潭底冒出的水泡__等特点,表达对____的喜爱之情和对______的无限热爱之情。

6、丰富阅读,拓展视野。

阅读配套同步阅读《草叶上的歌》中的6《一碗水》,看看这泉水有什么特点。

7、模仿写作,学以致用。

想一想自己家乡景物的可爱与美丽之处,选择一处写下来。

5、翠鸟
导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
么关系。

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3.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导学重点
1.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3.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道学难点
弄清翠鸟的捉鱼本领与它的外形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课文挂图或幻灯片。

翠鸟彩色拼图。

课时安排2课时。

导学过程
检查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生字新词了
cuì yàn fù chìhèchèn
翠鸟鲜艳腹部赤褐色衬衫
líng jí dài pào ruì
灵活疾飞等待小泡锐利
sì dǎi xī
饲养逮住希望
注意正音:“腹”读fù,不读fú。

“疾”读jí,不读jī。

“逮”读dǎi,不读děi。

二、我了解课文了
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

第1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
第2自然段描述了翠鸟——————————————-
第3自然段讲述了翠鸟捕捉——————————————————
第4自然段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

三、我会拼翠鸟
教师出示翠鸟拼图的单个部分图形,要求学生拼成翠鸟图。

1.教师分别出示几种颜色(翠鸟各部分的着色图形),让学生辨认。

红色、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
2.结合课文说说翠鸟各部分的颜色。

3.把几种颜色图拼成翠鸟图。

一双小爪子——红色。

头上的羽毛——橄榄色、翠绿色花纹。

背上的羽毛——浅绿色。

腹部的羽毛——赤褐色。

导学案
一、合作探究
(一)提问:翠鸟是怎样捉鱼的?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1.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2.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说说“锐利”的意思。

锐利:尖锐,锋利的意思。

课文先说小鱼非常“机灵”,再说“还是难以逃脱”,说明翠鸟的目光锐利极了。

课文中的“锐利”指感觉灵敏。

3.先按课文内容填空,再读读句子,想一想括号里的词语的意思。

翠鸟()苇秆,()过去,()小鱼,()水面往远处()。

这句话活灵活现地再现了翠鸟捉鱼的经过。

括号里的词语是翠鸟捉鱼时一连串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叼起”、“贴着水面飞走了”,这些都是在一瞬间进行的,甚至连机灵的小鱼都没有反应过来。

说明翠鸟捉鱼的动作熟练、连贯、毫不犹豫,而且从未落空。

4.说说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1)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注视着水面?(那是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地抓住苇秆”的小爪。


(2)翠鸟为什么能发现“机灵”的小鱼?(那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


(3)翠鸟为什么在疾飞中能叼走小鱼?(那是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4)翠鸟为什么能贴着水面低飞?(那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要知道翠鸟的捉鱼本领不只是因为它身体某一部分的特点,而是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点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二)拓展练习:
1、“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希望多停一会儿,是为了多看几眼。

“远远地看着”,是因为知道翠鸟机警,怕惊走它。

这里反映了“我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进一步体会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三、小结:通过看图、学生可以看出翠鸟的外形怎样?动作怎样?(外形美,动作快),这是我们这节课的第一个收获。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课堂检测
1、拼一拼,写一写。

cuì niǎo chèn shān dǒu bìjī líng
( ) ( ) ( ) ( )
wěi gǎn zhù shìyú wēng dàng yàng
( ) ( ) ( ) ( )
2、读一读,抄一抄。

翠鸟腹部清脆饲养石壁又尖又长透亮逃脱
3、比一比,组词语。

衬()秆()疾()泛()
村()杆()病()乏()
脱()饲()希()透()
锐()词()稀()秀()
4、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羽毛()的爪子()的眼睛
()地看着()地注视()地停
5、写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动---()是----()祥--()呼--()
得---()吞----()始--()进--()
二、体会写法
把课文中对翠鸟外型描写的语句抄写下来,体会作者这种写法的好处。

三、主题丛书学习
通过对主题丛书的学习,我又了解了不少鸟的生活习性。

——————————————————————————
——————————————————————————
课后拓展
一、下面每组句子中,哪句写的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1、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2、翠鸟离开苇杆,很快的飞过去。

翠鸟瞪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

板书设计:
翠鸟
特点:头上背上腹部
飞行快
6、燕子专列
导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

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导学重点
1.抓住”燕子专列”,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内容。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导学难点
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读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的挂图或投影片。

搜集有关燕子春来秋去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导学过程
检查预习学案
一、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

2、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殊”不要读成chū;“骤”不要读成zòu;“濒”不要读成pín。

二、我了解课文了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通过交流,学生要对课文内容做到全面把握。

可从两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吁人们、燕子专列);二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3)交流自己的体会。

重点体会人对燕子的关爱。

(4)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把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写具体的。

①政府的呼吁;②概括地写居民们是怎么做的;③具体写一位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导学案
一、指导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我们要怎样读才能体会这种爱呢?
2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

(1)第3段,应读出居民纷纷走出家门,不顾天气恶劣、路途艰难去寻找燕子的意思。

(2)第4段,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

突出险(“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丝毫不想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3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作思维上的补充,丰富课文内容。

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1)自己练习讲一讲。

(2)指名说一说。

4总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用爱、用情,编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

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人与动物之间这美好的感情!
二、字词指导
1自主记忆字形。

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抄写生字和生词。

生词:欧洲瑞士舒适启程特殊骤然跋涉政府踏雪救护载着(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抄写内容。

)
第二课时
一、课堂检测
1、拼一拼,写一写。

ōu zhōu shū shìpí láo qǐ chéng
()()()()
tèshūcháng túzhòu jiàng kōng tiáo
()()()()
2、读一读,抄一抄。

漂亮舒适饥寒交迫满天飞舞四处寻找
风雪不止成千上万长途飞行皑皑白雪
3、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张()一位()一座()
一只()一片()一个()
4、仔细区分,组成词语写下来。

相信细心的你一定行.
殊()步()救()跋()
珠()涉()球()拔()
5、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特别-----()疲劳-----()
温暖-----()舒适-----()
6、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纷纷顶着冒着踏着四处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走出家门,()料峭的春寒,()的大雪,()冻得坚硬的山路,()冻僵的燕子。

7、照样子,写一写。

例: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但我仍然坚持跑步。

例: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改期举行。

如果(),()就()。

二、创设情境,总结交流
1列车载着获救的小燕子,也载着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驶向温暖的远方。

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请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2学生自主写。

3指名读,评价,修改。

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

允许学生内容有所不同,只要发自内心,合乎情理即可。

三、交流学生搜集积累的资料
1、演唱人们爱护动物的歌曲。

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朗读人们爱护动物的诗歌。

4、总结。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
四、阅读《主题学习丛书》
把自己学到的故事向同学交流。

课后作业
1、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准备。

2、请你为保护动物创作几条宣传标语或广告词,写在下面。

板书设计:
燕子专列
燕子寒流——政府号召
市民行动冒踏救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导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内容,了解一个小村庄被洪水卷走的原因,受到保护
生态环境的教育。

2、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出有关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导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导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导学过程
检查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课文了
1、轻声读课文,再想一想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把读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再往下读。

等读完全文,原来读不懂的可能就会豁然开朗,一下子想通了。

2、仔细思考,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环境被破坏的有关图象和文字资料。

3、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4.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5.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二、我能掌握字词读音了
1.读准带拼音的词语。

2.读准多音字。

3.去掉拼音读词语。

4.去掉词语读生字。

5.小组为单位,轮流认读生字
6.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三、我能读通课文了
1.指名小组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全班评价、教师指导,重点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分组朗读,要求:反复练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达到要求后全班齐读。

3.鼓励学生质疑,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没有了?
(2)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读懂课文。

导学案
一、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班内汇报:(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小村庄的人们利用手中的斧头乱砍乱伐,结果为自己家园创造的一切被洪水无情地夺走了。


2、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以前是如何的美丽啊?
3、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恬静的小村庄,那里绿树成荫,树木成林。

绿茵茵的草坪上雪白的羊群撒欢地玩耍、嬉戏;牧羊人吹着笛子,悠扬的乐曲声在碧蓝的空中回荡。

不远处有所小学校,从校园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大人们都在辛勤地建造着自己的家园。

整个山村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和勃勃的生机。


4、过渡:是呀!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最后会消失呢?
二、阅读交流
1、默读课文,把你不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可在小组学习中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提到班上解决。

2、小组讨论,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根据村庄里的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们用锋利的斧头把一棵棵树砍下来,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而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然而人们忽略了树能防风、固沙,不让水土流失的作用。

由于村民的无知与自私,造成了山坡上的植被被破坏,环境在不断地恶化,最终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一切都没有了。

三、拓展练习: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洪水来临时小村庄什么样?洪水过后又是什么样?
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万马奔腾般的洪水把仅剩下的几棵树连根拔掉。

当人们听到可怕的响声正准备逃命时,汹涌奔腾的洪水已冲垮了他们的房屋,冲走了他们辛辛苦苦换来的一切。

不等呼救,他们已告别了人世,告别了美好的未来。

洪水过后,原本美丽而恬静的小村庄已成为一片废墟。

经过这里的人和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为此叹息道:目光短浅也!罪有应得也!
第二课时
一、课堂检测
1、拼一拼,写一写。

sēn lín zhàn lán kuò dàchuǎn qì
( ) ( ) ( ) ( )
kǎn fálí míng luǒ lù gài fáng
( ) ( ) ( ) ( )
2、拼一拼,组词语
juǎn() dé( )
卷得
juàn( ) děi( )
3、读一读,写一写。

村庄甜润锋利应有尽有各式各样
6、照样子,写词语。

一代代()()()()
整整齐齐()()()()
7、想一想,填一填。

郁郁()()雨过()()春()花()()清()秀景色()()和风()()
8、按课文内容填空。

(1)、谁家想(),谁家想(),就(),把树木()下来。

(2)、一年年,(),山坡上的树木不断(),裸露的土地不断()。

二、交流体会
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可以谈体会,也可以说说手中的资料。

在谈体会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砍伐树木导致土地裸露以至洪水毁灭村庄的现象中,找出深层的原因,明白人们缺乏环保意识是其根本原因。

从而认识到,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绿色家园的重要。

在谈话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环保意识教育,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发现破坏环境的行为,调查周围关于环保的一些问题,亲自做有益环保事,做生活的主人。

三、阅读《主题学习丛书》
搜集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阅读交流
课后作业
1、写一写你读此文之后的感受。

2、。

以“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办一次墙报。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村庄(茂密的树林,潺潺的流水……)
锋利的斧头(房子、家具……)
什么都没有了(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朱汉小学高凤禄)
8路旁的橡树
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导学重点
学习铺路工人为保护橡树而改变筑路计划的环保精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导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学过程
检查预习学案
一、我会组、我会填、我会造
1、比一比,组词语。

埋()廷()拔()
理()延()拨()
壮()转()漂()
状()传()飘()
2、想一想,填一填。

一()城市一()公路一()树林
两()工程师一()楔子一()心
3、找同音字填空。

xiàng :( )树()机大()()目
shēn :()份()浅人()()请
4、照样子,用带——词造句。

公路像箭一样笔直,但只是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二、我理解课文了
1、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
(2)挺拔的橡树是什么样?
(3)为什么工程师不说话,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4)“计划不可以修改,橡树也不可以砍”这句话你怎么理解?他们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新课标第一网
(5)“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找一找这句中的一对反义词,这句话为什么这样写?
(6)“在一个地方”指的哪里?(指橡树生长的地方)
(7)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

”“不约而同地赞叹”,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8)“高尚的心”指什么?
三、总结:
筑路工人绕树修路,保护环境,给人们一个美好的家园,所以说他们有一颗高尚的心。

四、课堂自测
一、拼一拼,连一连。

xiàng xiē yán tí guan
延橡楔灌蹄
二、比一比,组词语。

埋()廷()拔()
理()延()拨()
壮()转()漂()
状()传()飘()
三、想一想,填一填。

一()城市一()公路一()树林
两()工程师一()楔子一()心
【探究作业】
一、找同音字填空。

xiàng :( )树()机大()()目
shēn :()份()浅人()()请二、照样子,用带——词造句。

公路像箭一样笔直,但只是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三、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1、草地上开着小花。

()的草地上开着()的小花。

2、公路旁边挺立着橡树。

()公路旁边挺立着()的橡树。

四、主题丛书阅读
板书设计:
路旁的橡树路平坦笔直
橡树挺立挺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